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46章 破乌骨,顾氏人屠(二合一求月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单纯的围城自是不可能破开乌骨。

    顾靖的整体思路,就是持续为城中的守军制造恐慌,利用他们畏惧唐军畏惧顾氏的这一点,逼得他们内部生乱。

    高句丽绝对会来驰援乌骨。

    甚至以乌骨城的重要性,高句丽甚至都会放弃直接夺回卑沙城。

    顾靖这就是在赌。

    赌唐军的实力足矣碾压高句丽军。

    赌唐军能熬到乌骨城内守军军心完全崩溃!

    此举确实十分的冒险。

    但在顾靖看来,自古以来不懂得冒险的将领向来难以成名。

    打仗这种事博的就是一个胆量,只要有着足够的利益,那便值得去赌。

    整个辽东半岛此时已经完全分成了南北两线。

    虽然渊盖苏文真的想直接吃掉相对较弱的南方唐军,但此时此刻他也根本调不了太多的兵马!

    局势太严峻了!

    唐军已经在整个辽东防线将他们死死咬住了。

    他但凡要稍微有些动作,极有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整个辽东防线溃败。

    渊盖苏文不敢去赌。

    他只想着能够尽可能的稳住局势,等到唐军自行退去,不可能在此时分出太多的人马。

    而顾靖也判断的没错,随着乌骨城被围之事不断的传开。

    渊盖苏文立刻便做出了反应,连忙更改诏令让那些本要前去夺回卑沙城的援军赶赴乌骨!

    ——辽东震动!

    来自周边的兵马,包括百济的援兵迅速直奔乌骨城而来。

    但问题仍旧是那个问题,乌骨城的地势就注定了此地不仅仅会影响到唐军,包括援军也只有通过一个方向明着来。

    深达数十米的悬崖可以阻挡住一切。

    这些援军只能通过南方的谷口来正面进攻唐军大营。

    这注定无比艰难。

    唐军的装备本就不是这些蛮夷之兵可以媲美,如今唐军更是占据了有利地势,从高打低。

    又怎么可能被这些人破开大营?

    大战不断。

    乌骨城的唯一出路已经完全被堵死,众将士皆是十分担忧乌骨城内的守军趁着这种时候来配合高句丽援兵前后夹击唐军大营。

    但顾靖却仍是十分的冷静,只是派出了些许兵马来预防这一点。

    高乌之不敢出城。

    他害怕这是唐军的计谋,来伪装援军诱使他出城。

    顾靖对于人心上的判断绝对是历代顾氏子弟之中最为耀眼的存才,就连顾易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虽然历代掌权的顾氏子弟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对于人心上的造诣同样不差。

    但他们那多是因为经验,以及长时间的阅历。

    而顾靖则不同。

    他就是天生的政治苗子,为人心性像极了顾泉,极为的成熟有胆,但又显得狠辣。

    和这种人做敌人,只要被他稍微抓住机会,便会被死死的捏在手里。

    “来敌皆斩,无论是否投降!”

    于大军大营之中,顾靖严肃的下着命令。

    听到这话,众将士皆是眼神一亮,不管投不投降皆斩,这对于他们可全都是战功啊!

    大唐对四方的战斗其实一直都在收着。

    这或许是碍于所谓“天国”的面子,对于投降之人皆是饶其性命的。

    但如今可完全不同,顾靖要下死手了!

    顾靖必须要利用好乌骨城内守军忌惮的这个时间段,尽可能的继续扩大他们的畏惧。

    他根本就不可能会留手!

    整个谷口完全成为了一个绞肉机,高句丽的装备本来就和唐军有着差距,在这种地势之下就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占到便宜。

    可他们也没有选择,唯有死战。

    等到乌骨城内的守军出城,前后夹击进攻唐营!

    ——大战四起!

    战鼓如雷,震碎了谷口的晨雾。

    高句丽士兵踩着同伴的尸体,高举皮盾结成龟甲阵,箭矢钉在牛皮上发出闷响,却无法穿透这道移动的城墙。

    顾靖立在瞭望台上,看着敌军逼近,冷笑一声,将手中令旗狠狠挥下。

    “投石车,放!”

    三百步外,十二架投石车同时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

    磨盘大的石弹划破长空,在高句丽阵中炸出猩红的血雾。

    前排盾兵被直接砸成肉泥,飞溅的碎骨如同暴雨般射向后方。

    但高句丽人早有准备,受伤的士兵被同伴拽到阵后,缺口瞬间被新兵补上,踏着满地内脏继续冲锋。

    “杀!!!”

