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事也得到了确认,并准备在当月十五摆宴席。
养子和义子是有区别的。
前者和亲生子嗣相同,享有继承权,以后是要给养老送终。
义子不一样,更多是因为利益形成的口头盟约,是没有养老义务的。
其次就是真要背叛之类的,谴责程度是不一样的。
三国演义里吕布当初要是给丁原、董卓当养子还背刺的话,怕是没几个敢跟着他混。
十五那天很快就到了,楚丹青因为是柴君贵的结义大哥,所以被安排的位置非常靠前。
仅次于柴君贵后头。
他毕竟是本次宴席的主角之一,楚丹青坐他前头肯定不行。
来者人员众多,倒也没有什么波澜。
倒也有人疑惑楚丹青是谁,为什么坐的位置那么好。
知情人解释后,也就释然了。
并没有人觉得不屑,想着说去挑衅或者质疑。
随后,收养程序开始,前前后后折腾了快一个小时才礼毕。
接下来就简单了,开席。
不仅有吃喝,还有歌舞助兴。
席间觥筹交错,都在联络感情。
只是宴席开到了一半,一名亲卫急匆匆的进了殿,低声和周文仲说道:“大人,京中来了天使要来宣旨。”
这让周文仲将举起一半的杯子放了下来,他神色不变却知道麻烦了。
既然是来宣旨的,那肯定不能怠慢。
面对皇权,还是得要有敬畏,不然失了名声可就没了正统。
所以只能前去相迎。
来的时间不早不晚,卡得他难受。
这要是昨天或者明天来,那他也不用这么纠结。
因为他不知道这圣旨的内容是什么。
“我知道了,你吩咐下去,且去准备准备。”他低声嘱咐着。
亲卫一听,立刻离开去准备。
随后周文仲这才开口:“诸位,京中来了天使,与我一同前去迎接。”
在场不少人听到这话,都是隐约眉头一皱。
这来的未免也太巧了一些吧。
只是事已至此,那也推辞不得。
一众人就跟着周文仲往外去迎接。
楚丹青则是越走越落后,直到脱离了队伍,远远的看着。
他才不去呢,去了还得跪着,反正离得远他也能看见和听见,就没有必要过去一起行礼。
“老元戎,陛下有旨意,还请听旨。”那宦官一脸和气尊敬的说道。
伸手不打笑脸人,宦官这般态度,周文仲也是应旨:“臣请旨。”
说完,便跪了下来,后头的人也跟着一同下跪。
楚丹青离得远躲的好,也没有人注意到他不在队伍里。
宦官见此,则是把圣旨一摊开,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
“今特颁诏旨,召卿还京,入参机务,辅弼朝纲。望卿接旨之日,即整饬军旅,暂付副贰,星夜驰赴阙庭,以慰朕怀。朝廷方当整饬之时,正需贤良共襄大计,卿其勉膺重寄,毋负朕望。”
“钦此。”
圣旨宣读完成,所有人都不由得一愣。
本以为来的圣旨是加封或者勉励之类,甚至有可能是听说了他周文仲收养子来恭贺或者赐婚都行。
结果都不是,而是让周文仲暂时放下一切入京。
问题是这进了京之后,想要再出来可就难了。
“老元戎,该接旨了。”宦官见周文仲没有反应,也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老元戎!圣上因你在此招兵买马,积草屯粮,故此特差下官,调取你进京,要问端的。”
“老元戎果无异心,不妨进京,当朝面质,那时自有忠良大臣,保举回任。”
“若不进京,现有三般朝典在此,请老元戎裁夺定了,以便下官回朝复旨。”
周文仲心里知道,这一次自己这是被架住了。
也只能伸手说道:“臣接旨。”
说罢,便接过了圣旨。
“还请老元戎收拾一番,尽快启程。”宦官却又催促了一句。
对方这么一说,周文仲却是心中起了疑惑。
‘我若随诏进京,谅着多凶少吉。’
‘如不进京,这三般朝典,怎肯容情?事在万难,如何处置?’
