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比如父母都是厂里职工,生了个孩子也进厂,一家三口都是电影人。所以按户算的话,大概有几百户,以往搞活动,一户派一个代表就行了。
但这次不同,真的全员集合。
大食堂的桌子搬走,临时变成了大礼堂,根本坐不下,贴墙站了一堆人,门口也挤了一堆人,还有挤不进去的在外面听消息。
退休的老同志也出山了,白发苍苍在前面坐了一排,个个身上都有历史。田壮壮靠墙站着,神色复杂,身边则是一群青年电影人,他自然是领头的。
台上摆了三张长桌,左、中、右泾渭分明。
宋充已经不露面了,左边坐着一位副厂长叫马秉煜、一位老同志代表大导演水华、一位普通职工代表、一位中层干部代表。
中间是老厂长汪洋、广电领导、真理部领导。
右边只有一位,陈奇。
“安静一下,我们开会了!”
广电领导担任主持人,对着麦克风道:“今天开会的目的都清楚,我不啰嗦了,说一下流程。由北影厂的同志发问,陈奇同志解答,底下的人有问题也可以往台上递条子。
一一解答过后,集体表决,我们三个人做个见证。”
“好,开始吧!”
话音落地,立时鸦雀无声,马秉煜咳了咳开口问:“陈奇同志!我想问两家单位合并之后,北影厂会以怎样的形式存在?”
“跟现在没有变化,对内我们叫集团公司,对外还是北影厂,只是两家单位统一管理。”
“那厂里的债务问题怎么解决?”
马秉煜是个老实人,说起来有点难堪,但现在不是要面子的时候。陈奇也直接问:“你们到底有多少债务?”
“一千五百万左右!”
“我接了!”
嗡嗡嗡!
底下一阵骚动,三分惊诧带着七分嫉妒,妈的!东方公司到底有多少钱啊?随后,问题多了起来,底下的也递条子,渐渐得寸进尺:
“你能保证职工利益么?”
“退休金会涨么?”
“在职人员的工资会涨么?”
“能去香港拍戏么?”
“停停停!”
陈奇不耐烦,打断道:“这样问没意义!我直接把事情说明白,然后你们表决,行就行,不行拉倒,节省点时间。”
他不管对面如何,开口道:“我从来不是北影厂的正式职工,但我出于对北影厂的感情,愿意试一试,看能否扭转厂里不良的经营状况。
但我也可以不试!
我不欠你们任何东西,我来是情分,不是本分。当年我在厂里,不少人针对我,今天就坐在下面呢!我没必要讨好你们,趁早歇了涨工资混吃等死的心思!”
嗡嗡嗡又是一阵骚动,还真有怀着这种心思的家伙,面露愤慨,准备带节奏高喊:“那用你接手干什么?我们照样能过!”
“就是啊!”
“这会没有开的必要!”
“安静!”
坐在中间的三个人几乎同时开口,维持秩序,广电领导无奈道:“陈奇同志,你也不要说得这么绝,大家好好商量嘛!”
陈奇耸耸肩,继续道:“如果说我有什么承诺,只有两点:第一东方公司会把债务接下来,第二我会保留北影厂的招牌,你们可以使用北影厂的名头生产作品。”
“我简单讲讲合并之后的调整方向,我们会成立四大创作中心,以后所有的生产计划都要围绕四大中心进行!”
“首先是【主旋律创作中心】,我已经邀请老厂长担任顾问,专门生产主旋律作品。
如今国家提倡主旋律,而且我觉得会越来越重要。我对主旋律的经验少,我希望厂里的老前辈、老同志担起责任来,继续创作生产。我们还很需要你们贡献力量,你们也帮年轻人把好这关。”
哎呀!
这话说的老同志们格外舒坦。
他们最怕合并之后,自己就被丢弃了。结果陈奇专门给找了一条赛道,还让汪洋做顾问,他们对汪洋是服气的。
其实国内拍的主旋律作品质量很好,只是不符合商业市场。因为市场一定趋向大众化,而大众化的东西一定是俗的、娱乐元素高的。
后世《红海行动》《战狼2》之类的新时代主旋律,本质上是明星阵容+商业模式,再塞进去一个主旋律内核。
“其次是【合拍片创作中心】,以后香港会有大量的剧组过来,以他们出资金、我们出人力场地技术的模式合作。同时,我也会挑选精英人才去香港拍戏。作品会在两地上映,也可能出海……”
咝!