    “杀!!!”

    “杀!!!”

    没有任何的退路,哪怕就算是要用人命去拼,高句丽军都必须要始终向前。

    不可能任由乌骨城这样一直被围下去。

    局势与昔年杨广远征高句丽完全不同,本来高句丽军便畏惧唐军如虎,再加上北方的唐军已经迫使高句丽收紧辽东防线。

    在这种情况之下被围住,收不到任何的消息,都不用想便能想到城中守军到底是会有多么的恐慌。

    乌骨城确实可以守!

    但人心是不可能一直坚守下去的!

    哪怕不能赶走唐军,他们也必须要让城内的守军知道高句丽如今还并没有战败,并未放弃他们。

    与此同时,乌骨城内。

    听着城外那阵阵的喊声以及惨叫声,高乌之此时的表情也是万般的严肃。

    “幢主,这可是援军?”

    他身旁的一众将领此时亦是表情复杂,不由得开口问道。

    高乌之并未回答。

    他怎么回答?

    其实他也弄不清此时城外的情况。

    虽然高乌之很想认定这就是援军,可他也不敢轻易动。

    但凡要上了唐军的当,他可就真的没有回头路了,城破之时定然会是他身死之日。

    就算李世民能够轻易饶过他,但以渊盖苏文的脾气他也是必死无疑。

    他必须要沉着。

    眼看着高乌之并不说话,众将士只感心中的不安愈发浓郁。

    “幢主,若果真是援军至,此乃天赐良机!纵不能尽歼唐寇,亦当踏破其营垒,挫其锐气!”

    “幢主明鉴,请速发兵!”

    “发兵?倘若是唐军的诡计,该当如何?统兵者乃顾氏之人,尔等莫非忘了顾氏昔年之狡诈乎?”

    “.”

    帐中诸将议论纷纷,或亢奋,或犹疑。

    一股焦灼不安之气弥漫开来,愈演愈烈。

    高乌之德面色凝重如铁,眼见众将情态激越,猛地拍案而起,断喝道:“点兵!”

    ——帐内霎时鸦雀无声。

    众人目光齐集于高乌之德面上,有面露喜色者,亦有频频摇头者。

    “然不可尽起大军!”高乌之德目光如电,扫视众人,旋即转向一名心腹裨将,厉声道:

    “传我将令:着你引两千精骑,疾趋接应!若观其情有诈,或见烽燧异动,速引兵还,不得有误!”

    “若真是援军,切记要打探清楚外界的战事!”

    高乌之只能这样选择。

    既不能让整个乌骨城完全失去抵抗能力,也不能白白错失掉这次的机会。

    听到这话,众将士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而那将军也是劳技课领命,旋即便直接带领着人马杀了出去。

    呜.

    随着乌骨城内的号角之音猛然响起,另一片战场再次被开辟了出来。

    唐军遭受到了前后夹击。

    但仍是丝毫不乱,就是在硬生生的隔绝两方人马之间交流的任何可能。

    顾靖亲自带领着麾下人马冲杀,迎战乌骨城内的守军。

    没有任何的仁慈。

    这一场大战虽然人数远远不及北方的前线,但血腥的程度却已经完全超越了那数十万人的战场。

    双方都唯有死战。

    唐军如此,高句丽百济连联军同样如此。

    哪怕是面对着前后夹击,但在地势以及装备的帮助之下,虽然唐军的压力极大,但却亦是没有彻底崩坏。

    也好在此次出海之人都是唐军之中的精锐,他们不会因为受到前后夹击而炸营。

    而乌骨城内的守军同样也是亦如此。

    哪怕已经确定了外面的是援军,他们同样也是不敢倾巢而出。

    说白了,高乌之怕死。

    只要能守住城池,哪怕最后高句丽真的战败了,那也没有他什么事。

    可但凡若真的失去了乌骨城这个重镇。

    他就只有死路一条。

    这就是顾靖最大的底气,他相信自己的判断。

    唐军只需要面对一方的压力便足够了,而且这种压力也只会越来越小。

    乌骨城内的守军会绝望。

    援军同样也会绝望!

