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虎贲郎 > 第330章 去留自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入夜时,裴秀才酒醒。

    赵基邀请他一起用餐,裴秀眼睛红着,似乎哭过。

    饮酒后又被风吹过,裴秀额头紧紧扎着一条绣带,似乎这样能缓解烂醉后的头疼问题。

    他没心思说话,默默用餐。

    见他这样子,赵基就说:“二哥这个人,脾气与你我类似。跟他说好话,他反而要端起架子。如果七哥真想留二哥一起做事,我找个由头抓他下狱。吃几天牢饭,再去伐木、打砖坯,我想他会明白你我的好。”

    裴秀抬头看赵基:“你舍得?”

    “我跟他又不熟。”

    赵基捏着饭团送嘴里咀嚼,评价说:“阿兰的手艺不行,还得学。”

    这是混合了葡萄干、枸杞、芝麻的饭团,赵基不喜欢这种吃法。

    再等一段时间,野菜大量冒出来的时候,就得顿顿吃野菜粗粮团子,能吃的眼睛发绿。

    裴秀小口咬着饭团,味同嚼蜡尝不出好坏,就说:“我知道你的办法可行,这也未免太糟践二哥。”

    “不这样做,他投靠吕布、袁绍或者在刘表那里出仕,七哥你心里能好受?”

    赵基端茶饮水,话语刻薄:“你我还有他都清楚,他去了立刻能受到重用,除了他才器名望之外,他父亲,你我的友情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出仕后,他与河东藕断丝连,纵然不愿意,依旧会利用这些。”

    “那你真想抓他下狱?”

    裴秀皱眉:“这样的话,岂不是会让外人笑话?”

    “七哥放心,他不值得。”

    赵基拿起一枚去核干枣本来想吃,本能的引发身体不适应,就放到了一边空碟子里,这肯定不是阿兰做的,她知道自己不吃枣。

    赵基重新拿起一个冻黑,已经解冻的梨子,咬破皮,吸着清甜梨汁,对裴秀说:“他去外面也有好处,真有危及你我生死的大事,我想他不会坐视。未来事业壮大,二哥或许还能给其他迷惘的羔羊当个引路人。”

    裴秀听懂了赵基的话,也只是勉强笑笑:“阿季不要安慰我了,二哥到那个时候,更不会低头,恐怕会为了名节,尽忠效死。”

    “这样岂不是更好?垂名于竹帛之上,能活千百年,也利于裴氏。”

    赵基将残渣丢在桌边小木桶里,耐心也快耗光了:“给个准话,要留二哥的人,还是要成全他的心志?”

    “噫~!”

    裴秀咬牙,丧气垂头,作为孤儿,他心性敏感,很能理解别人。

    自然清楚裴潜的难处,如果是当初讨伐白波贼时,哪怕敌众我寡胜算不高,裴潜也会拔剑同行。

    可现在,几乎不可能劝裴潜回心转意。

    易地而处,他也不怎么情愿。

    人的追求除了吃饱穿暖,作威作福外,还有的人追求一个证明、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片刻之后,见赵基吃好后擦嘴,裴秀反问:“阿季你若是有心,又何必问我,使我为难?”

    “我正是没心,才来问七哥。”

    赵基随手丢掉手巾,没好气说:“他去外面,其实好处更大。让他爹来选,也会支持他的。”

    裴秀脸黑了黑,点着头:“那就随二哥去吧。”

    “嗯,七哥婚事决定了没有?”

    赵基转移话题,裴秀不语,只是看着他。

    赵基神情自若,转而说:“午间时,我与军师对弈。军师先是与我讨论孙策入青州一事,我以为军师高瞻远瞩,见解独到。随后军师就谈论起荆州刘表之事,我被他说服了。”

    这下,裴秀注意力集中起来:“若如此,吕布绝不肯轻易罢休。”

    “如今合则两利之事,凭什么我事事退让?”

    赵基指着北边代郡方向:“亲爹都不让,我让他?就凭他长得高?”

    在颍川时,赵基为了快些退兵,很多事情没有与吕布仔细掰扯。

    比如南阳郡,赵基的原计划是拆分南阳,两分、三分都行。

    可吕布执意要将整个南阳郡交给李通,以收买李通。

    赵基的规划是给半个南阳,还是西部南阳给李通,这会让李通与近半部众分隔两地。

    结果很自然,李通选择了吕布。

    面对吕布的大手笔,赵基也不做争论,直接退让。

    吕布对张辽、魏越、高顺这些人都没有这么慷慨,人家乐意对李通慷慨,赵基还能说什么?

