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七百三十三章 父皇,当初你送出去的女儿,儿臣接回来了(第一更)

第七百三十三章 父皇,当初你送出去的女儿,儿臣接回来了(第一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永惟十五年,三月暮春。

    长安,金光门外。

    黄盖垂立,柳枝摇摆。

    百官拱手,诸王凛然。

    一身淡黄色衮龙袍,头戴黑色璞帽的李承乾,站在黄盖之下,神色有些紧张的看向西边远处的视线尽头。

    李象、李厥、李隅、李邈四王站在黄盖两侧之后。

    纪王李慎,赵王李福,蜀王李元昌,江夏郡王李道宗等人,站在群臣右侧,

    长孙无忌,李勣,赵元楷等宰相站在群臣左侧,还有整个长安所有九品以上文武官员全部分两列站在左右两侧。

    不远处的城墙上旌旗招展。

    两侧红衣金甲的金吾卫衣着华贵,神态庄严。

    所有人,全部在这里,等候文成公主归唐。

    今日是文成公主回归长安的日子。

    ……

    李承乾站在最前方,神色着急的同时,身体也有些微微发抖。

    文成,她终于要回来了。

    李承乾忍不住的微微低头,心中带着欣慰,带着期盼,同样也有一些恐惧。

    他害怕这最后的一段路,也出问题。

    哪怕明明他已经知道,文成公主距离长安很近了,但他还是有些不安……

    突然,一道黑线出现在了视线尽头。

    紧跟着,在无数千牛卫,金吾卫的护送下,一辆黄篷马车出现在了前方,如同一道浪潮,很快朝着春明门而来。

    李承乾一时间都忍不住的屏住呼吸。

    直到黄篷马车在前面停下,李承乾这才放松了呼吸。

    就在这个时候,浅黄色羽鹤襦裙,身披红色披风,脸上带着期盼的文成公主,从马车内走了出来。

    看到这一幕,李承乾忍不住的眼中闪过一丝泪光。

    他忍不住的低头,无声哽咽。

    这个时候,文成公主已经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快步走了几步,来到了李承乾身前,然后低下头,重重的福身道:“臣妹文成,参见陛下,陛下万寿!”

    “好了,平身吧。”李承乾上前搀扶起文成公主,看着相比当年,已经有些沧桑的她,李承乾有些不由控制的泪花涌现:“皇妹,你终于回来了。”

    “陛下!”文成公主心底突然涌出一种说不出的激动,眼泪从眼眶流了出来,然后用力的控制住,这才低头道:“多谢陛下关心。”

    当年的事情,不由得在文成公主的心底涌现出来。

    当年的时候,吐蕃派人来接文成公主归吐蕃,皇帝是不愿意的,他不想看到她回到吐蕃,孤苦伶仃一个人,往后有必然会成为吐蕃威胁大唐的工具,生存艰难。

    这些,文成公主她自己是亲身感受到的。

    她当年坚持回到吐蕃之后,皇帝当年的预想,也在她身上一点点的成为现实。

    而到了最后,是皇帝派人灭了吐蕃,将她迎回长安,不然的话,她说不定真的会在吐蕃孤苦而死。

    “好了,回来了,什么事情就没有了。”

    李承乾不在意当年的事情,实际上当年的那些事情,何尝不是出自他的默许。

    他如果坚决不让文成返回吐蕃,那她就走不了。

    不过是因为当年的情势需要他更多的专注在安东诸国,最后才不得已默许了文成公主返回吐蕃。

    当然,那个时候的李承乾,他有足够的把握,压迫吐蕃人对文成公主不敢太过分。

    甚至在此之前,他还逼迫吐蕃人将芒松芒赞的祖母芒妃墀江逼迫自尽。

    当然,芒松芒赞的母亲是蒙洁墀嘎,后期在吐蕃实际掌权的也是蒙洁墀嘎。

    但正是芒妃墀江的殉葬,让文成公主在初回吐蕃的那几年里,很是过了一阵舒心日子。

    一直到大唐灭了高句丽,新罗和百济,文成公主的日子才开始变得难过起来。

    但现在她回来了。

    李承乾稍微侧身,将李象,李厥,李隅和李邈四个儿子招了过来,对着他们严肃的说道:“见过皇姑。”

    “见过皇姑!”李象,李厥和李隅,还有李邈四人齐齐拱手,认真行礼。

    “见过四位殿下。”文成公主感激福身还礼!

