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0580 你的计划很好,但我要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心坚忍不住问道,“千户,我有些想不明白。既然等司钥库奏折一上,宝钞的价格就会上涨,那咱们何必再便宜外人?”

    “咱们的人在七大税关收购了大量的宝钞,就算司钥库奏折没上,也把宝钞的价格买高了两成。”

    “其他地方虽然也有不少宝钞,可只要朝廷重启宝钞的事情传开,那么宝钞的价格就会应声上涨。”

    “就算有人想要从中获利,除非他们收集宝钞的速度,超过消息传播的速度,不然根本就得不了多少好处。”

    “千户手中有这么多宝钞,到时候慢慢出售,一定能赚的更多。”

    裴元听了此言,却不见有什么轻松,而是轻笑道,“话可不是这么说。事情真要是这么简单,大明宝钞就不会跌到几十贯才能兑换一文了。”

    “宝钞到底值几个钱,不是纸上的数字能决定的,是人们心里的数字决定的。”

    “若是利令智昏,贪图暴利,很可能承受难以估量的损失。”

    陈心坚听得一惊,连忙问道,“莫非,这里面还有什么变数?”

    裴元沉默片刻,悠悠说道,“心坚,你觉得这次司钥库上书是什么人推动的?”

    陈心坚想着自己从裴元哪里听来的只言片语,试探着问道,“要么是那些想要重振大明宝钞的人,要么是想要趁着宝钞价格走高,借机图利的人。”

    裴元笑了笑,倒也点了点头,“有可能,但也不全面。那你,觉得,会是哪些人想要重振大明宝钞?”

    陈心坚闻言,脑海中闪过几个答案,只是还有些吃不准。

    就听裴元继续道,“大明的宝钞,主要是用于朝廷的开支。这其中最大的两块,一个是官员的俸禄折色,一个是军队的军饷和赏赐。这也是随着宝钞大幅贬值,官员和军户渐渐苦不堪言的主要原因。”

    “朝廷为了让发行出去的宝钞流通,也为了回收宝钞,建立了几大税关,允许商人以宝钞缴纳商税。而且还让百姓在购买食盐的时候搭配一定额度的宝钞。甚至还允许官员和百姓缴纳罚款赎罪的时候使用宝钞。

    “前些时候,刘瑾恶政免了百姓购盐时需要用宝钞额外缴纳的户口食盐法,就是一件加速宝钞贬值的大事。”

    陈心坚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要是这么说,那是不是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官员和军队作为宝钞的最大持有者,和宝钞贬值的最大受害者,他们应该是宝钞的支持者。”

    “这次的司钥库上疏,莫非是有朝廷和武官勋贵在背后作为支持的?”

    裴元却摇头,“恰恰相反。这些大明宝钞的受害者,也是希望宝钞死掉的人。因为他们已经对宝钞失去了信心,更希望彻底废弃宝钞。”

    “因为废掉宝钞之后,朝臣就可以理所应当的要求朝廷以其他方式,弥补宝钞折色的俸禄。”

    “所以,朝廷废除白银禁令,取消宝钞唯一货币地位,就是在三杨执政的第一年。”

    “现在流通的宝钞,也主要是洪武、永乐年印制的,就连宣德年间的宝钞都十分罕见,更遑论成化、弘治了。”

    “只不过,废除宝钞的行动没这么顺利,直到今天,宝钞仍旧还在半死不活着。”

    陈心坚想了想,说道,“这么说,背后推动司钥库上疏的人,应该和咱们一样,也是试图从中捞一笔的。”

    接着又有些不解,“若是如此的话,大家的目的相同,更应该合力的把宝钞的价格做起来才是。”

    “而且这些人肯定想不到还有千户黄雀在后,未必会急于出货,说不定,还能让他们为千户做了嫁衣。”

    裴元听了,原本那慵懒和缓的目光,却慢慢变得锋利起来。

    他淡淡道,“原本我就是这么想的。”

    “但是,本千户这些天忽然想到了一个最坏的可能。”

    “这种最坏可能性,让我如芒在背,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的精力全力应对!”

    “所以本千户才必须要立刻壁虎断尾,舍弃大笔的利润,筹集白银准备迎战!”

