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谢威皱着眉头看向张鸣秋。
该不会是李瑞又干了啥吧!
“我们提供给部队试用的是爆破杀伤型,并没有提供穿甲型号……”
看着谢威,刘德宝苦着脸说道。
王征听到这话,也扭头看向谢威,当初送了20具火箭筒送到西南边境用于实战测试,一线部队试用后,效果并不是太理想,这也导致部队没有后续采购的意愿,连跟学校谈好合作条件的江北机械厂也转向观望。
这会儿,谢威难道忘记了?
“咕嘟~”
几人的表情,让谢威瞬间明白问题出在那里,借着喝水的机会缓解自己的尴尬。
喝了几口水,端着杯子,谢威开口说道:“这不能怪我们,部队一直都没有明确表示是否采购,咱们要持续研发……”
如果部队用这个理由来找学校,还真不好说。
还没说完,想起HF-82火箭筒在靶场实弹打靶的场景,后来还是上面批准了才跟泰国以及巴羊签订合同的。
合同送到上级审批了的。
“不对啊,当初在617的靶场测试时,是有部队首长在场的!”
“当时反坦克型号也没说能一发就打爆T-72……那可是苏联最先进的坦克……”
谢威这才明白,张鸣秋跟刘德宝两人担心上级禁止火箭筒出口。
一发打爆T-72,还是飞炮塔的那种。
禁止出口,都找不到地方哭。
火箭筒被禁止,跟巴羊合作的坦克项目也就生死难料了。
“担心也没用,反正明天部队首长就来了,到时候怎么个情况也就清楚了。”
分析来,讨论去,几人都搞不明白部队派人来的意图。
谢威是消息太少,分析不出来。
反正他觉得部队派人来,不会是为了禁止出口。
只有出口,项目才能回收研发经费,搞出威力更大的火箭筒。
要是禁止了,其他单位自筹项目搞先进武器装备研发,还能有积极性?
第二天,谢威跟着张鸣秋几位校领导去火车站接人。
一名看起来跟李瑞年龄差不多的老者带着两名中年人,三人都是穿着四个兜的干部装,没有军衔的年代,只是从穿着根本无法分清来人的身份。
看到为首的人,刘德宝原本担忧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了笑容,快步迎了上去。
“尤主任,欢迎!欢迎!”
张鸣秋跟刘德宝两人跟对方一一握手,寒暄起来。
认识?
来的路上,两人可没给谢威介绍部队派来的人是什么身份。
“谢威,这位是尤利华大校,总参装备局主任。”
在谢威琢磨来人身份时,张鸣秋向谢威介绍着老者的身份。
总参装备局?
来的不是总政,看来出口不是问题。
也不是总后跟总装,这就让谢威更无法确定上面的意图。
“你就是谢威啊?比我想象的年轻多了!”
不等谢威开口,尤利华笑着握了握谢威刚伸出的手,笑着说道,“你们李校长可没少在我面前提起你,一说起你,那老家伙眼睛都只剩下一条缝了。”
得~
敢情是跟李校长关系还不错的。
谢威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笑笑。
“尤主任,咱们先去学校吧。”
张鸣秋笑着对几人招呼。
谢威松了一口气,倒不是他不知道如何跟上面人打交道,在不知道对方来意的情况下,尤其是他先用李校长来说事儿,怎么说?
李校长自己都说了,他那名声……
“谢威,你跟我坐这辆车。”
在谢威准备向着后面一辆车走去时,尤利华叫住了他。
看向刘德宝跟张鸣秋,见两人点头,谢威无奈,只能跟着上了前面一辆车的后座。
“你们提供给客户试用的样品,跟在靶场实弹打靶的是一样的吗?”
车子刚发动,尤利华低沉而又严肃的声音就响起。
“尤主任,样品跟打靶的是一样的……”
坐在副驾驶的张鸣秋急忙说道。
尤利华并没有看他,扭头看着谢威。
部队不相信打靶的火箭筒跟提供给客户的火箭筒是一样的?
