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121 校企办搞企业,金钱开道,效果杠杠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切计划都需要上级支持,这方面你比我们熟悉,校长也是为了稳妥起见。”

    吴涛急忙解释着。

    他闭口不提自己不想去面对高级领导们的压力,直接在李瑞那提议让谢威去。

    死道友,不死贫道。

    “吴主任说得没错,你比我们更熟悉国际贸易相关。上级领导如果询问其他的事情,我们回答不上来,容易影响到后续计划。”

    王征知道谢威嫌在路上太浪费时间,主动告诉谢威,事情远比在学校搞研究更重要。

    见谢威神色缓和了不少,才继续说道:“我跟吴主任这几天把化工厂及百货商店的关系转移到校企办,把核心材料生产的相关供应单位联系好,做好前期生产准备……”

    “还有机电系那边设计卫生巾生产线,让金工车间组织好材料准备生产。”

    谢威没有再拒绝。

    说服上级领导不是容易的事。

    尤其是在外汇储备不足时,各主管单位每一分外汇都恨不得掰成几份来花的年代。

    香江成立贸易公司,至少得准备一百万港币左右。

    当然,如果谢威自己干,几万港币就可以:租个房子,有了注册地址,招三五个人就可以开张。

    前期甚至可以不用先结算,利用国际贸易的规矩,空手套白狼。

    可谢威去不了香江。

    他想去,李瑞也不会同意。

    “六哥,又要出去?”

    谢威回到宿舍,被吵醒的几人都没了睡意。

    听到吴涛跟王征两人叫谢威明早上跟校长出去,很担心谢威如同唐龙一样,就这样离开了。

    “嗯,有点事跟校长出去一趟,很快就会回来,大家安心睡觉吧。”

    谢威知道几人的心思,他们既期待就这样“消失”,又担心“消失”。

    主要在于对未来的不确定。

    见谢威不愿意多说,几人饶是心中好奇不已,也知道问不出什么。

    躺在床上都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谢威却不管众人是否能睡着,很快就响起了震天的鼾声,搞得几人更加睡不着。

    一直到谢威醒来时,几人才迷迷糊糊地睡着。

    谢威起来的动作很轻,依然让刚睡着的几人醒了过来。

    “老大,六哥不会就这样就被送走,不回来了吧?”

    等谢威离开后,双眼通红的冯柯爬了起来,身体疲惫得不行,可精神亢奋,根本睡不着。

    “怎么?你不是嫌跟他住一个宿舍压力太大了吗?”

    姚鑫伟没好气地接话,“他走了岂不是就如了你的意了?”

    “说得你不希望他离开一样。他不走,咱副班长你更没机会!”

    李创新撇嘴,鄙视着姚鑫伟。

    “屁!”

    姚鑫伟如同被踩到尾巴的猫,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老李,你可别瞎几把乱说。”

    “好了,大清早的,要是不困就起来背背单词,不要吵着大家睡觉。”

    一直没吭声的张敬研这老大哥开口了,“六哥不是说了出去一趟就回来么?应该不会如唐龙那样直接就离开的。”

    “他比二哥更应该先离开的!”

    冯柯悠悠地说到。

    谢威是班上基础最后,学习能力最强的。

    谢威提供的高效学习方法,让全班同学学习各种高难度知识比之前更快。

    几人一个宿舍,隐隐感觉到,只有跟军用技术相关的项目才会离开,而谢威是班上参与到军用技术项目中最多的。

    谢威都没走,唐龙却先走了。

    几人心中更是没底。

    “他走了,班上同学依然会保持刻苦,状态跟现在能比么?学校不可能不考虑这问题。从一开始,学校把班长推出来的目的你们还没懂?谢柔应该会是79级实验班班长……听说招生办的老师出去好长时间了,到全国各大城市考察优秀学生……”

    “吸~”

    李创新倒吸了一口凉气。

    谢柔到过实验班,那种如同看傻子一般的眼神,实在是太侮辱人了。

    关键那丫头年龄不大,根本就不考虑说话太直接会让人很受伤。

    一时间,李创新开始为学弟学妹们默哀起来。

    “还好,还好,我庆幸自己不是今年参加高考……”

    姚鑫伟的语气,充满了庆幸。

    “换成跟谢柔一个班,那日子更好不好过!至少班长会在意我们的情绪,谢柔才不管情绪不情绪的!”

