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冠军法则 > 113:林奇是纽约之王(求月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继上赛季季后赛缔造“如果你罚丢接下来这一球,你就会看到是谁终结了比赛”的传奇宣言后,林奇在总决赛首战再度以“骰子已掷”的恺撒名言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加了又一经典语录。

    这位深谙心理博弈的巨星持续在季后赛书写诛心篇章,为媒体提供足够丰富且极具传播张力的炒作素材。

    作为一个商业化极其成功的超级巨星,林奇早已构建起涵盖运动表现、个人魅力与话题热度的完美造星生态,他具备一切吸金的元素。

    但一直以来他都差一个关键的东西,一个竞技体育中最重要的东西:冠军。

    锐步前段时间发布的“冠军法则”系列广告虽以二十支匠心短片引爆市场,却始终被质疑者讥讽为“无冠者的冠军臆想集”。

    实话实说,林奇无法反驳。

    他不会像十几年后的勒布朗.詹姆斯面对冠军的问题时尴尬的告诉记者:“冠军戒指的数量不代表一个球员的职业生涯高度。”

    林奇坦荡的承认,没有冠军就是他商业价值和名气更进一步的绊脚石。

    但现在,这个绊脚石即将永远消失。

    总决赛第一战打完后,有媒体爆料,纽约市政府已经在尼克斯队商讨冠军游行的路线,启动冠军游行筹备程序。

    对纽约这种塞车严重的大都市而言,这确实是个需要好好研究的事情。

    如何让预计百万级的狂欢人群有序穿梭于纽约的钢铁丛林?这座超级都市正面临着甜蜜的烦恼。

    毕竟,尼克斯和纽约市政府都没有经验。

    史蒂芬.A.史密斯声称:对纽约而言,如何规划好这次夺冠游行的难度甚至超过了夺冠本身。

    纽约媒体一如既往的在疯狂开香槟,而系列赛第二战,林奇也没有令人失望。

    系列赛第二战,德克.诺维茨基仿佛被逼入绝境的困兽,展开了疯狂的最后一搏。

    这场比赛他打得相当强硬,收敛了外线跳投的次数,屡次朝尼克斯禁区发起冲击。

    然后,2006年总决赛永远的隐形主角登场了。

    裁判给了德克.诺维茨基非常多的罚球机会,看来联盟并不希望总决赛草草结束。

    如果总决赛只打四场,对联盟而言将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说来讽刺,原本在2006年总决赛深受哨子危害的德克.诺维茨基此刻却倒反天罡的享受到了哨子的红利。

    当然,德克.诺维茨基怎么也不可能像原本历史中的06韦德那样,刷出惊世骇俗的单场25次罚球。

    可这依然足够让小牛队在上一场的溃败后咬住比分。

    只可惜,联盟和达拉斯的期望终归破灭。

    比赛结束前43秒,达拉斯小牛落后3分,诺维茨基再次站上罚球线。

    只要他能两罚两中,小牛就有机会保住一个主场。

    结果在所有人的欢呼声中,诺维茨基的第二罚偏离篮筐——这是2006年总决赛又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

    德维恩.韦德过多的罚球数吸引了太多球迷的注意力。

    以至于,人们很容易忽略德克.诺维茨基06年总决赛的表现简直是一坨狗屎。

    还容易忽略小牛队每每在关键时刻的罚球简直是一场灾难。

    当压力的发条被拧紧,小牛队的每一个人都会发挥失常,包括德克。

    这种精神层面的残缺用鲁迪.汤姆贾诺维奇的话来讲,那就是:2006年的达拉斯小牛缺乏一颗冠军之心。

    这样的冠军之心在五年后的2011年才终于苏醒。

    随着诺维茨基罚球失手,达拉斯人的绝望凝固在滞空的篮球中。

    纽约尼克斯再次挥舞起他们手中的匕首,试图刺穿小牛队的心脏。

    林奇拉到三分线外对付埃里克.丹皮尔,小牛队根本不敢包夹。因为一旦夹击,其他人就能轻松切入无人镇守的篮筐。

    一个可以把对方护框手彻底拖出来持球发动进攻的球员,让不少教练看到了篮球运动的未来。

    林奇后退两步,用一个漂亮的欧洲步过掉丹皮尔,丹皮尔笨重的身躯宛如陷入流沙。

    德国战车补防而来,成为了试图阻挡洪流的最后堤坝。

    两人在空中相撞时,林奇距离篮筐还有一段距离。即使是静态天赋恐怖的纽约20号,也不可能在这种距离下完成扣篮。

    但林奇依然隔着诺维茨基用伸展到极限的指尖将篮球轰入篮筐,这不算是一次扣篮,因为林奇的手甚至没有触碰到篮筐。可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一个践踏了诺维茨基尊严和胜利幻想的进球。