“首长,提供的样品跟打靶的都是一样的设计、一样的工艺……”
谢威想了想,开口说道。
“材料呢?穿甲厚度也是一样?”
“是一样啊!”
“张校长,我问谢威,麻烦你先不要开口。”
尤利华脸上的不悦一闪而逝,沉声警告张鸣秋。
得!
部队高层认为哈工大提供给外国客户的火箭筒性能比之前用来测试的更好!
兴师问罪来的?
“首长,如果要说区别,还是有一些。HF-82毫米单兵火箭筒项目,是学校自筹经费搞的……在这之前,综合了69式、70式以及美制M72等火箭筒的技术,再进行了我们自己的设计……由于经费问题,之前每一批样弹,都是一边测试一边修改……”
谢威想了想,没有在这事情上隐瞒。
总参装备部过问,不可能没有任何证据就直接开口询问材料、穿甲厚度是否一致。
李瑞不懂技术,可总参下属的装备部门不可能不了解技术,何况唐道贤跟翟鑫国等人也不可能隐瞒。
“穿甲能力能达到多少?”
听到谢威的回答,尤利华不仅没有动怒,脸上反而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理论上,能穿透620毫米均质钢装甲,具体没有测试。”
谢威摇头,“能打爆T-72,甚至炸飞炮塔,肯定是因为引起了T-72内部弹药舱殉爆,不然根本没可能的。”
哪怕火箭弹的战斗部全部都是高爆炸药,一两公斤也不可能把十多吨的炮塔炸飞!
“比之前的穿甲厚度提升了40毫米!”
尤利华脸上震惊之色一闪而逝。
他实在不明白,其他单位想要提升穿甲弹的穿甲厚度,增加1mm都不容易,怎么到了哈工大,尤其是到了有谢威这样一个天才存在的哈工大,就这么容易呢?
还没有通过实验获得数据,改进设计后,就直接提升了40毫米的穿甲厚度。
“首长,后面要提升就没有这么容易了。上次提供的样品,采用了串联战斗部,在前面穿甲的钨芯接触装甲的第一时间,后方的高爆弹药会产生爆炸,对穿甲的钨芯进行加速……而钨芯内部,留下了圆孔,内部装填了用于纵火跟高温杀伤的金属锆……”
谢威向尤利华详细介绍了穿甲型火箭弹的技术特点。
这在之前是没有介绍的。
“串联战斗部?中间使用钨芯穿甲杆,还加金属锆?售价才1200刀,成本多少?”
“目前穿甲型号成本440块,大规模批量生产有望降低到400以内!”
“嘭~”
听到谢威报出的成本,尤利华再也无法保持淡定。
猛地一下站起来,脑袋重重地撞在车顶,整个人又坐回座椅上。
“多少?”
此刻的他,声音中都带着颤抖。
他甚至顾不得去摸被撞疼的脑袋,紧紧地盯着谢威。
440一发的穿甲火箭弹,跟一发122毫米炮弹差不多的价格。
一发122毫米榴弹炮炮弹没法对T-72这样的坦克造成太大伤害,一发82毫米火箭筒却能直接击穿T-72炮塔,并且让十多吨重的坦克炮塔被炸飞。
“440。主要成本在于粉末冶金的技术难度太大,如果纯钨粉的成本能降低下来,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当然,为了增加穿甲的钨芯强度,里面增加了钼跟重稀土元素……”
谢威知道尤利华为什么震惊。
粉末冶金,在高强度零件跟材料上得到广泛运用,尤其是60~70年代,为了提升战斗机机动性,发动机燃烧室需要更高的温度,高性能金属合金材料对加工刀具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镍的熔点倒是只需要达到1453℃,可钨的熔点3410℃、钼的熔点2622℃……
耐高温的材料,熔点自然越高越好。
要生产这些材料,寻常的金属冶炼手段就不够了。
于是,在高压环境中高温烧的结粉末冶金技术运用越来越广泛。
国内从50年代才开始起步,156个重点工业项目中,只有极少数涉及到粉末冶金。
这方面的技术,国内远远落后于国外。
尤利华作为总参的装备相关负责人,经常跟相关技术人员打交道,自然清楚钨材料的加工,想要利用高温熔化手段获得材料根本不可能。
这也是国内穿甲弹的穿甲厚度不行的根源。
“你们在粉末冶金上取得了突破?”
