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和熊慧的妈妈已经说好了,后天上午8点半的车。小七你和我一块去舒市进货,老五,你留在家里写作业、陪奶奶。”
“四姐,我也想跟你们一块去。”蒋雨竹用期盼的眼神望向四姐。
“这次不行,我们不能给徐阿姨他们添堵。等我和小七摸清了门道,能独立去舒市进货了,一定带你去玩一回。”
“嗯!”蒋雨竹嘴上答应,表情是一脸上的不高兴。
“姐姐,图案雕刻要提前开始,今天下午你得陪我去熊姐姐家,我把准备好的雕版胶片给送过去,教她试着刻一下。”蒋梦言说。
“可以,但要等到两点半之后。他爸妈午休过后上班去了我们才能进屋。”
安排好了之后,蒋梦言回房休息。
趁这个空档,蒋梦言从空间中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已经黏贴了图案的几十块PET胶片雕版,将自己已经刻好的那一片,放在一摞胶片的最上面,这是要做为样板,一起送去给熊慧观摩参考的。
还有两套医用手术刀柄、两包手术刀片和两双棉线劳保手套。
这两件雕刻工具是上次县里批量制作游行宣传牌时,作为美工的必要工具,在医药公司的门店里买的。手套是在百货公司劳保专柜买的。其余所有工具材料的来历,蒋梦言都无需再作解释,因为他的两位姐姐已经习惯了蒋梦言安排好一切,时间长了,她们把原先的好奇变成了理所当然,对物品的来历已经不关心、不过问了。
下午两点半,蒋雪梅带着蒋梦言来到熊慧家。蒋梦言为熊慧示范了图案雕刻的一般方法,手把手地辅导她雕刻了一会,见熊慧已经能独立操作了,就告别熊慧,回到了九十六号。
姐弟仨人商量了今后几天的日程安排。今明两天,蒋雪梅带老五回放鹰台,通知家里开始收购黄鳝。蒋梦言留在九十六号打造简易印刷箱。进行印制试验。28日蒋雪梅和蒋梦言去舒市进货,29日返校开“散学典礼大会”,30日,“雪梅印画摊”正式出摊。
日程确定之后,蒋雪梅推出自行车,带蒋雨竹回放鹰台。现在是下午四点,正常情况下他们可以在晚饭前到达放鹰台家里。
两位姐姐走后,蒋梦言开始琢磨简易的印刷工作台箱。
这个时期,油印机在各单位的应用十分普遍。基本的结构是三层。第一层:箱盖;第二层,丝网印版层;第三层,纸张基台。组合起来看外观,就是一个大约45厘米长,35厘米宽,15厘米厚的木箱子。
蒋梦言借鉴油印机的结构机制,设计出了他的结构方案。第一层,箱盖层。其作用是在印刷停歇状态,盖上箱盖可以阻隔空气流通,避免印刷油墨在短时间内干涸;第二层,丝网印版层。蒋梦言将这一层设计成卡槽式、可以抽取转换印版的安装结构,在套版印刷中可以灵活更换印版,实现多次套色印刷的目标;第三层,承印基台。就是将待印的衫子铺平固定在机台上,有了这个基台,就能确保承印位置的准确可靠。这三层结构用铰链链接,可以随意掀起开合。在一侧的加强立板上安装金属提手,合盖收起来之后就可以提着行走,方便家里、市场两头搬运。
设计好之后,蒋梦言进入空间,利用前世留在车库里的工具材料,在空间里锯、刨、敲、打一番折腾,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做成了两个40x50x20厘米规格的,木箱一般的印画台箱。一个作为现用,另一个放在空间里备用。为了外观好看,他还用灰绿色的自喷油漆,把印画箱的里里外外都喷涂了两遍。
蒋梦言坐下来休息了一会。他在脑子里仔细搜检前期准备工作中的遗漏。他发现还缺少一个展示样品的背景展板和一幅摊名幡。
考虑到他们的买卖形式是摆摊经营,硬质材料展版不利于收拆搬运。所以,只能考虑用活动展架。想了一下,他决定用Φ20镀锌钢管和相应的水管连接配件,做成一个可以拆卸的、布局分上下三层的“文化衫”展示挂架。顶层高30厘米,设计为“摊点名称招贴幡”的悬挂位置;中间层高60厘米,挂展小码号的汗衫样品;下层高80厘米,挂展大码号的汗衫样品;脚架高30厘米。全高2米。横向宽度2.6米。
上一世家里做装修时,为了接引自来水入户,他买了3支Φ20的镀锌钢管。后来市场上推出了更环保、更可靠的路管新材料PPR,他听从水工师傅的建议,改用了PPR的水管材料。没想到闲置在车库里多年的镀锌钢管,会在这一世当了大用。
蒋梦言通过切割、玛丝的准备,用三通、直弯等相关配件进行了拼接组合,很快就做成了这个展架。
最开始,他是想把“摊名招贴”做成牌匾的。用木方做骨架、用三夹板做壁板,在壁板上涂刷蓝绿色底漆,用五毫米厚的高密度板做字,字身刷金粉漆。他想把他们的“雪梅印画摊”做成“金字招牌”的。
还是因为不易搬运的缘故,他只能改弦易辙,变匾为幡。
幡是软质的、类似于锦旗、可卷可放。收摊时可以卷起来带回,出摊时就展开挂在展示架上。
想的到就做得到。按照设计,蒋梦言将上一世淘汰的金丝绒窗帘布按尺寸裁好,用中黄的棉布滚边做成幡底,把“雪梅印画摊”五个大字描写在白色的医用胶布上,用剪刀剪下字样后揭下背纱,贴在金丝绒底布上。
一幅“雪梅印画摊”布幡,就这样做成了。
还缺一张摆放印台的方桌、得去找达婶帮忙。但今天暂不分心了,因为他要进行试印刷,以检验印刷技术的可靠性!
