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凡所位份,皆有定数,如所需兑换之位份人数已满,花费功绩多者优先.”
话语幽幽,继续宣布着。
站在祭台之上,袁术俯视台下一众世家,面上神情晦明莫测。
站在十大世家的立场上,每年一次争夺或许频繁,不够他们恢复元气的。
但对于没有选上的其余世家来说,他们可不会嫌频繁,甚至恨不得越快越好。
毕竟等十大世家借助天下世家的供养缓过口气来,他们还如何争夺?
因此即便心存不满,十大世家也只能咽下这口气,谁让汉王的袁家也在其中,以身作表率呢?
而这也正是袁术所期待的,要的就是他们虚弱。
否则十大世家争夺战举办的时间间隔拖久了,每次十大世家抢完之后的间隔足够他们恢复,下次其他世家还怎么争夺?
打赢一次之后,得了其余世家供养,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下一次其他世家就更打不赢了。
而一旦十大最强世家确立,名额稳固,那世家的操作空间就太多了。
所谓的十大世家争夺战恐将成为一潭死水,而这道政令也就相当于废了。
唯有每年一次,高频率的举办,才能保证即便是袁家这样的第一世家,在连任几届之后,也会坚持不住。
最终也就会权衡利弊,暂且放弃几届的争夺修养生息,等回了血之后再来争夺。
而那些底蕴比不过顶级世家的中小家族,也可以通过放弃几年,十年的争夺,养精蓄锐。
等到大世家因为连任争夺而虚弱疲软之际,全盛出手夺取名额。
至于说会不会把世家韭菜们割的太厉害了?
他们已经是成熟的韭菜了,会自主判断自己什么时候该跳出来被收割。
因为每年只选十家,选不上就血本无归的前提存在。
每年只有有把握争夺的世家会全力出手,而自身因连任虚弱,或是底蕴不足还需积累的世家,则会权衡利弊选择蛰伏修养。
于是每年的世家争霸赛上,都会活跃着不同的身影。
好韭菜们一茬又一茬,割完了的选择蛰伏发育,成熟的自觉跳出来参赛被割。
韭菜年年有,年年各不同,一整套完整的韭菜自适应循环体系就此建立。
而后面颁布的后宫九品制,则是相应的与之配套,相辅相成的制度。
因为每年的十大世家争霸赛,都会为世家们将财富反馈百姓,而颁发出去大量功绩。
这些功绩如果一直握在世家手里,不用掉的话,年复一年就会导致功绩积累越来越多,从而功绩贬值。
即便是功勋殿里的可兑换物再多,也总有被这群世家熬岁月熬完的一天。
因此辅助世家们消耗大量功绩的后宫九品制就应运而生。
想要当皇亲国戚,与国同休,就得送人入后宫。
可进了后宫只当一个才人,显然没什么作用。
而想上位,就得花功绩争夺位份,特别是最后连任七年的皇贵妃,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因为无论是哪个世家,成功连任了六年,都会在最后一年的时候,受到其余全部世家的拼死狙击!
那空悬的后位,将如一个无底的黑洞般,吸引着世家一代代人,为之将积攒了几代人的功绩,消耗殆尽。
而如此这般,后宫位分累功而定,也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后世子孙不孝,红颜误国的概率。
毕竟他今日定下之法度,传到后世子孙手里,便是祖宗之法不可动,祖宗之政不可移。
虽说时移世易,今日之善政,将来也可能被人为干预,腐朽为弊政。
如大汉绵延四百载之余荫,他所预想的黄天太平,也不知能维系几个百年。
总归是.尽力而为!
收回逐渐飘飞的思绪,袁术等着众人讨论【十大世家】与【后宫九品】的声音平息,这才继续开口。
“接下来,朕要宣布的第三道政令!
今,立凌烟阁。
自从朕提出这个想法后,这段时间又问计于群贤,经众人完善,当公于世!
今于二十级爵位之上,定公侯伯子男五等为封君,有卓越大功者,可得封号,若更有星位在身,即为封号星君。
此间每一级擢升,皆有定数,国中万民,同沐同恩。
只要累计功绩到达对应爵位,哪怕此前只是一市井小民,也即可享受对应的爵位福利。
而在这之上,开凌烟榜,列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星位,周天星斗三百六十五正数!
