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80章 尔虞我诈,乱起!(求月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划破了笼罩在大唐之上的“盛世”幻象。

    也彻底撕碎了李隆基苦心维持的体面。

    他终究掌控不了所有人。

    而所谓的盛世,也正随着他的种种举措,而逐渐消退。

    强烈的危机感瞬间蔓延九州。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如今四方边疆皆是有敌来犯,各地的兵马早就已经被抽调了不少,而安禄山麾下的这些人本就是精锐。

    这种情况又怎能不让人恐慌?

    洛阳,皇宫。

    “安禄山反了?”

    “他他当真反了?!”

    李隆基瞪视着殿下满面愁云的群臣,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尔等.可是在诬陷?”

    即便铁证如山,他依然无法想象,安禄山竟敢造反!

    那胡儿哪来的泼天狗胆?

    昔日安禄山在御前佯装愚钝、曲意逢迎的模样历历在目。

    这样一个在他脚下摇尾讨好的弄臣,怎敢怎敢反他?

    定是群臣构陷!

    没错,必是诬陷!

    李隆基在心中一遍遍如此宽慰自己。

    但看着群臣那仍旧凝重的表情,无论他再怎么选择欺骗自己也终是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死寂笼罩着大殿,无一人敢言。

    李隆基通红的双眼死死锁住众人,仿佛要从他们脸上榨出“诬陷”二字。

    可最终,那紧绷的躯体如同被抽去了所有筋骨,颓然瘫软在龙椅之上。

    唇齿间,只剩破碎的呢喃往复回旋:

    “他真的反了?”

    这一刻他再也没有了昔日的意气风发,甚至也没有了平日里的帝王威仪。

    或许真的是安稳了太久太久。

    让这个明明在前半生算是十分惊艳的皇帝丢掉了一切,甚至是昔年的自己。

    这一刻的他,甚至就连站起来的胆子都没有了。

    他十分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若是安禄山当真造反,那这四方蛮夷来犯就定然和他有着关系,如今大唐的精锐本来就在边疆。

    中枢之中全是新兵。

    甚至就连新兵的数量都比不过安禄山麾下的兵马。

    这仗该怎么打?

    就算这些人能够回援,可只要他们一动的话,那四方的蛮夷又当如何?

    若是让吐蕃杀入了关中

    他这个皇帝真的还能有命在吗?

    这一刻,李隆基甚至就连身体都开始颤抖了起来,再也没有昔日半分的风采,甚至就连话都说不出来。

    直至良久之后,他才缓和了些许,开口问道:“诸卿,该当如何啊?”

    阵阵窃窃私语之音瞬间响起。

    若是换做了往日。

    李隆基绝对会呵斥所有人君前失仪,他最在乎这些东西,但如今他却根本没有心思去管这些了。

    隐隐约约间,他忽然便听到了“太傅”两个字。

    一瞬间!

    李隆基就宛若是抓到了什么救命稻草一般,直接站了起来:“对!”

    “朕还有太傅!”

    “太傅他早已洞悉安贼狼子野心,必有万全之策!”

    李隆基的脸上带着狂热的希冀,扫视着在场众人,“太傅何在?”

    “快!速速召太傅觐见!”

    “朕要与他共商平叛大计!”

    “有顾氏忠贞护持,我大唐江山必能转危为安!”

    他的表情无比的焦急,甚至是已经慌张到了忘记顾豪已经死了,如今的太傅之职早已空悬了许久。

    “陛下!”

    杨国忠站在群臣首位,看着眼前这个再也没有半点风采的皇帝,忍不住地提醒道:“太傅他早已薨了!”

    如同被一道无形的惊雷劈中,李隆基瞬间僵立当场,脸上那狂热的希冀凝固、碎裂,最终化为一片死灰。

    直至这一刻,他才想起来顾豪早已病逝了,甚至当时他还为此而高兴过。

    刚刚有多么兴奋这一刻便有多么的落寞。

    才刚刚有了半分力气站起来的他,下一刻便再次瘫软在了龙椅上,整个人的脑子已经完全乱做了一团。

    “陛下!老臣尚在!”

    忽然,杨国忠的声音如同洪钟,陡然压过殿中所有私语,响彻大殿。

    他立于群臣之首,再次拱手,瞬间攫取了所有人的目光。

    李隆基那失焦的眼神,也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他。

    只见杨国忠神色肃然,目光灼灼,大步出列,重重跪倒在地,声音铿锵有力:“陛下!臣虽不敢妄比顾氏忠烈,然此心赤诚,天地可鉴!”

