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复山河 > 第三百四十四章、会战前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京城。

    “陛下,好消息!”

    “陕西爆发大规模起义,伪朝的日子更难熬啦!”

    杨敬仁神色激动的说道。

    在策动教众起义的问题上,他们也出了不小的力。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陆陆续续派出了数十支精英小队,深入北方联络当地白莲教。

    现在的陕西义军中,也有几支队伍是他们支持的。

    “好!”

    傅皓轩面露喜色的说道。

    官军正在调兵遣将,新一轮的大战即将爆发。

    面对没有文官拖后腿的多省联军,傅皓轩的心里完全没底,吴国内部也是人心惶惶。

    此时陕西叛乱的消息传来,对稳定人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陛下,陕西发生叛乱,对天下义军来说是一件好事,对我们却是喜忧参半。

    伪朝不会因为陕西发生变故,就停止对我们的大战。

    接下来的江南会战,伪朝主力是两广、湖广、闽浙五省的军队,他们后勤全靠地方自筹。

    西北闹的再凶,也影响不到他们,我们面临的军事压力并不会减小。

    真正的受益者,还是蜀地的东王。

    陕西之乱断了蜀中官军的念想,他们再也无法获得伪朝支持,东王夺取蜀地几乎没有悬念。

    到时候前后夹击,夺取汉中也只是时间问题。

    同时占据蜀地和关中,运气好的话,甚至能够复刻强秦之势。

    我们必须要加快进度了,不然接下来的天下争夺中,又会增加一个劲敌!”

    礼部尚书胡宇哲的话说完,大殿内的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在天下争夺中,一直流传着“四边四角一中原的论调”。

    从历史经验来看,占据蜀地和关中的政权,一直都是天下争夺中的最有利竞争者。

    可以说,这次陕西大起义,东王直接赢麻了。

    相比之下,吴国的处境,就没有那么美妙啦。

    随着两广福建的开发,现在的江东之地,早就从四边之地变成了四战之地。

    吴国从北伐失败开始,战略上就逐步陷入被动。

    四面八方都是敌人,现在他们想要打出去,那是相当的困难。

    “胡大人说的不错,我们此时的处境,确实非常危险。

    不过陕西义军,不可能一直留在关中。

    持续干旱少雨,即便是关中大族手中存粮,依旧非常有限。

    现在的义军队伍,足有上百万人之多,不是陕西能够养活的。

    如果这些义军出了潼关,对我们的帮助就大了。

    陛下,臣提议向陕西义军提供支持,鼓动他们出兵河南!”

    兵部尚书范修文率先给出了方案。

    在天下争夺中,今天的盟友,到了明天就可能变成对手。

    东王魏豪做大,并不符合吴国的利益。

    割据蜀地,就是他们的底线。

    人心最是微妙,如果再让东王获得关中,这场天下争夺战,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范大人,让陕西义军出关,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陕西就算再怎么物资匮乏,也够他们折腾一年半载。

    江南会战近在眼前,官军最迟下个月,就会向我们发起全面进攻。

    估摸着使臣都还在路上,会战就打了起来。

    指望陕西义军出关,替我们牵制官军,纯粹就是做梦。

    当务之急,还是筹备大战吧!

    至于天下局势,等赢了这场大战再考虑也不迟。”

    钭瑞宇的话,点燃了朝堂上的混战。

    一众官员各抒己见,所有人的话都有道理,搞的傅皓轩很是头大。

    “够了!”

    “叫你们过来是议事的,不是让你们推诿扯皮的。

    老子只要解决方案,其他各种理由,都不要拿出来扯淡!”

    傅皓轩忍不住爆了粗口。

    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一样是白搭。

    吴国现在需要的赢得战争,其他所有问题,都可以拖到战后再说。

    ……

    南昌城。

    “将军,伪朝大军出了临江府,正向我们这边杀来。

    郑瑞涛和李牧两个贼子,都出现在了军中。

    ……”

    收到这个消息,南昌镇守将军向清虹,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

    他何德何能,一下子遇上两位大虞名将。

    原本以为五万守军,足以让南昌城固若金汤,现在看来还是差了点儿意思。

    “立即向朝中发求援信,把我们面临的局势,给陛下说清楚!