    这个充满暴力美学的进球宣判了比赛死刑。

    巨大的冲击力将德国人掀翻至底线摄影记者群中,而落地后的征服者捶胸怒吼,大吼声摧枯拉朽般席卷球馆。

    这个回合就像这场比赛的缩影,德克非常努力,但他无力阻止年轻凯撒的冲击。

    联盟精心设计的悬念、裁判尺度微妙的平衡、诺维茨基搏命换取的15次罚球,最终都没能改变那颗已经掷出的骰子。

    2比0的总比分最终还是悬在了达拉斯人脑袋上。

    接下来三场都会在纽约进行,也就是说,整个总决赛已经成为了林奇登临王座的加冕盛典!

    回到纽约后,这里早已为王者铺就红毯。

    时代广场的霓虹矩阵昼夜不息地循环着“冠军法则”系列广告,铺天盖地的巨幅广告覆盖第五大道的每个转角,锐步已经在为林奇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冠军造势。

    威利斯.里德所在的年代,NBA还没那么大影响力。

    帕特里克.尤因处于联盟商业化极速发展的年代,但他从来不是赢家。

    从来没人见识过一个坐拥纽约市场的超级巨星在这个联盟已经完全商业化的年代如果为纽约赢得冠军,会创造怎样的商业奇迹。

    现在,随着林奇的荣誉空白即将被填补,锐步的商业巨轮也发出轰鸣。

    与此同时,林奇的实力空白也在变小。

    回到位于长岛的家中,林奇打开了系统界面。

    【34岁的你即将拿到职业生涯第一个NBA总冠军,当然,第一个FMVP也近在眼前!不要在职业生涯末期放过任何荣誉!】

    【新目标:赢得总决赛,并从年轻人头上拿走FMVP奖杯。】

    【奖励:获得三次刷新商店的机会,从每一次刷新后的商品列表中免费选取一个天赋。(机会不可保留,放弃选择即放弃机会)】

    不愧是总决赛的奖励,这大概是林奇到目前为止遇到过最大方的一次奖励。

    并且,和之前大多数任务一样,因为与系统认知的年龄存在差距,所以系统认为很难的任务,对林奇而言很简单。

    只要裁判别直接拿着棒球棍上场伤害尼克斯队的球员,总决赛的局势就不可能逆转。

    至于FMVP,尼克斯队内也没有任何人能与林奇竞争。

    只需要一切水到渠成,奖励就能到手。

    第三战,联盟似乎放弃了挣扎,哨子重新变得正常,小牛队也以13分之差再度输掉比赛,尼克斯3比0拿到赛点。

    那一刻,史蒂芬.A.史密斯知道,因为林奇的存在,他在40岁之前见证尼克斯再度夺冠的愿望将很快就会变成现实。

    林奇的存在,还牵扯着更多人的命运。

    ——

    6月15日,总决赛G4开始当天。

    晨光熹微穿透布鲁克林的百叶窗时,斯蒂芬.马布里的指尖正无意识地摩挲着床头柜上的劳力士。

    他拿起表看了一眼,再过十二小时,麦迪逊广场花园穹顶的聚光灯将为他加冕。

    他昨晚根本睡不着,他简直是一秒一秒的等着天亮。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见证今晚的冠军时刻。

    客厅里传来窸窣声响,母亲梅布尔.马布里正将珍珠项链绕上布满褶皱的脖颈,他们一家今晚都会去麦迪逊广场花园,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马布里出发之前,他母亲故意把几份旧报纸放在桌上。

    这些旧报纸的封面都是斯蒂芬.马布里落魄的模样,其中有一份来自2004年8月的《纽约时报》,上面是马布里在奥运会上投出三不沾后懊恼的样子,标题他至今仍印象深刻:“世纪之耻”。

    马布里笑看着这一切,想起了那个用雪碧浇头,甚至差点口服凡士林的自己。他指尖轻轻摩挲泛黄的新闻纸,恍如触碰前世遗蜕的茧壳。

    那时候的他是纽约篮球的耻辱,“纽约之子”的称号更像是一种嘲讽,“成为纽约的骄傲”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而现在,他抚摸着母亲手背,过去的噩梦已经不再困扰他:“当时我哭得很厉害,幸好有你。”

    “不,我不是关键,”梅布尔.马布里认真的盯着自己的孩子,“是那道圣光接住了坠落的你,你要继续跟随上帝的指引。”

    马布里脑子闪过那个20号。

    他对着虚空中的圣光剪影颔首,那个曾将他拽出镁光灯刑场的黑影,那个伸手拉起他的上帝化身,此刻正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等待与他共赴传奇终章。

