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 第512章 中心战场武器终端设想!(第一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易本以为自己说不包安装,阿米尔会借机砍价,可他万万没想到,刚说完,对面的阿米尔就迫不及待地抬手,示意他击掌。

    看着那只粗糙的手掌,林易抬起手,啪地一下,两只手掌撞到一起。

    击完掌,阿米尔站着身体,右手握成拳,用力捶了捶胸膛:

    “林先生,也将会是我们伊朗人永远的朋友!”

    “别!打住!”林易赶紧抬手制止:“我可不希望下次阿美莉卡人找你们的时候,你们把我的名字放上去。”

    “稍等一下,我去拿账号信息,你可以准备打款了。”

    留下话语,林易转身离去,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拿账号信息,而是先回到自己办公室,给郭松回了一个电话。

    电话被人接醒,郭松欢快的声音传来:

    “小子,生意黄了?”

    “那倒没有,生意成了!”

    “嗯……记得留后门!”郭松无话可说,选择在叮嘱之后挂掉电话。

    汇报完毕,林易走进财务办公室,问纪双双要了一份账号信息,又重新回到会客室。

    将账号信息资料递过去,他脑袋跟着探出,小声问道:

    “你们该不会真的是在搞核弹吧?”

    阿米尔身体前倾:“是啊!”

    得到这样一个不知道是真相还是假象的答案,林易便息了继续追问的心思,大拇指竖起:“那你们加油,你们的好日子要来了!”

    “谢谢夸奖!”恭维完毕,阿米尔站起身,走到门外,问站在门外的随从要个笔记本电脑,连接网线,开始远程遥控打款。

    半个小时不到,纪双双敲响房门,将一份文件放到林易面前便转身离开。

    文件上,是二十几个账号,在半个小时之内收到的转款信息。

    少则几万美元,多则几百万美元。

    总金额,刚好是4000万美元。

    而这笔资金在到账户的第一时间,就会以购买材料的名义,打给了另外的公司账号,到这些账号,又立刻切换成各种名义,转款,最后进入小米重工控股的海外贸易公司。

    资金到账,林易朝阿米尔递出右手:“阿米尔先生,如果你不急,你可以在这里等一个月。”

    “如果急,你可以回去,最多30天,你就可以派遣人员,来运输相关的基站了。”

    阿米尔站在原地,眼珠子转了转,“我在这里等吧!”

    “反正这段时间也不急,而且快到新的一年了,我正好可以催一下工程进度。”

    “那我们待会晚上一起吃个便饭?”

    “不吃了,我还有事!”婉拒了林易的邀请,阿米尔拎着电脑起身,走到大门口时又回头:

    “林先生,我希望一个月之内,可以拿到设备!”

    “麻烦了!”

