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没见到李艳红,也没打算见,但和老友吴恩达热热闹闹的聊了许久。
吴恩达对于余凯忽然迸发出来的热情有很大疑虑。
百度不错,碳硅也行,创业能理解……
这样要推独立的深度学习研究机构是什么鬼?
吴恩达斟酌许久,还是把自己左思右想的话问了出来:“你这前后去了临港,工作工作不要了,朋友朋友抛弃了,那边怎么就那么大魔力?我看李总也是挺爽快的。”
他刚刚回国加盟百度,近期接触时便有认真的观察。
“这边是有钱,但这个钱就是放那里留看的。”余凯摇头,又笑道,“临港那边嘛,俞总还是很有风采的,我这阵子在临港还真挺快活,不管是聊我自己要做的‘地平线’,还是深度学习的‘朝闻道’,都有很多收获。”
吴恩达哑然失笑:“你们这个名字不像是研究深度学习的。”
“是的,正式名还是‘深度学习基金会’,按照俞总的说法,基金会的宗旨是一个专注于推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以及人工智能的非盈利组织,‘朝闻道’这个名字就用在内部委员会上。”余凯认真的说道,“他认为这样可以更好的融资。”
吴恩达疑问道:“非营利性组织怎么融资?”
“非营利性组织下面再设置盈利商业体,就是基金会下面成立公司,到时候看看有没有适合转化的成果。”余凯发自内心的说道,“我觉得他的考虑是挺全面的。”
吴恩达不说话了。
片刻之后,他摇头道:“他毕竟深谙商业运作,但这个事很难做,他手里的公司没有那么有钱,要是他是BAT的老板,那我倒觉得可以试一试。”
关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吴恩达觉着国外都是微软、谷歌这种公司有能量来投入,也能让人有信心,换成国内,怎么也得是BAT这个级别。
碳硅集团的造车不太懂,碳硅数据公司虽然听说前景不错,体量还是不够的。
“现状就是这样,俞总邀请阿里的马伝到临港了,但马伝一点也不看好,也不愿意投,俞总退而求次的想让阿里以云计算资源入股,结果也被拒绝了。”余凯皱眉,“还是那句话,BAT有钱归有钱,他们不投过来,又有什么用,再说了,也不是没有做得不错的公司。”
他继续说道:“我最近打听了一件事,当初秘密竞拍杰弗里的匿名公司就是DeepMind,它那时候刚成立一年多就能和谷歌、微软、百度一起角逐,我看独立的机构也未必没有出路。”
吴恩达失笑道:“余老兄,问题是DeepMind现在也被谷歌收购了啊。”
DeepMind是由戴密斯·哈萨比斯创立,今年刚被谷歌花了6.5亿美元收购。
他自然知道这个动向,圈子本身不大,顶尖的更是熟悉,据说,戴密斯现在正研究能打败人类顶尖围棋选手的人工智能程序。
“我知道啊,所以,如果我们能开个头,能认真的做一做,就算失败了,也未必就是一场空。”余凯笑道,“做一做,试一试,探索探索,我现在还在联系人。”
他认真的说道:“老吴,我是认真的,临港那边也是认真的,我们这次就是要共襄盛举。”
吴恩达沉吟一会:“好吧,祝你们成功。”
余凯捻灭烟:“是祝咱们成功,不拿钱的顾问也是顾问啊。”
吴恩达没有反驳,虽然觉得国内做起来的希望比较渺茫,但自己研究的领域如果真能冒出来新的力量,那自然再好不过,他这次之所以回来,心里秉承着的也是类似想法。
只是,百度真的不行吗?
吴恩达心里存疑。
这个疑问肯定没法短时间里得到验证,然而,仅仅次日,他就怒气冲冲的把电话再度打给了还没离京的余凯。
吴恩达发出强烈的质疑:“不是,你怎么把李飞飞挖走了?!”
李飞飞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也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权威。
吴恩达确定加入百度之后就联系了多位业内专家,其中就有这位,但昨晚打电话一问,对方觉得相较于百度,一个非盈利组织听起来更有意思,已经改变了心意。
最重要的是,他昨天就和余凯一起喝酒,结果余凯对这件事连提都没提!
“她觉得你那个深学院不如我这个深学院呗。”余凯笑道,“又没和你们签合同,谁请来算谁的啊。”
吴恩达吐了一口气,忍住痛骂,不满道:“余凯,你不能只顾着你自己啊,你把我忽悠来百度然后撂挑子走人,这就算了,现在还撬走我的帮手,你让我在百度怎么办?”
