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237 谢威失误:搞不走的自动化大佬&还没入行的装甲大佬

237 谢威失误:搞不走的自动化大佬&还没入行的装甲大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们支持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经费管够?一切资源向这项目倾斜?”

    看着眼前的一老一少,祝老总差点气笑了,随后问道:“你们知道这需要多少经费?”

    对方没有介绍他们的身份。

    刚开门,就说支持自己正在搞的火控系统。

    没瞧着不管研究所还是部队,都不支持么?

    李瑞看向谢威,眼神中透露的意思很明显:小子,我都给你说了这些老家伙不好说服,尤其是眼前这位被称为军中鲁班的,现在就看你了。

    “祝副院长,跟巴基斯坦方面合作搞坦克项目的事情,您应该有所耳闻吧?”

    谢威鄙视了一番李瑞,老家伙自己不愿意出力,还在一旁看热闹。

    “跟巴基斯坦合作搞坦克项目?”

    显然,祝老总不知道这消息。

    “……”

    一时间,谢威有些尴尬,可他也清楚,要说服祝老总去哈工大负责主持项目,并且给学校相关专业授课,就必须说清楚。

    当即也就没有隐瞒,直接把跟巴基斯坦的合作方案提了出来。

    “这是备忘录啊!巴基斯坦军方本身就没有什么钱,要求还高……”

    对巴基斯坦,祝老总还是了解的。

    “我们已经签订了留学生培养合同,第一批都是坦克相关专业。虽然这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在前几年,他们隔壁的邻居就从苏联获得了T-72坦克,而现在苏联占领了阿富汗,苏联想要打通到印度洋的通道,就剩下巴基斯坦了……”

    祝老总也是战争年代过来的。

    谢威说的,他自然不是一点都不理解。

    “65年的战争,让巴基斯坦方面一直都想建立自己的军事工业,这几年跟国内的合作就证明了,他们不只是想要引进装备,更希望通过我们建立他们的生产工厂……”

    谢威依然一脸平静。

    这些都只是外在原因,到目前没有签订合同,根本就不应该拿出来说事儿。

    “哈工大在前年就从上级要到了政策,自主立项、自筹经费、独立经营……经费方面,不需要上级跟部队拨款,哪怕没有巴基斯坦的经费,校企办也是可以提供的……”

    一旁的李瑞瞪大了眼睛。

    狗曰的!

    吹牛一点草稿都不打?

    就不怕眼前这位到了学校后,如果项目经费不足,天天堵着谢威要经费?

    不是说校企办的钱,不往军事项目上投么?

    现在李校长为什么不敢回学校?

    被他忽悠来的战机项目几个团队,随着取得的成果,对经费需求越来越高,学校根本就无法提供更多的经费。

    李瑞只要出现,那几个团队的负责人,绝对会堵着他,不给经费肯定走不了的。

    “你们学校是试点?”

    哈工大属于七机部下属单位,201所属于五机部,即使有跟七机部打交道,在军事技术项目上,两个机械工业部也没有什么合作。

    祝老总不了解是正常的。

    “对。”

    谢威点头。

    “七机部自己的经费都不够,他们会同意你们把不多的经费投入到五机部的项目上?”

    祝老总依然不相信谢威的说辞。

    眼前的年轻人,给人一种骗子的感觉。

    “学校确实是七机部下属单位,可也是国家的单位啊。虽然早已经脱离了军工序列,在哈军工拆分搬迁后,我们学校在一些军事技术领域的研究上也算比较独到……跟部队也有不少合作……别说只是搞个坦克项目上级不会反对,学校里还有三机部的先进战机项目呢!”

    谢威笑着说道。

    看着眼前祝老总的态度有所变化,谢威直接从随身携带的黑色公文包里掏出了那份关于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的资料递给祝老总。

    “祝副院长,您可以先看看这个。”

    一开始,祝老总还不以为然,当他刚翻开第一页,整个人就变得严肃起来。

    尤其是看到第一页上的原理图,比他构想的还要完善,更是心头大震。

    “你们已经展开了这方面的研究?国际上在早期论证后就放弃了,国内也不看好这技术……”

    良久,祝老总深吸了一口气,虽然对于这份资料中的一些构想他也有很大疑问,更大的疑问是对方为什么会选择这项目!

