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明第一公 > 第八十七章 终于(6)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老歪说着,目光一个个的看过去。

    “夫人说了,离开也是一家人。”

    “亲兄弟还分家呢!何况咱们!”

    “在外头,你们也是李家人!”

    “谁敢让你们受委屈,公爷扒了他们的皮!”

    此时,小凤忽然走到众人当间。

    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之中,俯身拜了下去。

    “夫人,这可使不得....”

    “夫人,您这是折小人的寿呀...”

    众人惊呼之中,小凤开口,“这礼,是公爷让我带他给大伙行的!”

    “这几天,他就没睡过一个好觉。”

    “诸位都是看着他长大的人,他心里能好受吗?”

    “我都偷偷瞧见过,他睡不着的时候,一个人坐在窗边流眼泪!”

    “今日,本该他来,可是他实在不忍心面对大伙!”

    “怕见着你们,掉眼泪!”

    “一大早,就带着大伙的身契文书,跑到兵部寻好缺去了!”

    周围,顿时安静的针落可闻。

    “夫人!”

    李老歪又开口道,“抓阄是吧?”

    “手心手背都是肉...”

    小凤落泪,“我们实在不忍心....”

    “我先来!”

    李老歪开口道,“若是小人抓了出去的,那小人就外放出去当参将!若是小人没抓着...”

    说着,他眷恋的看了一眼身边的老兄弟们,“小人就把留下的机会给一个兄弟,也外放出去!”

    而后,他的手,毅然的伸向管家抱着的,装着写了他们名字纸条的箱子。

    “别!”

    突然,李五攥住他的手臂。

    看着他的眼睛,然后郑重道,“李家,离不开你!少爷...在你肩膀上长大,你走了,他...多难受!”

    然后,他忽然哭着爽朗一笑,“我岁数大了,早年间伤了腰,现在拉弓都吃劲儿了,我还有个闺女,日后得找个好婆家。夫人.....我不当官,当地主去!”

    话音落下,又是一名五旬年纪的老兵起身,“小人...也当地主去吧!”

    “把年轻的留下!”

    “对,年轻的留下伺候公爷和小公爷!”

    “但是话说在头里,你们这些年轻的,要是丢了咱们李家亲卫的人....”

    “他妈的老子大耳瓜子抽死你们!”

    ~

    “呃?”

    与此同时,乾清宫中。

    依旧披着半旧布衣的朱元璋坐在御座上,罕见的面露错愕的神色,打量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李景隆。

    后者一身蟒袍,周身收拾得干净利落。

    好似跟平日没什么区别,但好似又哪里很是不同。

    只是这份不同,朱元璋一时之间竟然说不出到底不同在哪里。

    他低下头,再次看向手中的条陈。

    铁甲两百二十领,锁子甲一百八,皮甲六十件。

    强弓一百七十张,军弩五百支。

    另外,还有山林七百二十亩,池塘二百多亩,矿山八处,茶园油坊。

    勋田五十顷,佃户人口两千四百有余!

    其实这些东西,他早就心里有数。尤其山林田地矿山人口,这些本就是这些年他前前后后赏赐给曹国公家的。

    “你这是?”

    朱元璋似乎猜到了什么,但是开口发问。

    “老爷子!”

    李景隆重重的叩首,“臣,如今位极人臣,既掌着京畿的治安,又要马上掌管京师大营。所以臣家中不能再养着那么多家兵。不然,就失了臣子恭谨的本分。”

    “而且如今天下太平,臣觉得,臣应该给朝臣们起个好头!让他们也都明白,什么叫为臣之道!”

    “另外这些年仰赖您老的天恩庇护,臣早已家财万贯了。这些田地人口,于臣而言,除了助长贪欲,也没什么好处!”

    “可若是充归户部,则能安置不少无地的百姓。”

    朱元璋再次低头,“这都是之前赏给你家的!”

    “您给的已经够多了!”

    李景隆抬头,“臣明白您的爱护之心,亲戚之情。可臣如今年岁大了,身为大明臣子,必须.....明白事理!”说着,他一笑,“再说就算哪天臣把家败了,或者臣的儿子把家败了,皇家还能看着李家受穷不成?”

    “呵呵!”

    朱元璋忽然一笑,“你呀,你呀...你呀!”

    他其实明白李景隆的心,对于这份心他更是乐见其成。

    倒不是因为这些人口,而是因为李景隆这份公心!

    当然,这其中最让他满意的,就是李景隆把家中藏的铁甲都交了出来,还有那些老兵都裁撤出去。

    那些可都是开国的百战强兵,以一当百的猛士。

    他之所以有时候忌惮猜忌那些开国功臣,就是因为他们每人的家中都是如此。

    哪怕他是古往今来罕见的纯以武功开国肇基之帝王,可一想到,若是哪天,数百身披重甲的死士在京城之中横冲直闯,也是.....颇有几分麻烦。

    另外,更深一层的隐忧是。

    一家数百,几家联合起来那是多少?

    “你不怕别人骂你呀!”朱元璋又道。

    “臣是大明的臣子!”李景隆再叩首,“是您的外甥孙子,是与国同休的皇亲国戚功臣之后......臣不怕他们骂,臣只怕...有负圣心!”

    “哎!”

    闻言,朱元璋长叹,“你真是长大了!”

    说着,他静静的看着李景隆。

    突然之间,他找到了李景隆和往日不一样的地方。

    以前李景隆每时每刻,都在胸口挂着一串碧玺念珠。即便是面圣的时候,也藏在领口之中,用扣子遮住。

    但今天,那串念珠...却没带着。

    忽然间,朱元璋心头一松。

    然后转头对着殿外道,“来人!”

    朴不成无声出现,“奴婢在!”

    “去郭惠妃那边!”

    朱元璋轻声道,“找出皇后生前带过的佛珠...”说着,一指李景隆,“赏他!”

    ~

    “一群老头子,还没个后生知道进退!”

    乾清宫中,再次恢复宁静。

    朱元璋靠着躺椅,抚摸着怀中温顺的橘猫,目光一直看着桌上,那道李景隆奏上的条陈。

    “都跟他似的,咱得省多少心呀!”

    “你们都跟他似的,何必让咱.....难做呢!”

    他心中想着,外边忽然响起脚步。

    却是通政使詹徽大步进来,“皇上,申国公的折子!”

    “说什么了?”朱元璋低头,在橘猫柔软的肚子上,用力的揉搓两下。

    那猫儿扭头,舌头在他的大手上轻轻舔舐,算是回应。

    “故宁河王家中的亲兵.....”

    “历年御赐的田产...”

    “这些年扩充的田地...”

    “佃户人口五千多人,其中有一千多,是宁河王生前的部曲....”

    闻言,朱元璋的脸上多了几分笑意。

    “小子,真是怕你大舅子不晓事,呵呵!”

    随即,他抬起头,打断詹徽,“传值,申国公邓镇,除了城防差事之外,领旗手卫都指挥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