    传令各部,立即征召民夫,严守各地要道。

    凡敌军可能经过的路线,一律坚壁清野,绝不允许一粒粮食、一尺布、一斤柴落入敌军手中!”

    没有丝毫迟疑,向清虹当即做出了决定。

    吸取了上一次楚国战败的教训,吴国没有一上来就集结大军,同官军进行大会战。

    当然,他们进行大会战,现实条件也不允许。

    湖广官军进攻九江,江西一线的官军攻打南昌,浙江一线的官军攻打杭州,北方的官军也将目标对准了徐州。

    上述地区,全部都是战略要地。

    丢了任何地方,都会让吴国非常难受。

    除了四大主战场,沿海地区也遭到了朝廷水师威胁。

    盘踞在松江的官军,也在向苏州府进发。

    多线战场一起开干,吴国应付的非常吃力,只能先采取战略防守,再伺机寻找机会破敌。

    “向将军,不能这么干啊!”

    “南昌附近全是人口稠密区,城中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口。

    一旦进行坚壁清野,势必把这些百姓,逼到伪朝那边。

    到时候……”

    知府孔智宸急忙劝说道。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理由,真实原因还是周边的土地房产,都落入了官员手中。

    为了争取读书人的支持,吴国建立之后,傅皓轩做出了一系列的让步。

    遭到血腥屠戮的士绅集团,重新在吴国复活。

    他们联合功勋派,成为了新的统治者,瓜分了最肥美的土地。

    南昌这边情况更严峻,当地官僚都是从楚国收编过来的。

    高层可以调换,下面的基层,撤换成本太高,吴国并没有对他们动手。

    这些人投奔吴国,完全是顺应大势,内心深处的归属感并不高。

    一旦触犯到了他们的利益,很容易让这些人和吴国离心离德。

    在大虞和义军之间,大部分士绅,还是更倾向于大虞的。

    毕竟,在义军这种新生政权中,话语权最高的是功勋武将,文官地位差的远。

    倘若加入义军,无法拿到更多利益,大家凭什么跟着造反。

    “哼!”

    “谁敢投奔伪朝,老子灭了他的全家。

    现在这种关键时刻,一切以守卫南昌为上。

    府城容纳不了那么多人,就分散到下面的县城、要塞中。

    实在是容纳不下,就让他们进入山中暂避。

    我们只要把青壮男女,集中起来守城即可。”

    向清虹的话,让一众本土官员面如死灰。

    山中暂避,纯粹就是扯淡。

    经过这么多年的开发,南昌附近的山都是光秃秃的一片,连树都没几棵。

    猎户这个职业,都从周边消失了。

    收走了他们的粮食,把人赶进山中,分明就是让大家去死。

    底层百姓的死活,其实他们也不在乎,可自家宗族必须考虑。

    不想跟着上山吃土,那就只能退入城中。

    全族老小的性命,都被捆绑在了吴国的战车上,他们想跳车都没机会。

    向清虹这么干,明显是吸取了之前楚国败亡的教训,对他们这些人缺乏信任。

    “向大人,万万不可啊!

    此前楚国崩溃,就是因为……”

    不等中年官员把话说完,一柄大刀就从他的身体穿过。

    “事情就这么定了,胆敢动摇军心者,此人就是榜样。

    在接下来的南昌保卫战中,本将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共同守卫城池。

    为了集中力量,应对敌军的进攻。

    诸位大人府中的家丁,本将就暂时借用了。”

    向清虹冷漠的说道。

    对室内这些人,他并不信任。

    前面楚国败亡,内鬼贡献了重要力量。

    如果不是有二五仔跳反,官军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收复大片疆域。

    为了安全起见,他决定先下手,把这些不稳定份子手中的力量收拢起来。

    等到大战爆发之后,再送到战场上当炮灰给消耗掉。

    手中没有力量,就算心里有想法,也做不了什么。

    ……

    官军大营。

    “总督大人、提督大人,前线探马来报,叛军正在坚壁清野。”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并没有感到意外。

    为了增加胜算,守城一方坚壁清野,都是常规操作。

    相对来说,叛军将领还是缺乏经验。

    居然没有第一时间,派人破坏周边的道路桥梁。

    “知道了!”