他加入百度,自然也是想做出成绩的。
余凯建议道:“我这边基金会要是成立了,不如你也从京城过来,两难自解啊。”
吴恩达结束通话,没法聊了。
但他心里对于临港的俞兴忽然涌现强烈的好奇,到底怎么就把余凯弄得五迷三道了?
四月份的最后一天,余凯第三次抵达临港。
相较于前两次,他已经没了包袱,只想在未来数年做两件大事,一是芯片方案,二是深度学习的研究,后者的推进或许在未来也会反哺自己的创业。
余凯在创业方面还需要再思考思考,但深度学习基金会就能继续着手了。
他在临港蹲了两天才等到从宁德返回的俞总。
余凯注意到俞总心情似乎也不错,寒暄问了对方的项目:“俞总,你的车是越来越接近市场了吧?我看你们的原型车好像越来越多。”
“我们三大件的总体情况都定下来了,后面都是测试和调整,包括配置的考虑。”俞兴笑道,“大家都很急,区里也和我聊了好几次,我们初步打算明年春节之后就开一次产品发布会,正式试水市场。”
他这么一说,情不自禁的也谈到后续工作:“接下来要很忙了,造车难,卖车也难,这个销售渠道的体系得好好搞。”
余凯眨眨眼,只提取关键信息,赶紧说道:“俞总,DL基金会的融资怎么安排?我这边准备了大半,你只要约好风投的时间,我这边都尽量打电话把人喊来。”
“约他们很简单啊。”俞兴问道,“随时都可以约,主要是,你有考虑好怎么谈吗?”
余凯煞有介事的点头:“我想好了,就谈百度怎么重视,谷歌怎么投入,斯坦福怎么推进,就好像这个技术明年就能面世,就能推向市场了。”
俞兴愣了愣,笑道:“余博士,怪不得你要创业啊。”
余凯谦虚道:“确实在临港这边受益良多。”
“你吹嘘别把我吹进去,碳硅数据就是一个投资方,我也只是撮合。”俞兴思考道,“三天之后吧,先约5家,看看大家的兴趣,其实,最好还是从BAT那边弄点资源,这样好画饼。”
余凯听着定下来的时间,心中一紧,忽生忐忑,自己应该能说好吧……
俞兴对于和资方见面没什么担忧,不成就换一批,这次就是广撒网而已。
不过,他在见面之前还是先给小英打了个电话,询问红隼资本的意向,把这件事和前后的考虑都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刘琬英人在国外,正在操刀对雷诺的资金运作。
她把这个事当成闲聊来听,只在最后的时候问道:“你是真的问我意见?我意见要是和你不一样呢?”
“不一样就不一样呗。”俞兴笑道。
“那红隼不乐意投这方面。”刘琬英说道,“这还不是投一次的事情,后面还要追加,看不到头。”
俞兴真听到反对意见,反而不说话了。
“不过嘛,要是今年顺利……”刘琬英话锋一转,“这个基金会要筹措1亿美元是吧,既然碳硅数据能挤出来1000万,要是最后真就差个1000万美元,你本来也就能用境外的钱。”
她的意思是红隼可以最后补齐到整数。
俞兴勉强满意:“小英还是给面子的哈。”
“这个钱是能赚到更多钱的。”刘琬英没出意外的也提到钱生钱的事,这在过山峰上面尤其明显。
俞兴知道这个话题持续下去就要谈到对钱用法的异议了,钱生钱容易看不到头,他还是喜欢把资金落到实处,只是这次的用途显得没那么“实”罢了。
他不再聊这个,转而聊起雷诺和大众。
过山峰先攻雷诺,再取大众,时间也就在这个月开启,而考虑到大众在雷诺暴雷之后存在也被迅速验证排放的连锁反应,这次的资金就要在两边有所分配。
同时,刘琬英准备延续上次做空凡利亚的经验,希望以美国律所来发起消费者的集体诉讼,如此扩大不同市场的监管碰撞,尽量把话题发酵到最大。
她在电话没有说的太具体,基本都是委婉的代指,要在中旬回国后再详细的面谈。
俞兴也就大体听个脉络,相信车圈的剧震难以避免。
这天晚上,正在考虑Q3和Q4工作的俞兴在家里收到余凯的电话。
余凯兴冲冲的通知一个消息:“俞总,俞总,DMLC听说咱们国内准备筹建深度学习基金会,也愿意一起加入进来,我已经把人约回国了。”
