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早安大明 > 第1089章  人心所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蒋庆之抛出征伐倭寇的建言后,京师舆论就猛地一个转向,倭国成了大热门。

    后世鹰酱曾感慨,国民大多竟然连许多国家都不知道,说明教育失败。

    那还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大明这等通讯基本靠吼的地方,哪怕是读书人要想获得资讯也不容易。

    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更多是对于天下格局大势的信息获知,而这些信息来源于书籍。

    倭国是什么鸟地方?

    就是太祖高皇帝说的不征之国。

    好像在西边。

    放屁,是在东边。

    就是出产倭寇的那地儿啊!

    听说他们的皇帝做了许多年的傀儡,就像是当年的周天子。朝政是由什么幕府大将军掌控。

    那不是权臣吗?

    人是摄政。

    这是倭国的体制。

    七嘴八舌中,倭国就在有心人的眼中渐渐成型。

    帝王是傀儡,幕府执掌大权。

    这样的倭国顿时成了读书人眼中的耻辱。

    君不君,臣不臣,迟早玩完。

    倭国这套体系维系了多年,而且还会一直维系下去。倒是大明的国祚无多了。

    足利氏!

    这是幕府大将军的姓氏。

    当足利美子自报身份时,道爷猛地挑眉。

    这才是蒋庆之的杀手锏!

    钱粮的事儿道爷有办法压制群臣,但祖制却无可奈何……他是帝王,祖制是他祖宗定下的规矩。

    ——老祖宗说了,不得征伐倭国。

    您听,还是不听?

    不听,道义就在反对者那边,道爷就是昏君。

    道爷也不敢冒大不讳啊!

    可足利美子跪下那一瞬,道爷心中猛地一松。

    这不是征伐!

    道爷看着群臣愕然的模样,不禁笑了起来。

    这是替天行道!

    这是主持公道!

    蒋庆之看着群臣,“如今倭国国中藩镇林立,各路藩镇厮杀不休,幕府尊王攘夷,不过力有未逮。此次幕府大将军派遣使者前来,便是请大明主持公道。”

    注意,是主持公道。

    所谓不征之国,攻打才是征伐。

    可大明这是去主持公道。

    徐阶干咳一声,“君不君,臣不臣……我辈岂能坐视?当出兵相助。”

    老徐很够意思,从侧面给了这些人一下:咱们儒家子弟的梦想是什么?

    天下大同,尊王攘夷。

    如今邻国君王有难,咱们难道能袖手?

    诸位君子读书难道读到了牛皮眼里去了吗?

    王以旂一脸肃然,“大明责无旁贷!”

    中央之国必须有此等拨乱反正的气度。

    “大明当有舍我其谁的气势,灭此不臣。”吕嵩出班,老吕一边喊打喊杀,一边喜上眉梢。

    年产百万两银子啊!

    这军费不是事儿。

    蒋庆之淡淡的道:“倭国多银矿,那银山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吕嵩把脸一板,“倭国既然求助,户部当竭尽全力筹备粮草,令大军无后顾之忧。本官有个问题,此战,长威伯有几成把握?”

    卧槽尼玛吕嵩!

    你开口就问此战有几成把握,也就是说,征倭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谁敢反对,我吕嵩能吐他一脸唾沫星子。

    吐你一脸唾沫星子你还不敢擦拭,否则回头户部能给你和你的衙门穿小鞋,各种下拨的钱粮不是短缺,就是拖延。

    六部中,户部和吏部最是权重,一个掌握钱袋子,一个掌握官帽子。

    钱和官,这不就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吗?

    “咳咳!”有人干咳,“吕尚书,莫要被财货迷住了眼。”

    吕嵩没搭理那人,只是盯着蒋庆之。

    户部不能做亏本买卖不是。

    若是此战把握大,那么谁敢反对征伐倭国,吕嵩能把他喷到怀疑人生。

    蒋庆之淡淡的道:“九成。”

    “剩下一成为何?”吕嵩追问。

    蒋庆之指指上面,“天意。”

    “明白了。”吕嵩行礼,“陛下,臣赞同征伐倭国。”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蒋颖看着一个个臣子出班赞同,一颗心跌落到了谷底。

    大势去矣!

    两个反击的手段,钱粮被蒋庆之用银山击退,祖制更惨,足利幕府的使者早就在蒋庆之的囊中。

    也就是说,蒋庆之早就准备好了反击的手段。

    只是引而不发,就等着今日给他们沉重一击。

    在朝会之前,京师舆论对蒋庆之的征倭之议能否在朝中通过普遍不看好。

    钱粮的问题就算是勉强通过,可祖制这个千年老怪物你蒋庆之避无可避吧!

    祖制被丢出来,道爷也没法开口偏帮,否则舆论能淹死他。

    “长威伯,这使者可有文书?”钱瑜喊道。

    是啊!

    作为幕府大将军的使者,你得有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书,以及求援的奏疏不是。

    蒋颖盯着蒋庆之,知晓这是最后的机会。

    使者身份,真还是假?

