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大清早。
这个武馆就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会首海浩带着妻子朱琳现身,大手一挥,身后是范老领着一众孔武有力的汉子,兴冲冲地上了街。
相比起奉天殿前的传胪唱名,外人难以见得,今日这场盛宴,正是全京师百姓都有幸参与的御街夸官!
御街夸官就是俗称的进士游街,即三鼎甲领着一众进士,去长安左门外看官员张贴金榜,然后去琼林宴赴宴的过程。
起点仍然是皇城,为首的三鼎甲换上赤色朝服,纱帽簪上红花。
状元簪花在中间,榜眼簪花在左,探花簪花在右,站位也是如此,从正面看过去,倒是颇为对称。
而礼部官员捧着金榜,走在最前头,三鼎甲走在中间,其余的进士分成两列,走在后面。
脚下的路并不相同。
状元林大钦、榜眼海玥、探花李启东,走的是皇宫御道,其他人都是靠边走。
这条御道唯独天子能行,平日里即便是太后与皇后,都不能步此道,更别提臣子。
而每三年的科举,就有三位一甲功名的才子,可以获此殊荣,对于普天之下千千万的读书人来说,确实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海玥之前还不觉得什么,不就是走个路么,可此时此刻走在御道上,看着两侧的官员、禁军和内侍立定行礼的模样,莫名有了种大阅兵,自己站在轿车里朝两边挥手的感觉,确实有些飘飘然的舒爽。
林大钦的腿更是发软了,步子放缓,恨不得永远也走不完。
足足小半个时辰,终于抵达了太和门,穿过依旧是天子才能过的正中门,抵达午门。
值守的侍卫,早就将正门和两侧掖门打开,依旧是三鼎甲走正门,礼部官员领着其余新科进士走两侧掖门。
而一出了午门,仪仗队就出现了。
在鼓乐御仗的引导下,众人依次出了端门、承天门,最终抵达大明门内东北角的长安左门。
历年殿试的金榜,都要悬挂在长安左门,故而这里又被称为龙门,此时布置得气派喜庆,搭建了临时的龙棚,视线所及,到处是红绸布的大灯笼。
海玥三人领头步入龙棚内,观看鸿胪寺和礼部官员张贴金榜。
排名早在传胪唱名中揭露了,但此时此刻,看着气度恢宏的榜单,再想到自己十数年乃至数十年辛苦努力,终于在这份金榜上有了一席之地,不少进士仍然忍不住落下泪来,哭得稀里哗啦。
金榜贴好后,又有官员将一匹大红绸斜披在了海玥三人身上,胸前再绑上一朵大红花。
与此同时,武官牵来三匹高头骏马,马鞍染成金色,马鞭是由金丝编织而成。
林大钦和李启东踩着凳子,小心翼翼地上马,海玥姿态就潇洒许多,翻身上了高头骏马,手持金丝马鞭,再行开路。
其余的进士没有这等待遇,步行随后,一起正式进入长安御街。
之前的御道是宫中天子行走的,现在的御街是宫外天子出行的,当然这里就不可能完全禁止行人走动了。
随着宫门开启,外面热闹的哄闹声一下子传来。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今日的京师,当真是万人空巷,京城的百姓全都呼啸涌上了长安街头,路边上、店铺里、酒楼茶楼的包厢窗边,所有能站人的地方都挤满了人,大家垫着脚尖伸长脖子,就为了一睹新科进士的风采。
其中早早带着人,等在街边的海浩指了过去,哈哈大笑:“瞧!瞧!那个最高大最勇猛的是我儿子!我儿子!”
即便穿着同样的衣服,相比起身材瘦削,稍显病弱的林大钦,还有身材矮小,容貌普通的李启东,高大俊朗的海玥确实显得鹤立鸡群。
大伙儿的视线几乎是第一眼,就齐齐落在这位一表人才的榜眼身上,啧啧称奇之余,左右也纷纷向着海浩恭喜。
“哈哈哈——”
海浩咧嘴,跟着队伍行进,爽朗的笑声一路传遍。
朱琳看着儿子的英姿,也露出满足之色,但偶然间目光一撇,又落在对面一闪而逝的身影上,轻咦一声:“那个人是?”
燕修先一步侧身闪到角落,对着同样羡慕地看着进士队伍的小川道:“怎样?是不是很威风?”
小川连连点头,旋即又有些慨叹:“可惜我读不进书,那些四书五经,看着好累啊!”
燕修揉了揉他的脑袋:“那就别读,莫要羡慕这些进士,他们的风光是多少一辈子也考不上的失败者铺就的,到头来依旧要在官场上尔虞我诈,还不如咱们江湖客来得潇洒自在呢!”