    一日;

    两日;

    三日;

    这一场场的大战持续了十日,双方留在此地的人马无数。

    唐军伤亡近三千人,而乌骨城内的守军也足足伤亡两千余人,援军更是损伤过万。

    整个谷口已经完全被尸体所堆积。

    无形的绝望感彻底笼罩在了整个援军与乌骨城之内。

    ——绝望!

    就是绝望!

    他们不知道怎么才能破开如今的局面。

    但无论是对于高句丽的各个幢主也好,亦或是高乌之也罢,他们都不会再去想着强攻了。

    可渊盖苏文的命令摆在那里。

    接下来的十日,他们开始尝试起了各个办法。

    进攻卑沙城,让张亮送来求援信,想着能够分散唐军的兵力。

    但顾靖却直接无视了张亮的求援,并且将众将士也完全安定了下来。

    反包围唐军——

    想要断绝唐军的粮道,效仿顾靖针对乌骨城那般,从外给唐军内部施压。

    可唐军不是高丽军。

    在夺下卑沙城之时,唐军便已经夺下了无数粮草,短时间之内根本就不缺粮草,而两侧的深山更是能给唐军带来无数猎物。

    但他们也只能如此,强攻不下来也只能就这样拖下去!

    不过对于高句丽而言这样也就足够了。

    只要他们能够紧紧咬住唐军,不让顾靖影响到北方的战场即可!

    时间缓缓流逝。

    李世民如今也是已经进攻到了安市城下,与整个高句丽军僵持了下来。

    在如今的辽东三国之中。

    高句丽的实力确无愧于最强,哪怕是面对着大唐天兵,渊盖苏文亦是完美的利用了早已修建好的防线而抵御了下来。

    哪怕他们一直都处于劣势也根本无惧。

    辽东的冬季,绝对不是唐军能够应付的过去的。

    只要这么拖下去。

    唐军就注定需要撤军。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李世民也正是因为如此,未能立下全功,将此事留给了后人,但如今自是有着变动。

    无论是李世民也好亦或是渊盖苏文也罢。

    都十分的明白,这一仗的阵阵核心已经转移到了乌骨城。

    只要唐军能破乌骨。

    便可以直接配合着李世民瓦解高句丽的辽东防线!

    这一仗虽然看似先加入了僵持,但实则变动仍旧极大。

    渊盖苏文不断的调集人马,想要趁着这个机会直接困死顾靖,但顾靖又岂会没料到这一点?

    随着时间缓缓流去,气温不断的增高。

    他直接便将目光放在了乌骨城内守军唯一的水源之上!

    ——投毒!

    这在古代战场想来皆是一个十分有用的手段。

    虽然自顾氏不断发展医术,将喝沸水之举在整个九州普及开来之后,这种现象逐渐消失。

    但不代表着完全无用,更别说高句丽的医疗技术远远不如九州!

    乌骨城内只有一处稳定的水源,是从高山之上流下来的溪水,这对于唐军而言,就是天赐的机会。

    只不过——

    这种手段有些歹毒。

    以当前的局势来看,只要出现了瘟疫,那乌骨城内定会死伤无数。

    但无论是顾靖也好亦或是唐军的其他将士们也罢,根本都不在乎这一点。

    在其他人眼中看来。

    渊盖苏文的各种举动已经是触犯了天威,而他麾下的将士自然也是该死。

    而对于顾靖而言,那就更简单了。

    ——蛮夷畏威而不怀德。

    无论是顾熙也好亦或是顾琛顾烨等人也罢,他们已经攻下了蛮夷太多次,给了他们足够的恩惠。

    但如今高句丽竟然还会出现这事,便足矣说明了这一切。

    他此行就是要立威!

    顾靖早已想到了这一切,为何要在一开始便立下顾氏与大唐的旌旗,并喊话不降者皆斩?

    他不仅仅是要震慑敌军,而是从一开始便打算这么做!

    如今的乌骨城战事涉及到全局。

    他更是不会有丝毫的留手!

    ——局势顿变。

    顾靖虽然让将士们寻找到了新的水源,但为了防止意外他同样是要求全军必须要饮用沸水。

    虽然这同样也免不了疾病的蔓延,但却亦是有着作用。

    不过乌骨城内则不然。

    随着第一个患病之人出现在城内,瘟疫不足半个月边境蔓延在了这座已经全封闭的城内。

    高句丽的医疗水平太差了。

    虽然他们也懂隔离之说,可奈何乌骨城已经成为了决地。

    而为了守城,他们又不能杀掉患病的守军。

    恶性循环之下。

    这场瘟疫瞬间便弥漫在了整个乌骨城之内。

    艳阳之下,每天就都有人死去,声声咳嗽以及哀嚎之音响彻在城内。

    ——甚至就连高乌之自己都病了!