此间星位,所需功绩没有定数,每年一次,择选功绩最高者依名次入榜。”
袁术缓缓说着,这却是在他提出想法之后,阎象等人群策群力探讨后的结果。
毕竟二十级爵位现今最上者,便是彻侯,在这基础上直接列公侯伯子男,显然冲突了。
但把这五等,改做五等封君,列在侯爵之上即可。
其次便是如今汉国新兴,凌烟阁制度也才初步推行,其中别说五等封君了,连二十级爵位走到头的人,都还尚未出现。
而星位制度又是不看功绩,只看排位的,若不把二者区分开来,便会出现一堆人还才十几级爵位,就直接跳过中间过程,抵达最上等的星位了。
因此群贤们一合计,就将汉王这些绝妙的主意补全完善,将二者分开。
二十级爵位与五等封君为定制,设有不同数量的功绩需求,功绩到了就可以来凌烟阁领取身份。
而星位则没有限制,每年一次排位争夺。
这样的话,在创业初期,哪怕才不到十级爵,都有可能混上今年的三百六十五星位,大大的激励了人心斗志。
同时也不耽误大家继续积累功绩,提升二十级爵五等封君位。
可以说完美自洽。
当袁术看到阎象他们讨论之后拿出来的这份最终方案后,也不由颇感满意。
果然不愧是孔明、庞统、贾诩、周瑜等等这七人天团。
哪怕自己拿出来一些超越时代想法,在他们理解了运营原理之后,也能查漏补缺,给自己提供完美方案。
祭台之上,当袁术将凌烟阁制度为众人一一道明之后,所有人都眼神期待的仰望着他。
看着这一幕,袁术仿佛就看到了一群努力了一学期后,等待着期末考试出成绩排名的孩子一般。
他轻笑间缓缓宣布:
“天魁星,阎象,久居中枢,梳理机要,为政,为枢,股肱之臣,为星位第一!
天罡星,纪灵,南征北战,东拒诸侯,伐颍,伐陈,天下无双,为星位第二!
天机星,郭嘉,远隔千里,智定天下,其鬼,其神,难知如阴,为星位第三!”
说到郭嘉排第三的时候,袁术都笑了。
没办法,谁让自己初期的时候,把郭嘉吹的太离谱了。
包括自己一开始的转变,各种奇谋诡计,当初可全都算在了袁营谋主奉孝身上。
虽说现在因为洛阳传来的阴谋论,渐渐辟谣,但袁术是不会认的!
大家心里知道就好了,明面上承认了没有郭嘉的事,那自己岂不就坐实了是个隐忍数十年,祸乱大汉天下的幕后黑手?
所以这口祸,那些前期英明神武的决策,还是得把某奉孝拉出来继续背着。
而某位远在幽州,过着苦寒日子的奉孝,也不知道听说自己被排了星位第三,会是何感想?
大概要气的骂某位主公狡诈吧?毕竟空占了这个星位,却远在幽州,半分钱花不到寿春的,根本享受不到对应福利,纯给某位主公省钱了。
在众人的期待中,袁术继续宣布着排名,接下来两人可算是万众瞩目。
“天闲星,袁耀,统领世家,解放人口,为国,为民,为兴太平,为星位第四。
天勇星,袁策,冲锋陷阵,纳献土地,立功,立德,立不世业,为星位第五。”
由他俩主导开起了世子之争,各大世家纳献土地人口,都得分润一份,而两州世家何其之多?
可以说他们两位今年能位居星位前列,大家也早有预料。
不过本来以江东世家纳献土地的势头,袁策几乎是必在袁耀之上的。
只可惜袁耀阵营太不要脸,察觉打不过了,就把好好的世子之争,搅成了后位之争。
于是乎,江东世家忙着打十大世家争夺战去了,个个恨不得把每一分功绩,都用在自身的世家排名上。
争到后期他们都快杀疯了,谁还有心思管你袁策是谁?
反正将来若入了宫,诞下龙子,那谁还支持什么袁策?
于是袁策得到的支持力度大幅缩减,江东世家后续投资他的功绩也越来越少。
反观袁耀这边,淮南、汝南等地的世家已经没有了土地,本来就已经不可能在十大世家上争过江东世家。
而袁耀为袁术最年长的亲子,再没有比他更值得投资的了。
于是世子之争后期,袁耀的分润功绩依旧细水长流,袁策却渐渐力有未逮,结果最终还是让他成功后来居上。
得知这个排名,孙策面无表情,无悲无喜,仿佛对此毫不在意。
反观袁耀满脸喜色,志得意满的好似他很快就要被立为世子了。
边上的袁胤轻笑谓刘晔曰:
“怎么样?我这个计策,你就说管不管用吧?”
