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 > 第570章 如何赏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了吴德安宣读的口谕。

    左相与辅国将军对视了一眼,继续是默不作声。

    原来你肖皇后要踢皮球了,我们可不奉陪。

    眼见朝堂上的气氛又冷了下去。

    肖皇后与吴德安对视了一眼,心中也有些发急。

    吴总管正要在说些什么。

    忽听得下面有人说道。

    “臣,赵明远,有事启奏。”

    随即从武官勋贵的队列之中便走出了一人,正是北宁侯赵明远。

    其实老侯爷年岁大了,又有皇帝的赐殊礼,平日的廷议根本就不用来。

    但今日朝堂上,要廷议的是青原伯的北川战功。

    老侯爷可是太了解现在的朝廷了。

    若是没人在朝堂上帮衬一把,李原即便是立下了大功,恐怕也会被这些人埋没掉功劳。

    这种事情他可不想见到。

    所以他这次来,就是特意为李原来站台的。

    见出列的是北宁侯,众臣也都纷纷望了过来。

    想听听老侯爷有何高见。

    赵明远走到大殿之前,先对着坐在上首的建兴帝躬身行礼。

    他虽然知道上面坐着的皇帝,不过是被后党操控的木胎泥塑而已,但朝堂的礼仪却不能废。

    “臣,赵明远,恭贺陛下北川大捷。”

    “我军一战大破北蛮两部,更是阵斩了乌林敌酋。”

    “即便是太祖之时也鲜有如此大功。”

    “此乃我大梁之幸,朝廷之幸,天下黎民之幸。”

    “臣请陛下。重赏北川有功将士,以鼓舞我大梁军民士气。”

    赵明远刚启奏完,就有几位心怀忠义的大臣也赶忙走出队列,站到了老侯爷的身后躬身附和道。

    “陛下,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其中出列的,就有兵部侍郎李秉孝。

    一些大臣虽然没有出列,但也是微微点头,对老侯爷的提议表示赞同。

    毕竟眼下朝廷的这个局面,一位能稳定北疆的大将实在是太难得了。

    重赏一番也是应该的。

    更何况人家,真的立下了泼天的功劳。

    辅国将军与左相对视了一眼,心中都感到了些许怨气。

    他们俩虽是对手,但本意却是不谋而合。

    对于李原这头猛虎,赏赐自然是要给的,却绝不能给喂饱了。

    朝廷拨给他些财帛美人也就罢了,但绝不能重赏。

    老侯爷赵明远这么一说,如果朝廷真赏的轻了,怕是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左相与辅国将军,看向老侯爷的目光都隐隐的有些不善。

    吴德安与肖皇后低声议论了一番,又对赵明远问道。

    “老侯爷,对于如何赏赐北川诸将。”

    “您可有什么建议?”

    既然北宁侯站出来了,总归是要出言问一问的。

    赵明远一拱手,朗声说道。

    “若按朝廷惯例。”

    “青原伯斩首敌酋,又大破北蛮联军。”

    “保得北川四州平安。”

    “此功,足可晋爵一级!”

    北宁侯的话一出口,朝堂上立刻是议论纷纷。

    晋爵一级?李原现在的爵位是青原县伯,若是晋爵,那这小子可就是侯爵了。

    不到一年时间,从一名普通兵户,一跃成为大梁侯爵。

    这听着简直是让人嫉妒的发狂。

    正在这时,从武将队列中又走出了一人拱手说道。

    “陛下,臣认为不可!”

    听见有人反对,众人连忙望去,说话的正是东信侯鲍鲲。

    鲍鲲怎么跳出来了。

    因为他发现郑天雄听闻李原之功可晋升为侯爵的时候,马上是眉头紧皱面带不悦。

    作为辅国将军的智囊,他当然明白这是因为什么。

    郑天雄对这个青原伯李原,可说是打骨子里忌惮。

    之前他只是个县伯,就已经难以掌控了。

    如果他真的晋升为侯爵,那岂不是如虎添翼,这大梁怕是在无人可制。

    老侯爷赵明远见东信侯出面阻止,便对着他一拱手说道。

    “东信侯,青原伯的功劳足以升爵。”

    “你为何要阻止。”

    “这么做,不怕寒了边军将士的心吗?”

    鲍鲲嘿嘿一笑,也拱手说道。

    “北宁侯,您怕是误会了。”

    “在下并没有要否定青原伯的功劳。”

    “只是他实在是年轻,贸然身居高位并非是好事。”

    “更何况赏赐军功,又不是只有升爵一途。”

    “我认为,朝廷晋爵理应慎重。”

    鲍鲲的话声一落,从武勋的队列里,立刻又站出来了一批人。

    他们各个躬身说道。

    “陛下,东信侯说的在理。”

    “朝廷晋爵理应慎重。”

    “我等附议。”

    “我等附议。”

    “你....你们!”

    见此情景,老侯爷是心头火起。

    他回头一看,参与附议的有十几人,大多都是辅国将军一党的勋贵。

    这些人阻止的理由也很简单。

    一是看辅国将军并不想让李原晋爵,自己出来卖个好。

    这二来,更是因为浓浓的嫉妒。

    李原你一个破落兵户,凭什么短短不到一年就能晋升侯爵。

    我们上京这些勋贵,哪个不是蒙受祖荫,经历了数代人的经营努力才有今天的地位。

    他凭什么跟自己能平起平坐。

    郑天雄斜眼瞥了一眼气的浑身发抖的赵明远。

    心中说了一声,多事!

    李原那种猛虎,你既要用,但又要捆上锁链才行。

    这么快就给他晋爵,这天下谁人还能制衡得住。

    看着眼前得意的鲍鲲,老侯爷的心中是摇头叹息。

    朝堂上的这些碌碌之辈,只会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根本就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现在的大梁内外交困,而北蛮大军,就如同悬在大梁朝廷头上的闸刀。

    这闸刀一旦落下,大梁有万劫不复,亡国灭种之危。

    他北宁侯,只想尽自己的全部力量,为大梁北疆铸一根擎天梁柱,护得北疆不失。

    而这一切的根基,便是那位两次创造奇迹的青原伯李原。

    老侯爷又做了一个深呼吸。

    在为李原争取爵位这件事上,他可不准备后退半步。

    于是他迈步来到了鲍鲲的面前,拱手说道。

    “东信侯,你这话说的可就不敬祖宗了。”

    赵明远的话,让鲍鲲一愣。

    他眼神疑惑的望着对方,心说我怎么就不敬祖宗了?

    其他众臣也是互相对望,他们也不明白,老侯爷这话是从何说起。

    赵明远对鲍鲲问道。

    “鲍大人,你可知当年老侯爷鲍辉,是如何从东信伯晋升为东信侯的吗?”

    赵明远的话让鲍鲲又是一愣。

    鲍辉并非是鲍鲲的父亲,而是他的祖父。

    鲍家东信侯的爵位,就是祖父鲍辉跟随太祖征战十三年,为家中挣下来的。

    不过祖父当年是如何从伯爵晋升为侯爵,因为鲍辉死的早父亲也没提过,他并不了解。

    所以他并没有作答,而是想看老侯爷赵明远想说什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