他将刚刚做成的印刷箱拿出空间,摆放在许奶奶提供的前屋空房间的一张旧桌子上。他要进行“文化衫”的第一次印制。
第一步,掀开箱盖,在第二层卡槽框中上插入一块已经做好的丝网印版,用活动螺栓可靠固定。
第二步,向上掀开第二层丝网印版,在承印基台上铺上待印的衫子。调整核准衫子的位置,确保印图位置准确无误之后,向下周拉平,在基台下方用竹夹固定。
第三步,油墨调色。按照图案色标将丙烯油墨进行调配。在调色的过程中,在使用稀释介质的同时,还加入了专用的快干固化剂。
第四步,将调配好的颜料用刮刀转移到滚筒上,推动滚筒在调墨板上来来回回的推动,让颜料均匀的沾染到滚动上。
第五步,将第二层丝网印版压低至衫子的预印部位上,把均匀沾染了油墨的滚筒,在丝网印版上来回压滚,将滚筒上的油墨透过丝网印在衫子上。
五步过后,他掀开丝网印版查看,一幅“小白兔吃萝卜”的图案已经呈现。但要表现出小白兔的红眼睛和它抱着的红萝卜,他还须进行二次套色。
要进行第二次套色印刷,就须等到第一次印刷的油墨干燥之后才可以进行。否则,第一次印刷的图形和色彩都会遭到破坏。
使用了固化剂的油印层,可以在10分钟之内固化干燥,达到二次印刷的条件。当如果是批量印制,就不需要费时间等待干燥。因为一次印制五件以上的话,等到印第二遍色时,最开始付印的衫子上的油墨就已经完全干燥了。
10分钟之后,又重复了一次五步动作,蒋梦言完成了第二次印刷。如法炮制,他又加印了后背上的数字号码。这样,一件“印画衫子”前胸和后背上的所有图案,就全部印制完成了。
在成功印制出第一件衫自之后,蒋梦言一鼓作气,连续印制完成了十数件不同图案的样品。看时间差不多了。他开始清理收拾,用稀释剂清洗了滚筒、刮板和丝网版。合上箱盖,他要下班了。
通过这一次试印刷,手工丝网版印制文化衫的技术,已经得到全过程的印证。走向市场已经没有任何技术障碍。他完全放心了。
恰好许奶奶过来叫蒋梦言吃晚饭,看到挂在凉绳上的十数件样品衫子。一个劲地夸赞:“好看,太好看了!梦言,你能印出这么好看汗衫子,我看你们姐弟这次也一定能够大赚!”
“是吗?奶奶,借您吉言。一定大赚!”
“但是奶奶,您可不能置身事外,您必须跟我们一起干,赚了钱我们给您发工资好不好?”
“唉,不好!我可帮不上什么忙。老话说‘无功不受绿’,我可不能要你们的钱。”
“奶奶,见外了不是!这是不想认我当亲孙子了?”
“认,我认。好吧,我每天只能帮你们做做午饭,让你们摆摊回来有口现成吃的,仅此而已。”
“好的!奶奶,咱们一言为定!”
其实,蒋梦言的初衷不是要求奶奶为他们做饭,而是想让奶奶融入他们的事业,成为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要让许奶奶有满满的获得感。
祖孙开开心心地吃了晚饭,各自回房休息。
27号下午,蒋雪梅和蒋雨竹从放鹰台回来。她们看到蒋梦言已经印出了好看的衫子,惊喜无比。对这次项目实施的成功,有了必胜的信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