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安城逐渐从新年欢庆中缓过来,百姓也开始再度忙碌起来。
皇宫之中亦是如此。
……
李承乾一身黑色衮龙袍,神色平静的在宫墙上走过。
下方不远处就是朱雀门。
城墙角落里,还有冬天的残雪。
走到了城墙东北角,远眺西市,李承乾平静的开口道:“朕以武功县公为弘文馆大学士,昨日,窦家,韦家,还有冯家的三子,全部请旨,正式参加科考,而不是仅仅参加殿试,以求驸马!”
“陛下的意思,是日后驸马也可以以弘文馆大学士成为宰相。”李道宗站在李承乾身后,神色肃然。
李承乾侧身看向李道宗。
此刻,李道宗一身紫色官袍,头戴七梁冠,冠下须发皆白。
李承乾有些感慨,点头道:“是这样的,只要有足够的文采,驸马也可以成为宰相,但是,王叔,这天下有多少驸马是真正有能够成为弘文馆大学士的才学的?”
李道宗想要说些什么,李承乾直接摇头,说道:“朕知道王叔想问什么,王叔想问,宗室是不是也可以从这条路上成为宰相?”
“是!”李道宗沉沉拱手。
“可以。”李承乾点头,说道:“朕的答案是可以,宗室也可以从这条路成为宰相,甚至诸亲王也可以,但,王叔,你觉得宗室当中,真的会有人有那个耐心去钻研学问走通这一条路吗?”
李道宗一时间沉默了下来,往年的事情再度浮现上心头。
“能有的,无非就是像当年的青雀一样,有些才学,然后挂个名,领《括地志》,但他的所谓才学,朝中任何一个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能超过他。”李承乾不由得一声冷哼。
李道宗拱手,道:“陛下,臣担心的是,将来会不会有外戚和皇子强行走这一条路,而皇帝也有心纵容。”
“当然会。”李承乾诧异的看了李道宗一眼,随即摇头道:“如此做,不过是一时强行而为罢了,但这样一来,这么做的人,这么的抢天下文人最好的宰相之路,他们会真正彻底的得罪天下文人,王叔,你觉得这样的人的下场能好得了吗?”
这条路是很难走的通的,日后便是有后任皇帝真的打算这么做,他得罪的,也将是天下所有的文人。
“若是将来真的有了这种事,说明要么是皇帝处境艰难,要么是皇帝昏聩。”李承乾摇摇头,说道:“若是皇帝处境艰难,这未尝不是一个周转之道,事后下个罪己诏便是了,若是皇帝昏聩,那么他在任何方面都能下手,在弘文馆大学士上下手,起码比在三省六部下手的好。”
“是!”李道宗赶紧拱手。
“最后!”李承乾回身,看向东宫方向,平静的说道:“朕会好好的教导太子,太子将来也会好好的教导他的儿子,尽量不使皇家出现无能的太子。”
人都是教的,只要不是天生愚蠢,那么不管是平庸,还是残暴,又或者贤明,这样的皇帝,天下都是能接受的。
天下权力制衡越多,实际上皇帝犯错的机会就越小。
但成功的皇帝,才是掌握天下制衡的那个人。
“好了,不说这些了。”李承乾看向李道宗,说道:“朕此次召王叔回来,其实是为了皇妹的事情。”
李道宗立刻拱手,认真用力的说道:“陛下,臣请军前效力!”
