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东京非自然法医 > 第四百一十二章,上杉的惊天大发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如上杉宗雪所预料到的,当天,全世界就掀起了一场全球媒体风暴!

    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这场令东京都交通瘫痪了接近一个小时的追捕之中,尤其是这个新闻的素材和上次歌舞伎町一样是完全拉满的那种,因为早上警视厅要进行例行的献花道歉仪式,因此现场本来就很多媒体。

    从渡边英二宣读道歉发誓永远不会放弃追查,到上杉宗雪临场指认凶手,幽灵客现身全场混乱连续击倒数个便衣警察登上摩托逃窜,交通机动队的公路追击战,枪击和闯入幼儿园,英雄警部拯救幼童,再到SAT的废墟围攻,最后特命系再次发力下水道擒凶,一整个剧情那叫一个精彩纷呈,跌宕起伏。

    甚至全程都有实时画面。

    最先报道的是《朝日新闻》,头版标题《丰岛区幽灵落网!十五年悬案告破:特命系的持续活跃、上杉鉴证官延续神话、以及过于沉重的代价》

    “时隔十五年,历代重视影响极坏的丰岛区灭门案终于告破!幽灵客的被捕是警视厅坚持不懈的调查以及特命系的再次活跃,上杉鉴证官和冈田警部的英勇事迹取得了又一个历史性成就!让我们为他们献上最好的赞誉!”

    “然而,这场胜利伴随着山田警官和菊池警官的死亡、冈田警部的重伤,以及嫌疑人闯入保育园令人震惊的处境,从现场画面来看,警方初步反应的延迟、面对全副武装的罪犯缺乏危机意识,以及耗时耗时的DNA家庭调查体系的加强,都被凸显为未来的紧迫问题。”

    《读卖新闻》的标题则是《立于牺牲之上的胜利!特命系的决意与英雄之路》

    “在上杉鉴证官成功指认了凶手之后,警方为此出动了交通机动队、SAT和装甲车直升机,我们可以理解这是对嫌疑人危险的回应,但结果是,两位警察在公众面前被枪杀,幼童处于危险之中。”

    “到了最后,如果不是特命系的再次活跃和上杉鉴证官、冈田警部的力挽狂澜,这本应该是一场糟糕透顶的失败。”

    “或许警视厅应该加大对法医犯罪学的投入,以便在早期阶段识别高级罪犯,在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胜利和牺牲了两位殉道警官之后,现在是改革的最佳时机!”

    《每日新闻》则对这件事进行了深度报道《对特命系的深层依赖与警方错过的信号》。

    《每日新闻》理所当然地肯定了特命系在这件事上的巨大作用,并直言无论如何,十五年悬案告破是属于警方的重大胜利,然而东京都只有一个特命系,也只有一个上杉宗雪,《每日新闻》认为,现在警察组织对上杉宗雪的能力过于依赖的同时,日本似乎并没有培养出其他上杉宗雪能力,而这么大的担子完全依赖于上杉宗雪一个人,一旦他出现失能要怎么办?

    我们需要更多的上杉宗雪!

    每日新闻如此呼吁道。

    至于国际媒体的反应则要更加关注其他方面了。

    BBC News头条:《东京灭门案幽灵15年后落网,代价惨重!》

    “日本警方最终抓获了臭名昭著的‘丰岛幽灵’,为该国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悬案之一画上了句号…然而,这场导致两名警员殉职、一位英雄警部重伤、并让一所幼儿园陷入恐慌的戏剧性追捕,这引发了关于战术准备以及抓捕一名在系统漏洞中潜逃近15年的逃犯所需巨大资源的严重质疑,我们不仅要问,如果不是上杉宗雪的活跃,此人是否此时依然在下水道中逃窜?警方还需要付出多少代价?”

    《纽约时报》头条:《揭露日本警务矛盾的抓捕:坚持?vs预防?》

    “上杉鉴证官的超强能力以及冈田警官的纯粹勇气和救下孩童的努力,无疑是人类精神的胜利……然而,在一个逃犯到达幼儿园之前,装甲车和直升机未能将其控制住的场面,以及因其混血DNA线索因数据库限制而搁置多年的揭露,暴露了日本著名的调查韧性与其对主动式、情报主导警务的投资之间存在危险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媒体坚定地认为,正是该人身上的米国基因导致了他闯入幼儿园枪击犯罪拒捕杀人一条龙,而米国媒体则认为,正是该人身上的日本基因导致了他变态反社会无情扭曲毫无对孩童的尊重。

    路透社焦点报道较为中立:《时隔15年,日本再度钉住了它的“幽灵”》

    《朝鲜日报》的报道则是:《“丰岛区幽灵”落网,15年的执念》

    韩国媒体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幽灵客在现场大量饮用了韩国的“清露”酒,在反复强调我们大韩民国的酒就是好以外,也强调杀人行为和我们的酒没关系!

