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一百零四章 隆兴初一天下大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时想得倒简单,可大户豪强怎么可能会干干净净?

    真当旧社会的地主阶级都是大善人不成?

    小辫子不抓便罢了,一抓就是一大把。

    其中颇有几家是‘我不吃牛肉’这种等级的货色。

    在刘淮亲自率兵撑腰之下,刘时摇身一变,成了青天大老爷,以协助金军决堤的罪名,开始挨个找这些豪强的麻烦。

    不着急不成,因为气温的急剧下降,遭遇水灾的灾民已经有人冻饿而死了,缺衣少食的窘境只是得到了缓解,却从来没有从根底解决过。

    与此同时,在宿州坐镇的刘淮得到了两个消息。

    一个是武捷军抵达了寿州,并且在淝水与淮河交汇处建立军营,征募兵马,仿佛已经接到了完颜亮的具体命令,要大干一场。

    另一个则解决了困惑刘淮与梁肃数日的疑问。

    当日徐州豪强为什么在程凤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试图给梁肃一个下马威?并且在事后正面对上之后,还想行刺杀之事?

    他们难道不知道梁肃代表着的是刘淮的权威?代表整个汉军的意志?

    徐州大户吃了恐龙鞭了吗?这么猛?

    十二月二十八日,就在各地都平静下来,准备过年的时候,赵白英亲自率领一股兵马,攻下了彭城县西南的一处山寨,剿灭了其中的山匪,随后亲手将几家逃脱的大户从其中揪了回来。

    回到彭城后,不用言行拷问,这些人就全招了。

    这事还要从纥石烈良弼抵达徐州,夺取徐州三万户的指挥权时开始说起。

    所谓大难临头各自飞,当时事态越来越紧张,徐州大户们也是各自找出路。

    比如程凤等人就早早联系上了刘淮。

    而另一股人则是在暗中与宋国取得了联系。

    准确的来说是与张子盖取得了联系,并且得到了许诺。

    当然,你让张子盖出兵跨过淮河,到金国境内与金军死战,他是不敢的。

    但当根搅屎棍还是可以的。

    张子盖就等着山东义军与金军厮杀个两败俱伤,再出来占便宜,到时候徐州不管是谁占着,他都可以跟这些豪强大户里应外合,将徐州夺回来。

    收复徐州可是韩世忠都没干成的事情。

    若是张子盖能成功,什么成闵、李显忠、吴拱都要靠后站,他就是新的宋国元帅!

    为此,张子盖甚至已经做好了与刘淮火并一场的打算。

    只要徐州在手,哪怕是虞允文也得捏着鼻子认他张子盖的功劳!

    这个算盘打得实在是太敞亮了,也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

    因为金军的战斗力在这里摆着,堂堂之阵,即便是打败了,也会给山东义军各部造成极大伤亡。

    但是有一句话叫作人算不如天算。

    十月左近的时候,张子盖在山阳左近打猎,受了些许风寒,到了十二月,他病情加重,随即一命呜呼了。

    享年五十一岁。

    这厮竟然与真正历史上死在了同一年同一月,也算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了。

    可随之而来的蝴蝶效应,才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淮东大军副总管刘宝一边试图掌控兵马,一边将这个消息告知宋国朝堂。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刘宝通过收拾张子盖的公文,发现了他与徐州豪强的勾兑,并且瞬间就怦然心动了。

    张子盖想要凭借夺回徐州的大功来成为宋国第一元帅,刘宝同样想要用这等功劳,让淮东大军总管之位稳稳落袋。

    也因此,刘宝一边准备出兵,一边强行命令徐州豪强,一定要坚持住立场,不要屈服于刘淮的淫威。

    可能会有人有疑问,刘宝能擅自出兵渡淮吗?

    可以的,因为淮东大军有江淮宣抚使叶义问的军令,让他们入驻山阳,随时准备北上接应山东义军。

    以往张子盖只是用各种理由作敷衍罢了,但如今刘宝决定坚决的执行军令,那谁也说不出什么来,还能让两位宣抚相公替他背锅。

    这世界上有聪明人,就有蠢人。

    程凤等人能将山东义军与宋国之间的关系理清楚,知道其中的错综复杂程度。然而其他人都不成了。

    尤其这些越过近在咫尺的刘淮,而求助宋国的徐州豪强就更是如此了。

    在他们看来,山东义军既然向宋国称臣,也是宋国的臣子,那徐州豪强干脆直接投靠宋国罢了,何必要再给自己脑袋上多找一个主子?

    因此,在刘宝的军令传来之时,这些脑子不清楚的豪强立即就拿出了徐州主人翁的气势,想要让梁肃知道,徐州到底是谁说了算。

    这也就是徐州一连串争端的起因了。

    理清前因后果之后,不只是刘淮与梁肃一阵无奈,就连程凤也有些懵逼。

    当日举义抗金夺回苏堤的时候,已经说的不能再清楚了,当时程凤不止将汉高祖、楚霸王拿出来举例子,更是举起了刘淮同款‘漢’字旗,合着你们还是不懂其中的意义吗?

    人怎么能在政治上迟钝到这种程度?

    刘淮甚至能从送来的书信上,看出梁肃的无语。

    “传我军令,令王雄矣率忠义军,平定南线未收复郡县,西南以宿州涣水为界,收复宿州、泗州、邳州全境。”

    在一阵无奈之后,事情还是要做的,此时还有几个县没有收复,王雄矣此番功劳比较小,也就将此事让给他了。

    军令下达完毕之后,刘淮想了片刻,亲自提笔给李通写了一封书信。

    作为专职应对宋国二十年的老政客,李通已经算是‘对宋国宝具’了,在与宋国的交涉中,询问他比问谁都管用。

    刘淮倒也没有想此时就与宋国决裂,只是此战必然是要向宋国报捷的。

    就算刘淮不干,魏胜也一定会这么做的,与其让魏胜将家底全都摊出来,还不如由刘淮先用生米煮成熟饭,写出能说得过去的报捷文书,到最后让魏胜署名即可。

    想必魏胜也不至于为这点小事,就拂了刘淮的面子。

    而且,刘淮也需要给政治盟友虞允文作交待的,虽然虞允文没有主动出兵,却还是出了一些粮草的。

    想必有了此番大胜,宋国朝中的主战派势力也会增长几分。

    除此之外,还有个重大问题。

    此番收复了许多失地,若是宋国派来官员该怎么办?

    总不能都杀了吧?

    这种事若是能一开始就敷衍过去,那就再好不过了,该作怎样的政治交换,也得是细细思量的事情。

    书信被八百里加急送出去后,刘淮就准备过年了。

    虽然是在军中,又无法团聚,粮草也有些短缺,可刘淮还是决定要热闹一下,取出了封存的马肉干,剁碎之后,与粟米与麦同时煮了,大飨全军。

    随后,大年夜时,军士们跳起了舞蹈,唱起了歌曲,渡过了欢腾的一夜。

    这不是刘淮第一次在军中过年,想来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等待全军都已经安寝之后,刘淮方才在帅帐中沉沉睡去,直到第二日天光大亮时才起身着甲。

    他望着朝阳,难得有些出神。

    这一天,正是大年初一,绍兴这个年号终于成为了过去时,这个充斥着英雄与小人、欢呼与愤怒、北伐与苟和、高尚与卑贱、文弱与残暴的复杂时代终于成了历史上的一个符号。

    隆兴元年,正月初一,天下大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