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娄老师的表情怎么说呢,就是跟见了外星人差不多。
你他妈的猪脑子啊,这种事情也能想得出来!
理论上如果苏州府先考,扬州这边后考,真可以利用时间差把苏州考过的考卷“复印”一份过来。
这么一来,扬州考生等于开卷考试,那录取率能不噌噌上涨么。
现实中不可能。
为啥?
因为各个府抽签顺序除了代表抽签的教授本人知道,省学政衙门知道,其他人不知道,而结果也不对外公布。
抽的不是什么一二三四的先后顺序,而是抽的考试日期。
也就是说就连抽签的教授也不知道他抽到的这个日期是先考还是后考。
而且童生试最终考中生员的人数是与当地府学教授“政绩”挂钩的,换言之,谁他妈吃饱了撑的牺牲自己成全你扬州。
最后,考卷是由省学政衙门印刷并派军队护送到各地府学,开考当天才打开“保险柜”取卷,考完之后所有考卷也都迅速回收,阅卷判卷时也会有省里人员现场“监卷”,防止有人誊抄试卷。
一切完毕后学台大人还会亲自点验考卷,发出去多少份就必须收回多少份,少一份都不行。
如此一来,哪有供你赵教授“复印”的操作空间。
“这么复杂的?”
赵安听的头大,好奇多问了句:“那考卷是由省里派兵护送,还是我们扬州派的兵?”
这个问题让娄老师不得不翻了个白眼:“有本事你去抢好了。”
可以抢的。
武装护卷人员不多,也就三百人,不过是江苏最精锐的绿营兵,隶巡抚标兵中营。
“娄大人你这么看我干什么,我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抢考卷啊。”
赵安讪笑一声,意识到这件事可操作空间的确不大,因为他没有足够人手去抢押卷车。
后世高考试卷开考后能泄露,那是因为有高科技信息传输工具,这年头哪有那玩意。
想要成功复印考卷,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就是他得抽到下下签,最好是让扬州最后一场开考,确保有充足时间进行操作。
这要直接抽了个上上签第一个开考,那这事就完完。
第二,就是得买通至少一个府学教授,以及两到三个阅卷房师,此外也得买通现场监卷的省学政官员。
前者是随机性,很难保证成功。
后者,因为要买通的官员太多,需要的资金恐怕没个几万两搞不定。
三瓜两枣的谁跟你干这杀头的买卖?
除非,能直接买通学台老宗师,一步到位可能就便宜的多。
那么,本届江苏学台老宗师是哪位呢?
是乾隆十九年一甲第二名榜眼,曾任内阁学士、会试同考官,工部、礼部侍郎的胡高望。
按娄老师说法,这位老宗师可是爱才如命的人。
是才,不是财。
只要是人材,胡老宗师就特别看重,甚至不惜动用特权栽培扶持他认为的人材。
不过胡老师有个毛病,就是特别喜欢咬文嚼字,十分的老古板。
老古板倒无所谓,只要他也爱财就行。
赵安以府学名义给省学政上交了七千两,只要这七千两胡老宗师没退,或许这次院试真能成为乡试的提前演练版。
为了做足功课好去省里不在老宗师面前出洋相,赵安又问了些娄老师去省学政衙门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相应的一些规矩后,死活给人娄老师丢下一千两“别敬”,又说第二天要过来送送娄老师,结果娄老师钱收了,但也死活不要他赵教授送。
原因是避嫌。
院试在即,娄老师作为省学政衙门官员不方便在公众场合同某地学官太过亲切。
“应该的,应该的。”
赵安连连点头,当下告辞。
江苏学政衙门为何在江阴而不在江宁或苏州,倒不是清廷故意在国初反抗最激烈的地方设立学署,搞什么文化阉割什么的,实是沿袭前明旧制。
早在明万历年间,江苏学政衙门就迁到了江阴,因为这地方人文荟萃,又有“江海交汇”的地理优势。
另外,也是彰显学政的独立地位,避免衙署设在省级衙门过多的地方受到“大员”们的干扰。
省里通知是让赵安七天后到江阴衙署报到,这意味明天也得启程出发前往江阴。
从娄老师那出来后,赵安来到一家名为四海的客栈,这家客栈也是他给家乡两个小伙伴安排的临时落脚点。
直接给了柜上一个月房钱后,赵安又拿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吩咐掌柜等人来后将银票兑成碎银给包、杨二人。
又借来纸笔给两个小伙伴留了封信,要他们到了后就在客栈住着,该吃吃该花花,他这边有事外出,回来后就来找他们。
打客栈出来没回府学,而是去县衙找老丁告诉自己要出差的事,意思你大孙女得等我回来再送过来。
老丁这边自然通情达礼,拉着准孙女婿坐下说在城东看中了套别墅,价格不贵,房主看在他知县面子上只要一千六百两就能卖。
里面设施齐全,拎包即可入住。
赵安不喜欢操心这些小事,让老丁全权做主,所有花销事后他都给报。
老丁满意点头:“婚期请人算了,下个月二十六是好日子,你看如何?”
“可以。”
赵安没二话,他出差最多半个月,二十六号赶回来当新郎绝对没问题。
老丁这边正在忙水利工程的事,已经派户房和工房的人去三阳河通知村民拆迁的事了,意思赵安这边赶紧把赵有禄父母弄走。
赵安自是说了自己打算,就是把俩老的安置到江南去,这样最为稳妥。
老丁自是同意,收起桌上的一堆工程文件就准备到前堂县房安排人做事,却见赵安不动,不由问道:“怎么,还有事?”
赵安真有事,就是想跟老丁这边拿三万两。
老丁有钱,刚跟老宋在钱庄一人贷了五万两出来,因在石掌柜审批权限内,所以直接就批了。
“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你身上不是有钱么?”
老丁不太愿意拿,因为他这边也要走个形式,就是得先拿几万两出来作为工程启动资金,这样士绅富户们才没话说。
赵安实话实说:“头次出差,身上不揣两钱我心里没底,你先给我拿,回头我那笔款子下来再支给你。”
说的是以娄老师名义办的那十万两违规贷款。
县尊大人是知道这事的,想了想便将前天刚从钱庄贷出来的银票数了三万两给准孙女婿。
赵安直接就给收在怀中,一点客气也没有,这让老丁很不舒服,微哼一声:“你那笔银子下来后得早点还我。”
“还什么?”
赵安很纳闷,“你大孙女嫁人,你这个当爷爷的不给嫁妆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