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67章 时代落幕,李治崩(求月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观察着整个九州,包括李承乾等人的变化。

    其实对于顾易而言。

    虽然也明白顾靖的成就定会极为不凡,但相比之下,真正最让他期待之人其实人仍是顾磊。

    没办法,顾磊的成就确实太高了。

    他所做的一切虽然放在整个九州而言,似乎并不算什么大事。

    但放在如今的琉球,以及马来群岛之中部分的原始岛屿之中,他所做的一切就是极为的不凡。

    简单而言——这是在开天辟地!

    他所做的一切就是在开天辟地,虽然这一切在如今看起来对于顾氏的帮助并不大。

    但顾易却十分明白。

    顾磊这种行为对于整个顾氏的功劳可是丝毫都不弱于昔日的那一代代最为辉煌的先人。

    他是真的在让顾氏的走向全世界。

    借助着九州文化的包容性,借助着如今九州的领先型,率先让顾氏走在了全世界的最前方。

    这种功劳又岂不是在开天辟地?

    时间匆匆而逝。

    李治对于朝堂的把控越来越松懈了,他几乎已经完全成了一个甩手掌柜,就这样将整个朝堂交给了顾靖。

    而至于武则天,她也已经完全没了伸手的想法。

    就这样于后宫之中,老老实实的做起了一个皇后。

    武氏之人自是会去找她。

    无论是想当官掌权也好,亦或是其他也罢,这突然抓住机会的武氏都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让顾易比较吃惊的是,武则天竟然与武氏切割了。

    她确实是太狠了。

    无论是对于自己的子嗣也好,亦或是对于自己家族之人也罢。

    子嗣能够让她上位,她便会放弃子嗣。

    家族之人可能会让她陷入麻烦,她便会主动与整个家族切割,这就是武则天。

    也正是因为如此,整个大唐可谓是没有丝毫波澜。

    吐蕃完全陷入了内乱之中。

    朝廷内部之人虽有争斗,但一直都在保持着底线。

    虽然在这持续的发展之中整个九州仍是免不了遭受一些天灾,但这一切终是不能影响到大势。

    在各个方面齐齐发展的当下,一切轻微的风浪都不足以让当前的大唐出现波澜。

    但无论是任何王朝。

    盛极必衰,向来都是不可避免的因素。

    对于当前的大唐而言同样也是如此。

    不仅仅是李治在不断变老,包括顾靖同样也是如此,也包括朝中如今逐渐稳定的各方大臣们。

    最关键的是——

    不出顾易的预料,当随着整个历史再次发生了大规模的变化后,顾氏子弟的才能同样也受到了一丝影响。

    九州的子弟倒是还好。

    虽然相比于前几代子弟而言确实是差了许多,但却还能看的过去。

    真正变差的还是琉球那一批。

    顾氏对于家族子弟教育的准则始终都未曾变过,虽然隔着大海,但随着双方的贸易路线逐渐稳定了之后,这些子弟同样也被送回了九州。

    并且顾氏也不会强行要求他们再次前往琉球,而是任由家族子弟个人选择。

    这些人所受到的限制就更大了。

    属性明显要更差一些。

    光凭着这一点便足以说明很多东西。

    不过顾易对此却并不怎么在意,他手中如今不缺少成就点的,完全可以直接操控。

    虽然历史已经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但别的不说,顾易却仍是有着自信能够确保让整个顾氏持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而且在如今顾氏转变了发展线路之后,对于那些顶尖人才的需求便已经低了许多。

    尤其是顾易手中还有着洛书协律器这件神器,虽然家族子弟的才能差了一些,但在使用之后也不会差的太过分。

    顾易压根就丝毫都不担心这些。

    但毫无任何疑问,这是在宣告着一个辉煌的时代正在慢慢逝去。

    乾封四年,七月。

    李承乾崩于琉球,托孤于顾磊,将琉球的重担交给了自己的长子李象。

    这个自幼便背负着绝大压力,又在关键时刻身患足疾,一生都在挣扎之中的大唐太子,终究是没能抵的过岁月的力量,与李世民一般倒在了自己前进的道路之上。、

    而也并未出乎顾靖对他的判断。

    甭说在生前返回九州,哪怕就算就是死后下葬,李承乾亦是下旨将自己葬于琉球,而不是运回九州。

    他对李氏皇族确实没有什么留恋,而琉球才是他为自己所打下的基业。

    这就仿佛是一个开关一般。

    彻底宣告了如今这个辉煌时代的落幕正式开启。

    就在岁末之际。

    顾磊的身体亦是不堪重负,亦是倒在了琉球的这片土地之上。

    这两件事对于整个琉球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虽然在顾磊的教化之下。

    如今的琉球人对于九州对于大唐同样也有着归属感,但在对皇权的认知之上他们却就如同当初那般。

    无论是李承乾也好,亦或是顾磊也罢。

    这两人在他们所有人的心中就是圣人。

    尤其是顾磊!

