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复山河 > 第三百六十一章、各取所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升龙城。

    “户部,还要多久才能筹集完钱粮?”

    随着出兵日期的临近,胡新波对钱粮问题,也越发的关注。

    不同于之前的对外征讨,随便派出一支军队即可。

    对上大虞这种庞然大物,必须倾尽全力。

    “陛下,截止到现在,户部共筹集粮一百万担、银一百五十万两、布二十万匹、盐……”

    不等阮新杰说完,胡新波就变了脸色。

    筹款数额看似不小,可是距离他预期的数字,还差的远。

    按理来说,大越朝风调雨顺数十年,国库应该有所积蓄的。

    怎奈上一任皇帝,喜欢对外扩张,隔三差五的发起对外战争。

    哪怕是欺负土著部落,消耗的钱粮一样不少。

    疆域面积扩大了一圈,可新增国土大都是未开发的地区。

    收上来的税收,还不够覆盖行政支出。

    从理智上来说,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组织移民开发这些新疆域,而不是和大虞朝开战。

    “效率太慢了!”

    “隔壁的虞朝人,光两广地区就能筹集二百四十万两白银,难道我大越皇朝还比不上他们的两个省么?”

    胡新波厉声训斥道。

    从大战爆发开始,他们就加强了对大虞的情报搜集,尤其是两广地区的情报。

    李牧在两广地区筹集军饷,本来就是公开的,获知情报并不难。

    有了对比,就有了伤害。

    无论如何,胡新波都无法接受,大越帝国赶不上隔壁邻居的两省之地。

    “陛下,我们和大虞的情况不一样。

    自从海外贸易兴起之后,大虞就是贸易黑洞,全天下的白银都在涌入大虞。

    论起民间白银储备,恐怕大虞随便一个省,都比我们的多。

    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国内物价要比大虞低的多。

    同样的白银,我们可以采购更多的物资。”

    阮新杰急忙解释道。

    要和大虞比财力,纯粹是自取其辱。

    大虞朝廷穷,那是自身体制僵化,税收制度走偏了,无法调动民间财富。

    放权给地方总督后,没有横征暴敛,没有触及士大夫的核心利益,一样筹集到了足够的平叛军费。

    若是进行一次彻底的税收改制,把该征收的税收起来,大虞朝财政收入绝对超过两宋。

    雄厚的家底,不是他们一藩国能碰瓷的。

    “哼!”

    愤愤不平的冷喝一声,胡新波无奈的接受了现实。

    放眼世界任何地方,大越皇朝都算一个大国,唯独在大虞跟前例外。

    这种地缘政治,成了他们的噩梦。

    “陛下,息怒!”

    “大虞再怎么强大,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内乱不断的大虞,早就内忧外患,随时可能崩盘。

    虞朝皇帝还狂妄自大,敢挑衅强大的大越皇朝,完全是自取灭亡。

    待我们北伐吞并两广,定能让永宁帝俯首称臣!”

    礼部尚书阮艺修当即开口劝说道。

    作为新皇的亲信,怎么解决问题他不知道,但情绪价值必须拉满。

    把皇帝哄开心,大家的日子都好过。

    “兵部,别告诉朕,你们也没准备好?”

    情绪缓和之后,胡新波转头问道。

    钱粮问题不好解决正常,任何一个王朝建国超过百年,都会发现钱不够用。

    不断臃肿的官僚系统,是最大的吞金巨兽,再多的钱都能吞噬一空。

    军队就不一样了,大越可没有马放南山,先帝时期还灭国无数。

    “禀陛下,三十万大军已经准备完毕,只是武器缺口严重。

    许多兵器都是数十年前锻造的,需要进行更换。

    尤其是铠甲数量,缺口更是严重。

    兵部已经发文督促工部,尽快赶制武器,具体进度要问工部。”

    兵部尚书陈初阳当即玩起了移祸江东。

    三十万大军的数量是凑够了,里面有多少滥竽充数的,就没人知道了。

    吃空饷,也不是大虞朝独有。

    在利益面前,各国官僚都一样。

    跟着老大哥学习,他们的军户制度发展到现在,同样处于崩溃的边缘。

    好在这世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从民间征召一些壮丁,很快就能凑齐名额。

    至于这些新丁,有多少战斗力,就不是官老爷们关心的了。

    反正战场上的主力,永远都是那几支精锐部队。

    能不能获得胜利,主要看双方的主力对决,其他部队都是跟着打顺风仗的。

    “工部!”