    “是的,我会追随他。我出门了,你们下午早点过来,免得堵车。”

    纽约的另一边。

    格兰特.希尔吃过早餐后准备出门,妻子塔米亚倚着橡木门框,晨曦在她精心打理的卷发上镀了层金边:“小心,千万小心,健健康康的成为冠军。”

    她说着,为丈夫整理西装的褶皱。

    听到“冠军”这个词,格兰特.希尔不禁抬眼看了看柜子里那颗满是队友签名和“为了冠军”字样的篮球。

    说来也巧,那颗篮球正好是常规赛尼克斯与小牛第一次交手时的比赛用球。

    当时,林奇把那场胜利和那颗篮球当作某种信物,告诉格兰特.希尔:“等你从手术台回到战场,我们要一起在季后赛撕开活塞的铁网,扑灭迈阿密的高温,然后干死所有从西部过来阻止我们的家伙!我们一起!”

    现在,这一切都将在今晚兑现。

    他们一起兑现。

    “亲爱的,该出发了。”塔米亚将温热的唇印烙在希尔脸颊,格兰特.希尔点头,大步迈出家门。

    格兰特.希尔从未想过,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不在风风光光的底特律,不在落寞的奥兰多,而在纽约。

    是的,现在他只能打个替补,但替补席的方寸之地却无比辽阔。

    那里既能眺望底特律铁网崩裂的火星,也能听见达拉斯人溃退的呜咽。更重要的是,那里有其他人一起与他共同托起纽约的黎明,这是他此前的职业生涯中从未企及的高度。

    他不会让那个年轻的领袖失望,他今晚会拿出百分之百的状态,和那个年轻的领袖一起把冠军留在东海岸。

    特雷沃.阿里扎摇下车窗,布鲁克林的晨风裹挟着球迷的呐喊灌入车内。

    “冠军!冠军!冠军!”身着蓝橙球衣的男孩们一边大喊一边追逐着车辆,他们的指节将车窗玻璃敲得咚咚作响。

    阿里扎将拳头探出窗外,与追逐他的孩子们碰拳,并不忘提醒:“好了,注意安全,回人行道上去!”

    高四赛季,在勒布朗.詹姆斯如装甲车般碾碎他所有的骄傲后,特雷沃.阿里扎从未想过自己还会那么受欢迎。

    那些辗转反侧的深夜,他蜷缩在UCLA更衣室角落,盯着选秀预测榜单上不断下滑的名字,仿佛看见自己的人生正被装进发往欧洲的集装箱,仿佛他永远无法完成与弟弟共同的梦想。

    是兰尼.威尔肯斯将他从替补席的尘埃中拾起,是萨姆.普雷斯蒂的提前续约合同让他稳稳留在了NBA。

    而林奇,那个永远站在他身后新王,将防守本能和竞争意识重新浇筑进他的骨骼。

    轮胎碾过井盖,车身微微震颤。阿里扎望着后视镜中渐远的欢呼人群,喉结轻轻滚动。

    他确实不是主宰胜负的超级巨星,但当罗恩.阿泰斯特的肘击无法换来进球,当勒布朗.詹姆斯反而在他面前露出绝望的表情,当拉希德.华莱士的关键边线传球在他的长臂前变成一次失误,这个曾跌落深渊的加州少年终于兑现了更衣室里的誓言:

    纵使拼尽最后一滴汗,也要守护属于纽约的胜利荣光,他至少会竭尽全力不让球队输。

    今晚,他会继续兑现这个誓言。

    埃迪.琼斯的轻快口哨声在更衣室的柜子间跳跃,他驻足在那件印着“20”的战袍前,将一张精心包装好的卡片放在球衣下方。

    卡片上墨迹未干的字迹在顶灯下泛着微光:“嘿,你说那条臃肿的巨兽今晚会不会暴跳如雷?谢了兄弟。”

    他太爱这个赛季了,复仇的快意如电流窜过后颈。林奇给他机会证明了无能的一直不是他,而是头死肥猪。

    他今天不会让任何意外发生,他会让喷气机彻底坠落。

    然后,亲手把林奇推向王座!

