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个人造风暴……”
唐文刚进屋子听到这句话,立刻掉头就走。
“等等,不问了不问了。”
老张和钱临安一左一右拉住他,脸上倒是惋惜的表情。
唐文一坐下面前立即推上了茶水,充分发酵的上等普洱暗黄色的茶水散发着醇厚的浓香。
自从第三舰队出场过后,来京的茶水都上了一个档次。
不过唐文自己其实也不怎么清楚那天怎么弄出来的风暴:
事后他想办法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那一次的巧合因素很大,因为声波迭加共振造成舒曼共振、再导致空气中出现大量等离子体跟随谐振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条件,甚至当时那些V1之间的间距和阵型都很有讲究。
好在他虽然无法用精确的公式来描述,但有战斗回放还是有几率反复试出来的。
在他看来人造风暴没产生太大影响纯粹是有一点被遗漏了,当时诱发的大范围等离子共振除了导致雷暴天气,还对外不断释放出低频电磁波,相当于一个巨大的长波天线。
但凡是有建设联络潜艇通讯阵列的国家,都收到了这一束与自然界长波迥异的电波信号。
这一条没有在公开信息中披露,但绝对是气象武器存在的铁证。
不过没能从唐文口中问出些什么也在意料之中,气象武器这种尚处于概念转化阶段的超级武器自然不可轻易获得。
只是有答案在面前却无法得到,难免让人有些心痒而已。
重新坐下来的众人今天讨论的是:
013型首舰,CV13号航空母舰。
即超级合众国改进型航母。
为啥从011直接跳到了013?因为真正国产的891工程012型已经下单给沪东造船厂,大概3月正式启动。
发生在带英身上的战斗开始的突然结束的突然,但仅仅48小时内就差点掏空了整个带英,甚至得靠帝国不眠不休跨洋运输才顶到了最后。
战役结束十天后,除参战方外各方面也通过各自渠道大概得知了当时的战役全貌,并产生了巨大反应:
首先是震撼,连续48小时内联军超过2000架次战机出动,总投入约500架现代战机和1500到2000架敌机展开空前的大战,四次大型空战中每一次双方战机总数都以数百计,几十分钟的战斗过程中每一秒都是铁翼在燃烧。
夸张的出动率、装备消耗以及损失都让人无不汗颜,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国内。
海湾那一场只是帝国的肌肉秀,这一次第三舰队可是实打实逼出了整个欧洲空中防务的极限,双方展现出来的力量都令人瞠目结舌。
国内连夜对战役进行了多次复盘,将第三舰队的出现位置转移到了自己头上,然后发现……咳咳,不便公开!
目前全国空中力量加一起大概有900多架J7、160架J8以及48架苏27,面对动辄数百架蚊蚋和超级雨燕如蜂群一般压过来,怕不是得临时把六爷(J6)拉上去才能稍稍缓解压力。
复盘结果一出,都不用哭穷,经费就哗啦啦批了下来,超航的采购终于无可争议的落地。
价码早就商量好了双方无异议,现在讨论的是航母在哪里建造。
盖金造船厂当然不行,唐文还没打算那么快跟老米撕破脸,他的手指定在了阳江。
阳江也属于广省,但更加靠南在茂明的东部,相对来说发展比较慢,现在比较火热的行业是免税贸易。
阳江当地有几家小造船厂,但总归来说只造过一些几千吨的小船。
“我准备在阳江买下并扩建一座专门的封闭船坞,整个船坞都被覆盖不可见,一切建造过程都在内部进行。
这座船坞对外属于羊城造船厂,但不属于盖金,之后建造合众……013型所需要进口的装备将会通过远洋潜艇和货轮运来,足以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完成建造。
不过算上阳江船坞的改造需要额外6个月,累计耗时14个月,将在99年3月下水,从这以后电磁兼容调试、海试移交羊城造船厂完成,2000年上半年可服役!
当然我提议013型首舰下水后的海试工作就转移到羊城造船厂,阳江船坞立刻开工第二条013型,这样等CV13服役时CV14也已经下水,2001年下半年海军将同时拥有1条3万吨级轻型航母CV11(大黄蜂级)、1条5万吨级中型航母CV12(891工程)、以及2条8.6万吨级超级航母,西太海权唾手可得!”