小川哦了一声,突然道:“哥哥刚刚在避谁?”
“避一位熟人,我认得她,她却不见得知道我,但还是不见面为好……”
燕修说到这里,又看了一眼高头大马上的海玥,露出笑意:“原来彼此间还有这层关系,呵,当真是缘分了!”
且不说这个小小的插曲,为了京师不至于拥堵太久,造成事故,长安街上的进士们走得就快多了。
差役旗鼓开道,手举状元灯,扛着奉牌和旗帜,吹吹打打,热热闹闹,一路终于抵达了琼林宴举办的场地。
琼林宴在明朝的官方称呼里面,叫做“恩荣宴”,不过大家还都习惯于这个经典的旧称。
在金榜题名,御街夸官,人生最得意之际,又得朝廷宴请众进士,那简直是高潮迭起,让人能激动得晕过去。
当然,陛下真要驾临,大家吃得也不自在,所以真正出席的是内阁学士、各部堂官及翰林学士。
今科琼林宴就由首辅张璁主持,阁老李时,阁老严嵩作陪。
依旧是三鼎甲坐一桌,其余五人一桌。
吃的是美味佳肴,喝的是琼浆玉液,两边有笳鼓喧阗。
在阁老们的勉励之下,新科进士们终于不再矜持,放浪形骸,饮酒作乐。
这个场合下,海玥也不可能完全不饮酒,只是不像其他人那般来者不拒,就连林大钦都猛猛地往下灌,而是巧妙地游走于各个桌前。
大伙儿对于他的态度,也是热情中透着几分恭敬。
林大钦的才情令人钦佩,海玥的圣恩令人羡慕,前者独占鳌头,大伙儿服气,后者屈居第二,也体现出科举的公正。
所以众人再无芥蒂,对待这位榜眼自是热情的,甚至有人玩笑似的,结合前两场连中亚元,真的给他起了个海三亚的雅称。
至于恭敬,则与仕途有关。
今日之后,众人就要解褐入仕,正式进朝堂为官了。
而科举之上,状元固然是第一,但到了仕途,谁又能忽略一心会的影响力?
且不说这小小会社现在的精英林立,有心人也注意到了此前翰林院编修徐阶入六部的进步,虽说徐阶在翰林院满三年资历,入礼部看似是符合规制,但官场之上,若真以为符合规制的就是顺理成章,那未免太天真了。
而今能与一心会首同登金榜,令不少汲汲营营的新科进士,窥见了一条终南捷径——
较之按部就班苦熬资历,何不趁此琼林盛宴,执壶把盏,以结善缘?
海玥心里面其实已经有了选择,将举杯趋奉的人默默记下,倒也不见得就直接打入否定的名单,但想让他饮酒失态,那也是绝不可能。
就这般穿插于各席之间,待得火候足够,海玥飘然抽身,来到主席的严嵩前,正色行礼:“下官承蒙严阁老垂怜,未使下官忝列状元之位,免却木秀于林之患!”
殿试的讨论已经传扬出去,朝野上下称颂嘉靖公正的同时,海玥一眼就看出了这位的把戏,倒是挺感谢严嵩的建言,更是察觉到,若对嘉靖了解最深的,恐怕还得是这位依旧能后来居上的严阁老。
听了这般诚挚的态度,严嵩抚须微笑,如此场合自然不会称贤侄,而是稍带调侃地道:“老夫还担心,明威怨我让你多了一个三亚的雅号呢!哈哈!”
海玥总觉得严嵩看着自己的神情里,除了欣慰外,还有些酸涩,隐隐也猜到了缘由。
正要开口,却见一位礼部官员来到旁边,递上帖子:“海榜眼,此乃张阁老亲笔请帖,特命下官呈递!”
张璁身体不太好,做完琼林宴的开场白后,已然回到后堂休息去了,但早已备好的请帖却派发下来。
不止是海玥,林大钦、李启东还有二甲排名前列的几位,包括海瑞在内,都收到了礼部官吏的邀请。
这是小恩荣宴的名单。
大恩荣宴自不必说,就是官方举办的这一场,而小恩荣宴,则是阁老对新科进士的私人宴会。
俗称站队。
比如嘉靖八才子里的王慎中和陈束,就在高中进士后,拒绝了张璁的小恩荣宴,没有迎附这位权势滔天的大礼议新贵,由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压。
此时此刻,堂内稍稍一静。
有人满面笑容地接下,有人眉头紧锁地沉默,更有数人不约而同的转过头,齐齐朝着海玥看了过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