这回轮到中年职工和青年职工兴奋了,傻子都知道这个部门最赚钱,最能见世面。
“再有是【电视剧创作中心】,如今电视剧产业越来越繁荣,我们得转变心态,不能总以老大哥自居。电视剧也是艺术,千万别小瞧,而且题材丰富,限制少,岗位多,有利于发挥。”
听到这里,有脑子的都明白了。
厂里1200人,很多人没活干,陈奇在将他们划分群体,提供不同的工作。擅长主旋律的去拍主旋律,最有本事的去搞合拍片,差一点的去拍电视剧,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这还没完。
陈奇继续道:“第四个,叫【实验创作中心】,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我们把它当成一块实验田,简单说就是承包。”
“这个中心人员不固定,根据具体项目运营。有项目就做,没有就不做。
比如你想做一部戏,那就立项,我给你一个电影指标允许你用北影厂的厂标。你承包了这部戏,自己筹集资金、做剧本、找导演、找演员,自负盈亏。赚钱了单位不要,你们自己分。拍完戏项目就解散。
如果我觉得剧本不错,或许也参与投资,但不抢你们的利润,只按照投资比例收取应得的那一份。”
其实就是民营电影公司那一套,但现在没法搞民营企业,只能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试试水,搞个低配版。
这四大创作中心,基本把所有人都囊括了。
而且最大限度的削减成本:主旋律有国家拨款、合拍片是香港掏钱、承包是自筹自资,只有电视剧自己掏钱,还没有商业销路——电视剧也是陈奇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北影厂的症结概况起来:控制成本、增加产出、稳定收益、提供工作。
“哦,还有一点!”
陈奇顿了顿,道:“电影厂制度曾经辉煌无比,但面对改革大潮已显得力不从心,大家都清楚。如何改革是个复杂的问题,今天不谈,以我个人来讲,我觉得电影厂制度有非常好的一面。
比如师徒传承。
一个新人进来,要慢慢磨练,费上几年功夫才能独当一面。虽然过程有点长,但保证了从业人员的扎实基本功,拿出去不丢人。
我很担心这个传承有一天会丢掉,以致我们的影视行业中充斥着大量滥竽充数、不懂装懂的傻逼!
摄影的不会摄影,只会拍那一种镜头;打灯的不会打灯,只会打那一种效果;做造型的不会做造型,干什么都是一身出殡的白衣服……那就废了!”
“我会尽量守住底线,让电影看上去像电影,让电视剧看上去像电视剧,这是我个人的一些念想。”
“好了,你们可以表决了!”
陈奇放下麦克风坐直身子,表示不再开口。
“……”
现场沉默了一会,广电领导道:“那我们开始吧,人太多,就用举手来做决定。我们先说好,一旦通过就意味着大家同意并入东方公司,以后要听从管理,服从安排。
我们几个在此见证,你们也要派代表写保证书,不得反悔……”
他刚要指挥,汪洋拍了拍他,拿过麦克风道:“我来吧!”
老厂长亲自指挥,看着底下道:“反对的举手!”
刷!
举起大概十分之一的样子。
“支持的举手!”
刷!
黑压压一片,仿佛一杆杆向旧时代告别的旗帜。
田壮壮红着眼睛,也举起了手,他知道这是北影厂最好的出路。
谢铁黎神色忧伤,他不同意,但他救不了大家。
王好为、张金玲、刘小庆、蔡明、江淮延等等,这些第一批接触陈奇的,目光定格在台上,也不知此刻在想什么。
龚雪自然也在下面,只有她冲陈奇眨眨眼,表示祝贺。
“……”
人数对比一目了然,汪洋却还停顿了几秒钟,仿佛在确认结果,随后才宣布:“经全体职工大会表决同意,北影厂并入东方公司!”
(冇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