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长生从狱卒掠夺开始 > 第158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这可如何是好?”孙母心急如焚,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大夫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下官久蒙主公恩宠,此时只恨无回天之术啊。”

    就在这时,原本紧闭双眼的孙策突然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声音虚弱而又沙哑:“母亲,儿不能复生。”

    孙母连忙凑到孙策身边,紧紧握住他的手,泣不成声:“儿啊,你一定要撑住啊!”

    孙策艰难地摇了摇头,说道:“且,且将弟弟唤来。”

    孙母急忙让人去叫孙权,不一会儿,孙权哭着鼻子来到了孙策面前。

    孙策目光如炬,凝视着孙权,语气沉重地说道:“仲谋啊,如今天下正值大乱之际。”他的声音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忧虑和期望。

    接着,孙策转头望向张昭,喊道:“子布。”张昭闻声,赶忙快步上前,躬身应道:“在。”

    孙策微微招手,张昭心领神会,迅速将印绶取来,恭敬地递到孙策面前。孙策伸出右手,轻轻抚摸着印绶,然后将目光重新投向孙权,缓声道:“若论率领江东之众,在两军阵前果断决策,与天下英雄一争高下,你确实不如我。”

    孙权闻言,脸色微变,但他并未言语,只是默默地聆听着兄长的教诲。

    孙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然而,若论举贤任能,让众人各展其才,以保江东之地长治久安,我却远不及你。”

    说到此处,孙策的语气越发恳切,他紧盯着孙权的眼睛,郑重地嘱咐道:“仲谋啊,你一定要铭记父兄创业的艰难,好好谋划未来啊。”

    然而,此时的孙权早已被悲伤所笼罩,哪里还能听得进去这些话语。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最疼爱自己的哥哥,即将离他而去。

    孙权的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他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只能任由泪水肆意流淌。

    孙策见此情形,心中也是一阵酸楚,但他强忍着悲痛,猛地一把将孙权推开,厉声道:“你!”

    孙权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推惊呆了,他愣愣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孙策目光凝视着孙权,语重心长地教导道:“如今并非哭泣之时,你应当挺起腰板,勇敢地承担起父亲和兄长遗留下来的重任啊!”

    说罢,孙策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那象征着江东权力的印绶,然后将目光转向孙权,轻声说道:“来,把它接过去吧。”

    孙权缓缓地迈步向前,每一步都显得有些沉重,仿佛那印绶有着千斤之重。他终于走到了孙策面前,伸出颤抖的手,缓缓接过了江东印绶。

    孙策见孙权终于接下了这份责任,心中的一块巨石似乎落了地,他这才安稳地躺下,然而,他的双眼却并未合上,而是再次抬起,看向了坐在床边的孙母。

    “母亲,孩儿深知自己的大限已至,无法再继续侍奉您这位慈母了。”孙策的声音略微有些低沉,但却透露出一股坚定。

    接着,他将目光转向孙权,继续说道:“今日,我将这江东印绶交付给弟弟,希望母亲您能在日后的日子里,朝夕教导他,让他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领袖。”

    “还有,父亲和兄长的旧部们,千万不要轻易怠慢他们,他们都是我们孙家的中流砥柱。”孙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家族的关怀和对弟弟的期望。

    孙母听了孙策的话,不禁面露忧虑之色,说道:“我担心你弟弟年纪尚小,恐怕难以胜任如此重要的大事啊。”

    孙策强忍着伤口的剧痛,深吸一口气,说道:“母亲不必担忧,如果遇到内部事务难以决断的时候,可以去询问张昭;若是遇到外部事务无法决定的情况,那就去请教周瑜。”

    说到这里,孙策的伤口突然一阵剧痛袭来,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满脸都是痛苦之色。

    “只可惜周瑜此刻不在我身边,不能当面嘱托他了。”孙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遗憾。

    一旁的大乔,见孙策如此痛苦,终于忍不住轻声抽泣起来,那哭声在这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凄凉。

    孙策缓缓地抬起手,仿佛这只手有千斤重一般。他的目光落在大乔身上,那是一种充满了眷恋和不舍的眼神。大乔见状,连忙伸出手去,紧紧地握住了孙策的手。

    孙策感受着大乔手掌的温暖,他微微一笑,说道:“你跟我多年,备受辛劳。”他的声音有些低沉,但却充满了对大乔的感激和爱意。

    大乔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强忍着不让它们掉下来,哽咽着回答道:“夫君,您放心,我一定会孝敬母亲,也会转达您的话给小乔妹和周郎。”

    孙策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死后,你一定要告诉他们,让他们尽心辅佐我弟,切莫辜负我的相知之情。”他的语气坚定而决绝,似乎已经将身后的事情都安排妥当。

    说完这些,孙策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他再也支撑不住,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头一偏,他的生命之火就此熄灭,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时光荏苒,汉献帝建安四年,江东孙策身亡的消息传遍了天下。他的弟弟,年仅十九岁的孙权,毅然决然地继承了兄长的遗志,坐领江东。

    孙权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一方面与北方的曹操谋和修好,以稳定局势;另一方面,他断然拒绝了袁绍提出的结盟抗曹的请求。孙权明白,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果断的决策,才能守护好江东的这片土地。

    建安五年八月,袁绍起兵七十万,气势汹汹地攻伐曹操,这场战争被后世称为“官渡之战”。在点将台上,袁绍看着眼前浩浩荡荡的大军,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他面向众将,高声宣讲:“孙权虽绝我情谊,又能奈何于我?今日我军兵强马壮,必能一举击溃曹操!”

    “这威武之师,天下谁能敌!”袁绍站在高台之上,看着自己麾下那密密麻麻的军队,心中豪气顿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