    “没问题!”林易微笑着将阿米尔送走,目送着对方的车辆离开,这才哼着歌,回了办公室。

    阿米尔这一次的要求很好解决,卫星已经有了,只需要解决基站的跳频通讯技术就可以。

    至于这一点,完全就是小问题。

    躺在真皮椅子上,将系统面板打开后,他并没有急着开始项目,而是用系统把这段时间,几个公司所掌握的技术整理了一遍。

    尤其是通讯公司。

    整合完毕,他要把阿米尔的文件扫描,这才开始新建项目。

    【蛛网军用通信基站:要求一:低频,要求二:覆盖范围50公里,要求三:频率无法被破译,要求四:低功耗,要求五:模块化设计,方便拆卸组装,可供快速移动。】

    设置完要求,点击项目新建,项目新建成功,系统提示也紧随其后弹出。

    【项目新建成功,经综合评估,该项目需投入500万元研发资金,是否投入研发资金进行项目研发?】

    几个月前,500万可能会让林易肉痛一下,但是现在,500万人民币,毛毛雨。

    抬手从公司账户上扣了500万元,系统提示消失,淡蓝色的圆圈开始转圈,转了不到20秒,新系统提示弹出,技术文件也开始输出。

    【因该设备为军用通信设备,触发特性,性能提升至500%!】

    盯着输出的技术文件看了一会儿,林易只觉得头疼,白眼一翻,顺手将输出页面关闭。

    等了几秒,等数据输出完毕,他这才开始查看技术资料的总结文件。

    500%的数据,被均匀分配到了设备的各个角落。

    频段破译难度,耗电量等各项参数都有极大的提升。

    而对应的工艺难度,却并没有太大的提升。

    唯一的麻烦,就是芯片组。

    因为要降低体积,不可避免的用到了一些高性能芯片,国内暂时没有,只能去外面买。

    叹一口气,林易决定把这个黑锅丢给中兴,反正他们背的黑锅够多了,再背一个黑锅,也无所谓。

    检查完技术资料,他就开始分割资料,根据资料要求不同,把资料发给不同的人,一边发,一边打电话:

    “杨总,有点事要麻烦你,我这里缺一批芯片,我没怎么和别人打过交道,需要你帮个忙,东西我发你邮箱了!。”

    “老刘,我发了一些东西到你邮箱,东西我已经做好标注,我们产业链公司能够生产的东西,你让他们抓紧生产,量很小,让他们委屈一下,产业链公司不能生产的,你尽快订购。”

    “小飞,看邮箱,有一个比较急的活,抓紧时间搞。”

    “曹彬,生产一批高强合金脚架……”

    电话打完,资料也发完。

    眼看到下班时间,他收拾好东西,就准备去食堂享受晚饭,还没来得及出门,电话又响了。

    郭松的电话。

    接通,对面迫不及待地问道:“还是上次问你的那个问题,我们讨论了一下,提出了一个观点。”

    “就是控制终端,或者武器指引终端和发射终端分开,你觉得这有没有搞头?”

    “ A打B导是吧?”

    “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搞是可以搞,但对控制终端有极高的要求!”

    “能搞就行,先挂了!”

    嘟嘟嘟的忙音,让林易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把电话往兜里一塞,他哼着歌就往食堂走。

    电话的另一头,郭松得意洋洋地晃了晃手机,说:

    “看吧,我就说这样可以搞,你们说不行!”

    “你们懂战场,但是你们不懂技术,知道吧!”

    他得意洋洋的话刚说完,旁边,一个同样身穿军装的人就开始回怼:

    “他懂技术,但他不是体系内的,站的角度不同,说的话肯定不同的!”

    “纠正!”朱靖垚插入话题,小声纠正道:

    “刚才郭主任打电话联系的这个人,是我们海军下属80515研究所的所长。”

    “目前他们已经攻破了蒸汽轮机,高强甲板,以及诸多特种技术。”

    “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说,他说的话,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前瞻性。”

    “现在,既然我们要讨论无人化作战,就应该把所有的技术角度都考虑进来,而不是偏向某一个角度。”

    这一番话,说得刚才开口的人哑口无言,他叹一口气,选择低头记录。

    而和他说完的朱靖垚,抬眼看向了对面的人。

    在他对面,是一个身穿军装,看上去60来岁的人,对方正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似乎并没有听见刚才的争吵。

    在场的其他人,也纷纷看向这个人,等他写完,等他拿主意。

    在众人的注视下,这个人就这样写了10来分钟,最后,停下笔,伸了一个懒腰,平静的看着众人:

    “按照刚才讨论的结果,还有老郭打电话询问的结果,我整理了一些想法。”

    放下伸懒腰的双手,他将手中笔记本拿起,交给一旁站着的年轻人:“放到投影仪上去。”