去,有风险。
不去,又不行。
好在也不是没有转机,开口说道:“天使放心,我自当尽快入朝面圣。”
“只是今日我刚刚收了孩儿,还请天使宽限些许时日,以全我些天伦之乐。”
他直接就拿这一次收养子当借口。
这要是不给,那他还有其他理由。
那名宦官听到这话,却也没有继续催促,只是说道:“此事还请老元戎多多上心,咱家就先回去复命了。”
他知道自己是没有办法带着对方一同入京,若是强求怕是要留在这里了。
缮州可是周文仲的地盘,他根本就没有可能硬被带走。
“天使不如多留些时日,等与我一同前去。”周文仲试探性的问道。
“多谢老元戎好意,只是皇命为重,就不久留了,告辞。”宦官说完,便疾步匆匆的离开了。
没有一点留恋,甚至都不给周文仲给予贿赂的机会。
这一番行动,让周文仲的心跌到了谷底。
不过这些个心事却并没有流露出来,反倒是带着人继续宴席。
直到天色昏沉后,这才招来了柴君贵一同来商量。
“君贵,你怎么看?”周文仲开口问道。
“切不可去!”柴君贵毫不犹豫的说道:“若一进京,断无再生之理。”
“为父也是知道此事。”周文仲叹了一口气:“只是天子明诏,调取入京,怎好违忤?”
这份诏书用的是阳谋,他不接招都不行。
“父亲,自古英雄须识时务。”柴君贵轻声说道:“目今朝纲变乱国事日非,父亲国之大臣功业素著。”
“况又掌握大军据守重镇,趁此机会正好兴兵举事,杀上京中除奸去佞,别立新君有何不可!”
周文仲直接就被柴君贵这话给干懵逼。
他就只是想商量一下怎么办,结果你直接劝他去‘清君侧’?
然后是不是还要登基啊。
周文仲听说过望子成龙的,没见过儿子鞭策父亲的。
而且还一次就鞭策这么大的。
“孩儿,你这胃口未免有些太大哩。”周文仲不是没想过自己起兵造反当皇帝。
只是他也就想想而已,真没有要动手的意思。
反倒是柴君贵,今天这才成他儿子,就刚开口说这些话。
“父亲,我所为的乃是您的身家性命。”柴君贵说的倒是实话,这次确实打了他个措手不及:“父亲入京后,有几成把握能重回邺城。”
“不,不说重回邺城,就说能否保住性命,有几成?”
他话问的直白,周文仲的脸色同样难看。
不为别的,一旦自己入了京,十之八九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想要反抗都难。
“为父,也不确定。”周文仲叹了一口气:“只是你说起兵之事,暂且再说。”
“且让为父派人去京中打探一番再说也不迟。”
如果可以,他当然不想去。
可要是抗旨不遵,那就是死罪。
到时候对方照样能针对他,甚至巴不得他不去。
至于朝廷为什么针对他?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他尾大不掉了需要将权势收回去。
否则哪天起了异心,岂不是要糟糕。
之前没有动手,要么是时机不合适,要么就是没威胁。
没威胁的原因自然是周文仲无子嗣后代,所以过些年退了也就退了,没有后续。
但现在有柴君贵这个养子在,相当于把这杆子大旗传下去。
那这朝廷就不能接受,所以才会有这个行为。
“父亲既然有了决断,切勿心软。”柴君贵提醒道:“若是朝廷真要害父亲,我们务必要以雷霆手段除去这些个奸佞之人。”
柴君贵猜测应该是要要逼着他去为王前驱,才有了这件事。
不然不可能来的这么巧合。
其他人只认为是朝廷的阴谋,但是柴君贵却觉得不止是朝廷的缘故。
“孩儿放心,为父自有计较。”周文仲知道柴君贵是为他考量,虽说解决办法激进了一点,却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若是无事,且去歇一歇吧,今日辛苦孩儿了。”
柴君贵听到这话,也是一拱手:“那孩儿先告退了,父亲早点歇息。”
说完,柴君贵也就离开了。
只留下周文仲一个人在书房里苦思,目光则是死死的盯着圣旨。
最终露出了苦笑:“家大业大,树大招风。”
“入京之事最多拖个三五日,时间肯定是来不及了。”
“只希望莫要有什么事。”
他压根就不想去,甚至想着实施柴君贵的提议。
对于他来说,这诱惑力还是非常大的。
如今手握重兵,说不想坐一坐那皇位肯定是不现实的。
可惜,天不为人愿。
他要是敢造反,有九成可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与他相似的州牧、节度使等人员还有数名。
他敢造反必定会被群起而攻,届时他成了垫脚石,反倒是成全其他人有了动手的理由。
“暂且忍一忍吧,也不知道这是何人的手段,居然如此犀利。”周文仲不认为是当今皇帝能办到的。
当今皇帝那点脑子全用在了吃喝玩乐上了,他昏君昏得相当纯粹,没有一点贤明可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