    至于此事之后吕布麾下的元从宿将怎么想,这是他们与吕布的事情。

    那么大一个南阳完完整整交给李通,李通会不会与南阳人、荆州人搅合到一起……这也是吕布的麻烦,不是自己的。

    当时退让是为了顺利退兵,不跟吕布做纠缠。

    现在都退兵完成,军队升赏、授田完毕,五部营也都完成整顿,自然要跟吕布算算其他账。

    比如雇佣的两千义从骑士,春天开始了,匈奴人也要返回部落从事生产。

    他们受雇打仗,是为了补贴家用,挣一些外快,可不是为了某个人卖命。

    要么吕布如约发钱,放这些匈奴人回来,完成诺言后,再来募集新一批义从骑士。

    要么吕布强行扣留,以后再也别想从这里获取一人一马。

    赵基翻脸之快,裴秀丝毫不觉得意外。

    上上下下那么多人都不够吃的,哪有多余的好处让给吕布?

    道理是一样,赵基对吕布这个妇翁尚且这样,主要还是要考虑集体的得失。

    因战略、时机不得已,可以小小退让一些。

    现在又不求吕布,凭什么继续退让?

    吕布如此,裴潜也是如此。

    自幼是母亲拉扯裴秀长大,只是与裴潜走得近罢了,又不是裴潜出钱将他养大。

    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裴秀强拉裴潜进来,裴潜占据的资源,要么抢别人的,要么裴秀自己让。

    再要么赵基来当这个徇私之人,怎么看,都不划算。

    为裴潜一个人,而让其他更多的人生出异议,显然不符合赵基的治军理念。

    别的地方,军队是集体的,是朝廷的。

    而这里,一切是军队的。

    这才是维持、镇压一切矛盾的底层秩序,军中每一个人,都会支持赵基!

    当初的八百虎贲,除去残疾、阵亡的,还剩下三百多老人,其他四百多人都已转任郎官,或外放为官。

    虎贲还是八百之数,没有扩张一个。

    基于八百虎贲建立起来的军队,核心自然是虎贲。

    裴秀沉默片刻,释然不少,端起酒碗饮尽:“阿季说得对,二哥无意如此,想走就走吧。我能做的,就是送他一匹好马。以后战场上相遇,只希望他能跑快些。”

    “这才对,我也送他一匹马。”

    赵基当即起身:“今晚我去阿兰那里,七哥慢慢吃。婚事也要抓紧,不要耽误。如果没有称心的,先纳妾。祖父那里一直催我,我的压力很大,七哥是家里独苗,也不要蹉跎时间。”

    裴秀只是点点头,欲言又止,还是说了出来:“雁门申屠公遣人拜访母亲,他早年与父亲曾在太尉刘文饶公门下听学过,有数面之缘。想与我家结亲,以续旧日情谊。”

    太尉刘宽是弘农人,宗室中的名门,与东莱刘氏类似,是公卿门第。

    刘宽的门生故吏遍及三辅、河东、太原、上党,严格算起来,老赵逃亡时也混在游学士人中听讲过。

    只是刘宽十一年前病逝时,老赵有没有去搭钱,在墓碑上留名……赵基就不清楚了。

    见申屠备这么识趣,赵基就说:“可以,七哥若是乐意,我请军师出面做媒。”

    裴秀露出笑容,又敛容说:“母亲不愿我攀附大姓,担心以后受气。乡里也有人来询问,母亲看上了胡文绪的族妹。”

    “那个腿很长的?”

    赵基略有些印象,县里稍稍有些地位的人家女儿,他现在基本上都有印象。

    裴秀闻言惊诧:“他家也问阿季了?”

    “没有,这一家与刘玄德麾下大将关云长有亲,我才有些印象。”

    赵基解释着,裴秀明显不信,立刻说:“那算了,我再找。明年正值关键时刻,岂能为儿女之事分心?”

    赵基无奈:“人也要劳逸结合,晚上我也想陪着女人吃饭,跟七哥吃饭不太痛快。这事情就这么决定了,我请军师、长史、文和先生一起做媒。聘礼我来出。”

    裴秀认真看赵基,赵基只能赔笑:“他家不是那种人,我也喜欢这样门风清严的人。”

    见如此,裴秀才释疑,只是娶个妻子,他不想跟赵基闹不愉快。

    不是怕不怕的问题,是不值得。

    闻喜县虽然很大,但各家结婚时,人员聚集,赵基认识那个胡氏女也不算意外。

    尤其是对方很有特点的情况下,以赵基的记忆,记住对方真不算难事。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