    其他几人深以为然。

    平时谢威在班上,大家想到追他就绝望。

    谢威的存在也如同灯塔一样,每当累了想放弃时,想到谢威比大家基础好,理解能力更强,却比大家更努力,就又有劲了。

    能考上哈工大的人,没有谁不努力、不刻苦的。

    在有谢威这样厉害的人刺激下,要么放弃摆烂,要么更努力,不然就会被甩下很长一截。

    没人愿意被甩下。

    连离开实验班的魏炳坤,也依然刻苦、努力,只不过他跟实验班其他同学的追求不一样而已。

    “不用担心,等到回来,化工厂有了,百货商店也归校企办了。”

    去火车站的路上,李瑞见谢威一脸担忧,以为他在为化工厂跟百货商店的事情担忧。

    “校长,我是担心上级不会同意。”

    谢威没有跟这年头的高级领导打过招呼。

    之前跟任副部长的短暂接触,让谢威知道,大佬们一个个精明无比。

    根本不好忽悠。

    之前宋部长是李校长的老首长,打感情牌也好,耍无奈也罢,因为情分的问题,容易得多。

    现在宋部长去了组织部,新上任的郑部长连李瑞也没法如同对宋部长那样撒泼打滚耍无奈。

    至少,非必要情况下,李校长是不敢轻易在郑部长面前拍桌子的。

    “只要有利于学校发展,能促进科技进步,上级会同意的。不然你以为那1200万真的只是靠着我跟宋部长的关系么!”

    李瑞安慰着谢威。

    同时,也观察着谢威的反应。

    那1200万,有很大一部分是部里用于芯片研发跟发展的。

    李校长可没打算给14厂分配多少。

    就怕谢威知道后闹腾。

    钱,还是得省着点花,谢威这搞起项目来,花钱如流水。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涉及到外汇就不容易了。全国多少单位需要外汇从国外引进技术跟设备?部里是否同意自主经营、自筹经费等政策用于学校在香江开办国际贸易公司也不一定。”

    国内跟国际上的接触,虽然已经放开了不少。

    相对来说,依然是谨慎的。

    主要谁都不懂国际市场的运作。

    “放心吧,到时候我找个熟悉国际市场的人来负责香江的公司,咱们其他没能力,这方面还是能办的……”

    李瑞一脸神秘笑容。

    谢威很想问他从哪里找人,看着李瑞的表情就知道老家伙要吊自己胃口,懒得问他。

    到时候会知道的。

    好奇心往往会害死猫的。

    上了火车后,趁着软卧车厢没人,李瑞又问了很多谢威关于在香江开设公司的注意事项。

    这些问题谢威没有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很多东西不好解释。

    知道部分,可以解释说自己看了资本论,理解资本主义本质后想到的。

    要是什么都知道,在国内这样的条件下,又没有出国过,怎么了解的?

    到时候指不定出现什么问题。

    “校长,我也不了解香江跟国际上的市场。虽然香江属于我们的,现在还没收回来呢……要不,到时候我跟吴主任他们一起去香江一趟?”

    香江要等到82年才会启动回归谈判,等到84年,经历22轮谈判,才会签署《中英联合申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华夏重新恢复对香江行使主权跟治权。

    “拉倒吧!你好好学习,需要什么,让吴涛他们去进行调查就好。”

    李瑞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他的态度让谢威清楚,自己之前的看法是正确的:李校长根本不会同意自己出国。

    留学不可能。

    连目前去香江都不行。

    “你也不用多想,不是不让你出国,等学校的学业完成,到时候如果你依然想出国,即使我没在学校,我也会帮你争取。”

    看着谢威落寞的神情,李瑞急忙解释。

    他没法告诉谢威,现在谢威出去,在国外待几年再回来,还得从最基础的干起,跟在学校先搞几年,做出成绩去留学后回来,前景完全不同。

    这些考量,谢威太年轻,李校长也没法给他交底。

    “……”

    谢威不知道如何回答。

    这年头出国,他还真没想过,以他自己掌握的一些技术,出国最大的优势就是配套比国内强很多。

    要是真出国了,展现出了能力,还能回来么?

    非得铁了心回来,以西方的尿性,自己指不定哪天就意外身亡了。

    “昨晚上没睡好,你睡会儿吧。”

    李瑞也不想再跟谢威谈论这话题,这几年,肯定是不会让谢威出去的。

    至于出国能学到更多,李校长不可否认。

    即使不出国,难道就不能干出成绩来?

    氢弹之父也没出国留学过,却能做出那么大的贡献,吊打西方四国几代科学家,让华夏氢弹技术独步全球呢!

    谢威还出国干啥?

    李校长也需要思考如何才能让部里同意校企办到香江那边开设一个贸易公司,更得考虑在没有计划的情况下外汇来源。

    ······

    “吴主任,这位是东风油脂化工厂乔岩厂长,厂里的情况就由乔厂长向你们介绍,我这还有事情,就先不陪你们了啊。”

    化工局的领导很给面子。

    在吴涛跟王征两人找上门后,立即安排人陪同他们一起去划拨给校企办的企业。

    东风油脂化工厂。

    原本是利用原油提炼矿物基础油,为润滑油生产工厂配套的基础厂。

    现在因为设备老化严重、工艺落后,生产计划很少。

    厂里原本准备利用现有的设备改造生产肥皂,不过在东北这边好几家肥皂厂规模都不小。

    加上化工局又没有足够资金提供给东风油脂厂改造升级生产设备。

    这家厂的发展早几年就陷入了停顿。

    整个厂只有300多人。

    厂里的大型蒸馏设备、脱沥青及精致的溶剂生产设备,有生产校企办手里几种关键材料的设备,否则李校长那么精明的人,肯定不会接手的。

    带着两人到化工厂的领导把人介绍给两人后就离开了。

    没有多待一分钟。

    “两位,厂里情况不容乐观,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去年只生产了三个月……现在欠着一百多万的银行贷款……”