尤利华很快反应了过来。
“也谈不上突破,目前学校冶金实验室因为经费不足,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满足材料要求,需要先对粉末毛坯进行加压……高压烧结混合了重稀土元素的钨钼合金使用的高频炉受限于技术,容量很小……”
“也就是说,材料生产有问题?”
尤利华嘴角接连抽搐了两下,这小子是在哭穷?
跟李瑞倒是不一样的套路。
“也谈不上,还好,火箭弹的钨芯直径小,长度也不大……一炉能生产好几十根……只不过要想进一步降低成本,或是高温烧结其他大型毛坯,肯定需要更多投入……”
“尤主任啊,我们学校项目多,又要承担上级相关部门的课题,还得建设学校……经费方面,实在是紧张。”
张鸣秋见谢威提出缺经费,自然不会放弃如此机会。
刘德宝也急忙帮腔,“可不是!为了这个项目,学校都从银行贷款了数百万……”
看着两人的神态,加上他们的话,谢威都有些愣神。
这两人见缝插针要钱的本事,深得李校长的真传。
“……”
这把尤利华倒是搞得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还好,车子到学校了。
“到了,咱们先看看学校各个项目吧。随着你们自主项目的增加,究竟有哪些项目、哪些技术,不只是你们部里不清楚,部队方面也不清楚……”
谢威眼神一亮。
这才是部队派人来的目的。
在他的忽悠下,李瑞问部里要了自主立项、自筹经费、独立经营的政策,这些政策不只是针对民品项目,在李校长的操作下,连军用技术也一样采用这政策。
如此一来,就导致主管的七机部跟部队方面都不知道学校有些什么技术基础跟项目。
如果没有这次跟巴基斯坦的坦克项目合作,或是没有哈工大的火箭筒在坟场用很短时间直接打爆十多辆先进的T-72坦克,部队怕是也不会想着来学校摸底。
对!
尤利华带着人,就是来摸底的!
“这……”
张鸣秋一脸愁容,他并不想让部队方面了解学校究竟有哪些军用技术项目,尤其是自主的项目。
部队知道了,万一觉得先进,不让跟国外客户合作或是不让卖出去怎么办?
“张校长,尤主任应该是受上级委托,来对学校摸底,了解学校难处……咱们很多项目虽然框架搭起来了,不仅缺人,还缺经费,部队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肯定不好给经费啊。”
谢威急忙说道,旋即扭头看向尤利华,“尤主任,是吧?”
“……”
尤利华差点爆粗口!
开始还觉得谢威这年轻人不错,不像李瑞那不要脸的老家伙,想尽办法来哭穷。
现在他才知道,眼前这小子比李瑞更难缠。
自己不过提出了解学校究竟有些什么项目,避免他们把一些高精尖端技术在上级跟部队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卖出去。
怎么就成自己来考察,给经费了?
“这样啊?尤主任,走,我们先去战机项目……”
张鸣秋根本就不给尤利华反驳的机会。
拉着尤利华就向着战机项目所在的办公楼走去。
“咱们好像进了强盗窝?”
跟着尤利华前来的两名中年军官,目瞪口呆,见着尤主任被学校校长跟书记架着走了,不由傻眼了。
“先跟着吧……之前上面提出要往哈工大派军代表,到现在,只是安排了警卫呢!说不得,咱们得留一人在这里,到时候……”
另一人说到这里,眉头接连跳动。
不管是谁留在学校当军代表,监督学校的项目,以后的工作怕是不好干啊。
从学校领导到下面的学生,逮着机会就要钱。
谁受得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