    陈心坚听到这里,悚然一惊。

    原本他还以为这是一次轻松的收割,能够借着这个机会美美的赚上一笔利润,但是看裴元这如临大敌的态度,让陈心坚也紧张了起来,“千户的意思是,这其中还有变数?”

    裴元沉声道,“我怀疑这次重启大明宝钞,很可能是那些见不得大明宝钞好的人做出来的。”

    陈心坚听得一愣,不解的问道,“这怎么可能?若是敌视大明宝钞,为什么还要特意让司钥库上疏,让朝廷再次允许征收大明宝钞?”

    裴元不由想起了之前的那桩事,微微冷笑道,“那就另有缘故了,以前我还没有把这两者关联起来,只是我最近越来越觉得不对劲。”

    说完,他转开话头问道,“你可知道朝廷为什么在正德五年,暂停在几大税关征收宝钞,转而征收白银吗?”

    陈心坚对这个问题并不陌生,很机敏的答道,“那是因为朝廷为了平定刘六刘七的叛乱,急需储备大笔的白银,以做应对。”

    裴元点头,“不错。”

    “刘瑾当政的时候,通过查贪、查亏空,短短两年多,就让各地补上来了三百万两银子的差额。为了平乱,朝廷也临时在各大税关征收白银。”

    “可是这些银子,在平定霸州叛乱的时候,被挥霍一样的消耗殆尽。”

    “别人对此可能不清楚,但本千户心里是有数的,太仓银的存量已经到了一个很微妙境况了。”

    “这个存量应对朝廷的花销,应该是有些富余的,但是一旦出现什么变故,朝廷有什么用钱的地方,肯定会捉紧见肘。”

    “这件事我之前就留心着,只是还未得到什么头绪。”

    “前些天,我在琢磨大明宝钞的事情,忽然就有所感触,把这两者关联了。”

    说着,裴元给出了那个要命的判断,“太仓银被放血之后,若是再断了白银流入的口子,事情不是做的更彻底吗?”

    陈心坚有些明白了,“所以,千户认为,司钥库上疏的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大明宝钞,而是有人意在太仓,想要截断太仓银的流入?”

    裴元没说话,但是这片刻的沉默,显然是认可了这种猜测。

    裴元缓了缓,说道,“也不完全吧。操盘此事的,一定是个世间罕有的谋略高手。”

    “司钥库奏折一上,不但能够借机截断太仓银的流入,还可以趁机一口气打垮大明宝钞。说是一举两得也不为过。”

    陈心坚有些糊涂了。

    司钥库奏请重启大明宝钞,对大明宝钞无疑是一个积极的消息。

    许多人都会看到大明宝钞那巨大的升值空间,并且追逐其中的利益。

    一旦大明宝钞的热度上升,别说被打垮了,说不定还能重新稳定币值。

    裴元在这几日的思索中,已经看透了其中的利弊。

    “这次的司钥库上疏,乃是一个致命的诱饵。他们想要诱捕的,就是那些最后的、仍旧对大明宝钞抱有幻想的人。”

    “一旦那些试图拉抬大明宝钞的力量入局,那么这件事的幕后之人,就会将早有准备的大量大明宝钞倾泻而下。”

    “这样一来,他们不但可以拿到宝钞暴涨产生的巨额利润。还可以通过凶猛的砸盘,将其他入场者的财富,全部套牢在宝钞上。”

    “然后一旦天下有变,太仓银的危机爆发。他们就可以在完成自己的筹划之余,顺手给大明宝钞狠狠地一刀。”

    陈心坚的脸色变了变,也明白了裴元的意思。

    “千户是说,等到太仓出了问题,那么朝廷很可能会惯性的采取和正德五年相似的手段,再次停征大明宝钞,转而改从几大税关征收白银?”

    “这手段……,也太凶狠了吧!”

    想想正德五年暂停征收宝钞之后的事情。

    仅仅这短短的两年,大明宝钞的价格就从一贯宝钞兑换两文铜钱,跌到了几十贯兑换一文钱。

    这个跌幅,说是原地崩塌也不为过了。

    一旦朝廷再次停征宝钞,引发信心崩盘,后果可以想象。

    这会让本就在抛售下被砸的奄奄一息的大明宝钞,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

    所有看好大明宝钞,并跟风炒作的人,也都将倾家荡产,死无葬身之地。

    陈心坚终于明白了,为何在如此有利的局面下,裴千户还能说出“如芒在背”这样的话了。

    他干咽了口唾沫,“千户的意思是,我们是螳螂,后面还另有黄雀。”

    裴元淡淡道,“不错!”