“你,你不行的,王叔。”李承乾摇头,有些好笑的说道:“不仅你不行,梁建方也一样不行,你们的年纪都大了,唐古拉山那个地方的天气你们受不了,朕可不想听到有什么军中统帅因病死在唐古拉山的事情,那样太影响军心士气。”
“陛下!”李道宗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眼神有些黯淡。
李承乾笑笑,转身朝着朱雀门走去,同时说道:“王叔既然已经回来了,那么就调任洛州都督吧。”
李道宗脚步一停,随即苦笑道:“臣不应该从益州回来的。”
在益州,李道宗可以通过松州,通天河,随机知道军前的动静。
这一回来,到了洛州,对于军前的一切,他立刻就不敏感了。
“吐蕃这一次派使者来长安,他们的目的从来不在朕的身上,而是在你的身上啊,王叔。”李承乾轻叹一声,转过身看向李道宗道:“以如今军前的局势,吐蕃人只有守势,他们想要破局,只有从苏毗想办法,这样,苏毗守将的人选就重要了。”
“臣?”李道宗惊讶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点头,说道:“是王叔,因为去年吐蕃国使来长安的时候,朕就想过,以你为苏毗国相,同时以你为诱饵,引诱吐蕃人从山中杀出,然后伏杀他们,最后杀入山中,通过山道杀入吐蕃。”
“听起来倒是可行啊!”李道宗喃喃的应了一声。
“真的可行吗,王叔。”李承乾摇头,说道:“朕之前已经两次用这种手段算计过吐蕃人了,这次若再这样,恐怕就该被他们利用了,所以干脆王叔去洛阳吧,正好帮朕好好的调用粮草。”
李道宗终究是军中宿将,他虽然无奈,但还是立刻拱手道:“喏!”
李承乾松了口气,说道:“朕虽然在关中有种种布置,但实际上还是需要有超过一半的粮草需要从河东调过来,然后从关中调往军前,王叔做过军中主帅,此事应当娴熟。”
“嗯!”李道宗认真的点头,拱手道:“臣领旨。”
李承乾笑笑,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李道宗道:“至于王叔担心的事情,没有必要,这是朕给吐蕃赞普的信,他看过之后,应该就不会对皇妹做些什么了。”
李道宗恭敬的接过,稍微认真看了起来。
然而仅仅是看了一遍,李道宗忍不住的有些想笑,是真的大笑。
皇帝对吐蕃直接威胁,若是敢对文成做些什么,那么将来一旦大唐杀入吐蕃,那么绝对将会毁掉吐蕃人的一切宗庙陵寝,将吐蕃贵族的所有子嗣,彻底的杀个干净。
若是他们没让文成受到伤害,那么将来自当以战败国而论,该有的待遇都有,但若是他们决心孤注一掷,那么就两败俱伤。
李道宗合上信封,递还给皇帝,同时认真躬身道:“陛下,他们不敢的。”
“是啊,朕也这么看。”李承乾点点头,道:“吐蕃从大唐学习文化太多,伍子胥掘墓鞭尸的事情,他们应该是懂的。”
“是!”李道宗躬身,他终于放心下来。
“另外,朕会让韦待价去军前,让他率领五千骑兵,若是将来攻破逻些,他会在第一时间杀到红山,将皇妹救出来。”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真正危险的从来不是现在,而是将来。
一旦逻些被大唐攻陷,吐蕃人自顾不暇,那个时候的乱局才是最可怕的。
李道宗稍微松了口气,想了想,又拱手道:“陛下,不知道是否可以请大慈恩寺玄奘法师麾下弟子前往逻些送信。”
李承乾一愣,随即惊讶的看着李道宗。
……
春光明媚,柳木嫩芽。
转眼已是一月过去。
李承乾站在蓬莱殿廊檐下,看着远处太液池的另外一侧岸上,神色凝思。
在那里,一段一丈高的竖墙,长三丈左右,厚近一丈。
只是墙壁有些莫名的有些发黑。
“陛下!”张阿难出现在李承乾身后,拱手道:“吐蕃人已经启程返回吐蕃了,慧明法师也跟着一起启程了,预计六月能抵达唐古拉山。”
“他或许会走的更慢些,这样就能更全面的看一看大唐的备战之事了。”李承乾抬头,道:“传旨下去,沿途和吐蕃人接触之人,全部进行最详细的查查,这一次,朕不会给他们半点机会。”
“喏!”张阿难肃然拱手。
现在的大唐和吐蕃之间的局势已经到了最激烈的状况。
是的,最激烈。
即便是双方之间并没有直接动手,但双方都在瞪大了眼睛寻找对方的漏洞,一旦找到了,立刻就是雷霆一击。
同时,双方都在进行最快速的备战。
李承乾轻轻笑笑,有些话,他让长孙无忌传了下去。
比如大唐做好了用三年时间攻破唐古拉山的准备。