他接着解释了DMLC,这是一个由华人学者主导的分布式机器学习开源社区,目标是通过协作来开发高效、可扩展的机器学习框架。
这是今年由陈天奇号召成立的,他和李沐、张铮等人在北美神经信息处理系统会议上交流,发现大家独立开发的深度学习框架在分布式训练、内存优化等底层技术上存在大量重复工作,于是决定整合资源,联合开发统一框架。
机器学习的圈子不大,里面的华人专家更是经常互通有无,余凯上个月一直在联络回国筹建基金会,消息自然而然的传到大家耳中。
陈天奇在和联合创建者商议之后代表DMLC打来电话,愿意共襄盛举,加入深度学习基金会。
“有意思哈,这种事我经历过。”俞兴笑道,“招牌旗号亮出来,愿意同行的就过来了,这听起来就是好事,你明天可以和经纬创投他们聊聊这个好消息。”
余凯颇为激动,觉得明天的风投肯定会被这样的消息打动。
自己没开口,人家就愿意一起来做,这岂不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然而……
次日的会议室里,余凯很明显的注意到今日份的五家风投都对俞总更加热情,他们好像不是来参加“深度学习基金会”的宣讲与融资,而是来参与碳硅的会议。
虽然是碳硅的会议室,虽然是碳硅的老总,虽然是碳硅的投钱,但这确实不是碳硅……
俞兴对于这种状况其实有预期,像经纬创投的张颖张总,他也是第一次见,可是,对方曾经在刘炽平的朋友圈里辩驳空头,刘琬英那时候就提到他对碳硅集团的兴趣。
“我知道大家是冲着临港项目来的。”俞兴跟着听了一阵,不愿多费功夫,把话点明,“不过,余博士的这个深度学习就像他刚才说的,很受谷歌、百度、微软的重视,这次也有很多全球顶尖科学家愿意一起来做,机会还是很难得的。”
张颖代表着大家说出心声,笑吟吟的说道:“俞总,不管是碳硅集团还是碳硅数据公司,今天只要想融资,我们都不会有第二句话,但是这个‘深度学习’嘛,非要我说,我宁愿等B轮或者C轮才进来,就怕前面的钱都打水漂。”
俞兴有点无奈:“你们的钱不经常打水漂吗?互联网数据价值的挖掘不是事到临头才能做的。”
张颖兀自摇头,不愿轻易试水深度学习,仍旧表达了对俞总项目的热情。
俞兴简单寒暄,避开自己的融资话题,只把场面交给余凯。
余凯心里的憧憬被凉水浇灭,深深意识到现状比自己想象的要残酷,难免就显得失落。
“马总不投,经纬他们也都谨慎,这个事,这个事……”俞兴趁着晚餐招待之前与余凯交流,“这个事比我们考虑的要难啊。”
余凯默默点头,接过俞总递过来的烟。
俞兴一口口的抽着烟,考虑面前的情况,这个领域的顶尖专家都是很有热情的,甚至出现了DMLC这种举家来投的情况,但资方这边就遇冷了。
他琢磨来去,忽然问道:“余博士,我感觉可能也得自力更生一部分,你们炒币或者炒股吗?阿里快上市了,我觉得是能来一波增值的。”
余凯怔然:“俞总,这……内幕消息吗?包赚的吗?”
俞兴摇头:“不包赚,就是可以为梦想而搏,马总不支持你们,阿里股票能支持你们。”
余凯捋了捋情况,说道:“所以,你的意思是,我搞了一批科学家做研究,你要先带着大家炒股?”
“不是带,是指点,我对别的不了解,但阿里这个上市的局面,我比较有把握。”俞兴比较认真,“它上市就一定会大涨的。”
余凯思考片刻,问道:“那我创业也需要钱,我也可以先买阿里的股票搏一搏吗?可以上杠杆吗?你能借我点钱吗?”
俞兴看着余博士:“……我发现你这个人赌性有点重。”
“我都在临港了。”余凯慨然道,“人生难得几回搏!大不了摩托变单车,临港分行李,卖身回百度!俞总,你炒股到底行不行!?”
俞兴做空还行,炒股……
他点点头:“应该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