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且,袁绍这个父亲也给了,他们这些儿子们充足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行发展。
然而,如果他穿越成曹操的儿子,那别说私自培养势力,你就是与朝臣交往过于密切,都有可能被教训,曹操很忌讳这个。
这是曹操的英明之处,天下还未统一之时,他需要所有臣子的目光,都集中到大业之上,而不是因为区区的世子之争,勾心斗角,离心离德,此乃祸乱之根源。
不过话是没错,理也是这个理,不过真发生到自己身上时,那可不好。
后人经常诽谤,大晋太宗宣武帝袁熙。
说他虚伪说他双标,不过袁熙他是一位枭雄,是一位政客对吗,你指望袁熙,他能有多少节操可言,笑话,他的操守按斤卖。
所以,选择君主,可以投靠曹操,如果是做儿子,那肯定选择袁绍。再不济,刘备也是可以的,阿斗刘禅就过的,无忧无虑的。因为,有人为他负重前行。
。。。。。
将军府。
因为青州攻略的事情,袁绍却是陷入沉思,虽然他正值壮年,但是关于继承人的问题,说实话,他也早已在心里思考,嫡长子继位,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不过,他自己呢。
他之前比较偏爱,自己的小儿子袁尚,直到自己的二儿子,袁熙异军突起,崭露头角。
袁绍心中的计较,也就多了起来。
袁熙四岁时,一怪书生说袁熙贵不可言,将来必能定乱安民,还有袁熙出生时的异象。
袁熙自身也表现的越来越优秀,这都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因素,古人很看重天命。
随着袁绍的地盘逐渐扩大,手下人越来越多,就算他不想,麾下人也会有想法。
他们选择各自支持的公子,袁绍确实好谋无断,可不代表他没有自己选择的倾向。
就目前来看,他已渐渐偏向袁熙,不过到底有些犹豫,他想了想,还是叫来了自己手下,此时唯一可以谈心的人,许攸。
怪道士的一句,天日之表,龙凤之姿,定世安民,直接给了袁家,天命的无限可能。
所以,袁隗和袁绍都很看重袁熙,要不是礼法约束,袁熙将是铁定的接班人。
。。。。。
见许攸到来,袁绍开门见山说道:“子远以为,吾之三子如何?”
闻言,许攸惊讶于,袁绍的直接,他印象里袁绍,可不是此时这个样子,立储这样的事,就算他心有所属,也会犹豫不决的。
许攸想了想,措辞说道:“大公子勇武,三公子聪慧,只有二公子,某有些看不透,不过某最看好的,也正是二公子。”
他未称主公,袁绍也未呼他属下,二人就像是老朋友一样,坦诚地聊天。
见许攸如此回答,袁绍颇有感慨说道:“是啊,显奕早已与从前不同了。”
说着,袁绍又将袁熙之前,向自己请求出征青州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下。
许攸有些忍不住笑的样子,说道,“这是好事啊,二公子长大了,能替本初分忧了,何况二公子领兵,还可以防止异姓将领专权,同时还可以安抚青州世家,以为我冀州之羽翼。”
袁绍难道不知道,许攸和袁熙的关系吗?那是不可能的,袁绍的情报网络,也不是吃干饭的。
只不过袁绍默许了而已,不然给许攸胆子,他也未必敢投机取巧,许攸也是很会看人下菜的。可惜的是,天下未定,给了袁家兄弟,祸起萧墙的理由。
。。。。。
袁绍点点头说道:“吾亦如此想,只是一来显奕过于年轻,二来不想让显奕,顺风顺水惯了,以免日后遇到挫折一蹶不振。”
许攸神情一凛,二公子变了,本初居然也随着变了,这是培养继承人的节奏啊。
看来,得谨慎应对才是。
果然,袁绍继续说道:“不瞒子远,吾确实有意显奕为后,只是此时断言尚早,亦要给显思,显甫机会,所以不能传出太早。”
许攸陷入沉思,其实经过这么长时间与袁熙的交流,他是属意袁熙的,不过既然袁绍以朋友的身份问他家事,他自然也不会偏颇。
大到国家,小到家族,继承人问题,都是一个关口,继承人选的好,国家和家族,就能延续下去,继承人选不好,偌大基业倾覆,转瞬之间。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