消息传到下面,虽然知道的人不是太多,但是上下传导,传递到最下面一层,不知道要慢上许多。
吐蕃人如果足够敏锐,那么他们就能够发现些什么。
只要他们以为大唐是在和他们打持久战,那么一切就好说了。
因为李承乾打算,在今年就攻破唐古拉山三关。
“陛下!”李五从一侧的殿外走入,对着李承乾认真拱手道:“回陛下,一切已经安排妥当了。”
“开始吧。”李承乾微微点头。
李五躬身,然后朝着远处微微挥手。
李承乾顺着李五的目光看去,赫然就见在太液池一侧边缘,一辆投石车已经就位。
随着指令,下达一颗火球瞬间飞上了半空,然后狠狠的朝着太液池北岸的竖墙飞去。
下一刻,火球已经狠狠的砸在竖墙上。
藏在火球内部的黑火油瞬间迸射开开来,密密麻麻的蔓延在整个竖墙上。
就在这个时候,又是一个内藏黑火球的火球升起,同样精准无比的砸在了竖墙上,然后火油炸开,整个竖墙立刻开始汹汹的燃烧起来。
随着十几颗火球不停地砸在了竖墙上,竖墙已经全面的燃烧了起来。
可即便是如此,也不停的还有火球砸在上面。
不过这一次,已经没有火油了,更多的是木材,绒球一类快速燃烧的东西。
一丈高,长三丈左右,厚近一丈的竖墙,就这么的在烈火中燃烧起来。
一直燃烧了半个时辰才逐渐结束。
一辆撞车从远处被十几名壮汉狠狠的推向了竖墙。
随着轰然一声,厚达三丈的竖墙中央,直接被撞开一个大洞。
下一刻,整个竖墙轰然坍塌。
……
数名士卒从太液池中,不停的从池中用桶取水,然后倒在了竖墙之上,竖墙很快就凉了下来。
李承乾从一旁走上,看向竖墙中央的灰烬,心里不由得松了口气。
他侧身看向一旁的张阿难,说道:“朕曾见典籍记载,尸油能燃烧,而吐蕃人修建的城墙中又堆积了不知道多少的尸体,所以想,若是能用某种方法将里面的尸体引燃,那么整个城墙是否会发生松动?”
“窦姓老者当初对陛下讲过的那个故事?”张阿难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去年的时候,皇帝曾经接见过一名窦姓老者,向他询问吐蕃三关的细节,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吐蕃人用奴隶的尸体堆砌城墙,甚至在冬天直接冻结,连血都没有流出来。
李承乾侧身看向身后默然站立的李五,问道:“你亲自去唐古拉山跑了一趟,结果如何?”
李五拱手,淡漠的说道:“回陛下,确有其事,臣曾在夜间亲自探查过来,光是整个城墙墙面上就能看到十几具尸体,而在城墙之内应该还有很多。”
李承乾轻轻点头,说道:“吐蕃人是利用了唐古拉山冬天难以置信的低温,即便是有血,也难有什么影响,而到了夏天,血已经流完,石头会牢牢压死尸体,即便是有什么问题,十年下来,也消失了,但是……”
李承乾看着前方的坍塌的竖墙,轻声道:“但那些尸体还在,一旦被引燃化为灰烬,必定会让整个城墙的结构发生变化,若是在这个时候,用巨力不停的撞击,那么整个城墙,就有垮塌的可能。”
“偏偏那样的地方,在那些关卡上有十几处。”张阿难恍然,随即对李承乾拱手道:“陛下英明。”
“没有那么简单。”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想要将尸体彻底引燃,需要的温度很高,甚至普通的桐油都不行,需要用从西域特别收集的黑火油,然后加上其他杂物不停的燃烧,才能将城墙上的尸体引燃。”
黑火油,是李承乾特意让别人搜集来的。
以他如今在西域的威望,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当然,黑火油的用处要保密,免得被别人发现了其中的厉害。
“这东西,如今在长安,燃烧都需要大半个时辰,放在唐古拉山那种地方,需要燃烧的时间更长。”李承乾面色凝重的微微摇头,随即他又笑了,轻声说道:“不管怎么,破唐古拉山三关,总算是有了一记杀手锏。”
“恭喜陛下!”李五和张阿难同时拱手。
李承乾平静下来,说道:“继续在西域秘密搜集黑火油,一定要在秋季来临之前,在唐古拉山储存足够的黑火油,以供战场所用。”
“是!”李五认真拱手。
“还有,到时候告诉苏定方。”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烈火燃尽之前,不要轻易上前,最好先放一匹马过去。”
“是!”