    如果有钱,搞上反稳像式火控系统肯定是更有前途的。

    “确实,国际上,在论证后,发现了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在车辆颠簸严重、外界干扰大的情况下,射击精度低;瞄准镜跟炮手存在相对位移不利于瞄准;机械的四连杆机构容易磨损……甚至因为通道喜狭小,不利于提升野战能力等……”

    谢威知道,祝老总是在考校自己,或许说考校学校的技术储备。

    李瑞一脸茫然。

    听不懂。

    根本听不懂。

    而祝老总看谢威的眼神,反而亮了起来,期待着谢威继续说下去。

    “上反更有前景,却对技术要求更高……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下反的成本才符合未来几十年的部队需求……”

    祝老总内心巨震,对方看法跟自己一样!

    就是不知道是眼前这年轻人的看法,还是哈工大相关人员的看法。

    “很多问题,其实都能解决。比如瞄准镜跟炮手的相对位移,我们可以利用火控系统的中央计算机系统进行补偿……剧烈颠簸跟外界干扰大的时候精度不足的问题,可以利用三自由度陀螺仪来稳定火控系统瞄准线……”

    谢威提出方案,基本上都是祝老总在成为三代坦克项目总师后,率领团队找到的解决方案。

    现在,祝老总还没考虑到这些问题。

    “如此一来,精度不会比上反差,但是成本只有上反系统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

    “……”

    看着侃侃而谈的谢威,祝老总心情复杂起来。

    “你们已经研究到了这样的程度……”

    “这些都只是理论,小子不才,是在看到您的设计方案后,有了一些想法,是否能实现,也不清楚……得益于学校看重,李校长带着我来找您,希望你能到学校帮着主持这方面的工作……”

    此刻,谢威也不要脸了。

    “啊?你……”

    祝老总愣了。

    这份论文是眼前这个年轻人搞的?

    他这是什么意思?

    有充足经费,按照理实验下去,然后一步步地论证、修改,很快就能有成果啊。

    “祝副院长,这小子的身份比较特殊,学校很多项目他都参与了,也都没法深入地参与……主要是校企办那边的一摊子事情挤占了他太多的精力……而且,他还很年轻,也无法担负起这样的项目,我们来,是请您去学校,负责整个坦克项目。”

    一直都没说话的李瑞开口了。

    谢威担任这样的坦克项目总师?

    能力上是没问题的,至少在李瑞眼中是没问题的,可上级跟部队的领导会怎么想?

    “这样啊?可我……”

    “组织关系转移的问题您不用担心。甚至也可以不用转移组织关系,其他的交给我们学校来……搞出来的新技术,部队的坦克跟自行火炮,也是可以使用的啊!”

    于是乎,祝老总一点犹豫都没有就同意了。

    谢威提供的论文中,让他之前一直没想到解决方案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资金充足,很快就能进行样品试制。

    在201,别说经费没有,相关单位都不看好。

    解决了,国内的坦克,就能拥有比进口的马可尼公司还先进的火控系统使用,如何能不愿意?

    哈工大搞成功,那也是国家技术的提升啊!

    “我以为,他是最不好说动的。”

    离开祝老总的宿舍后,李瑞眼神复杂地看着谢威,“你小子,弄这个弄多久了?亏得你还说我瞎搞项目……”

    在李瑞看来,谢威是典型的又当婊子又立牌坊。

    口口声声地说自己瞎几把增加项目,反对搞这些军工项目,结果准备工作比谁都做得充分。

    “我要说是巴基斯坦人来了后才弄的,你信么?”

    谢威看着李瑞,一脸玩味。

    “信!我信你个鬼!你小子之前说我这糟老头子坏得很,现在你说说,是你这年轻小伙坏得很,还是我这糟老头子坏得很?”