    年轻人接过笔记本,快步跑到投影仪面前,将笔记本上内容投影到大屏幕。

    笔记本一前一后的两页纸上,多了两幅图。

    第1幅是空军。

    在简笔画里,图案的最中心是预警机,预警机周围是几架种类不同的战斗机,在不同的战斗机旁边,还有不同的标注。

    【歼击机挂载导弹,负责外围警戒,发射导弹,由预警机引导导弹发起攻击。】

    【轰炸机挂载炸弹,在目标区域外发射,由预警机和地面引导。】

    【多重预警机组成阵型,对敌方目标进行多位锁定……】

    【新型战斗机编队,由一架有人机,多架无人机组成……】

    看完空军的图画,众人又将目光锁定到陆军的图画。

    坦克,装甲车,无人坦克,无人自行火炮,单兵,大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机械狗。

    【无人预警机负责长时间长航时空中预警,数据链与地面坦克装甲车连接,多角度定位敌方目标。】

    【坦克装甲车等装甲目标在进行定位的同时,引导无人装备发起攻击,使用该战术,可以让无人装备长驱直入,在被敌方围困时,可直接自爆……】

    将这两幅图案看完,朱靖垚脸皮抽了抽,冷着脸问道:“我的冷云冷总,我们海军呢?”

    冷云挠挠头,然后尴尬地摊开双手:

    “我没有海军作战经验,想用以前的战术往上套,但是又突然发现……技术更新太快。”

    “以往的战术套上去……可能没用。”

    “就是……就是那种90岁老头看着20岁美娇娘的那种无力感,你知道吗?”

    “你是会比喻的!”朱靖垚竖起大拇指,满头黑线地低下头,在眼前的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

    【海军战术演练需要和技术匹配!】

    写完这一行字,他再度看向对面的人:

    “要不你说说?”

    冷云起身,走到投影幕布边上,抓起教鞭,先敲了敲空军的图案:

    “在第1代机和第2代机的时候,空战,主要是视线范围内的战争。”

    “全靠双方飞行员眼睛好,身体素质过硬。”

    “到了二代半和三代机,雷达出现,代替了肉眼。”

    “谁的雷达更先进,更先发现目标,谁就获得了先机,如果导弹更先进,那被发现的一方,绝对没有还手的余地,这是我们经过测试的结果,所以我在这里不再过多赘述。”

    “我们的战斗机,因为各种性能的需求,体积有限,装载的雷达只能在极限范围内尽可能增强。”

    “同样,战斗机挂载的导弹也是如此。”

    “但这段时间的无人作战体系提醒了我,也就是刚才让询问的那一点。”

    “我们的战斗机,完全可以只当做一个发射平台。”

    “它性能很强,那自然很好,如果性能不够,那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到导弹上面。”

    “把导弹的性能增强,然后就是我们的预警机。”

    “预警机搜索范围很大,一般处在后方,正常的交战,即便敌方被预警机探测到,想要用战斗机发起攻击,也有一个时间差。”

    “可如果我们的战斗机只是一个发射平台,由预警机来充当中心战场武器终端。”

    “就可以做到刚才说的A打B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战斗机可以全程不开雷达,可以全程隐身藏起来。”

    “甚至,我们可以搞两台大型无人机,搞炸弹卡车,多带几枚空空导弹。”

    “对方发现是大型无人机,只会把它当成有轰炸目标的无人机,毕竟没人拿无人机去和战斗机对抗。”

    “这个时候,他们将会掉以轻心。”

    “用这样的战术,不管是敌弱我强还是敌强我弱,都可以打出一定的效果。”

    “至少,在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之前,这样的战术,有用。”

    “至于未来发展的方向,那自然不用多说,更快更强更凶。”

    “但那些都是后话了。”

    “陆军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用装甲单位作为中心战场武器终端,指挥其他武器作战,以及单兵作战。”

    “不过,从之前我们搞到的各种渠道的视频来看,以后坦克的主要应对目标,除了敌方的装甲目标,反坦克目标,还需要加上来自空中的无人机。”

    “甚至防御重点,都得调整到无人机。”

    说到无人机,男人又扭头看向郭松,“老郭,你之前说的那些小车,什么时候能够到?”

    “还有,能不能让他再加点东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