    兰尼.威尔肯斯将整整一盖子的药片吞入腹中,可爱的小孙女踮着脚尖为他测量血压。

    手臂上的绑带不断收紧,像是留给他的时间。

    今天大概是他作为职业篮球教练的最后一天,他三十七年的执教生涯即将画上句号。

    他目光掠过房间墙面上斑驳的相框,从西雅图穹顶的香槟雨到麦迪逊花园的汗水汪洋,记忆长河最终停驻在1979年那张泛黄合影——画面中央的丹尼斯.约翰逊高举FMVP奖杯,眸中燃烧着与那个年轻人别无二致的炽焰。

    他忍不住微笑,对他而言,他最伟大的成就不是再赢一座冠军,而是有幸又见证了一个英雄的崛起。并且,他很幸运能成为这个传奇职业生涯中的一部分。

    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冠军之夜非常热闹,明星和球员家属几乎占领了所有的前排座位。

    而即使是那些最靠后的座位,票价也被炒作到了三位数。

    这与本赛季季后赛,孟菲斯灰熊一张球票只卖17美元还坐不满的尴尬形成鲜明对比。

    阿米尔.约翰逊看着身着杏感礼服的达达里奥,和一旁的萨姆.卡塞尔开了个粗鄙的玩笑。

    “看看她,嘿嘿,今晚肯定很热闹。林奇一个大调查下去,能直接把她避的税查出来。”

    “给老子专注比赛,阿米尔。”林奇的声音突然传来,阿米尔.约翰逊吓得抖了一下。

    “Boss,我的意思是呃,我在夸赞你的尺寸。你放心,今晚我肯定打好下手!”

    林奇表情严肃,比之前每场比赛都更严肃。

    虽然所有人都认为一切已盖棺定论,虽然整座城市都沉浸在狂欢派对的倒计时里,但林奇反而比之前更加认真。

    他决不允许冠军从指尖溜走。

    比赛开始后,林奇很快展示了他的决心。

    他连续冲击禁区,戏耍不够快的丹皮尔,摧毁不够硬的德克。

    开场没多久,林奇就连得10分,为尼克斯奠定胜利基调。

    这不是势均力敌的较量,而是新王在展示自己的强力统治。

    斯蒂芬.马布里命中了那些被林奇传出来的三分球,每一次进球后的欢呼让他知道,他正成为纽约城的骄傲。

    埃迪.琼斯的贴防让贾森.特里寸步难行。

    特雷沃.阿里扎在每一个回合里竭力防守,格兰特.希尔替下皮特鲁斯上场后立刻就有发挥。

    兰尼.威尔肯斯心跳加速,在计时器不断跳动的数字下,等待着传奇的诞生。

    比赛最后43秒,当林奇用本场比赛的第36分将分差拉开到15分后,麦迪逊广场花园的球迷再也坐不住了。

    迈克.布林已经无法听见耳麦里的声音,他只能跟着一起大喊。

    “纽约在还剩 43秒时领先 15分!哦,上帝啊,这个地方快疯了!”

    山呼海啸的“MVP”并没有让林奇停下,他拍了拍手,冲德克.诺维茨基大喊:“赶紧发球吧德克,我们终结这一切!”

    他还在杀戮,在比赛结束的蜂鸣音响起前,他不会停止。

    比赛时间一秒一秒变少,欢呼声像充气的气球一般膨胀。

    最后一个回合,康尼岛的天才控球,小牛队已经彻底放弃防守。

    他一边运球,眼泪已经一边从眼眶中流淌而出。

    斯派克.李站了起来,这位尼克斯最著名的信徒此刻如同暴风雨中的桅杆,双手紧攥座椅靠背却止不住浑身战栗。

    毒舌的史蒂芬.A.史密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将脸深埋进掌心,呜咽声从指缝渗出。

    三分线外,20号球衣的主人傲然伫立,正冲自己的母亲微笑。

    “我会造就伟大的,妈妈。”吴岚还记得林奇被选中的瞬间在她耳边说的这句话。

    她早知道有这一天,因为他历来说到做到。

    “哔~~~”

    “比赛结束,比赛结束!4比0,纽约尼克斯横扫达拉斯小牛,我们是新的世界冠军!新的世界冠军!”迈克.布林作为纽约人,第一次用“我们”这个词来形容冠军球队。

    声带震颤中迸发的不仅是解说员的激情,更是整个纽约城压抑三十三年的嘶吼。

    比赛结束的瞬间,尼克斯众将化作蓝橙色洪流奔向他们的年轻凯撒。

    是他改变了他们所有人的命运,是他带着所有人走到了这里。

    一切都源自于他。

    转播镜头掠过观众席:西装革履的男人们扯碎领带纵情咆哮,妆容精致的名媛踩着红底高跟鞋跃上座椅,白发苍苍的老球迷抱着泛黄的1973年冠军T恤老泪纵横——这座曾被乔丹绝杀、见证尤因抱憾、亲历斯派克.李与雷吉.米勒对喷后输球的篮球圣殿,终于等到了属于它的弥赛亚。

    迈克.布林摘下耳麦,看着被队友们包围的林奇,任泪水在导播台的荧光中闪烁:

    “女士们先生们.林奇是纽约之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