刘晔:“.”
这上哪说理去?小人无下限无底线的计策,往往能更胜一筹。
“天雄星,孙权!
深入敌营,灭敌十万!
天猛星,蔡瑁!
德布四方,举州而降。
天威星,邢道荣!
威震荆襄,率众来投。”
念到这,袁术几乎是苦笑着说出这几个名字,他也是没招没招。
孙权虽然被软禁了,但当初对于那次事件明面上的定性,就是他奉命潜伏敌营,只为一举覆灭刘表。
这么说也是为了以后,再有人背叛投敌的时候,其他诸侯都得留个心眼,再不敢收。
可此举也就促成了孙权深入敌后,灭敌十万的大功!
袁营之中,除了自己这个汉王本人,谁能有灭敌十万的战绩?
可以说是襄阳一役第一功,这个功绩排名,孙权不靠前根本说不过去。
不过反正他也被软禁了,也是个挂名之后空占名额,不耗资源的类型。
其后邢道荣,蔡瑁这两兄弟,也和孙权类似。
能杀穿刘表防线,从荆南三郡杀至襄阳城下。
邢道荣反复横跳,坑害七万荆州大军,最后举军而降,带来数万降军,可谓功莫大焉。
而打下襄阳后,蔡瑁发动自身影响力,使荆州诸郡,举州而降,传檄而定。
其后他二人又是各种立功,包括不限于收降荆州其余军队将领,如甘宁;治理襄阳水患,安宁民生;辅助招募如庞统、孔明之类的人才等。
甚至为了争夺十大世家,蔡家也是大出血拿出了三十万亩良田等等。
要知道汉国目前打下来的两块最大地盘,就是江东和荆州。
当初的江东基本上是袁术自己打的,有归降的,也就是各自太守辖下的一郡之地,各自几千到一万兵马。
跟这三人动不动一州之地,十万人级别的功绩比,实在没什么好争的。
不过他们的优势,也就今年了。
等大军北上,攻略天下九州之时,英才俊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功绩数不胜数。
而他蔡瑁、邢道荣二人可再没什么立功优势,想来排名大抵很快就会掉下去,泯然众人。
念及至此,袁术接下来继续宣读的,便是在南阳杀得曹操险死还生,斩了典韦、曹昂的张绣;平定鲁国,收降“李典”的陆逊。
还有在颍川治理民生,作为常年抵御曹军最前线,使之固若金汤的某镇北将军夏侯惇!
以及太史慈、陈到、徐盛等人。
毕竟汉国初创,早来的早立功,除非像邢道荣、蔡瑁这类带功进组的,其余如孔明他们新来的,还没来得及发挥。
如此一一将一百零八星位宣布,剩下的自有星榜张贴于凌烟阁内,自不劳汉王一一念完。
随着一位位有功之臣的姓名,自口中念出,袁术也是颇为唏嘘。
回望自己这一路走来,有多少英雄,马革裹尸,埋骨他乡。
而听着那一行行熟悉的姓名,将星归位,台下一众袁营老人不由为之动容,只觉热泪盈眶。
尝有人言道:“可惜了,昔年我跟着雷簿、陈兰两位将军,识破戏志才诡计,发起冲锋的一幕历历在目,至今难忘。
没有两位将军,安有我之今日?
只恨雷簿、陈兰两位将军,虽有天纵之才,遗憾英年早逝。
否则这天罡星位,必列前茅。”
一些袁营新人不解,忙向这老兵追问之。
老兵曾为雷、陈二将心腹,常感念自两位将军死后,自己想要立功大不如以前轻松。
遂忙将自己如何跟着雷、陈二将数日连破一十四城,识破戏志才埋伏的事道出。
众人闻言,亦为之叹惋!
“天妒英才,使如此名将英年早逝!
否则必能名列天罡!”
“汉国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倘使雷陈二将在,哪教邢蔡逞英雄?”
更有老人倚老卖老,言之曰:“我亦曾听闻汉王麾下有刘勋者,为其心腹爱将,不幸中伏身死。
汉王为之一怒破城,全军缟素日夜攻城不止,可见其定然也是一员名将,否则汉王何至心痛若此?
只可惜出师第一战轻敌大意,遭遇偷袭,没来得及躲闪,因而未能建功立业,猝然将星陨落。
不然今日之天罡星位,或亦有一席之地。”
众皆闻而叹之,曰:
“刘公用计惊天下,临敌一死报君王。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祭台上,隐隐听闻他们议论的.
袁术:“???”(真挠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