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天子宁有种 > 第七十二章 灭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灭佛。”

    轻飘飘的两个字,从李奕口中吐出。

    他就等着有人问这句话呢!

    李奕自然知道朝廷暂时财政困难,想要这么大力度的改革禁军,巨额的开支肯定拿不出。

    但他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

    至于怎么解决?

    好办!

    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在……灭佛!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以及周世宗柴荣都干过这事。

    史称三武一宗灭佛。

    这四位主这么干的理由也很相似,最大因素不外乎缺钱和缺人。

    佛门不事生产,却拥有大量田亩,还攫取百姓的供奉钱。

    而且还吸纳许多剃度的僧尼,这些极其重要的劳动力,都沦为寺庙的私产。

    在乱世中人口本就稀缺,青壮年都跑去出家了。

    地谁来种?仗谁来打?

    劳役谁来服?孩子谁来生?

    历史上柴荣在继位的第二年就打起了佛门的主意,显德二年五月份正式掀起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

    李奕现在也只不过是把这事给提前了而已。

    “李都使这是在给陛下造杀孽啊!”

    一名谏官突然出列大呼出声。

    李奕循声望去,只见是个须发半白的老头儿,他并不认识这货是谁。

    但看对方一脸悲切的模样,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要灭的是他全家。

    大概率这老家伙是个信佛的,否则不至于这么激动吧?

    见这货如此不知好歹,没事跑出来跳脚,李奕自然不会惯着他。

    “你这话说的奇哉怪哉,我只说要灭佛,又没说要灭你爹娘,难不成你爹娘已经立地成佛?”

    李奕咧嘴一笑,但说的话却很毒舌。

    他本来是不会跟这么个老家伙一般见识的。

    可这货开口就是一句“给陛下造杀孽”的大帽子扣下来。

    匹夫老贼!

    李奕继续道:“哦,也对,以您老的年纪,爹娘怕是已荣登西方极乐世界,灭了佛怕是就没处去喽。”

    要论阴阳怪气,经历后世网络熏陶的他,还没怕过谁!

    说话的谏官老头儿被气的脱口而出:“老母亲八十有余,本官尚且在世,你!你……”

    老头儿已经气急到开始语无伦次起来。

    他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听过这么“俏皮”的话,没被当场气死已经算是身体硬朗。

    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听着两人的争论,不少人都使劲憋着笑,一副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样子。

    不过众人也在心里感叹,这位看似浓眉大眼、客气有礼的李都使,竟会是个能说出这番“乱言”的妙人。

    柴荣也觉得好笑,但还是板着脸,假意训斥道:“李卿,左侍御也是好意提醒,你怎么能说这种话?”

    说着,他又看向那位左侍御,安抚道,“左卿,李都使年纪尚轻,又是军伍出身,说话难免没有分寸,你也担待着些。”

    既然皇帝已经出来打圆场了,李奕便顺势朝老头儿拱手道:“某乃一介武将,不太会说话,还请左侍御见谅。”

    看来这左姓老头只是个从六品的侍御史,要比他这个加衔的从四品刺史的级别低。

    不过就算是正四品的御史中丞,李奕也未必会给对方面子,该怼他还是要怼。

    这年头像李奕这等身份地位的武将,除了面对宰相时会给几分尊重,其他的文官还真就不太放在眼里。

    给你面子你就收着,不给你面子就忍着。

    “哼,陛下放心,老臣不与小儿一般见识!”

    这左姓的老头儿倒是说他胖就喘起来了,难怪一大把年纪还只是个从六品的小官。

    柴荣不再多言,示意李奕继续:“李卿,你详细说说这所谓灭佛之事。”

    李奕应是道:“臣说灭佛,并非大开杀戮,而是整肃佛门。”

    “佛门香火鼎盛本没有什么,但在这天下纷争之际,却有些不合时宜。”

    “更遑论寺院大肆敛财,以致财货集中一处,无法正常流通,此为一祸。”

    “又并购田亩,使百姓无地可种,此为二祸。”

    “兼之吸纳大量青壮男女出家,佛门戒律又不许婚配,长此以往人口必定锐减,此为三祸。”

    李奕使劲把佛门的危害往大了说,直接跟钱地人口的损耗挂钩,这也算是替皇帝找灭佛的借口。

    况且他也并非危言耸听,实际上在乱世中,佛门的作为确实不像是普渡众生,反而更像是趁机发乱世国财。

    柴荣闻言眉头紧皱,他并非对佛门一无所知。

    在太祖郭威病逝的前一年,郭威诛杀权臣王峻之后,把柴荣从澶州召回开封,加封其为晋王,任开封府尹兼功德使。

    所谓功德使,就是管理僧尼、道士和女冠的官职。

    柴荣在功德使任上时间不长,虽然没有具体管什么事,但也对佛道之事有所了解。

    再加上李奕所说的佛门的事情,历朝历代也有先例可循,柴荣不免起了几分心思。

    但他还是有些犹豫,担心对佛门大动干戈,对自己的名声影响不好。

    毕竟在乱世中,百姓们崇信佛道是一种心理寄托。

    若是做的太过……柴荣可是以太宗皇帝自比的,很在意自己的名声和后世的评价。

    只不过听了李奕的提议,他却又十分的心动,因为眼下朝廷实在太穷,方方面面都要花钱。

    柴荣斟酌道:“李卿所言也有几分道理,只是这整肃佛门总要有个分寸。”

    “不知李卿可曾考虑过这些?”

    “陛下思虑深远,兼爱天下,乃圣明之君!”

    李奕先是拍了个马匹,接着又道,“整肃佛门自然要有限度,不能扰阻百姓向善之心。”

    “所以臣经过深思熟虑,倒是想出一些章程,大致可分五个方面。”

    “其一,废除无敕额之寺庙,铲除大量孤寺野庙,天下各处只留少量名寺,以慰百姓崇佛之心。”

    “其二,限制寺庙僧尼数量,并遣散无度牒之辈,以及挂靠寺院的俗家弟子,以防瞒报户籍人口。”

    “其三,禁止百姓私自出家,若家中有父母妻儿,却不尽赡养抚育之责,当以重罚警示。”

    “其四,指定剃度出家之地,不允许随意就地剃度,应在重要的州府设置场所,剃度者必须前往指定地点。”

    “其五,收缴佛像铜器铸钱,以臣看来,自古铜钱就不够用,却以铜铸造佛像器具,实在是极大的浪费。”

    “甚至于有人熔钱以铸佛像铜器获利,这是动摇国家货币民生的根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