    听到皇帝点名,工部尚书泰墨川当即上前一步。

    “陛下,一应武器都在紧急赶制中。

    不过需要更换的武器太多,许多早该更换的武器,没有及时进行更换,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

    大虞不同于之前,我们遇到的敌人。

    考虑北伐需要攻城,我们特意赶制了一批大口径火炮。

    现在下面的工作任务太重,工匠们有些忙不过来,原材料供应也遇到了麻烦。

    工部只能先挑紧要的武器打造,在不影响大军战斗力的情况下,其他的后续再给补上。”

    一波三折的回答,让胡新波很是满意。

    要的就是这个态度。

    有困难没关系,只要想办法解决了就行。

    他最讨厌是下面一有困难,就把问题推给他这个皇帝。

    不过作为主人公,泰墨川却是暗自叫苦。

    以往欺负土著,随便锻造什么武器,都是碾压的优势。

    研发火器的经费,早就被工部上下给漂沫掉了。

    日常建造武器的经费,也经常被克扣,火器炸膛是常态。

    前面支援白莲教叛军的时候,人家采购了几批火器之后,就再也不要了。

    现在敌人换成了大虞,就没这种好事。

    万一双方武器差距太大,在战场上漏了陷,可是非常要命的。

    当然,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质量上的差距,还可以找借口糊弄,皇帝又不清楚具体情况。

    数量上完不成,才是真的难交差。

    纯手工打造的时代,除了大虞朝之外,谁家军工生产能力,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内补足近二十万人的装备缺口啊!

    怎奈皇帝不是讲道理的生物,任务一旦布置下来,那就必须完成。

    短暂的迟疑之后,泰墨川就做出了顺应本心的决定。

    士兵嘛,只要手中有武器就行了,至于拿的是什么并不重要。

    把主力部队的装备凑齐,其他部队无论拿着长枪,还是拿着大刀,都可以上阵杀敌。

    反正捞钱的时候,大家都有份,兵部也只能帮他们打掩护。

    ……

    提督衙门。

    随着春耕的开启,空气中的火药味,也变得浓郁起来。

    作为两广军政的实际负责人,李牧也变得忙碌起来。

    “侯爷,各地的海盗代表,都到了会客厅。”

    武大个上前汇报道。

    历朝历代,要进行大规模招安,都不是一件轻松事。

    在过去的招安案例中,官员突然翻脸,或者是贼寇假装招安,都是时有发生。

    想要招安海盗,不光要上报皇帝批准,还要解决双方的信任问题。

    “上茶先招待着,本侯稍后就到。”

    李牧缓缓说道。

    大虞沿海的大小海盗,那是多如牛毛。

    今天邀请过来的,都是规模上千的海盗团伙。

    其中实力最强团伙,甚至拥有船舶数百,下属武装人员上万。

    论起综合实力,这帮海盗比朝廷的水师都强。

    李牧此前效仿西方,打造的风帆战舰战斗力是不俗,怎奈帆船复杂的难以操控。

    东海和南海岛屿众多,暗礁丛生,兼之气候多变,根本不适合发挥。

    用来守护近海还行,要出去围剿海盗,风险系数实在太高。

    武力搞不定,那就只能用政治手段。

    以他的身份地位,招安海盗这种小事,根本犯不着亲自出马。

    放下身段见这些人,那是接下来用的上。

    ……

    “草民,见过侯爷!”

    大厅之中,一众海盗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跪拜大礼。

    看得出来,编制对这帮海盗的诱惑,不是一般的大。

    “诸位不必多礼!”

    “本侯今天邀请大家过来,主要是商议两件事。

    一件是关于诸位的招安事宜,一件是对安南用兵。

    在本侯看来,这两件事,也可以合并为一件事。

    安南人不服王化,三番五次挑战我大虞的威严,陛下决定对安南用兵。

    对诸位来说,这是最好的机会。

    本侯做主,在场诸位只要斩杀一名安南士兵首级,朝廷就赦免一人。

    斩杀一万安南士兵,就赦免一万人。

    超出部分的首级,直接计算军功,可以获得朝廷授予的官职。

    官职的高低,将决定你们未来麾下士卒编制。

    当然作为官军,肯定不能继续劫掠,不过适当的征税还是可行的。

    具体怎么征收,等招安完成之后,大家可以坐下来一起商议。”

    受了众人一礼之后,李牧直接抛出了招安方案。

    坦率的说,这份招安计划,有借刀杀人的嫌疑。

    只是对海盗来说,不怕朝廷提条件,就怕朝廷没有要求。

    无缘无故,没有人会冒着丢官去职的风险,跑去招安一群海盗。

    天上掉馅儿饼,往往意味着风险。

    “侯爷,朝廷一分军饷不发,就让我们出兵,这未免也太?”

