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明神探1546 > 第二百零八章 朱厚熜:宫女竟敢有反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慈仁宫。

    蒋太后与朱厚熜高坐,看向跪在地上的一排人。

    其中包括荣嬷嬷。

    但她并非跪在中间。

    正中的是一位年纪不大的宫婢,富态雍容,姿容虽不算美丽,却颇有几分端庄,一看便是平日里颐指气使的人物。

    此人是阎妃宫中的宫女青蘅。

    明朝的宫女仿照唐宋,设六局一司,如尚宫局、尚仪局等,各局设女官,但很快就虚化,职能被二十四衙门取代。

    这并不代表宫婢中就没有权势者,只不过这些女子的权力,完全来源于她们的主子。

    比如曾经跟在张太后身边的荣嬷嬷,如今跟在蒋太后身边的吕嬷嬷,这些嬷嬷一旦开口,便是司礼监的几位大太监也得恭敬聆听,不敢有丝毫违逆。

    青蘅就是如此。

    她是得阎氏喜爱,阎氏居住东六宫里的钟粹宫,她就成为了钟粹宫的管事,负责内外大小事务。

    现在阎氏怀有龙种,水涨船高之下,青蘅在后宫都已是一号人物,便是几位嬷嬷都对她客客气气,此女也堪称八面玲珑,与各方都有往来。

    但恰恰就在于此,与之平日里来往密切的女官嬷嬷们,一并随之跪倒在地,面色惨白,瑟瑟发抖。

    就在所有人一言不发,气氛压抑到了极致之时,陆炳大踏步走入,身后的锦衣卫带着一箱箱杂物,到了面前禀告:“房内已经彻查,并无异常!”

    “呼……”

    如释重负的声音响起,青蘅跪在地上的腰杆也挺了挺,赶紧开口:“娘娘!陛下!奴婢是被冤枉的,奴婢对主子一向忠心耿耿,岂会是什么贼子的耳目?”

    蒋太后眸光平和,看向其余人:“你们也是被冤枉的?”

    众人纷纷点头,忙不迭地应声:“娘娘!娘娘!奴婢万万不敢,万万不敢啊!”

    看着一众活过来的宫婢,蒋太后好整以暇:“你们可知,陆文孚入宫禀告,是在前夜,黎郡主则于今晨开始正式搜查,为何要隔了这一天?”

    旁人尚且怔仲,青蘅的脸色瞬间变了。

    蒋太后环顾四周,语气里颇为感慨:“宫里的墙是透着风的啊,太多双眼睛盯着了,老身那晚屏退左右,就是有意放出这个风,等着心怀鬼胎之辈动手!文孚!”

    “是!”

    陆炳拍了拍手,又一群人被带了上来:“认人吧!”

    其中一个小内侍视线扫过,立刻落在青蘅身上,连声道:“是她!就是她!”

    蒋太后淡淡地道:“你们仔细说清楚,别冤枉了无辜。”

    小内侍赶忙道:“小奴昨日蹲了一天,就看到她在东院角落,烧了不少东西,那里从来都是无人去的!”

    蒋太后道:“烧的何物?”

    小内侍老老实实地道:“小奴当时不敢接近,等她走远了,再上前看,已是认不出了,不过肯定不是什么好物,她来时鬼鬼祟祟的,不断地四处观望!”

    朱厚熜突然开口:“不会看错?”

    小内侍无比激动,本就尖利的嗓音都变调了:“回陛下的话,小奴出身司设监,平日里跑惯了宫内的大小角落,绝不会看错!”

    这当真是有了好不容易表现的机会,拼了命也要把握住,至少想要籍此摆脱那个苦力牢笼。

    而当他详细地揭露了烧毁物体的过程,青蘅身躯轻轻晃了晃,缓缓闭上眼睛。

    她知道自己上当了。

    相比起抽丝剥茧,步步追查,蒋太后用了一个简单且有效的法子。

    故意放出风,打草惊蛇,逼迫心里有鬼之人销毁证据。

    由于内廷是封闭式的,这些宫人的选择很少,必然是那些平日里无人去的角落。

    而锦衣卫自己不出面,早一步让司设监的奴婢盯住角落,观察往来。

    如此一来,看似是销毁证据的举动,恰恰成为了证据本身。

    包括荣嬷嬷,都是这般被筛选出来的,黎玉英、沈惊鸿和夏清梧的入宫,大张旗鼓的搜查,反倒是一个声东击西的掩护。

    蒋太后道:“字迹、纸张、笔墨,所有的细节做得都很完美,让锦衣卫都查不到半点实证,然做贼心虚者,势必原形毕露,现在你还有什么好狡辩的?”

    青蘅抿着嘴,一言不发。

    蒋太后道:“你若想活命,老身可以给你一个机会,将如何被贼人引诱,又在宫内的所作所为,全部交代出来,老身作主,事后放你出宫!”

