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中尤以IT行业做的最彻底,也最大胆,它颠覆了很多人做生意的理念。
就比如阳光城写字楼里的那几家外包公司,他们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罗恩本不在意外包业务,他只提供物业,收点租金,毫无风险。
直到有一个人找上门,拉曼.罗伊。
“你是说让我投资外包公司?”罗恩十分惊讶。
“先生,我们通常称它为后勤服务管理公司。”拉曼小小的纠正了一下。
“好吧,不管它叫什么,你怎么会想到做这门生意,或者说你为什么有信心能赚到利润?”
“因为我是外包业务的创始人。”
“什么?”罗恩不禁坐直身体。
“重新介绍一下,苏尔先生,本人拉曼.罗伊,前通用电气金融服务公司印度区高级总监。”
“通用电气?”
“96年搬进古尔冈区的通用电气金融服务公司(GECIS)。”拉曼点头。
“我好像有点印象,”罗恩手指轻巧桌面,“聊聊这件事吧,我是说外包业务创始人。”
拉曼自无不可,他戴着小圆眼镜,穿着休闲格子衬衫,四十岁出头,整个人有着非凡的自信,待人态度异常平等。
他说刚开始做这项业务,对外招聘的时候,没人接受他们的邀请。
因为面试者认为他们一定是疯了,居然幻想能为在外国的国际企业工作,所有人都觉得印度标准太低了。
很多人都不相信,不相信拉曼能达到那种质量。
那可是高人一等的洋大人,他们完全无法想象印度人能做白人的工作。
拉曼痛恨牧羊犬,他觉得他们从根本上就有问题,这些人对自己、对整个国家都有偏见。
事实证明,结果恰恰相反。
如果说有一种商业项目成了印度全球化的新标志,那就是“业务流程外包”。
其背后的想法是:基于现代通信,一个公司的不同职能不需要全都在一个地方执行。
这些职能可以被分配到全球各地,运作顺利,丝毫不受影响。
这样公司就能把非核心业务转移到薪酬较低的地方,节省大量成本。
90年初的时候,拉曼在美国运通公司工作。这家公司在殖民时期就留在印度,拉曼说服高管逐步加大对这里的投资。
他早在几年前就有意让总部把后勤业务转到印度,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趋势越发的明显。
拉曼意识到,这里面有一种迄今为止还没有被挖掘的价值。
那几年已经有大大小小的企业在做这项尝试,其中有点迅速崛起,比如Infosys。
Infosys最早的业务就是帮助硅谷的公司做软件外包,他们抓住了好时机。
印度的外包优势不仅仅在于他们能以美国同行一半的价格,向跨国企业交付软件系统。
同样重要的是,还能压缩时间。
印度籍的顾问和美国客户一起在美国的白天工作,然后把简报发给印度。
印度的软件团队在自己的白天(美国的晚上)工作,这样美国客户第二天早上一上班就可以看到结果。
于是,一个工作日就变成了两个。
无缝衔接,资本的最爱。
印度人很擅长这种事,他们也习惯了这种分散的做法。
这种灵感或许来自于他们的家乡,那里做贸易的家族数世纪以来都把家庭成员分散到不同的地方,打拼自己的商业天地。
当你和这个家庭的成员谈话时,即使那个人在习惯方面非常狭隘,你也会发现他们常常对地点和距离出人意料的不在乎。
只有成本和收入才是他们关心的事,如果后者超出前者,那就是一笔好买卖,无论地理上看有多奇怪。
这种思维方式,恰好无比契合全球化的概念。
欧美资本有意,印度人又习以为常,一拍即合。
至于西方本土工人的抗议,谁在乎?
古尔冈区为外包业务在印度的兴起,提供了另一个要素:巨大的高科技不动产园区。
早在80年代,DLF集团就开始在慢慢收购这里的农田。
等到91年彻底放开后,这片地区释放了惊人的价值。
古尔冈为在印度的主要全球企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这里距离德里机场并不算远。
前十年的时候,很多国家大使馆都设在这里,各种企业也陆陆续续进驻,有些是从商业之都孟买搬过来的。
通用电气也在那时候宣布将在古尔冈区设立一家新的公司,即通用金融服务公司。
这个新公司专门为通用集团下的后勤业务提供支持,拉曼在96年的时候接到了他们的电话。
对方问他有没有兴趣,在通用进一步发展他在美国运通的实验。
他去了新德里的欧贝罗伊酒店和通用的CEO加里做了探讨。
后者眼光卓绝,且十分有魄力。
他直接问拉曼关于外包的事:“如果这事没成,我们会损失多少?”