    刀疤脸男子率先开口质疑道。

    他原来是大虞军户,因为日子过不下去,才带着一帮人出海为盗的。

    从事海盗这份有“钱途”的行业后,朱仲轩的事业迎来了巅峰期,很快成为沿海地区有数的大海盗。

    知道海盗这份刀口舔血的职业,不是长久之计。

    抢劫了几年之后,赚够了钱的他,渐渐萌生了退意。

    听闻大名鼎鼎的汉水侯,有意招安海盗,他一下子来了兴致。

    能够重回朝堂的队伍中,谁愿意干海盗啊!

    在海外赚的再多,也难登大雅之堂,死后连祖坟都进不去。

    相比之下,做官就舒服的多了。

    不光晚上可以睡上安稳觉,还可以衣锦还乡,成为儿时玩伴们羡慕的对象。

    “朱当家的你搞错了情况,现在你们还是海盗,不是我大虞朝的军队。

    在正式收编之前,别给老子提什么军饷。

    海上有多富裕,本侯一清二楚,尔等都不是差钱之人。

    给你们一个出兵的机会,那是本侯看得起你们。

    你们若是不想干,外面有的是人愿意干。

    那帮海商中,同样不乏想做官的人。

    大虞朝最不缺的就是人,振臂一呼就能拉出一支队伍。

    区区一个安南,收拾起来费不了多少功夫。

    让你们来干,那是你们劫掠最专业,能够把安南抢干净。

    本侯想要一个稳定的安南,你们的任务是替老子清除当地的士绅、官员,留下一个干净的安南!”

    李牧毫的强势,把一众海盗吓了一跳。

    庞大的气场,压得许多人都快要窒息,唤醒了众人骨子里对官府的畏惧。

    好在气势来的快,去的也快。

    回过神来之后,众人又变得兴奋起来。

    哪怕抛开招安之事,劫掠安南也很有搞头。

    官军一旦出兵,安南人的主力必然被吸引过去。

    后方空虚的安南国,就是一只巨大的肥羊。

    让他们清洗安南内部的官员士绅,分明就是让他们过去发财。

    他们这些海盗,除了劫掠商船之外,偶尔也会劫掠一些南洋小国。

    对安南人下手,大家并没有心理压力。

    相较于以往单纯的抢劫,这次行动属于合法打劫。

    斩获的首级,不光能够摘掉他们头上的通缉令,还有机会获得官职。

    至于屠戮安南,引发的恶名,完全不是问题。

    李牧这位根正苗红的勋贵,需要爱惜自己的羽毛,他们这群海盗不用。

    即便传了出去,也是债多不压身。

    “侯爷,我就一粗人,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别和小的一般见识。

    不就是收拾安南人嘛!

    侯爷您就瞧好,这次我朱仲轩定要斩下两万安南人首级,向您赔罪!”

    捅破了窗户纸,识时务的朱仲轩当即进行请罪。

    见到这一幕,其余海盗头目,瞬间懊恼不已。

    哪里是什么桀骜不驯,分明就是想找机会拉近关系。

    这一刻众人可以肯定,甭管李牧给出什么样的解释,朱仲轩都会低头赔罪。

    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李牧是大虞朝战功最为显赫,执掌两广的汉水侯。

    想要回到朝廷阵营,不赶紧抱住眼前的大腿,往后想要见上一面都难。

    至于斩杀安南首级的承诺,那根本不是问题。

    要他们这些海盗,对付安南正规军,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可李牧都明牌了,让他们清理安南国的官员士绅,这些人的首级同样是作数的。

    一路劫掠下来,首级就凑齐了。

    作为军方大佬,以李牧的身份地位,完全没必要糊弄他们这些海盗。

    这种发财的事情,他们不去干,外面也有的是人想干。

    只要放出消息,让大家都知道安南后方空虚,就会有海盗上门拜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