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谢威哭笑不得,“都在一个城市里,我怕到时候哈城市政府知道了,找咱们麻烦。”
“怕个屁,等搞好了,都好几年了,他们即使知道了,指不定早就不知道调到哪里去了。”
刘德宝安慰着谢威。
“这里是哈城,黑省省会。市里升到省上,依然在哈城啊。”
谢威提醒两人。
他并不想把价格卖那么高。
八十年代,中国通讯市场七国八制的时代,国产交换机都是小容量,根本就没法跟国际产品竞争,所以价格很高。
全国经济从改革开放后,就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不少资金投入到了通讯网络这种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上。
价格低一些,也能给国家节省大量经费。
“这你不用管。即使我们报700一线,折算成美元,也不过才467刀,只有目前鬼子要价的三分之一……价格高一些,回收的经费多一些,你们搞研究的经费也就充足一些。”
张鸣秋也开口了。
谢威默然点头。
也懒得提醒二位,邮电局修机房什么的,也是需要钱的。
新的程控交换机,总不能还如同之前的交换机那样,直接搞个房间就摆里面吧?
“两位领导,你们知道目前福州邮电局跟富士通的谈判情况不?”
虽然是凌晨四点过,谢威现在睡意全无。
两人醉酒后醒来,全身无力,却又不想就这样睡下去,几人就这样一直聊到了天亮。
“这么大的工程,咱们得多长时间才能搞定?而且总局跟各个分局交换机房所需要的大容量交换机怎么解决?”
一大早,改变了行程的王征跟罗诚就到了谢威这边,见三人虽然满脸疲惫,精神却亢奋,也不知道聊什么。
知道情况后不等王征兴奋,罗诚就皱着眉头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罗诚的话警醒了还没来得及高兴的王征,他当即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既然要打造样板工程,供其他客户参考,可现在咱们只有小容量交换机,连分局的机房都不行,只能用于各个单位……”
只能用于各个单位的机房。
整个哈市下面一共十个分局,可不是按照平均分,每个分局20台小容量交换机就能解决问题的。
需要把所有的交换机纳入一个系统。
没法建成自动控制的电话通讯网路,还带客户来看什么?
“一会儿召集项目核心人员开会,大家讨论一下。”
谢威其实是有方案的。
不过那个方案会使用太多交换机,在能耗等方面都没有任何优势,不到万不得已,他并不想把哈市电话网络全部用256门的小容量交换机组网。
成本肯定会比进口的低,但是也把自己的劣势展露了出来。
“即使全部使用256门交换机,可以满足全市通话网络的需求……”
黄慧勤提议道,“我们的交换机完全可以组网。”
“不行,容量太小,浪费太多,需要占用个太大的地方了。而且,一旦我们更大容量的2000门交换机研发成功,就需要替换,实在是太麻烦了。任何单位都不会愿意给钱的。”
孟坤作为黄慧勤的导师,直接提出了反对意见。
“短时间内,大家都已经看到了项目计划书各方面的要求,2000门程控交换机很难在短期内研究出来。我们人手本来就不足……”
路广亮开口反驳着孟坤。
在他看来,已经有了256门的小容量交换机,完全是可以通过对哈市电话通讯系统的升级进一步来培养队伍,熟悉技术。
“跟哈城邮电局的合作,不只是我们帮着建设电话交换网络,哈城邮电局会给团队提供一部分技术人员。”
刘德宝听到人手不足,开口表示。
听到这话,知道内情的谢威不由诧异地看向了张鸣秋。
平时很低调的儒雅代校长,完全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
没想到却如此生猛。
把邮电局领导开了瓢,这还让人家不仅给项目,还得给人?
“另外,李校长在邮电部跟电子工业部要了30名计算机跟通讯相关的青年技术人员,这两周会陆续到来。人的方面,不用担心。”
张鸣秋瞧见谢威神色怪异地看自己,回应了一个淡淡的笑容,旋即说出了一个让谢威更意外的消息。
李瑞不是被处理了?
还能在外面折腾不说,还跑到邮电部跟电子工业部要到项目最缺的人员。
“邮电部给的人,不会又是……”
路广亮刚开口,就发现孟坤跟黄慧勤都盯着自己,急忙尴尬地解释,“孟教授、小黄同志,我不是说你们。”
“那你就是说我喽~”
罗诚一脸不爽,可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这话终究没说出来。
还好,谢威是个值得信任的好同志,知道自己的技术水平差,在项目中混很容易就露馅,到时候不只是自己丢人,家里也会跟着丢脸,让自己去校企办。
用很短的时间,混成一个处级干部,不香嘛。
这点指桑骂槐的话,还是没法击穿罗诚的脸皮的。
“不会,这次是李校长亲自拿着档案选的人。”
张鸣秋再次看了一眼谢威。
显然,他知道些什么。
确实,听到张鸣秋说李瑞还在外面到处要人什么的,谢威心里算是明白了李瑞用自己的政治前途给自己上的什么课:虽然说胡乱搞项目这事情让学校财务陷入了危机,但这也算不得原则上的问题。一旦找人背锅,那才是真正犯了无法挽回的错误。
这不,李老头还在打劫电子工业部跟邮电部呢。
这怕是要升职?
