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恼怒已经是丧家之犬似的,西凉军一众小军阀,明明已是大势已去,却跟他讨价还价,他很不高兴。
场面变得微妙起来,于是,王允冷冷道:“一年之内,不能发布两次赦免令。你们这些西凉军鼠辈,想要干什么?你们去把李榷叫来,与老夫亲自说。”
胡文才、杨整修,忍住心中怒火,与王允继续推诿,心里却怨恨王允的狂妄,先不说王允对错与否,即便李榷、郭汜投降了,会是真的投降了?不见得吧。
君不见安史之乱后,史思明等人,暂时投降,然后再次反叛,直到唐朝灭亡,藩镇之乱都没有搞定。所以,有些事情,脱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很难说。
受降如受敌,光武帝刘秀,接受别人投降,必须先打服,不服则不受降,王允所做不能完全说错,但是他没有光武帝那样的,心机手段和气魄,以及军事能力。
同样镇不住,李榷、郭汜等人,所以反叛只是迟早的事罢了,但王允可不是光武帝刘秀,那就坏事了。
乱世之中,没有赫赫武功,是镇不住局面的,单凭权力之仗,是无法长久的,曹操、刘裕、李世民这些君王,哪个不是赫赫武功,镇压四方不服的。
。。。。。
陕县,西凉军牛辅大营。
此时的中军营帐内,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血腥气。
只见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多具不明尸首,其中还有大将打扮的,还有站在尸首旁的几个人。
郭汜踢开了一具无头尸恼怒道:“王允、吕布是怎么回事,我等不是已经,请求赦免归降了吗,如今可好,牛辅这死的这么不明不白的,我们当如何。”
牛辅被刺杀后,他的尸首已经被李榷,运到了他的大营。就是用来运政治文章,果然郭汜发难了。
据说,后代史官,整理太祖武皇帝袁绍本纪时,发现在太宗宣武帝袁熙,孤身西进刺杀董卓时。袁绍暗中派张纮,带人前往关中,接应和协助袁熙,并由张纮一手操办了牛辅的暴亡,给袁熙撤退争取了时间。
李榷哼了一声道:“蔡邕只因受过董公的信任和厚待,就被牵连处死,现在既没有赦免我们,又要解散我们的兵卒,这到底是何用意,这不是要秋后算账吗。”
西凉军诸将,怎么也没想到,李榷会和袁绍勾结,背刺他们董相国,还合伙杀了继承人牛辅。
但事实如此,谁也没辙了。就算李儒看出什么,也无济于事,李儒只是谋臣,他不是统兵大将。
。。。。。
“那我等又能怎么样,和吕布拼命?”
“就我们打得过么,况且现在军心浮动,士卒根本无心作战,不好办啊。”郭汜有些气馁道。
这时,李傕眼神一凝,他试探道:“要不咱们遣散士卒,带着贵重财物逃回凉州,享我们的清福去?”
郭汜有些意动道:“我看可行,老子也不想再过,这刀头舔血的日子了,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舒服。”
李儒赶紧劝道:“不可,如果今天解散军队,明天我们就会成为,任凭宰杀的鱼肉了,不能散伙儿。”
李儒作为张济代表,也来到了这里会盟。
见是老头对李儒,郭汜冷眼看着他说道,“李儒,我知道你想借我们的兵卒,替你家小报仇的,但我等岂是任你使唤的刀子,我们可不是牛辅。”
李榷和郭汜与李儒,他们可是有很深的矛盾的,再加上李榷推波助澜,郭汜老是和李儒过不去。
有的人天生为将,有的人天生为士,命格确实不同,再加上权力争夺,那就更加血腥了。李榷和郭汜就像,护食的两只小狗一样,拼命的挤压李儒的空间。
。。。。。
李儒确实想说服李榷和郭汜,然后联合牛辅起兵,但人算不如天算,继承人牛辅被部下叛变杀死了。
其实,如果牛辅不死的话,那就和北魏末年的尔朱兆一样,而李儒则和司马子如一样,注定会杀进洛阳。
这无关赦免与否,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因为,这是西凉军一个集体利益的诉求,而李榷、郭汜他们仅仅是,西凉军推到前边的代表罢了。
不过,为了防止关中出现董卓第二,来整合西凉军,袁绍秘密进行了刺杀和策反。毕竟四分五裂的西凉军,才符合袁绍的利益对吗?就如同M国政治搬弄一样。
为何晋史中确是一笔而过呢,我估计是为了弱化太祖武皇帝袁绍的功绩,来凸现太宗宣武帝袁熙的赫赫之功,并为后来袁熙的非法统上位,而掩盖什么吧。
胜利即正义,输了就是输了,挨打要立正,你得认,何况,同情也不值钱,后人惋惜的不是你,而是借题发挥,伸张自己的正义而已,莫要想太多了。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