    整个城内哀嚎不断,所谓的巫医根本就不可能解决掉这种问题。

    甚至在痛苦之下城头的守军都开始出现了跳城自尽之人。

    绝望的气氛笼罩。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唐军更是加大了防范。

    顾靖并未选择攻城。

    并不是畏惧瘟疫,虽然此行唐军并未准备专门的口罩,但亦是可以用衣物遮挡口鼻,不会立刻染上瘟疫。

    而是没有必要。

    当踏出这一步之时,乌骨城便已经成为了一座死城,哪怕就算彻底攻下了乌骨,顾靖也不可能会让将士们扎根在城内。

    顾靖备战,不仅仅是为了防范那些援军,同样也在为前往战场在做着准备。

    微风拂过,顾氏的旌旗与大唐的旗帜随风飘荡。

    虽然喊话早已停止。

    但那一个个患病的守军不由自主的还是想起了唐军当时喊得的那些话。

    不降者皆死!

    这一切如今似乎已经一言成谶。

    绝望的情绪不断将自身,越来越多的将士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选择在城墙之上一跃而下。

    城内。

    高乌之已经咳出了鲜血,但他仍旧未曾放弃求生的希望。

    他不想死!

    他想要派人去突袭,就派那些患病的将士,哪怕不能破开城门也必须要让唐军染上疾病。

    可这些人到了如今的这个地步又岂会再听令?

    没错,如今的城内已经完全失控了。

    染病的将士们不想死,仅存一些未曾感染的将士们甚至就连门都不敢出,害怕感染。

    不仅仅是最底层的将士。

    就连那些将军们同样也是如此。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高乌之终于是放弃了。

    他派出了使者,想要向唐军投降,只想着唐军能救自己保住一条性命。

    但这所谓的使者,就连唐军的大营都进不去,还未等靠近便已经被射杀,尸体就那样倒在乌骨城的城前。

    包括那些从自尽的将士们尸体同样也是如此。

    这种不留活路的举动刺激到了所有人。

    整个乌骨城内仅存的数千人,在这种情况之下,终是开始不顾一切放弃了城池,开始冲锋。

    野兽都有求生之本能,更何况是人?

    但可惜的是虚弱的他们突破不了唐军的箭矢,也冲进不去唐军的大营。

    乌骨城下,已非战场,而是人间炼狱。

    那些曾拼死一搏的身影,此刻尽数倒伏。

    曾经象征希望的冲锋之路,铺满了绝望的终局,尸体层层叠叠,密密麻麻,从城墙根一直蔓延到唐军大营前数百步的距离。

    他们大多保持着向前扑倒的姿态,有的手中还紧握着早已卷刃或折断的劣质兵器,有的徒劳地伸着手臂,仿佛想抓住最后一丝虚无的生路。

    高乌之的尸体同样也在其中。

    此时的他早已气绝,眼神之中满是绝望。

    或许他也从未想过自己竟然会以这种方式落幕,无论生前多么的辉煌此时皆已成空。

    这一幕,甚至就连唐军都不忍直视。

    但顾靖却仍是十分的平静,在众将士面前淡然说道:“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这些人若是杀入军营。”

    “我军将士,又岂会有什么好下场?”

    “如今挡住他们,也是挡住了瘟疫。”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迅速让众人缓和了许多。

    顾靖确实说的没错。

    战争之中,无需有什么仁慈。

    以辽东半岛的医疗水平而言,若是将这些人全都放出去,绝对会给他们造成更大的伤亡。

    “传我将领,三军务必遮住口鼻,尽快穿越乌骨。”

    顾靖再次下令。

    他已经不想再等下去,必须要利用消息还未曾传出去的时间,来辐射整个战场。

    “可要放把火?”常何不由得问道。

    顾靖摇了摇头,旋即转过头看了看后方,似乎隔着大营便看到了那些包围在外的高句丽百济练兵,淡淡一笑:“留给他们。”

    “也顺便让他们知道.不降者皆死!”