    足利美子说:“奴带了文书。”

    说着,她从怀里拿出了两份文书。

    黄锦过来,接过文书仔细看了看,然后回身,“陛下,有幕府大将军的印鉴。”

    钱瑜不甘心,疾步过来,“可否给本官一看?”

    黄锦把文书递给钱瑜。

    钱瑜左看右看,甚至还嗅了嗅。

    那些反对者死死地盯着钱瑜。

    “可要尝一口?”朱希忠嘲笑道。

    老丈人意气风发,“谁不知倭国如今藩镇林立?放眼看去,周边也唯有我大明能主持公道。”

    这文书,它假不了。

    ……

    “老夫当年曾发誓,若是再造假便断手。你夏言用当年施恩之情逼迫老夫出手……老夫认了,你今日还来作甚?”

    京师一家古玩店,一个老人怒不可遏。

    夏言慢条斯理的站在博古架前,欣赏着几个花瓶,“你赵古当年伪造文书被老夫察觉,若非老夫放你一马,你尸骨早寒。断手和身死,你选哪个?”

    老人颓然,“文书已经弄了,你还要怎地?”

    夏言回身,“再弄一份。”

    “什么文书?”

    “陛下支持倭国由幕府大将军治理的旨意。”

    “伪造旨意,你疯了!”

    “做,还是不做?”

    “老夫……”

    “老夫从不是那等贪得无厌之人,三千钱。”

    “老夫不是那等见钱眼开之人……”

    “五千!”

    “罢了!”

    夏言走出古玩店,看着一群南飞大雁,叹道:“那小子布了好大一个局,把整个倭国上下都装了进去。”

    ……

    支持征倭的臣子越来越多。

    当看到严嵩父子出班时,蒋颖叹息一声,也跟着出来。

    “臣,附议!”

    严世蕃看了老爹一眼,再看看蒋庆之,心中涌起了一股无力感。

    若非老爹坚持,他必然要在今日暗搓搓的捅蒋庆之一刀。

    这一刀捅下去会带来什么后果?

    大获全胜的蒋庆之掉头就会清算。

    道爷点头,“如此,兵部会同五军都督府商议征伐倭国之事,汇总后禀报朕。”

    “是。”王以旂和五军都督府的人应了。

    所有人都知晓,这只是个过场。

    一切都将由那个年轻权臣决断。

    五军都督府的人把肠子都悔青了……自从北征之后,蒋庆之手握新政大权,在军事上只和兵部打交道,五军都督府成了摆设。

    本来此次五军都督府可以利用支持征倭来缓和与蒋庆之之间的关系,但这群吃的脑满肠肥的家伙闭门商议时,都对征倭之议能否通过不看好。

    既然如此,咱们还是骑墙吧!

    两不相帮。

    如今可好!

    大好机会白白没了。

    武人要想出头,唯有参加征伐。

    “陛下,臣愿随大军出征!”

    “臣愿……”

    将领们争先恐后的表态,可道爷却淡淡的道:“此事……庆之。”

    以往道爷在朝堂上都是称呼蒋庆之为长威伯,今日竟然称之为庆之。

    这得多欢喜才会如此失态啊!

    年入百万……哪怕户部拿去一些,剩下的银子依旧能让道爷的钱袋子膨胀起来。

    而且人长威伯说了,倭国多银山呐!

    朕,有钱了。

    有钱的道爷看着自家表弟,总觉得眉清目秀。

    “陛下。”蒋庆之再度出班。

    “此事你统筹。”

    征倭之议是蒋庆之所提,他又是大明唯一有过大规模厮杀经验的名帅,他不主持,谁能主持?

    那些将领纷纷看向蒋庆之,若是目光有温度,此刻蒋庆之早已被烧成了灰烬。

    那似火的热情啊!

    让蒋庆之不禁打个寒颤。

    徐阶笑吟吟的道:“长威伯出马,定然马到成功。”

    严嵩看了他一眼,心中大骂。

    老狗,你这是想效仿老夫,跟着蒋庆之出征捞取军功吧!

    徐阶是有这个打算,他当下声名狼藉,若是能跟着蒋庆之征伐倭国,顺势立功,不说脱胎换骨,至少能挽回三成声望。

    三成,足矣!

    徐阶今日频频示好,这是一种明晃晃的投靠信号。

    此刻他再度开口,更是赤果果的献媚。

    没错儿,在那些反对者的眼中,此刻的徐阶就是在向蒋庆之献媚。

    “丑态百出!”

    “丢人现眼!”

    可徐阶何等人?

    能唾面自干的忍者神龟,他充耳不闻,只是含笑看着蒋庆之。

    按理他是次辅,蒋庆之是三辅,地位比他低一截。

    可此刻徐渭却主动低头弯腰,就等着蒋庆之开口拉自己一把。

    蒋系门下走狗,多一人,可好?

    蒋庆之看了道爷一眼。

    老哥,这条落水狗你要不要?

    这个姿态令道爷越发满意了。

    他干咳一声。

    蒋庆之心领神会,说道:“徐阁老的身子骨可禁得起风浪?”

    徐阶大喜,“当年老夫也曾操舟。”

    蒋庆之微笑,“如此甚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