    她的目光越过四人,落在后方的李慎,李福,李元昌,长孙无忌,李勣等人,尤其是李道宗的身上,她的眼泪顿时忍不住的在眼眶中转动。

    这个时候,后方的众人,齐齐拱手道:“臣等见过文成长公主殿下。”

    轰然的声音在整个春明门内外响起,文成公主下意识无比惊讶的看向了一旁的皇帝。

    李承乾朝着远处摆摆手,众人这才起身。

    “陛下!”文成公主有些紧张了起来。

    李承乾没有理他,而是朝着旁边招招手。

    御辇立刻被抬了过来,然后在文成公主旁边落了下来。

    “走吧,跟朕回宫吧。”李承乾神色认真的看着文成公主。

    “陛下!坐御辇吗?”文成公主忍不住有些急了起来。

    李承乾直接摆手,认真说道:“你有大功于朝,受此待遇也是正常,怎么,难道朕连厚待忠臣之权也没有了吗?”

    “陛下!”文成公主声音低了下来,有些感动的看着李承乾,然后泪水再度不受控制的充满了眼眶。

    “走吧。”李承乾率先在御辇上坐下,然后才拉着有些不情愿的文成公主一起坐下。

    ……

    御辇之上,文成公主和李承乾并肩齐坐,朝春明门而去。

    两侧群臣全部汇聚御辇两侧,骑马跟着皇帝返回皇宫。

    这个时候,文成公主才逐渐的从回过神来,她对着李承乾认真躬身,感激道:“陛下,多谢陛下厚待。”

    “这本来就是朕应该做的。”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说起根本,其实是朕和大唐对不住你才对。”

    文成公主勉强笑笑,说道:“一切都是臣妹自己愿意的……对了,这一次逻些之事是臣妹有些任性了,本来去年就应该回长安的,硬是拖了半年,还请陛下宽宥。”

    去年八月,逻些已克,但文成公主没有立刻返回长安。

    因为那个时候,逻些刚刚被大唐攻下,内外之中不知道还有多少战事没有了结。

    更别说西南城中,已经全部都被一把大火烧光了,冬天马上就要到了,逻些百姓的日子眼看着就要难过了。

    是文成公主强行留了下来,在她的干涉下,苏定方还有麾下将领,这才对逻些百姓稍微好了点。

    不然的话,他们会硬生生的看着这些百姓全部饿死的。

    一整个冬天,在文成公主的干涉之下,甚至是她亲出布达拉宫,照料百姓。

    吐蕃的百姓,这才以尽可能最少死亡的,活过了冬天。

    李承乾温和的看着文成公主,对着她摇摇头道:“无妨,这不算什么大事,安定百姓也是朕之所求。

    况且那个时候已经是深秋了,一入冬山道就不好走了,不过今年开春返回长安的好。”

    “多谢陛下宽容。”文成公主有些感动的低头。

    “好了,不说这些了。”李承乾摆摆手,转口问道:“现在整个吐蕃的局势如何了?”