    行教化之举所能带来的影响,在根本之上甚至都已经超过了权力的限制。

    如今顾磊逝去,这对于整个琉球的影响自然是极大。

    整个琉球岛之内极为震人。

    虽然不比九州,但这些百姓亦是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用于这场盛大的葬礼之中。

    而顾磊也亦是选择将自己葬在了琉球。

    并未如同其他顾氏子弟一般,想着能够在死后回到巨鹿。

    当然,这并不是顾磊与家族有什么嫌隙。

    只因他清楚自己的使命,而再加上与李承乾的感情摆在那里,他自然而然也就做出了这种选择罢了。

    当这个消息传回九州之时,早就已经过去了数月。

    对于这个消息。

    无论是李治自己也好,亦或是顾靖也罢,两人都是受到了些许影响。

    李治倒是还好,虽然确实对李承乾还有着一点点感情在,但这种感情终究是比不过大局。

    对于如今的他来说李承乾身死确实是一个极好的消息了。

    而对于顾靖而言,这纯粹也只是亲人之间的逝去而已。

    他让人在巨鹿为顾磊立下了衣冠冢。

    这也是当前顾靖唯一能做的,任何人都会逝去,他无法干涉亦无法阻拦,只能坦然的去接受着这一切。

    值得一提的是,顾靖同样也已经不再年轻了。

    虽然他的身体一向都还不错,但头上也已经渐渐生出了白发。

    ——智者多虑!

    白发对于顾靖这种人而言是避无可避的。

    在当前朝局逐渐稳定的情况之下,他亦是履行起了一代代顾氏家主的责任,开始将目光放在了教育身上。

    不仅仅是家族子弟,同样还包括了太子李弘。

    顾靖似乎是已经察觉到了家族子弟们能力的不足,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太子李弘的教育则是更加认真了许多。

    这其中自是会有私心所在。

    不仅仅是各方面的教育,包括这个太子对于顾氏子弟们的感情。

    以往的顾氏家主们其实是不屑于做这件事的。

    但是对于顾靖这种人而言,他并不在乎自己所谓的道德,只想为了将来免于一些可能存在的麻烦。

    ——御史台必须掌控在顾氏的手中。

    这是大唐的底线。

    在家族子弟才能渐渐跟不上的时候,他必须要为此做出准备!

    这既是有私心的关系,同样也是为了大唐。

    太子李弘是个极为聪明的人。

    不仅仅聪明好学,他同样与父母李治武则天不同,李弘是一个真正心存仁孝的太子。

    这从他各个方面上都看的出来。

    无论是赈灾时偷偷给灾民送粮,还是对待赈灾将士的态度和举动,都彰显了李弘的仁德品性。

    他甚至对萧淑妃和王皇后这两位昔日母后的死敌,也秉持宽仁之心,建议李治宽恕她们的族人。

    仅凭这些,便足以说明李弘的仁厚。

    除此之外,李弘的能力同样不俗。

    随着年龄增长,他开始参与朝政。

    虽然还未能影响大唐的整体局势走向,但群臣已能感受到这位太子的不凡。

    就连顾靖也给予了他中肯的评价:其治国之风“类太宗皇帝”!

    这在当前的大唐绝对是一个最高的评价了!

    治国类太宗!

    太宗皇帝对于手下群臣们的宽仁,又是天底下哪个人不知道的?