    众将沉默。

    哪怕他们比顾靖的官职要高,但到了如今的这个地步全都是不由自主的以顾靖为首。

    大军迅速整备。

    顾靖的此举确实是有些冒险,哪怕是遮住口鼻,但细菌这种东西也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但这也是唯一的办法。

    如今已经是夏季了,留给大唐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虽然如今的大唐并不缺粮草,但想要直接弄出来数十万能够预防辽东严寒的棉衣,同样也是不可能的。

    必须要在冬季到来之前结束战争。

    当夜,唐军趁夜而去。

    一匹匹战马踏着黏腻的血渍前行,铁蹄无情地碾碎那些尚未完全冷却的尸体。

    惊奇的是那些援军竟然没有发现唐军的异常。

    他们似乎早就已经开始摆烂了,也从未想过唐军能够越过乌骨城。

    在消息完全闭塞的情况之下。

    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乌骨城内早已瘟疫蔓延。

    直至第二日傍晚时分,探马回营,他们这才收到了消息。

    当听到唐军大营竟然空了之时所有人都懵了。

    整个援军迅速便有了动作,再次杀向了唐军大营,又经过数次试探之后这才放心穿过唐军大营,直奔乌骨城而去。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让所有人都感觉到胆寒的一幕。

    在烈日的炙烤之下,哪怕仅仅过去一日,遍地的尸骸也早已发生了可怕的变化。

    浓烈到令人窒息、作呕的腐臭如同实质的瘴气,在热浪中翻腾弥漫,远远地就扑面而来,几乎要将人熏晕。

    这气味混合着血腥的铁锈味、内脏破裂后的甜腻腥气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蛋白质腐败的恶臭,形成了一种地狱般的气息。

    而顾氏与大唐的旌旗竟然还屹立在那土垒之上,随风而动。

    几乎瞬间便有不少人从马上跌落了下来。

    哪怕就是一众将领见到这一幕,脸色都不由得发白,身体忍不住的颤抖。

    这些人彻底被吓破了胆。

    一时之间,他们甚至都忘了把消息送出去。

    他们不敢也不愿再打下去了!

    安市城。

    李世民已经困在这有些时日了。

    他早已让人包围了整个安市城,但却始终没有任何破城的机会,只能选择围点打援的战术。

    而渊盖苏文虽然明知这是计策但也必须要派人时不时的去救,只有这样才能让城内的将士们彻底安心。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确实是获得立刻几次大胜。

    但却亦是难以破开安市城。

    高句丽的防线在当前这种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就是如此难以攻破,除非完全不顾人力物力。

    但很显然,李世民是不可能会做出这种选择的。

    众将士皆是明白这一点。

    不过却也没人会去提撤军之事,因为李世民的态度十分明确,海军定会突破乌骨。

    虽然如今因为那些援军反包围的关系,他们也是早已和顾靖断了联系。

    但李世民却仍是十分的坚定。

    他就是在等。

    紧紧咬住安市城就是在等顾靖突破乌骨,届时和他共同撕开辽东防线。

    在这种情况之下,自是不会有人去触李世民的眉头。

    但那种紧张的气氛却还是在整个唐军之中蔓延。

    与此同时,平壤城中。

    与唐军的气氛完全不同。

    随着时间不断将的流去,如今的平壤城内早已不像唐军刚刚杀来辽东之时那般凝重了。

    这也是正常的。

    对于他们而言日子拖得越久越有利,等到天冷了唐军自是会撤去。

    至于那些丢去的城池也根本无需在意。

    唐军铩羽而归,届时他们高句丽在辽东的声望自是会更加滔天,再夺回来便是,甚至都有人想到了进攻中原之事。

    毕竟如今的辽东在他们看来已经成为了不败之地。

    此时,王宫之内。

    众将士正在随渊盖苏文饮酒作乐,自是免不了一番吹捧,哪怕前线战事明明十分的焦灼,但众人也是越笑越开心。

    到了酒过三巡之际,更是有人直接提议让渊盖苏文称帝。

    “哼!什么所谓的天可汗,还不是拿我们丝毫没有办法?待敌军撤去,以大莫离支之威,当称皇帝!”

    此言一出,殿内的气氛瞬间便达到了高潮。

    又有谁会拒绝呢?

    “不错!大莫离支就该称帝,先灭了新罗再吞了百济,届时咱们也未尝不能入主九州啊,哈哈哈!”

    “大莫离支当称皇帝!!”

    “请大莫离支称帝!!!”

    “.”

