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97章 教授呢?教授在哪!(6K)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人能抵挡住登月的诱惑,哪怕知道自己一去无回。

    尤其此刻的加加林。

    “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妻子问道,“毕竟你已经离开太空训练一线长达三年多时间了。”

    没有片刻的停顿,加加林就用自己标志性的微笑回应道:“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加加林在顺利执行完载人航天任务后,苏俄为了避免在事故中失去他们的英雄,让加加林远离了所有有风险的运动。

    为了避免风险,卡马宁甚至不想让加加林喝酒,“加加林对人类来说太珍贵了,不会为了普通的太空飞行而让他冒生命危险。”

    而这次的任务显然不是普通的太空飞行,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踏足月球。

    如果科罗廖夫不和加加林说实话,他反而内心会产生怀疑,而科罗廖夫和他直言,说返回的几率不足10%。

    科罗廖夫内心清楚这是最乐观的估计,加加林作为过去数年时间一直在设计可重复使用的宇宙飞船的工程师,他同样清楚这一点。

    加加林此时除了担任宇航员训练设施的副训练主任外,就是私下设计宇宙飞船。

    他远比表现的要更加悲观,已经做好在执行任务前,要求向莫斯科方面申请,给他配备执行高风险任务所配备的自杀胶囊了。

    二战和冷战时期,当时执行高风险任务的人都会配备类似L-pill这样的自杀胶囊,避免遭遇酷刑之后泄露机密。

    L-pill通常是一个玻璃瓶,内含氰化钾溶液,这些人咬碎后释放毒物,会迅速导致心脏停止和脑死亡。

    冷战期间阿美莉卡也提供给U-2侦察机的飞行员,但很多飞行员拒绝携带。

    加加林已经想到了任务的风险,和孤独的饿死在月球相比,他宁愿在执行完任务后,自己挖一个坑然后自己埋进去,用类似L-pill这种东西了却余生。

    即便抱有如此悲观的预期,但他对于自己想要执行登月计划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

    加加林很清楚,自己如果错过这次登月,随着自己离一线训练越来越远,自己未来想要执行登月的机会窗口只会越来越小。

    而这次会考虑他,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是英雄,在这种时候,英雄就该牺牲不是吗?

    莫斯科郊外的星城航天训练中心,重新执行登月任务的加加林心潮澎湃,他深知,很可能剩下这半年就是自己人生最后的半年了。

    作为人类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深知这项任务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人荣誉,更在于国家尊严和人类探索的脚步。

    重新回到训练场的感觉是如此让他感到熟悉又陌生,似乎回到了五年前,执行载人航天任务前的感觉一样。

    训练项目繁重而严苛。在模拟失重环境的水池中,他们练习舱外活动,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准无误,手指在笨重的宇航服中灵活操作设备。

    紧急逃生演练中,警报声刺耳响起,他们必须在几秒内完成舱门解锁、脱离模拟器。

    心理压力测试则更为残酷,长时间的孤独和不确定性考验着他们的意志,但加加林始终保持冷静,和身边过去受他指导现在是竞争对手的宇航员们比毫不逊色。

    训练间隙,他也摒弃了酗酒的习惯,而是常常独自坐在图书馆的角落,翻阅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的作品,想要给自己的内心带来平静和动力。

    抱有这样的目的,果戈里和帕斯捷尔纳克就不能看,当然帕斯捷尔纳克在苏俄也看不到就是了。

    1964年11月的一个寒冷早晨,苏俄航天局高层召集所有宇航员,宣布最终人选。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冷风从窗缝钻入,带来一丝刺骨的寒意。

    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结果。

    科罗廖夫缓缓开口:“经过综合评估和严格筛选,我们决定由尤里·加加林执行登月任务。”

    几乎是同一时间,阿美莉卡华盛顿特区沉浸在夜幕之中,街头巷尾弥漫着紧张与期待的气氛。

    白宫和国会大厦灯火通明,媒体记者在寒冷的秋夜中忙碌穿梭。

    民众聚集在电视机前或公共场所,屏息等待着总统选举结果的公布。

    这场选举是现任总统林登·约翰逊与象党候选人弗雷德·T之间的较量,而结果的揭晓将决定美国的未来走向。

    这里是华盛顿,不是南方州,南方州的乡巴佬们才会喜欢弗雷德!华盛顿的民众们如是想到。

    因为推动民权法案,林登·约翰逊在诸如亚拉巴马州、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这些南方州臭名昭著,但同时弗雷德在北方州也同样臭名昭著。

    作为纽约本地人,弗雷德在纽约本地的支持率居然连林登·约翰逊的一半都没有,这还是建立在不少华裔投票给弗雷德的基础上,可见其支持率之低。

    全美的民众在等结果的出炉。

    林燃和珍妮也同样在等结果的出炉。

    “教授,林登·约翰逊总统没有邀请你去白宫吗?”珍妮问道。

    林燃点头道:“当然,他说希望我去见证他的胜利时刻,我说比起去见证他的胜利,我更想抓紧这片刻的放假时光和你呆在一起。

    他表示完全能理解。”

    珍妮笑道:“教授,你什么时候会说这类俏皮话了?”