    “还好,代国公坐镇逻些,武邑县公率军冲杀四方,整个吐蕃的所有城池已经全部归入大唐。”文成公主微微抬头,说道:“按照陛下所定,他们会在今年秋后启程返回长安,献俘太庙。”

    去年在逻些被攻破的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李承乾立刻果断的宣布成了蕃州大都护府,以梁建方为蕃州大都护,蕃州刺史,逻些道行军大总管,以苏定方为蕃州副大都护,逻些道行军副大总管,西昌州都督。

    是的,梁建方前移到了蕃州,而苏定方则是退后一步,就任西昌州。

    当然,那是之后的事情。

    现在他们还在逻些征讨一切不臣。

    等到吐蕃稍微稳定些,他们就会回朝,然后献俘太庙。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他们不容易的。”

    “陛下,臣妹想知道……”文成公主的话刚说到一半,一阵的轰然的声音,在前方响起:“参见陛下,参见文成大长公主。”

    文成公主抬起头,赫然就见无数密密麻麻的长安百姓,站在长街两侧,对着皇帝和她齐齐躬身。

    “陛下!”文成公主诧异的看向李承乾,然后有些感动的低头,她没有想到,皇帝竟然安排了这么多人来迎接她。

    李承乾对着文成公主笑笑,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站了下来,对着四周的百姓,高声道:“吐蕃大胜,今日文成长公主回朝,以朕旨意,传召,免关中百姓一年租税,同时,大赦天下!”

    早有准备的几十匹战马沿着两侧飞奔出去,将皇帝的圣旨直接传了出去:“陛下有旨:免关中百姓一年租税,大赦天下……大赦天下……大赦天下……”

    这一句话,伴随着无数的声音,在整个长安城上空不停的回荡。

    百姓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然后在长街两侧直接跪了下来,齐齐感激的高喊道:“皇帝陛下万岁,文成长公主殿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轰然的声音在四周不停的回荡。

    最后冲上云霄。

    文成公主浑身上下不由得一阵阵的战栗,随即她满脸不敢相信的看向李承乾。

    皇帝当着长安百姓和文武百官的面,直接用她的名义宣布免百姓赋税和大赦天下,百姓立刻就会对她感激不尽。

    这样一来,文成公主已经在长安城彻底的站稳了脚跟,而且是站的很稳的那种。

    日后她的日子,将会好过太多太多。

    文成公主在逻些也曾经掌权一时,她太明白里面的意义了。

    “陛下!”文成公主再也忍不住,对着李承乾,直接就低头痛哭了起来。

    看着她痛哭的模样,哽咽的声音,李承乾自己眼泪忍不住的涌入眼眶,但他很快就收敛起来,尽可能平静的说道:“不必如此,一切都是朕这个做兄长的,应该做的。”

    “多谢皇兄。”文成公主这才稍微收敛,微微转身,看向四方百姓。

    李承乾平息心绪,侧身道:“启程,去太庙,祭祀先帝。”

    文成公主转身,惊讶的看着李承乾。

    皇帝神色平静。

    ……

    太庙之中,一派庄严肃穆。

    李承乾跪在大殿中央。

    文成公主和太子李象跪在李承乾身后左右两侧。

    再之后,诸王,诸相,诸文武,各分两侧跪在左右。

    太宗皇帝,高祖皇帝,还有更多大唐先祖的牌位摆在李承乾的身前。

    李承乾手握高香,轻轻躬身,三叩拜之后,才微微起身,目光看向了摆在中央的先帝太宗皇帝的灵位。

    一瞬间,李承乾的呼吸已经沉重了起来。

    看着先帝的灵位,仿佛当日仙逝那一日的场景,再度浮现在李承乾眼前。

    他轻轻躬身,轻声说道:“父皇,当初你不得已送出去的女儿,儿臣今日给你接回来了。”

    一句话,文成公主听到,顿时忍不住的叩拜在蒲团上,然后无声的哭泣起来。

    一瞬间,她竭力的想要控制,但不知道为什么始终就是控制不住,泪水如同洪流一样从眼中直接倾泻了出来。

    同一时间,同样在无声痛哭的,还有江夏郡王李道宗。

    不知道多少群臣,一时间难以控制的流下泪来。

    大唐啊,大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