    陈心坚先是心慌了一阵,接着又想到,既然裴千户早早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个老六未必不能成为猎杀黄雀的人。

    这么一想,陈心坚竟然还有点小振奋,“那千户是要和他们干到底了?”

    裴元的脸上的神色平淡,话语却异常的坚定,“我裴元,绝不退让!”

    陈心坚虽然不明白自家千户为啥非要坚持打这一仗,但也觉得自己问的有些多余了。

    裴千户都已经在调集白银准备迎战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只是,虽说信任自家千户吧……,但毕竟自己也要投入身家的。

    有些事情,还是问清楚了心里踏实些。

    于是陈心坚干咳了一声,讪讪道,“这么大的事情,千户总不会孤军奋战吧?这满朝上下,难道就没有愿意和我们并肩作战的?”

    裴元之前显然是打定主意要自己单干的。

    听到陈心坚这么问,才琢磨了下,“或许有吧。咱们的皇帝可能乐见其成,在白银交易上被收割的那些北方地主豪强,说不定也会掺和一手。”

    要说到最希望宝钞价值能够拉起来的,无疑就是大明的天子了。

    自从永乐之后,历代的皇帝都在努力的试图提振宝钞的币值。

    因为宝钞的价值哪怕上升那么一丁点,相较于朝廷动用宝钞时的体量,都意味着能额外兑现一笔庞大的财富。

    那北方的地主阶层呢?

    这些以耕种为主的地主豪强,难以在对外贸易中获取白银。

    南方就不同了。

    他们放弃传统耕种,然后种植桑麻,生产瓷器,炼制铁器。

    之后就可以把这些产品,用数倍的价格,从海外贸易换回白银。

    这些膨胀后的白银,如果拿来廉价的掠夺北方土地生长出来的作物,就会彻底的破坏大明的经济结构。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还可以用南方的钱养北方的兵,缓施手段,慢慢的维持住经济平衡。

    可是白银,除了是货币,本身还是商品。

    它自己附带着成本和不菲的利润。

    别看白银在大明稀罕,但是在很多地方,却有着丰富的产量。

    如果大明彻底废掉宝钞,持续的推高对白银的渴求。

    那么那些外面的商人,拿着弄来的廉价白银,就能趴在大明身上吸血,将大量的劳动所得,从大明轻而易举的收割走。

    留下的,只有被破坏的经济结构,以及被白银搅的矛盾丛生的社会生态。

    这踏马要是再搭配上推高白银估值的“一条鞭法”,那可真是绝了。

    一条鞭法造成的白银剪刀差,彻底破坏了北方的经济。结果执政的南方派过得很爽,连军费也不是很想掏了。

    ——最后,刀向南指,神州陆沉。

    在很多的历史分析中,总有各种各样大明亡于这,大明亡于那的各种说法。

    大明到底亡于什么,裴元还真看不清楚。

    但是他却清晰的认识到了一件事。

    正德七年的这次司钥库上书,以及这次大明宝钞最后的一次反扑,是大明能不能活下去,最要命的时间节点。

    因为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由外国的白银商人掌控,那个这个国家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可如果,能借着这个机会稳住大明宝钞的币值,然后把带着剧毒的一条鞭法,从绑定白银转为绑定大明宝钞。

    接着,以宝钞的两大主要受益群体,官员和军队,监督宝钞的发行。

    大明或许真的能走出一条不同的路。

    至少,在税收转为宝钞之后,朝廷也不希望收上来的税变成一堆烂纸。

    官员和军队,也肯定不能容忍指望一堆烂纸活着。

    利益的平衡和互相的钳制,完全足以保证宝钞的体系运行下去。

    所以。

    不管这个计划是哪个幕后老阴比在推动,最终又为了什么,裴元都已经做好了强行接管的准备。

    ——你的计划很好,但我要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