    “臣请缨!愿率王师,迎击叛逆!”

    “必斩安贼首级,献于阙下!”

    ——此乃天赐良机!

    这对于杨国忠而言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本就是一个极为贪恋权位之人。

    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唐陨落。

    同样的,他也想趁着此次机会去争上一争。

    虽然他参与的几场大战并未获得一个很好的效果,但问题是李隆基不知道啊,杨国忠每次都会告诉李隆基他打赢了。

    就如同原本历史一般。

    至少在李隆基眼中,杨国忠也绝对是有着干才之人。

    无论是为君分忧也好亦或是战事也罢!

    一阵静默。

    李隆基也愣住了,看着眼前如此“忠烈”甚至都能感觉出死志的杨国忠,那种安全感瞬间便再次涌了上来。

    或许真的因为太过于畏惧。

    到了这一刻,他竟然有些不再畏惧了,深深地吸了口气后猛地便站了起来:

    “就依杨卿所言!”

    话音刚落,一声声的劝阻声便当即响了起来。

    “陛下,如此危机之时,就算扬相当真能平定叛贼,也不能大意啊,当立刻召见顾氏前来!”

    “河北乃是要地,只要有顾氏在定能稳住顾氏人心。”

    “.”

    声声劝阻声声不断响起。

    听到这话,李隆基的眼神瞬间一凝,刚要开口答应。

    但紧接着便又是一阵呵斥声响起。

    “尔等这是把陛下当做了什么人?如今天下人都在说陛下害死了太傅,甚至就连安贼都是以此为由行造反之事。”

    “如今局势,若是陛下再次重用顾氏,这岂不是在告诉天下人陛下向顾氏低头?”

    “若是当真如此。”

    “我大唐后世之君该当如何?后人又该如何看待陛下?”

    “.”

    ——这是杨国忠的人。

    很显然,他们是察觉到了杨国忠的意图,不愿意顾氏在这种时候再次出面抢了杨国忠的功劳。

    还是那句话。

    谁人又不想成为第二个顾氏呢?

    在这大乱之时,这便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两方人马就这样在这朝堂之中吵了起来,李隆基怔怔的看着这一幕,整个人的表情尤为的复杂。

    无数的思绪不断闪过。

    他犹豫了良久,最后终是摇了摇头,没有踏出那一步。

    这些人点醒了他。

    身为帝王,他又岂能向臣子低头呢?

    此事,就在这种情况之下被定了下来。

    消息瞬间传开。

    对于李隆基的这个决定顾易丝毫都没有半点的意外,李隆基早已无药可救了。

    当他在明知道有着汉戾帝的前例下,竟然还能如此对待顾豪,便已经说明了他这个人已经被权力改变到了什么地步。

    此举,与那汉戾帝又有什么不同呢?

    不——

    甚至李隆基要更加过分一些,就连昔年的汉戾帝也没有将一个顾氏家主活活逼死。

    顾豪的身体可并不是什么秘密。

    李隆基的这些个举动,其中到底有没有深意无需去多说什么。

    至于什么杨国忠自然就无须多言了。

    到了如今的这个地步,他甚至都懒得操控顾轩去做些什么,只是想默默的等待着杨国忠去搞砸一切。

    他不是封常清。

    杨国忠是没有半点能赢的可能的。

    但他却一定会动用高仙芝与封常清,顾易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杨国忠出现颓态,或是错误指挥,高仙芝封常清二人便会收拢他的人马。

    这才是他真正要出手的时间。

    顾易终是不能让顾氏将一切都做的太绝,这将会撕开顾氏身上最为重要的外衣,必须要等到李隆基真正放弃一切之时。

    才能果断的出手!

    消息向着四面八方蔓延而去。

    对于李隆基做的这个决定,天下百姓们无不震动,甚至就连一开始还有些不相信李隆基会做汉戾帝之事的百姓都开始怀疑了起来。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皇帝还不重用顾氏?

    难不成真的要放弃顾氏了嘛?

    各种的传闻让本就已经躁动起来的人心瞬间便更加动荡了起来。

    这自然是安禄山喜闻乐见的场面。

    他相比于原本历史之中确实要强上了不止半点,无论是联合外夷也好,亦或是对于造反的时机也罢。

    这种能够影响到民心的行为自然是安禄山喜闻乐见的。

    他甚至会如同之前一般去主动推动这一切。

    这就是安禄山的聪明之处了。

    身为胡人,他十分清楚顾氏在普通百姓之间的影响力,而他所打出的旗号同样也与李隆基的作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或许是骗不到读书人。

    但对于最底层那些连年号什么都不太清楚的普通百姓而言。

    这同样也是杀招!