    林燃闻着来自壁炉木料燃烧的味道,说道:“我一直都很擅长找借口的。”

    珍妮说:“我是白宫的新闻记者,我也可以去白宫哦,你这理由找的可太不巧妙了。”

    林燃摇头道:“不不不,我这理由恰到好处,在白宫的话我得呆在椭圆办公室,而你要在新闻办公室,我们只是在同一个地方,实际上连面都见不到。

    哪里有现在这样窝在温暖的房间里,等待着电视告诉我们结果要来的惬意。”

    喝了口手边的威士忌,林燃接着说道:“而且弗雷德也是我的朋友,约翰逊也是我的朋友,我不想让他们中的任何一位为难。”

    珍妮听到弗雷德的名字,眉头已经皱起:“教授,抱歉,弗雷德这样的18世纪种族歧视主义者,我不想这样说你的朋友,但毫无疑问他确实就是渣滓。”

    林燃大部分时候都在红石基地工作,很少有时间和珍妮有深入的沟通,他想了想说道:“珍妮,弗雷德的人品我不否认,确实有很大的问题。

    包括他故意纵容支持者在集会上羞辱黑人,这是他道德上的问题。

    但如果你只是把他当成是普通朋友,是没问题的。

    你的朋友构建了你周围的环境,就像你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有各种各样的动物组成,你能接受狮子老虎成为生态的一部分,你自然也要容忍鬣狗秃鹫成为生态的一部分。

    如果你只是遵从道德观去选择朋友,你的生态会逐渐单一‘干净’,但同样的,你的认知也会趋于单一。

    个人的道德品行并非完全由其自身选择决定,而是深受社会结构、阶级地位、文化规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

    一个人的道德品行败坏可能是社会不公、压迫或资源分配不均的结果,而非单纯的个人过错。

    贫困、歧视或教育缺失可能导致某些行为被贴上道德败坏的标签。

    因此,拒绝与这类人结交,可能忽略了社会环境对其行为的塑造作用,未能从更深层次理解问题根源。”

    珍妮解释道:“教授我明白你的意思,可弗雷德出身可不一般,他可出身在富裕家庭。”

    林燃说:“所以和弗雷德结交,也是人类多样性的一个观察样本。”

    谁说弗雷德不好,弗雷德简直太好了,林燃把弗雷德和老T相互印照,乐子简直不要太多。

    今年老T也要参与大选,林燃都想把弗雷德竞选集会上白人们齐声合唱的《白宫里的黑鬼》原声带寄给老T了,看能不能造成他的灵魂共鸣,冒政治正确之大不韪鼓动红脖子们唱这首歌。

    “好吧,教授,我明白你的意思。”珍妮不甘道,然后紧接着又饶有兴趣地追问道:“教授,所以你希望弗雷德还是林登·约翰逊当选?”

    林燃说:“都可以,他们都是我的朋友!”

    珍妮接着问道:“教授,请诚实一点!”

    林燃低声凑到珍妮耳边道:“好吧,我还是更希望弗雷德当总统,约翰逊有点太无聊了了。

    不过从总统的角度,约翰逊无疑会是一位更好的总统。”

    珍妮哀嚎道:“不!如果弗雷德当选了总统我要逃到多伦多去。”

    林燃问:“你要抛弃我一个人去多伦多吗?”