拉曼在心里预估的数字上又加了三百万,“可能有一千万美元。”
“好的,”加里说,“这就是点小钱,我会把钱打到一个账户里,没人会过问你怎么用这笔钱。”
于是拉曼全心全意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外包实验,他以前在运通做过类似的事,却从没为此单独成立一个公司。
他在古尔冈租了一间办公室,那是印度的第一家国际电话中心。
员工们负责接听信用卡客户从美国打来的电话,这就是他们的工作。
当时通用电气驻印度董事会成员,已明确禁止他做这个实验。
所以拉曼是瞒着他们进行的,并邀请加里来看过。
他把那地方弄得像老式的理发店,他在员工之间装上帘子,把他们隔开。
屏幕上会有敏感信息,如果被通用董事会发现的话,拉曼肯定会被炒鱿鱼。
而且这整件事都非常不牢靠,他没有预算,开始的只有二十来个人。
加里来他的办公室看过,面对眼前的理发店,他惊呆了。
这位CEO一边下楼一边摇头,“我觉得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开始了怎样的一场割命。”
加里走后,就开始在通用电气大力推广这一实验。
他们的单位成本比当时原有成本的一半还低,且质量更高。
在美国他们雇佣的客户是辍学者,而印度这里雇佣的是有大学学历的人。
很快他们就不止服务于通用金融,而是为整个通用电气集团服务。
拉曼开始的雄心是最终实现大概一千人的话务中心,但公司发展远远超过了这个设想,变成了上万人。
很快古尔冈办公室的职位,热门到每次公司开招聘会,都被迫要通知警方的程度。
人们带着全家从很远的地方赶来,他们会在办公室门外坐好几天,拉曼只好让公司给他们发放食物和水。
那可是90年中期,接近一万卢比的高薪,足以让很多年轻人疯狂。
古尔冈这里的通用金融为大集团下属公司提供一系列范围很广的服务,客服电话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包服务变得更复杂、更专业化。
系统和培训都发展到一个高效的水平,印度雇员做的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工作。
几年下来,外包业务越发的红火,拉曼却觉得正在错过一个更大的机会。
“在企业里待着很不错,能开豪车、去俱乐部,还有各种各样别的好处,但我看到了能做一番大事业的机会。”
“怎么说?”罗恩饶有兴致的看着他。
“我告诉通用电气,真正的机会是为其他公司提供外包服务,但他们希望独享这项业务。”拉曼摊手。
罗恩懂了,通用电气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野心。
作为一手把外包业务做大的人,拉曼不甘心只在通用电气做一位高级总监。
“所以你现在的打算是?”
“我准备单独成立一家公司,为所有企业提供这类外包服务,报告微软、戴尔、惠普、思科、美国在线、美国运通和花旗银行。”
“哇,是个大计划。”
“先生,这不是我信口胡言。我经常去美国出差,这些公司我都有联系过,他们对我提供的外包业务很感兴趣。”
“你既然有这么多的渠道,那为什么还找我?”这是罗恩不解的地方。
“好吧,我缺钱。启动资金还差一点,另外我也需要其他的帮助。”拉曼坦言。
“具体说说。”
“我准备把办公室放到阳光智慧城市,这里距离新德里更近,距离机场也近,最重要的是这里提供一流的网络服务。”
“你想租这里的写字楼?”
“是,一整栋,作为Spec的总部。哦,这是新公司的名字。”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阳光智慧城市租给萨蒂扬计算机这些企业的写字楼,一栋二十层每年的租金大致一亿卢比。
以拉曼的雄心勃勃,大致也是这个规模。
“Spec公司不仅做话务外包,还涉及到部分计算机业务。需要投入一大笔钱,设备采购、人员招聘、渠道资源公关.都需要钱。
我这几年在通用电气确实过的不错,但积攒下的家底也只有300万美元左右。付完写字楼的租金,那就什么都干不成了。”
“你知道阳光智慧城市写字楼的价格吧?”罗恩问。
“当然,这部分投入可以折算成股份。”
“你的意思是我出地方,你出人力,合作把这个公司做起来?”
“是,还有政府那里,也需要先生你的帮助。”
“有什么麻烦?”罗恩眉头一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