即使不升职,肯定也是平调,要不然,李老头能去要到人?
还是自己亲自拿着档案选人?
“即使人手充足、经费充足,2000门程控交换机短时间内也无法搞出来,这个只能用到各分局。而哈市邮电总局,不说万门程控交换机,至少也得5000门程控交换机。”
256门程控交换机测试没有问题后,项目团队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并没有一步一步地前进,先搞500门再搞1000门,而是直接向2000门程控交换机发起了挑战。
2000门程控交换机,控制线路的数量是256门的8倍,涉及到的数据处理等问题,不只是8倍。
还必须优化处理程序,甚至对作为核心处理器的芯片运算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先把总体交换机网络方案搞出来,按照需求设计所需要的大容量的交换机。256门的程控交换机,确实也只适合一些事业单位使用。甚至,大型一些的单位,这交换机都有些不够。谢威同志不是一直在强调,咱们不能只考虑眼前,还得考虑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话普及到每一户……各地邮政支局的机房,至少也得500门甚至千门的交换机。”
于国峰提出了自己看法。
“就目前情况来看,哪里需要这么大的容量!”
路广亮很保守,“要是按照如此方案,整个电话交换网络,多少年也搞不定!”
“搞不定难道就不搞了?”
孟坤毫不犹豫地反驳了回去。
眼见会议变成了吵架场所,谢威知道再不开口,就真吵起来了。
2000门交换机,是他强行要求上马的。
“诸位,咱们搞技术产品开发,不能只局限于眼前。国家经济在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也会跟着经济发展而提升。现在看起来增长的不多,甚至很多失去了国家计划订单的单位连工资都发不起……如果技术只考虑眼前,还怎么跟比我们多发展了上百年的对手竞争?”
谢威的话,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他身上。
“我们应该考虑到电话进入每一户时候对交换技术的需求!”
对于电话普及到每一户,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是不相信的。
先不说一部电话2000的初装费,仅仅是每个月9块钱的月租,对于人月均工资30~40的普通家庭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普通人家,平常有什么重要事情,拍电报赶不上时间,还有公用电话不是?
再说了,大城市还有传呼业务的:打电话到当地的邮电局,如果不需要跟受话人通话,只需要把信息传达,直接告诉邮电局的工作人员,会有人帮着上门把消息送到,这就是所谓的“传”;叫人来接电话,叫“呼”。
双职工家庭,初装费也需要两个人两年不吃不喝!
装上又如何?
普通人平时根本就没有多少用电话的机会。
不过,倒也没人在这个时候反驳谢威的意见。
“谢威,如果我们拿不出方案,哈城市的交换系统项目,我们怕是难以承接。”
于国峰提醒谢威。
必须得有方案,还必须是能说服哈市政府跟邮电局的方案。
“哈市邮电局现在也没有充足的经费,全面更换整个交换机系统不现实,按照刘书记跟张校长说的,哈市电话网络需要建设十万户的容量,每线700块,仅仅是交换机就需要7000万。另外,新增加的程控交换机,虽然可以兼容原来各种形制的老式交换机,可机房已经不合适,也需要重新修建机房……整个工程投入需要上亿……”
说到这里,谢威停顿了一下,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见没人提出反对意见,也没谁对700块一线提出质疑,便继续说道:“先利用我们的程控交换机帮着哈市电话网路扩容,先用我们的交换机把各个支局的交换系统更换……”
听完谢威的方案,众人顿时愕然。
各地邮电局的电话交换系统,不都是先从上往下?
谢威倒好!
先从下往上。
“谢威,哈城邮电局不会同意吧?”