    珍妮说:“教授,你回纽约的时候我也会回纽约的。

    好吧,如果弗雷德真的当选了,那我一定不会再跑白宫新闻了。

    我转行去做图书出版生意去了。

    不过好消息是,弗雷德肯定赢不了。”

    和林燃教的方法的一样,罗伯特出来暗示自己兄弟二人和林登·约翰逊有龌龊,林登·约翰逊有和胡佛配合作案的动机、能力和可能性。

    罗伯特和约翰逊确实关系不和,双方有比较严重的矛盾。

    即便没有林燃,没有V,罗伯特也会在今年辞去司法部长的职位。

    林登·约翰逊则把杰奎琳请出来了,和珍妮差不多,杰奎琳也实在无法接受弗雷德这样的候选人继承自己丈夫的衣钵。

    在杰奎琳看来,一旦给弗雷德当选,那么阿美莉卡将退后一百年,重新回到黑人不能上桌吃饭的年代。

    两相作用下,林登·约翰逊能够争取更多选民的支持,而弗雷德只能守住自己那部分保守派选民。

    晚上8点,投票站关闭,计票开始。

    东部时间晚上8点投票站关闭,计票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林登·约翰逊坐在办公桌前,幕僚们围绕着他,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电视屏幕上,CBS和NBC的新闻主播正在分析初步数据。

    约翰逊的目光扫过房间,语气坚定地说:“我们已经尽力,现在就看结果了。”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透露出对胜利的信心。

    幕僚们忙着记录各州的计票进展,气氛紧张又充满期待。

    “比尔,教授现在在哪里?”林登·约翰逊似乎想起什么,突然问道。

    在埋头查看数据的比尔·莫耶斯抬头道:“应该在华盛顿,我听麦克纳马拉说,他今天还和教授一起吃了中饭。”

    林登·约翰逊心想,教授在华盛顿而不是纽约,就已经表明了他支持我的态度,“好,我知道了,你们继续统计吧。”

    与此同时,在纽约,在弗雷德的竞选总部,气氛显得更为凝重。

    因为电视屏幕上不断更新的数字显示约翰逊的领先优势逐渐扩大。

    弗雷德站在团队中间,双手插兜,目光沉重。

    他低声对身旁的支持者说:“我们能赢!媒体知道我们能赢,他们故意塑造的假象!”

    他内心则在想:“无论结果如何,我的声音已经传遍全国,无论回去从商还是继续从政,我都不再是过去那个弗雷德了。

    赫斯特家族能从区区小小的出版社靠着两任议员一跃成为赫斯特帝国,我T作为半个总统,未来还有望成为总统,我又凭什么不能把T打造成和赫斯特家族一样的存在呢?”

    弗雷德的雄心壮志已经彻底被林燃激发出来了。

    他的语气虽平稳,但难掩一丝失望。

    支持者们围在他身边,轻声鼓舞,试图缓解紧张的气氛。

    到了晚上10点,主要电视台开始预测林登·约翰逊将赢得压倒性胜利。

    华盛顿街头,支持约翰逊的民众爆发出欢呼声。

    人们高举标语,上面写着“约翰逊胜利”和“伟大社会”的口号。

    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寒冷的街道。

    酒吧里,支持者们举杯庆祝,电视机传来的消息让他们的笑声更加响亮。

    这里是华盛顿,几乎没有弗雷德的支持者。

    即便有,弗雷德的支持者哪怕一座酒吧也不敢聚集,生怕华盛顿特区的黑人们找上门来。

    在白宫,约翰逊听到媒体的预测后,轻轻点了点头。

    他对幕僚说:“这不仅是我的胜利,也是阿美莉卡人民的胜利,这是文明对野蛮的胜利!”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幕僚们纷纷鼓掌,办公室内的气氛逐渐轻松。

    东部时间11点,约翰逊站在白宫的讲台上,面对全国发表胜选演讲。

    他身着深色西装,面带微笑,语气充满力量:

    “今晚,我们选择了一条团结的道路,一个‘伟大社会’的未来。”

    电视镜头捕捉到他坚定的眼神和微微上扬的嘴角,民众的欢呼声从华盛顿街头传来。

    尼克松和罗伯特·芬奇在弗雷德的竞选总部,竞选结果出来之后,他们都没等弗雷德发表讲话就溜了。

    回到尼克松在纽约的律师事务所之后,这里早已准备好的威士忌和马提尼,暗示着他们早就猜到了弗雷德会输。

    罗伯特·芬奇喝威士忌,尼克松喜欢喝杜松子酒马提尼。他的传记记者曾经提过,尼克松在白宫的时候偶尔会和基辛格一起喝马提尼。

    “教授简直是天才!他是怎么把弗雷德给找到的!”尼克松声音难掩激动。

    不过声音还是很低,避免被别人听到。

    毕竟竞选到后半场,他几乎每一场弗雷德的竞选演讲都到场给对方助阵。

    外界解读尼克松是弗雷德的铁杆支持者,在竞选过程中不遗余力。

    除了寥寥数人外,没人知道尼克松巴不得弗雷德输,要是弗雷德赢了,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我以为我已经够受媒体不待见了,教授是怎么找到弗雷德这样的极品人物的,他才在媒体上出现一年时间,他在绝大部分媒体里的被讨厌程度已经远超过我了!