    安禄山就是想要主动掀起混乱,去在大乱之中起势!

    整个九州,一片动荡。

    安禄山的大军从范阳而出,就如原本历史一般,想要以快准狠的急行军战术直捣黄龙,拿下整个大唐的中枢。

    而杨国忠也终是在这种情况下走出了洛阳。

    亲自镇守潼关。

    想要借着此次的动荡彻底起势。

    无数的消息不断将传开,正如安禄山的预料,当关于李隆基的种种传闻再次传开之时,终是有一些百姓开始支持起了他。

    没有人想要生活在乱世。

    对于普通百姓们而言,即使生活再怎么艰难,但只要有着一丝希望活下去便足够了。

    而恰好的正是——

    昔年戾帝之后,整个天下大乱了太久太久!

    没有人想要看到这一点。

    同时间,因为唐军指挥体系混乱的缘故,吐蕃亦是正式踏入陇右,拼尽了全力开始入关。

    这并不是因为唐军实力弱。

    没办法——

    就如同是天意一般,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病了!

    就在数月之前,哥舒翰在入朝途中于土门军因纵情酒色突发风疾,导致半身不遂,此事早已被送回了朝廷。

    按照原本历史的话。

    他应该回到长安养病,最后因为种种因素吐蕃还是踏破了陇右,甚至还占领过长安。

    但如今则完全不同。

    哥舒翰甚至还来不及返回京城便遇到了吐蕃来攻。

    其实这在某些方面上来看已经算是比原本历史好上了不少,毕竟哥舒翰的经验摆在这里,远比周佖要好的多。

    但也正是因为身体的缘故,哥舒翰也没法去管太多战场之事。

    他一个半身不遂之人。

    又岂能完全掌控瞬息万变的战场?

    同时间,在绝无仅有的声势之下,范阳周边数县望风而降,高句丽百济兵马亦是与海贼踏浪而出,直奔大唐袭来。

    这场绝无仅有的九州大乱,正式拉开了序幕!

    ——————

    “禄山阴怀异志久矣,然深惮河北顾氏。

    顾氏累叶勋阀,恩结燕赵,虽居庙堂而河北人心固附,禄山百计图之,终不能得。

    会天宝十三载末,顾氏家主豪为玄宗所忌,竟致忧死。

    禄山阴遣细作,广布流言于河北、两京,称“帝负顾氏,类于汉戾”,物议由是汹汹,谤及宫阙。

    禄山窃喜,以为乱局已成。

    知河北人心未附,禄山乃决行险策,外结夷狄以撼天下。

    首重吐蕃赞普赤松德赞。

    赤松德赞者,新弑其君赤德祖赞自立,雄才嗜利。

    十四载三月,禄山密使至逻些,许以河西九曲、西域万里之地,诱其共举。

    使者说赞普曰:“某自范阳提劲卒十五万,并高句丽、百济之众,号二十万,循运河南下,二十日必陷洛阳,扼漕运,锁关中咽。

    愿赞普发雷霆之师,十日间破大震关,下陇山,则哥舒翰受制陇右,长安以西,沃野千里,任君驰骋!”

    其言切中贪欲,赤松德赞抚掌称“可”。

    复遣使浮海,勾连东南海寇及高句丽、百济遗孽。

    时海贸巨利,寇盗因之蜂起。禄山饵以重利,激其怨于顾氏,约共扰明州、番禺、东莱,使烽烟遍起于海疆,商路断绝,以掣大唐水师劲旅,阻其北援,更令天下震动。

    当是时,玄宗方困于物议,然拒罪己之诏,亦拒复用顾氏子弟以安河北。

    禄山所布流言愈炽,河北浮动。

    吐蕃旋寇边,海疆告急文书迭至,天下由是汹汹,皆知大变在即。

    禄山见中外扰动,机已熟,十四载七月,遂于范阳举兵,号二十万众,传檄曰:“今上昏悖,负杀勋贤,天下共弃!禄山恭行天罚,废昏立明!”

    河北虽未尽附,然承平日久,郡县仓皇,或溃或疑。”

    ——《唐书.安禄山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