    五十出头的乔岩厂长头发已经花白。

    在化工局领导走后,他也没有隐瞒,直接把厂子的真实情况向两人做了介绍。

    “欠银行贷款的事情我们知道。”

    吴涛开口,让乔岩厂长意外不已。

    “那可是一百多万!今年没有生产计划,工资也发不出,要发工资就只能继续贷款……”

    对方是哈工大的人,乔厂长不明白为什么哈工大要来接这个烂摊子。

    厂子情况已经非常恶劣了。

    换成别的单位来管理,乔厂长跟厂里领导们会巴不得。

    可新的主管单位是哈工大啊!

    学校有钱,投到建教学楼或是科研方向不好么?

    “情况我们之前都了解了。一百多万的贷款不是还有两年多才到期吗?”

    吴涛一脸轻松。

    在他看来,一百多万的贷款虽然不是一笔小钱,相比厂子将来产生的利润,真不算什么。

    根据校企办跟花都油脂化工厂签订的合同,仅仅是AES,每吨价格在4800元,以目前花都油脂化工厂的产能,每年至少需要360吨。

    聚四氟乙烯,价格高达56000元/吨。

    过氟烷基化物的价格直接以公斤论价。

    还不要说合成香精这些同样以公斤论价的产品。

    每一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几乎都是成本的三倍!

    “乔厂长,您是哈工大毕业的老人,你的心情我们能理解。请放心,学校了解情况后还愿意接手,肯定有学校的考量,希望您能配合我们……”

    王征了解过乔岩。

    谢威给他说过,校企办要想更好地发展,领导者工作干起来更容易,就必须了解手下各个单位负责人。

    换成其他日子不好过的单位,有新主管单位接手,领导干部都是巴不得的。

    至少,可以经常去要经费。

    乔岩在去年同样经常跑化工局领导的办公室,都快把领导办公室门槛给踏破了。

    之所以对吴涛跟王征两人如此态度,就因为他是哈工大毕业。

    “放心,只要学校有吩咐,全厂肯定配合!”

    乔岩还想说什么,却见吴涛跟王征两人根本不在意,也就只能闭口不言。

    “今天先补发一月工资,顺便提前把二月工资发放了。以后每个月5号准时发放工资!”

    “这……”

    王征说下午先给全厂干部职工提前发工资,更是让乔岩傻眼。

    学校这么有钱的么?

    “以后你就习惯了,这是校企办下属企业的规矩,你们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

    吴涛笑着解释。

    14厂那边,校企办接手后就发现,效果杠杠的!

    “虽然工人觉悟高,觉悟再高也得吃饭不是?咱们不能只跟大家谈觉悟、讲理想,连他们吃饭都不管!不然就是耍流氓!要让马儿跑,得先让马儿吃饱。没有后顾之忧,大家才能更积极地工作,为厂里发展添砖加瓦。钱不用多发,只要按时发放,大家就会更有积极性……这是一个领导必须明白的道理!”

    这话,是谢威很严肃地告诉两人的。

    有了14厂的先例,在吴涛带着钱去补发了厂里工资后,14厂的干部职工在小批量试生产学校的HZ80芯片时那种夜以继日,连休息都放弃,更是为了提高生产质量殚精竭虑,是吴涛之前没想到的。

    回来问谢威为什么之前14厂的人明明可以让生产质量更高,却不愿意。

    谢威只说了一句:工人当家做主!

    工人如何当家做主?

    不是让工人来决策厂子的发展方向,而是在决定了发展方向后,充分听取工人群众的建议,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

    吃大锅饭,质量提升与否都是那么多收入。

    一开始还有人去努力提升。

    时间长了,领导也不重视,还有多少人能坚持?

    有了14厂的先例,吴涛跟王征两人把谢威的话直接信奉为臬,直接就作为校企办的行为准则。

    发钱,是吴涛提议的。

    王征也支持。

    两人没向学校申请,直接动用校企办的钱。

    校企办对于这些事情需要自己做主,当时谢威为了这权利跟校长斗了好一阵呢。

    当天下午,东风油脂化工厂三百多名干部职工全部到场。

    乔岩向所有干部职工宣布工厂不再归属化工局管,而是属于哈工大校企办下属单位,不仅承担学校相关技术转化的重任,同时也会有学校的学生前来实习……

    一开始,在寒风中的干部职工们没有什么反应。

    谁管不都一样?

    可当吴涛提着准备好的现金,由学校财务科调集的出纳跟厂里会计、出纳一起,拉开架势,现场发钱后,所有人都兴奋起来了。

    不仅把一月的工资发了,甚至提前发放了二月的工资。

    第二天,学校机电系跟化工系安排的师生到厂里后,所有人都是热情洋溢地向前来考察设备,准备改进方案的学校人员努力地介绍各种情况。

    “谢威说得没错,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万万不能!”

    当了解到情况后,吴涛再一次感慨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