    声声呼喊声不断响起,众将士可谓是器宇轩昂。

    九州的文化他们可不陌生。

    若是渊盖苏文称帝,他们每一个人都能获得不小的好处。

    看着眼前的众人,渊盖苏文此时也是满脸得意之色,不过他却也并未愚蠢到这个地步,当即摆了摆手道:“不必多言。”

    “待此事结束,且先灭了新罗再议。”

    ——他并未直接拒绝!

    谁不想当皇帝?

    虽然他如今在整个高句丽内部早就已经成了皇帝,可这与占据了整个九州可完全不同!

    众将士也都是老狐狸了,眼看着渊盖苏文并未拒绝,当即眼神一亮,更加的吹捧了起来。

    “大莫离支真乃神人也,与传说之中的苍狼逐日者相比怕是也不逞多让!”

    “没错,什么苍狼逐日者,那是没遇到我大莫离支!”

    “.”

    殿内气氛愈发的浓烈。

    渊盖苏文笑的是越来越开心,到了最后他更是直接派人去嘲讽唐军。

    一来可以让麾下大军更加的有士气。

    二来也可以灭一灭敌军的气势,再气一气李世民。

    众将更加开心,到了如今的这个地步,他们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危机感,脑子里只剩下了对未来的幻想。

    整个北方战场愈发的严峻。

    对于高句丽军的嘲讽,李世民甚至都动了要强攻安市城的想法。

    也好在长孙无忌此行跟随在了身旁,在一众将士的劝说之下,李世民这才忍住了这个念头。

    但渊盖苏文的嘲讽却还并未停止。

    一日;

    两日;

    三日;

    双方围绕着整个安市城开始了拉扯,渊盖苏文甚至就连援兵都不用再派了,只需要靠着此举便可以稳住守军士气。

    相反,唐军的士气则开始略显低迷。

    李世民遇到了与原本历史之中相同的问题,在不能强攻的情况之下,士气就根本无法避免持续的衰弱。

    甚至都已经开始有人提起了退兵之事。

    当然,他们说的十分委婉。

    将这一仗称为大胜,就以他们夺下的城池以及斩获来进行劝说。

    其实大唐确实可以称之为赢了。

    双方的伤亡差距极大,且还已经攻破了十余座城池,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可为大胜。

    但对于李世民而言。

    没有灭掉高句丽,甚至就连渊盖苏文都没有拿下,又怎么可能称为大胜呢?

    但为了大局而言他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是夜。

    唐军大帐内,烛火摇曳。长孙无忌应召入帐。

    甫一踏入,便见李世民面色沉凝,端坐案后。长孙无忌心头一凛,当即垂首,肃然行礼:“陛下。”

    “辅机,近前说话。”李世民的声音听不出波澜,只抬手示意他上前,待长孙无忌趋步至前,李世民目光如炬,直接问道:

    “撤军之事,汝意如何?”

    长孙无忌一直都没有对此表态,他现在为人处世是愈发的老道了。

    闻言,长孙无忌表情不由得一变。

    偷偷的看了一眼李世民,他试探着道:“辽东苦寒,我军自是不能等到寒冬之时”

    李世民并未多言,只是整个人的眼神愈发的复杂。

    沉默了良久之后这才悠悠叹了口气,“看来朕确实是老了。”

    “陛下。”长孙无忌连忙开口:“陛下只是仁爱天下百姓罢了,若是不然区区高丽又岂会挡得住我大唐天兵?”

    他说的确实是实话。

    但李世民却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确实感觉到自己的衰老了,此次出征对于他而言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帐内瞬间静默。

    长孙无忌也不知该如何宽慰李世民。

    就这样沉默了良久,李世民这才摆了摆手示意长孙无忌离去。

    但就在此刻——

    “嘚嘚嘚——!”

    急促的马蹄声骤然撕裂夜的死寂!

    紧随其后的,是一声嘶哑而亢奋的嘶吼,由远及近,撞入大营:

    “我乃行军副总管顾靖遣使!速报陛下!乌骨已破!我军随时可自侧翼凿穿敌阵!!!”

    声浪如惊雷炸响!

    长孙无忌脚步猛地一顿,倏然望向李世民。

    案后的李世民早已霍然起身,眼中再无半分犹疑,唯剩凛冽杀意,断喝如刀:

    “召!速召来见!!!”

    (Ps:贞观朝也要结束了,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鱼会尽力更新的,但身体确实小毛病一堆,昨天心悸的完全没法码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