    海对面某国旧华社也报道了这件事,不过全文就比较春秋笔法了,除了一句“此次逮捕给受创伤的家属带来了宽慰,展示了SAT等精英部队的反应速度以及个别警官的英勇”以外对特命系的上杉冈田绝口不提。

    巨大篇幅主要集中于幽灵客的凶悍,东京都的无序,主要强调日本警察的反应迟缓和枪战能力、搜查能力、鉴证能力的不足,除了暗示日本体制有严重问题和禁枪水平不够以外,还一直暗示这都是驻日米军制度造成的,我们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日本社会在衰退之后逐渐诞生了大量的‘无敌之人’,这是国家体制的崩坏和治安神话的双重破灭,本台敬请提醒近期所有的赴日游客,在安全问题上千万不可大意,这里是旧华社报道!”

    所有媒体一致赞誉渡边英二15年的坚持、上杉宗雪的现场指认与特命系下水道的英勇突袭、交通机动队的活跃和SAT的战术压制最终将恶魔绳之以法的结果,视为日本警察不屈精神的象征。

    但也一致关注殉职的年轻警察菊池山田两人,重伤的救童英雄冈田警部、幼儿园遭遇的恐怖时刻,这些无法回避的报道焦点和险些功败垂成的最终胜利,聚焦于警察的反应迟钝和战术滞后。

    这场跨越15年的血色追猎和最后惊心动魄的追击大战在全球媒体的聚光灯下被反复关注,成为了所有新闻的头版头条和民间热议的谈资,所有人都在等待警视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彻底公布所有的情报。

    而就在案发后的第二天,在过了一系列手续和说服了家属之后,警视厅终于以行政解剖的名义,准备对两位殉职警察的尸体进行解剖,确认死因。

    很不幸的是,上杉宗雪仅仅是当天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就不得不继续上班。

    自然,解剖这种事是由石原美琴和鉴识科那边的法医负责,上杉宗雪是不干的(实际上他的解剖技术比不上美琴),他只是找了个借口来到鉴识科这边摸鱼休息一下,顺便探望一下这两位不幸殉职的警察哥们,对他们的牺牲表达敬意和哀悼。

    然而,才刚开始解刨,石原美琴就开口了:“不对!不对不对!”

    “哪里不对?”旁边的鉴识科法医中堂随口回答道:“我这边没问题,你发现其他病灶了?还是说是因为内出血或者心肌梗塞……”

    “没错,确实是枪击穿心脏而死,但是……不对!”石原美琴连连摇头,她从菊池风磨的胸膛中挖出了子弹:“这不对……上杉,你过来一下!”

    “怎么了?”上杉宗雪本来在一旁玩手机看新闻,听到美琴姐的呼唤立即过来:“有什么发现?”

    “宗雪,你应该知道我去米国访学过吧?”石原美琴用夹子夹起了一枚染血的弹头:“.45口径,M1911A1,这些都没错,但是……之前的报告中,两位殉职警察的身上都穿着NIJ III级防弹衣对吧!”

    “没错。”上杉宗雪好奇地点头,对的对的。

    “不对不对!”美琴见上杉宗雪毫无反应,只得强调道:“按照设计标准,NIJ III级是可以抵御.44 Magnum(全金属被甲弹)及.357 SIG(全金属被甲弹)等高速手枪弹的!就算.45口径手枪可以击穿防护层,也最多只能打入体内一部分,不可能心脏贯穿的!”

    “我对枪械这些完全不懂啊。”上杉宗雪还是一脸迷茫:“不是说,凶手可能是使用了特制AP弹么?”

    “对,如果是特制AP弹的话确实可能,但是……”美琴将弹头展示给上杉宗雪看:“这只是普通的.45子弹。”

    上杉宗雪:“?”

    他盯着美琴夹子上的子弹弹头,陷入了沉思。

    见上杉宗雪不语,石原美琴只得说得更详细些:“合规NIJ III级防弹衣应能完全阻挡标准.45子弹,仅造成深层淤伤,不可能心脏直击的!”

    上杉宗雪:“???”

    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美琴姐,你的意思是?”

    石原美琴看了一眼上杉宗雪,不敢说出口,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宗雪,你应该想到了吧?”

    上杉宗雪面色剧变,他看了一眼解剖台上被射穿防弹衣贯穿心脏的菊池警官,又看了一眼旁边解剖台上同样被射穿防弹衣穿透肺部引发大出血而死的山田警官。

    “??????”

    中堂法医此时也明白了什么,他夹出子弹弹头,和美琴的弹头放在一起。

    完全一致。

    都是普通的.45标准制式弹头!

    对!对……对嘛?这对嘛?这好像不对啊!

    上杉宗雪已经联想到了什么,要知道,菊池和山田可是来自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警署!

    “我立即叫科研搜那边派人过来!”上杉宗雪面色骤变,他马上朝着美琴和中堂说道:“在此之前,这件事暂时不要告诉任何人!”

    “好!”“知道了!”美琴和中堂都面色严肃。

    上杉宗雪看着被贯穿的防弹衣残骸,再看着解剖台上两位殉职警察的尸体和他们胸口被“Y”字切开的解剖痕迹,以及两枚自己虽然不认得,但是美琴表示并非AP子弹只是普通.45口径标准子弹的弹头。

    如果美琴姐的判断是真的,那么这个惊天大发现,将掀起一个比幽灵客还要更大更恐怖的警界飓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