    青蘅惨然一笑:“多谢娘娘宽宏,然出了宫奴婢也无活路,唯有辜负娘娘好意了……”

    蒋太后闻言轻叹,摆了摆手:“带下去吧!”

    “娘娘!娘娘!奴婢是冤枉!冤枉的啊!”

    陆炳抱了抱拳,在其他宫婢声嘶力竭的哭喊声中,将这群人全部拖了下去。

    等到宫内清静下来,蒋太后这才看向与之同坐的朱厚熜,拍了拍儿子的手掌:“这几日多去看看阎氏,好好安抚,莫让她受惊!”

    “娘!没想到宫中竟已到了这般地步!”

    母亲蒋太后在执掌大局时,朱厚熜始终聆听,只偶然插嘴问一两句话,直到真正查出首恶,他这才露出浓烈的情绪。

    怒火,惊惧与后怕。

    说实话,当日陆炳入内禀告,蒋太后前所未有的重视,将此事告知朱厚熜后,他的第一反应是内官里有鬼。

    毕竟大明的内官能读书写字,辅佐政务,也是为了制衡外朝的文官,从家奴逐渐蜕变为了内相。

    一旦学了知识,参与到权力斗争之中,人的心思一活,确实可能参与卖主之事。

    但对于宫女,朱厚熜还真的从未考虑过。

    他骨子里就瞧不上这些女子,结果万万没想到,黎渊社恰恰在这些人身上下功夫。

    去年三月二日,他效仿古礼为九嫔之选,将方氏、郑氏、王氏、阎氏、韦氏、沈氏、卢氏、沈氏、杜氏,同册为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

    而今发现出来的,可不止是已经怀有身孕的丽嫔阎氏宫中,其他几位宫里居然都有牵连,且全是年轻的宫婢与年长的嬷嬷。

    “她们平日里围在妃嫔身边,能暗下手脚的地方太多了!”

    “孩儿至今没有子嗣,肯定也是这些贱人为之!”

    “可恨!可恨呐!”

    朱厚熜本就多疑,此时更联想到之前流产的皇后和其他几位妃嫔。

    事实上,这个年头的夭折率本就极高,一个孩子从有孕到降生再到平安长大,不知要过多少槛。

    平民百姓如此,高官权贵如此,天潢贵胄也免不了,所以这几代大明天子子嗣才这般稀少。

    至于嘉靖第一任皇后的流产,绝对与他的苛刻脱不开干系,但此时眼见贼人潜伏,当然是下意识地将责任推了过去。

    这种事情确实说不清了,蒋太后却未计较过往,反倒轻轻拍着儿子的手,轻声道:“家宅安宁,方显主君之仁,我儿切勿因此事着恼,当生亲亲之道,以宽仁示下!”

    朱厚熜皱起眉头,大为不解:“娘,他们这些吃里扒外的贼子,难不成我还要宽仁以待?”

    蒋太后轻声道:“压迫过甚,反生逆心,内廷数以万计的下人,难不成时时搜查?”

    明朝内廷的规模在三万至十二万之间浮动。

    常规时期,由宦官一到三万人,加上三千至九千的宫女组成,而极盛时期,则由五万以上的宦官和近两万的宫女组成。

    嘉靖朝前期算不上极盛,但内廷人数一共也有三四万左右,且每年都有新入宫的,如此庞大的规模,真要有贼人往里面塞人手,恐怕是防不胜防。

    若是时刻戒备,让锦衣卫不断入宫,那内廷人人自危,大家也不要过日子了……

    所以蒋太后才有了这个提议:“宫中奴婢,或因家贫卖身,或为罪眷没入,皆陛下家奴,可宽其小过,严其大罪,则奴婢必感念天恩,竭力效死,但凡再有贼人暗通款曲,也可让她们揭发,以儆效尤!”

    朱厚熜明白了,虽然心里面有些不愿,但这位母亲的话,他还是愿意听的,闻言微微点头:“娘亲所言极是,朕当效太祖赈济之仁,以恕己之心恕人……”

    “好!好!”

    蒋太后面露柔色,又看了看时辰:“殿试学子怕是答完了,陛下切莫耽搁,去前朝为国取材吧!”

    朱厚熜光顾着内廷的安危和子嗣的延续,险些都将那边忘了,起身行礼道:“母亲万安,孩儿告退!”

    目送儿子的背影消失在慈仁宫中,蒋太后同样流露出心有余悸之色,定了定神,对着重新回到面前的陆炳吩咐:“细细审问,定要将阎氏身边的贼子清理干净,但也切莫大肆株连,以致于人心惶惶,影响了皇嗣的诞育!”

    “是!”

    陆炳坚定地应下。

    蒋太后亲眼见识了黎渊社贼子的狡猾与顽抗,稍作沉吟,接着道:“至于宫外的沈氏与夏氏,虽有过失,然能及时悔悟,老身念其初犯,姑且宽宥……”

    说到这里,她神色渐缓,终于温言道:“唤玉英过来,老身要与她好好说一说母女间的体己话!”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