    我还第一次见这样的人物。

    教授太厉害了。”

    尼克松此时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教授算无遗策。

    这里的算无遗策不仅仅是指给他制定的战略是有效的,更是因为,他在找林燃诉苦的时候,提到过自己不受媒体待见,媒体们喜欢攻击他,对他进行污名化报道。

    林燃给他找的弗雷德,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在党内大赢,在党外正式大选中大败,还把媒体的仇恨值都给吸走了。

    哪怕尼克松本人给弗雷德站台,仇恨值也牢牢吸附在弗雷德的身上,对尼克松本人,媒体的报道要中立多了。

    这对尼克松来说,同时解决了两个问题,屡战屡败变为屡败屡战,媒体仇恨值清零了,甚至原本不喜欢他的媒体记者,私下和他说,和弗雷德比起来,象党候选人是你的话那简直太好了,好歹是个正常人。

    经过这轮大选之后,尼克松对林燃都可以说是叹服了。

    一杯威士忌下肚,芬奇感觉自己飘飘然,尼克松能当总统,自己也能跟着鸡犬升天。

    他感慨道:“没错,教授不愧是大师级人物,弗雷德选的恰到好处。

    我现在回过头去想想,换任何一个人来,都不可能会有弗雷德这么好的效果了!”

    尼克松的声音在夜晚安静的办公室里回荡:“为教授!”

    两人的玻璃杯在空中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在珍妮怀里的林燃打了个喷嚏:“谁在念叨我?约翰逊吗?”

    弗雷德要是知道,肯定会心想,这不全是我的功劳吗?

    与此同时,在弗雷德的竞选总部,电视屏幕上播放着约翰逊的演讲。

    弗雷德站在人群前,双手交叉,静静地听着。

    他身后的支持者有的低头不语,有的眼中泛着泪光。

    唉,资本,唉,黑人。

    资本和黑人合力导致我们的王输了。

    弗雷德转过身,轻拍一名助手的肩膀,低声说:“我们尽力了,这就够了。”

    “不,总统先生,我们还没输!”助手大声道。

    弗雷德微微一愣,随后点头道:“没错!我们还没输,四年后再来就是了!”

    到了凌晨1点,弗雷德走上讲台,正式承认败选。

    他身着黑色西装,声音平稳而低沉:“我向约翰逊总统表示祝贺,同时感谢每一位支持我的人。我们虽未获胜,但保守派的精神将延续下去。”

    “黑鬼在白宫!”台下响起一阵呐喊。

    他的支持者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歧视黑人的呐喊,似乎预感到未来被黑人席卷全美的命运。

    现在被当异端,六十年后,这段珍贵的画面在社交媒体被挖出来之后迅速大火,部分白人们都快要将弗雷德奉为先烈,这种情感进而转移到他儿子身上。

    尽管气氛中带着一丝苦涩。演讲结束后,弗雷德转身离开,高高举起双手示意自己没输!

    背影在灯光下显得孤独却不失尊严。

    整个选举夜,华盛顿特区沉浸在复杂的情绪中。支持约翰逊的民众在街头载歌载舞,烟花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还好弗雷德没赢,华盛顿特区的民众们如是想到。

    马丁路德金也在和助手们关注着此次大选,选举结果公布后,黑人酒吧里响起了一阵欢呼。

    “虽然不是黑人当选总统,但最坏的结果没有出现!”马丁路德金的助手说道,“可我还是不明白,教授为什么会有弗雷德这样的朋友。”

    马丁路德金思索片刻后说道:“这正是教授的伟大之处!在教授看来众生平等,这是华国哲学里的概念。”

    白宫附近,记者们忙着记录这一历史性时刻,闪光灯在夜色中闪烁。

    在城市的偏僻角落,支持弗雷德的三三两两人群渐渐散去,广播里林登·约翰逊的声音还在回荡,啪的一声收音机被按掉,空气中只留下几声低沉的叹息。

    “先生们,苏俄的登月计划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他们的登月窗口就在本月。”史密斯的声音低沉而急促,他的手指敲击着报告,试图压抑自己的紧张,“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否则阿美莉卡将失去太空竞赛的领先地位。”

    林登·约翰逊坐在总统办公室的主座上已经开始头痛了,自己才当上总统,IA就和我说苏俄人要登月了?

    “教授呢?教授人在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