“不不不,这太极端了!”
一众参会人员不仅没兴奋,反而个个脸色惨白:
仅现有的CV11、CV12和CV13三条航母,即使刨除购买费用,仅为其配备辅助战舰、人员、舰载机、配套基地、陆上支援以及训练到有作战能力,再考虑到通货膨胀,需要连续5到7年总计3500到4000亿元,新增900名飞行员、1.4万名专业军士,6000名后勤编制。
就算不计较花钱,人员扩张都是令人头大的问题。
再多养一个航母战斗群?怕是烧干经费都不够。
实际上就连下单013型都是迫不得已,还因为一个特殊原因:
皇家海军俘虏了一条航母!
棱角大楼怀疑是带英和失落帝国有勾结PY交易,但国内就百分百实锤——开玩笑,经验丰富的公海舰队能连打开通海阀的时间都没有?
这引发了一个黑暗、可能性较小的猜测:
某军舰贸易商很可能在故意加强带英,以刺激其他买家。
而这条诡计甚至无法被破局,只能硬着头皮跟上。
海军现在都有些害怕了:最开始拿到新船是开心,可随着越来越多的船塞过来,真撑不下了!
老张赶紧站出来,必须要在唐文搬出更多离谱扩张计划之前转移他的思路:
“是这样,空军想要引进飞机!”
一言既出唐文两眼发光,海军军官们纷纷暗自松口气,空军军官们则偷偷咽了口口水,接过话茬解释道:
“具体的说是预警机——之前似乎有说可以提供E2预警机的资料。”
唐文听完后困惑的看向老张,这不应该是海军的需求?
“E2在陆基也很好用,它的机体不大部署方便响应快,目标也小,而且探测能力足够了,我们计划海空联合使用1种预警机,不过是空军出资。”
复盘第三舰队战役的另一个重点被抓住了,面对牵扯数百架战机的超大空情战斗,战机自身的雷达根本不够用,一定需要预警机的指挥和引导。
如果在圣诞战役中Ban掉E2和E3预警机,联军战斗力至少打6折。
唐文此前表示可以提供E2C的资料,虽然单面旋转机械扫描雷达有点局限性,但对于连J10都没服役的国内来说已经足够了。
国内打算拿运7为蓝本仿制E2C,顺便以其为基础改出一个舰载型号来,实现通用和跨军种同平台。
不过这让唐文感到有些棘手:
E2C的技术来源当然是靠企业号推下海的残骸,虽然事后帝国第一时间想去捞,但早就被汽车人转移到了基地。
不过唐文迟迟没有仿制,E2C实在是太先进了。
现在E2C搭载的是AN/APS-138雷达,技术水平是80年,也就是足足20倍科技惩罚,需要48万经验才能仿制,代价很大。
这甚至得感谢企业号搭载的E2C比较老,AN/APS-138是E2搭载的最后一代机械扫描雷达,能同时处理240个目标,低空目标探测能力(150米)达到了185公里,最大探测范围480公里。
如果是90年代制造的E2C,其搭载了升级的AN/APS-139,这一款雷达直接升级到能处理600个目标,探测能力翻了2到3倍,当然仿制惩罚也会恐怖到足以让人放弃。
当然点出AN/APS-138的结果也很美妙,公海第四舰队有这玩意战斗力也能翻倍。
见到唐文的犹豫众人还以为是遇到了困难或者前者之前在吹牛,不过想想也正常,毕竟……
“你们要实物还是技术资料?”
唐文看到大家都没反应,又重复了一遍:
“是要E2C的残骸实物还是要技术资料?残骸实物完成度70%到80%,而且状况不怎么好但很快可以提供,如果是要技术资料需要等,但保证2年内——千禧年之前一定提供。”
耗费过高的经验让唐文把选择交了出去:
残骸好说,但消耗大量经验的技术他想拖一拖是希望在未来2年内升级到14.3版本,那时候点出E2C就不算什么了。
然而就是这样模棱两可的回答也吓了所有人一跳,钱临安想了想问道:
“要技术资料需要时间可以理解,但实物和资料的价格差异呢?”