    谢威并没有跟李瑞争论什么。

    要没有巴基斯坦投钱,他绝对不会支持学校搞坦克项目的。

    除非部队把项目给了学校。

    有着专门设计的201所,有着集产研于一体的617,还有专门的装甲兵学院,哪里能轮到哈工大?

    “你小子怎么不早点说?要是去年,咱们根本就不用这么麻烦……”

    第二个找的是臧克茂。

    李瑞了解到情况后,不由埋怨起谢威来了。

    臧克茂原来在哈工大隔壁的哈船舶工作,去年8月才调入装甲兵工程学院,专门负责炮控系统的研究。

    在进入装甲兵工程学院之前,臧克茂就提出了现代坦克炮控系统体系结构跟炮控方法,跨越了中国外炮控系统的两个阶段,并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坦克电驱动系统原理原车。

    被调入装甲兵工程学院后,主要负责全电战斗车辆技术的研发。

    项目带头人啊!

    人可不好弄走!

    “我就奇了怪了,他一个研究坦克技术的,为什么留在哈船舶……”

    李瑞抱怨着。

    谢威直接给了他一个白眼儿,“军舰的炮塔不用电传系统?再说了,哈船舶是当年哈军工留下的,又不是只搞船舶……咱们学校也不是只搞导弹……”

    “你这啥态度!要是你早点说,有这麻烦事?”

    “这不能怪我,去年即使邀请他到学校,学校有项目还是有经费?”

    谢威没好气地说道。

    “额……”

    李瑞顿时无语了。

    “在装甲兵学院搞这个,跟在我们学校搞这个没啥区别,而且,我们完全可以跟装甲兵学院合作啊……如果学校不设置相关专业,直接给他们提供经费就好了。”

    谢威不负责任地说道。

    “这怎么行!咱们出钱了,技术可以共享,学校不能不培养人才啊!连个完整的坦克都无法设计,咱们还怎么好意思说成为国内第一军工院校?成为军工界人才培养的扛把子?”

    李瑞不乐意了。

    学校出钱了,技术可以共享,人得留下,有了人,就能持续不断地培养人才。

    “你放心,我来想办法……咱们去找下一个,这个曹贺全,不会也很难搞到我们学校吧?”

    无论是8000万刀,还是跟巴基斯坦合作搞三代坦克,都能让装甲兵工程学校让步了。

    李校长觉得,大不了多跟装甲兵工程学校的领导喝几顿酒,实在不行,就喝到进医院的那种。

    要是还不行……

    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可以给他们透露一下的。

    “那不至于。”

    谢威给出来的名单里,最难搞定的就是前两个,搞防护装甲的曹贺全,反而是最容易的。

    出生于45年的曹贺全,69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原唐山铁道学院),70~74年在大连从事铁路装卸机械的设计、生产工作,然后调入五机部52研究所从事机械设计工作。

    “你在开玩笑?我们跑这么远,你就为了找个搞机械设计的?”

    当到了内蒙金属材料研究所,了解到情况后,李瑞怒了。

    机械设计啊!

    那是哈工大的王牌专业!

    即使学校自己培养的机械设计人员不行,学校的老师跟教授呢?

    “那又如何?虽然他是搞机械设计的,你可别忘了,52所主要研究坦克装甲材料,了解国内所有的装甲材料,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他设计的都是跟装甲相关的!”

    谢威其实也没想到。

    他只知道这位是中国兵器首席专家,哪里想到现在他还没有开始从事装甲防护材料的研究工作?

    历史证明,这是大拿。

    85年就搞出了国内第一代可用于实战的反应装甲,并且跟国际同类水平不相上下!

    现在已经是80年了。

    这么短时间就搞定的,不是大佬是什么?

    “谢威,这可不能开玩笑!”

    “你觉得我是开玩笑?学校一堆事呢!你以为谁都像你,整天没事瞎逛?”

    谢威肯定不会承认自己失误了。

    “再说了,还有几个人在617,咱们不来内蒙也搞不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