    要说哪里不好那就是李弘的身体比较差。

    这似乎是天生的毛病。

    虽然还没有表现出危及生命的症状,但对于群臣们而言,这亦是极为不稳定的因素。

    没办法,大唐前两任的太子都没有落得一个什么很好的下场。

    这对于一个王朝的影响根本不可能完全抹去。

    尤其是如今还有着李承乾的例子在。

    甭说是朝堂之中的群臣,甚至就连李弘的弟弟李贤、李旦等人心中都生出了异样的想法。

    但可惜的就是——

    顾靖在尽可能的避免这一切,大张旗鼓的评价李弘便是同样为此。

    并且李治也十分喜爱自己的这个儿子。

    这才将这种风头渐渐压了下去,没让大唐的灾难再次发生,而李弘的太子位,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愈发的稳固。

    但就在这平稳发展的同时,李治身体的问题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全然爆发了出来。.

    长安。

    洛阳宫内。

    一声声因为疼痛而发出的闷哼声不时响起,顾靖就这样默默的站在殿外,听着殿内的声音,眼神亦是有些复杂。

    李治的风疾越来越严重了。

    哪怕他已经完全放下了所有朝政,一心在养病,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这风疾的影响也是愈发难以控制。

    不仅仅是头疼同样还有着视力衰竭等各种问题。

    时时刻刻都砸在折磨着李治。

    阵阵微风拂过,顾靖默默等在殿外。过了许久,御医才从殿内缓缓走了出来。

    “太傅。”

    未等顾靖上前,太医便已识趣地停下脚步,朝他拱手行礼。

    顾靖没有多言,看着他直接问道:“陛下身体如何?”

    “唉”太医低着头,话未说尽,意思却已再明白不过,“若这风疾始终不退,陛下龙体.怕只在.”

    风疾只能控制,若控制不住,结局其实不言而喻。

    顾靖的眼神略微暗淡。

    先是摆了摆手示意太医离去,而随后就这样默默沉吟了片刻之后,才朝着殿内走了过去。

    见顾靖走了进来,殿内照顾李治的宫女太监立刻纷纷行礼告退。

    顾靖径直走到龙榻前,看着榻上满头虚汗的李治,轻声唤道:“陛下.”

    “太傅,朕怕是不行了。”李治睁开通红的双眼,虽然只能看清一个模糊的轮廓,但他立刻认出了顾靖,虚弱地喃喃道。

    如今除了顾靖,无人能径直走到这龙榻前。

    这一点无需任何怀疑。

    顾靖深深叹了口气,没有说那些宽慰的话,就这样默默站在他的身旁。

    还有什么好说的?

    君臣相交至今,若此刻再说些安慰之词,反倒显得生分了。

    李治对此也毫不在意,他一点点伸出手,徒劳地想要抓住眼前那道模糊的身影,抓了几次都落了空,最后还是顾靖再次上前,主动将自己的手递了过去。

    “有太傅在,朕无忧虑。”李治紧紧握住顾靖的手,语气异常认真,“若朕当真.”

    他的语气微微一顿,深吸了一口气后才再次道:“太傅,这江山社稷,还有朕那几个稚子……就全托付给太傅了。”

    滴滴泪水顺着他的眼角不断流去。

    相比于李世民。

    其实李治对于死亡仍旧是有一些畏惧的,但一直都在告诉自己无需害怕。

    并不是因为别的,只是想着自己需要对得起自己的身份。

    如今大唐盛世的功劳虽然会落到他的身上。

    但身为帝王——

    李治十分清楚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太多的事,只是沿着贞观朝所制定的方向前进,甚至还将一切的权力都交给了顾靖。

    这一切和他的关系似乎并没有多大。

    在这人生的最后阶段,最起码在面对死亡之时,他不希望自己丢了李世民的脸。

    顾靖就这样看着李治沉默了良久,终是轻叹了口气认真点了点头,答应道:“陛下放心!”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瞬间让李治安下了心来。

    他缓缓的松开了顾靖的手,重新躺了回去,就这样缓缓合上了眼睛,并未再去多说些什么。

    时间匆匆流去。

    顾靖虽然担忧李治的身体,但他也必须要抗下朝廷内部的重担,来处理好一切。

    而至于李治,虽然是和顾靖说了这么多,但却也仍是在全力治疗着身体。

    但可惜的就是,他的身体确实是已经到了极限。

    当太医们使用各种方法都控制不了李治风疾的症状之后,李治终于也是迎来了自己的终点。

    乾封十四年,十二月丁巳日。

    李治崩于洛阳。

    谥号孝皇帝,庙号高宗,葬于乾陵。

    太子李弘继位。

    (Ps:求月票,求兄弟们支持一下,鱼万分的感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