唐文:“都不要钱,但要实物的话以10套‘洪水’干扰系统交换,要技术……得再买一条超航,2000年以前下单第二条超航就送E2C全套技术资料,细到连飞机上的马桶图纸都有,包教包会!”
场内又是一阵吸气和磨牙的声音,既是为南洋的手段通天而震惊,也是为其代价之高昂而震动。
残骸来源大家基本都能猜出来,10套“洪水”总支出也就差不多10亿元,总体来说不亏。
而技术……等两年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现在下单,南洋再派人渗透进军工联合体偷技术?直到偷完偷的彻底为止?
这也太敬业、不太大胆了吧!
如果这事被查出来,绝对是帝国内部最劲爆的超级泄密案!
“残骸,残骸就够了!”
他们可不想搅乱棱角大楼引发世界级震动,相比之下偷偷摸摸研究残骸已经足够了。
而且这个时候世界半导体技术还没拉开天堑般的鸿沟,魔都半导体连486都能勉强抄出来,而军用雷达技术比民用落后多了。
比AN/APS-138强两三倍的AN/APS-139核心控制计算机其实是386,反向仿制低一档的AN/APS-138也就不存在什么根本性困难,甚至还能对其进行一定升级。
敲定了E2C的残骸交易后,钱临安聊起了那门1000毫米大炮的事:
“炮射火箭结构已经确定下来了,1月份就能试射,3月可以向太空发射载荷——你们有3次100公斤载荷机会,想要发射什么?”
……
挪微外海
一架空载的海鹞战斗机逐渐降低高度,依靠灵活的副翼不断调整姿态进近,最后稳稳落在了马尔他号航母甲板上。
滑行一段距离后战机稳稳停住,引得了周围的带英水兵一片欢呼。
菲尔格、迈尔斯、班德等一众皇家海军高层站在舰桥,看到这一幕嘴角忍不住泛起微笑。
这是海鹞第一次在马耳他号上降落,航母本身没有做任何改造和修改。
海鹞很轻,这架用来实验的海鹞降落时只有七八吨,和末代螺旋桨战机一个水平,符合马耳他级设计时考虑的承受范围。
带英获得的4艘战舰全部状态良好补给充足,皇家海军在这些天一个劲的往上面运人运装备,同时也进行了细致的检查,经过评估发现:
马耳他号几乎可以在不进行任何变动的情况下运作鹞式(除开电子系统)。
当然助降系统还是得有,完全没靠岸的航母上的机师手搓了一套灯光助降设备,让一名精英舰载机飞行员成功完成了首次降落——起飞也不算大问题:
马耳他号配备的液压弹射器可以轻松弹射7.5吨以上的螺旋桨飞机,如果是空载状态少油的海鹞,完全也能弹出去。
罗赛斯造船厂的专家评估了马耳他号状态,得出的改造方案是:
只需要改造电子系统、弹射以及降落系统,其他部分只需要少量修改就能完全适应现代喷气战机,即使不加装斜角甲板对带英都很够用了。
因为这艘马耳他号几乎完美按照历史上的马耳他号建造,虽然当初的专家早就没了,但原始设计图还在,而且设计风格和细节都一脉相承很容易吃透。
这对造船厂改造有巨大帮助,简直跟改造自己建造的航母没什么区别,只要物料到位,8到10个月完成现代化改造不是问题且不会留下隐患。
班德将军称马耳他为上帝的恩赐,原本因为皇家方舟号沉没心如死灰一度打算殉舰的菲尔格也不极端了,一心一意想要掌握这艘重型航母,却被眼热的迈尔斯将军直接夺得代理舰长,每天都要当宝贝一样四处巡视检查。
皇家海军的水兵也无不喜气洋洋,尤其是原来皇家方舟号上的水兵大多数都获救没死,此时居然原地转到了重型航母服役!
航母上唯一不嘻嘻的是约翰逊和怀恩。
带英不担心帝国抢航母,自然两人可以来去自由。
看到因祸得福的皇家海军,两人心里都升起同一个念头:
离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