“第一道关卡燃烧的时间可以短一些,但第二道关卡燃烧的时间一定要长,也一定要多等。”李承乾抬手,说道:“这句是圣旨,让苏定方严格执行,告诉他,攻破第一道关卡之后,他就会明白朕的用意。”
“是!”李五微微躬身。
“至于你手上的那些东西。”李承乾侧身,眼神冷笑的说道:“留一留,唐古拉山三关过后,还要一座逻些城,那是吐蕃国都,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攻破的,那东西正好用在那里。”
最后一战了。
灭了吐蕃之后,大唐即便是有再多战事,也全部都是在掌握之中的小型战事了。
那样东西,正好在一次用过之后,彻底封存。
“喏!”李五认真拱手。
李承乾抬眼看向眼前的废墟,说道:“这些全部送到御花园,埋了吧,可怜了那些死鸡了,死后也不得安宁。”
眼前的这堵竖墙,虽然不过是一个简单的试验,但里面该有的尸体一样不少。
只不过是李承乾用了死鸡的尸体罢了。
尸油这东西,不分人和鸡的。
“喏!”张阿难认真拱手。
李承乾转身朝蓬莱殿走去,神色谨慎。
真正的底牌,还是藏的深些好。
远处脚步声响起,李承乾下意识的抬头,就见徐安从远处疾步而来。
看到李承乾,徐安紧上两步,上前拱手道:“参见陛下!”
李承乾点点头,问道:“有事?”
宫中内侍监依旧是张阿难,内侍少监是窦知节和徐安。
窦知节负责跟在皇后身边,徐安和张阿难轮流跟在李承乾身侧。
今日之事,多少有深度隐秘,所以张阿难跟着,而徐安则是守在甘露殿,有事他才会过来。
“是!”徐安拱手,说道:“科举吏部试的成绩已出,已经送到了两仪殿。”
“去看看吧。”李承乾迈步朝着太极宫而去。
……
两仪殿东上阁。
窦知节站在通往内殿的门口,神色略微有些紧张。
一名内侍从殿中而来,走到窦知节面前,低声言语几句,窦知节立刻转身在一旁的桌几上,写下了几行字。
整个纸卷上,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小字,几乎快要写满了。
今日殿试。
皇帝出题,百官监考。
但是有三位特许科考的士子,坐在靠东上阁最近的地方。
他们和东上阁之间有道珠帘,珠帘的背后时刻都有三名内侍在无声的看着他们的文章。
所以有内侍每看到他们写完一段,然后就悄无声息的离开,到窦知节面前,将三人的试卷内容一一背诵下来。
动作之小心,便是内外巡查的百官也没有丝毫察觉。
很快,三篇文章写完。
窦知节稍微整理,等到墨迹干了然后才小心的将三篇文章放到了早就等待在御榻上的皇后手里。
自己唯一的女儿,一辈子的婚事都取决在今日的这一场殿试当中,苏淑怎么可能放心。
所以对这三篇文章,苏淑看了很细,希望能在皇帝之前,猜出谁最有可能会成为自己的女婿。
今日的科考题目,果然是皇帝当初所言。
人有五贪,贪财、贪色、贪权、贪名、贪懒,如何戒之?