    “对叛军的做法,诸位可有应对之策?”

    舞阳侯面无表情的问道。

    主帅的名不能白挂,主持军事会议,就是他的主要工作。

    为了这次江南会战,朝廷下了血本。

    各路战场,都有可能成为突破点。

    具体从哪里撕开叛军的防线,暂时还无法下结论。

    “总督大人,南昌城池坚固。

    前面卫逆进攻南昌,前后花费了一年多时间,才拿下了城池。

    现在敌军坚壁清野,明显是准备和我们打持久战,短时间内怕是难以突破。

    不如改为围困南昌,先行抢占周边的城池,而后同湖广官军一起出手夺取九江。

    沦为孤城的南昌,就算再能坚守,他们也撑不了多久。”

    秦天瑞开口提议道。

    作为代理江西第一镇总兵,这一仗对他的政治生涯至关重要。

    只有战场上表现的好,才有机会拿回家族基业。

    他能够一路走到现在,勋贵集团出了大力,几乎耗尽了祖辈的人脉关系。

    现在没有现成的功劳送上门,想要进步只能依靠自己。

    “南昌城池坚固,九江府一样不是好打的。

    你凭什么认为,我们和湖广官军挥师之后,能够迅速拿下九江?”

    舞阳侯皱着眉头询问道。

    跳跃式进攻,在过去的平叛战争中经常出现。

    不过采用这种战术,多是为了诱敌。

    现在的问题是敌军做好了准备,南昌和九江都不好打,谁也无法保证,可以在短时间内破城。

    如果吃不下敌军,无法拔掉这两颗钉子,大军深入敌后的风险就太大了。

    “总督大人,能不能迅速拿下九江府不重要,关键是让南昌守军相信我们能拿下九江府。

    江南地区心向朝廷的人不少,其中不少人还在叛军中身居高位。

    如果能够说服他们充当内应,影响敌军将领的判断,后面的仗就好打了。

    即便是谋划失败,我们也可以顺势拿下鄱阳湖,进军威胁安庆府,打乱敌军的部署。

    安庆是南京门户,叛军不敢置安庆于不顾,他们势必要部署重兵过去防守。

    我们吸引的敌军多一分,友军面对的敌军就会少一分,有助于其他战场取得突破。”

    秦天瑞当即解释道。

    在平定叛乱的问题上,勋贵系高层立场是一致的。

    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必须顾全大局。

    哪怕再怎么想立功,也必须克制住欲望,凸显全局战略眼光。

    把团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有可能获得勋贵系大佬们的支持。

    “李提督,你觉得秦总兵的提议怎么样?”

    舞阳侯笑着问道。

    听起来觉得不错,具体实施起来,能不能行他完全没底。

    为了避免尴尬,索性就来了一出移花接木。

    反正人是李牧带出来的,让他来点评,没有任何毛病。

    “可以尝试一下,不过要把握好力度。

    从叛军的兵力分布来看,明显是准备防守。

    常言道:守久必失。

    多尝试一下,叛军那漫长的防线,总会露出破绽来。”

    李牧笑着回答道。

    旧部能够成长起来,他也乐见其成。

    别看勋贵系蹦出了不少将领,但这些都是靠基数堆出来的。

    年轻一代中,稍微有点儿军事才能的,都被筛选了出来。

    能够独当一面的,依旧寥寥无几。

    天下这么乱,到处都需要武将带兵去镇压,多几名将领分摊压力也好。

    王朝末年,总会有人逆流而上,试图力挽狂澜。

    在他的影响下,本该混吃等死的勋贵子弟,意外成为了大虞朝最后的脊梁。

    能够为大虞续命多久,谁也不知道。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