“是啊,总局的机房是市内所有通讯的中转站,那里才是最繁忙的。”
“这样的方案,别说邮电局不同意,市里也不会同意……”
众人纷纷表示反对。
好钢得用到刀刃上。
现在哈城邮电总局的接续中心本来就繁忙无比,有资金肯定要先提升总局的通话的续接能力,各地支局只是小小的中继站,投资再多,对总局机房的电话续接能力也没有提升。
等众人纷纷把意见表达出来,一直到没人说话,谢威才开口:“我明白大家的担忧。大家想想,如果各地分局跟支局都使用程控交换机,中转过程就只剩下总局……多出来的接线员、设备,就可以搬到总局机房进行扩容……等我们大型程控交换机开发出来,再替换总局机房里的老旧设备……”
谢威的提议,顿时让所有人明白了他的想法。
按照他的方案,哈城先更换各个小地方节点的交换机,如此一来,整个网络就剩下各分局跟总局的续接中心。
多出来的人手跟设备刚好可以分担各分局跟总局的压力。
“如此一来,不管个地方增加多少线路,总局跟分局跟着增加就行,等到大型交换机研发出来,也可以根据需求考虑分局跟总局的扩容……总局只要更换,整个系统全部更换完成,不仅可以节省资金,也能有效缓解线路紧张的问题。”
孟坤在听谢威讲完后,第一个支持谢威的提议。
如此一来,前提投入不需要太多,哈城的电话网路通话质量跟效率都会大幅度提升。
同时也能满足新开户的电话用户需求。
“这算是地方包围城市……”
谢威笑着说道。
“邮电局那边会同意吗?”
路广亮担忧地问道。
“为什么不同意?不仅节省了经费,也满足了需求,甚至让他们可以放开电话线路的开通,筹集经费!”
张鸣秋平静地说道。
“可我们怎么搞?搞成这样,怎么让其他地方的邮电局参观?”
罗诚却担忧了起来。
全国各地的邮电局,都需要升级电话通讯系统。
人家都希望搞核心的节点呢。
“先搞个样板出来,看看效果。我们学校的人工交换系统直接更换成我们的程控交换机。”
张鸣秋看了看谢威,开口说道,“学校这点钱,还是拿得出来的。”
······
文敏办公室。
酒醒过来的文敏跟王成两人上班第一时间就碰头了。
昨天张鸣秋跟刘德宝请客的事情即使喝多了记不得,也有人提醒他们。
“几千万的经费啊!全部靠贷款,先不说省里跟国家计委是否会批准,咱们怎么还这贷款?”
抽着烟的王成一脸愁容。
“寻求日本的贷款是没了可能了。要不然……”
文敏喷出一口烟雾,叹了口气。
昨天张鸣秋用酒瓶拍金效廉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就因为金效廉说让小鬼子帮着发展来赎罪的话……
双方都没错。
邮电局没钱,却又继续对电话交换网络进行升级跟扩容。
“交换网络不扩容,邮电局就没法给新用户开户收取初装费回本;不给新用户开户,又没钱扩容。难呐~”
王成叹了口气,一手夹着烟,一手抓着头发。
文敏也头大。
都同意张鸣秋的要求把项目交给学校校企办,这事情要是不成,以张鸣秋那比李瑞还阴险的性格,怕是最终要闹到上级去。
“文书记,王市长,张鸣秋太过分了!咱们项目不能给他们!”
脑袋上裹着纱布的金效廉并没有在医院休病假,怎么想都想不通。
自己被张鸣秋拍了一酒瓶,还得答应把项目给他们。
邮电局能有上面的拨款也行啊。
就靠着市政府返给邮电局的城市维护中的电话附加费,哪够?
目前哈市收取的这方面费用,每年不到90万。
一次性贷款几千万甚至上亿,市政府返的费用,都不够偿还贷款利息。
“效廉同志,都到了这种程度,咱们反悔能有用?李瑞现在还没有正式调离学校呢。”
王成提醒金效廉。
都怪金效廉说漏嘴,要不然怎么至于如此?
“可他们都是小容量的交换机啊!根本就不符合总局跟各分局机房……”
金效廉急了,“没有日本的,咱们也可以寻求其他国家的……听说,目前不少国际巨头都在跟福州邮电局接触……”
“其他国家会给贷款?”
文敏皱起了眉头,“金局长,如同张鸣秋同志所说,即使外国公司愿意提供贷款,那也是有很高利息的。同时,我们使用了外国的设备,国内开发的单位就失去了这部分的市场。哈工大不只是为国家建设、国防建设培养人才的,也承担着不少技术开发……”
“……”
金效廉不知道文敏哪里来的这么大火气。
自己也没说什么啊。
是市政府能拿出钱,还是邮电局能拿出钱?
“咱们必须支持哈工大的发展!”
文敏表态了。
“可咱们没钱啊!”
金效廉忍着脑袋上伤口的疼痛,咬牙说道。
“等他们提出方案吧,咱们尽量筹集经费……”
王成看了一眼金效廉,旋即问文敏,“往省里的报告怎么弄?”
“得等学校拿出方案,不然咱们怎么写这报告?”
文敏苦着脸说道。
没有方案就想问上级要钱?
别说国家计委跟财政部,怕是省里都不会同意的。
经费问题并没有让文敏等人为难太久,张鸣秋跟刘德宝两人第二天就带来了方案。
“谁想出来这么天才的主意?这下咱们根本就不需要打报告申请项目经费!自己就能逐步筹集经费更换全市电话交换机系统啊!”
文敏看完,大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