窦思泰,韦仁方,冯懿,三人各有论述,但其中的优劣如何,苏旖虽然是皇后,但她却是看不明白的。
放下三篇文章,苏旖下意识的抬头,就看到皇帝已经坐在了一旁。
苏旖赶紧起身道:“陛下!”
“嗯!”李承乾侧身看向苏淑,笑着问道:“皇后可是看出什么来了?”
苏淑微微苦笑,说道:“臣妾学识浅薄,这文章之事,非是臣妾擅长。”
李承乾拿过文章,笑着说道:“皇后这些年整理后宫,于此事并不熟悉也是正常,不过这文章,其实也不是看内容。”
“哦!”苏淑惊讶的抬头i。
李承乾扫了一眼三篇文章,然后轻叹一声道:“其实这文章,对于驸马和进士要求是不同的,进士可以从君臣自守,从天下吏治,从财政利弊的方面去讲,但驸马,一定要从自身追求所言,不贪,驸马不能贪啊!”
说完,李承乾直接从里面抽出一篇文章递给苏淑,说道:“就这份吧,文章闲适,笔迹自在,颇有古隐士之风,这样的人不贪不占,又有能为,关键欲望不强,长寿不难,能多陪公主。”
公主的驸马,不能太锋利了,锋利容易伤人伤已。
大唐的公主虽然不乏再嫁的,但李承乾还是希望女儿能够一生一世一双人,然后长长久久。
“原来如此,陛下是对的。”苏淑接过窦思泰的文章,点点头,的确,自己的女儿是公主,这样的要求不过分。
“至于韦仁方,律己律人,将来或许可以做一名御史,而冯懿,起码现在看起来,能有一州牧首之姿。”李承乾放下两篇文章,现在的确也就能看到这里,至于每个人的未来如何,就不是一篇文章能决断的了。
“窦家子,太穆皇后的侄重孙,陛下的表侄,常州长史、钜鹿郡公窦知敬的儿子,和福昌儿辈分相当。”苏淑点头,说道:“窦家贵重,豪富,又低调,养出这样的子弟并不奇怪,就这样吧。”
“嗯!”李承乾抬手,说道:“那便如此定下吧,三月十九大婚,朕正好先祭拜母后,告诉她一声,之后东巡洛阳,让公主和驸马也一起去,正好让她们……”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中传来,李承乾猛然转身。
就见长孙无忌,李勣,赵元楷,于志宁,杜正伦,孙伏伽等人一起步入,神色激动的对李承乾拱手道:“陛下,军前急报,苏毗已下!”
李承乾顿时忍不住的站了起来,问道:“当真?”
“当真!”诸相齐齐拱手。
“总算是结束了,从去年七月兵至苏毗,到如今二月,七个月过去了,苏毗终于在大唐花费最小力气的情况下拿了下来。”李承乾不由得有些感慨。
吐蕃人并没有轻易放弃苏毗,虽然大唐在西昌州大胜,但是苏毗在昌都还有不少的兵力。
如果大唐选择攻城,那么难免要损失惨重,但是,大唐选择了彻底隔断昌都对外的一切联系,昌都人要么躲在城里,要么出城和大唐骑兵对决。
在城头还有一条性命,但出城,他们必死无疑。
苏毗人已经从数千骑兵轻易被屠证明了这一点。
可是留在城里,秋收之粮未入昌都,大半年下来,昌州城中的粮食已经是少的可怜,自己城中都闹了不止一次。
期间苏毗守将,不是没有想过放百姓出城,但放出城的百姓,全部都被迁移到了从西昌州到昌都的这一条路上新建的每一站城池附近,稳固了大唐的运输道路。
梁建方只是将这个消息送进了昌都城,他们就再也没有往外放过人了。
年初的时候,大唐将找到的苏毗王子送到了昌都城外,城内立刻爆发了一场场乱事。
到了今年三月,昌都开城归降。
“让辛獠儿任昌都国相,主持春种之事。”李承乾抬头,神色淡漠的说道:“让梁建方回朝吧,现在是到了正是商量如何灭国吐蕃的时候了。”
殿中诸相齐齐拱手道:“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