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怎么可能?”虞醒摇摇头。
大概是后世房地产超额完成了任务。以至于虞醒第一个想到就是这个。
不过,这完全不适应云南现在的问题。
云南大部分百姓都是很穷的,即便少部分将士比较富裕,但也都是苦出身,有了钱,也不会修什么好房子。
让百姓需要的,只能是对他们有用的。
而且是云南现在浅薄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的。
虞醒眼前一亮,他想到了。
那就是车。
不是电动车,而是太平车。
两个轮子,上面放一块板子,左右有挡板。后面有两根长长的杆子。作为人推,或者马拉的地方。
这种车,几十年前在农村很常见的。
只是虞醒要造的不是木头的,而是铁制的。
虞醒现在建立的工业体系,也就是一个土法铁厂,一个铸币厂。能做的东西并不多。但是造这种铁车,没有问题。
因为已经造过了。
那就是炮车。
支撑火炮上前线的车,要比寻常百姓用的车结实太多了。
而且,虞醒相信,百姓如果有钱了。一定会买。
因为,铁比木头轻便。
很多人觉得反常识的。
铁应该比木头重啊。为什么铁比木头轻便?
一根木头,或许要比一根铁轻。
但是一辆同样载重的木车,就要比铁车重很多。
这是木材材质决定的,木头要达成铁车同样的效果,就要有更多的体积与重量。
就机械结构来说,木头也能造自行车,但是木头造的自行车,一般人都骑不动。原因是一样的。
而不管做什么事情,在地里做农活,还是搞运输。都是百姓日常所必须的。
衣食住行。
住既然不行?
那就出行。
对于铁厂来说,造平车。甚至独轮车,都不是难事。
也就比打造兵器稍稍复杂一点而已。
却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更是对云南军力一个极大的补充。
毕竟,虞醒不可能养一支庞大的运输部队,而军需的运输能力,对军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改善民间交通条件,对百姓是一件大好事,必须时候,为军队服务,对军队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虞醒说道:“召集少府工匠。我有事情要说。”
“是。”
虞醒一忙起来,就什么都忘记了。
造一辆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甚至造一两百辆,虞醒也不觉得是什么大问题。
对于炮车,虞醒仅仅给设计图而已,根本没有过问过。
但是对铁平车,却不一样了。
虞醒要造的不是一辆铁平车,而是一套机械加工体系。
他要造的不是一辆两辆,是一千辆,一万辆,乃至更多。
如此一来,就需要很多金属加工工具与车床了。
而且这些机械,也可以用在其他方面。
比如,需要大量空心钢管。
现在钢铁的质量不行,将来质量过关了。这制造空心钢管的机器,就能直接去造炮管,枪管,无非是口径不同。
即便不行,这些制造空心钢管的经验,也能帮助工人们熟悉将来制造炮管的。
比如轴承。
轴承是车辆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之前都是工匠手工制造的。
一两百辆还行,无非是几百个轴承。
但是现在几千辆,几万辆,就不能了。
而且轴承用途很广泛的。在太多的机械上都有应用。
铁料与铁料的加工。是焊接还是铆钉。
焊接这个工艺本身是将金属加工到熔点之后拼接在一起,没有电,其实也很焊接,在春秋,就有青铜器焊接的工艺。只是太麻烦。很可能要有铆钉。而铆钉工艺,在工业上的运用更广泛。
工业的发展,不仅仅要科技,也是要熟练工人的。
这数量工人怎么来的?
天上掉不下来。
如果能造出数十万辆铁平车,这工人想不熟练都难。
有熟练工人之后,虞醒才能造其他的东西,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如此一来,工作量就相当大了。
********
张云卿在后院等着虞醒。
奢宝儿在侧。
虞苗,虞胜,虞嬴,本来都在。
虞嬴出生的时候,虞醒在缅甸。回来之后,也匆匆见过一面而已。就上战场了。
虞胜与虞赢都还没有满周岁。
支撑不了多久,就已经睡过去了。
虞苗倒是大孩子了。只是看着满桌子菜,不让吃。滴溜溜的眼睛乱转。
张云卿叹息一声,说道:“吃饭吧。”
吃过饭之后,张云卿与奢宝儿说了一阵子话,见虞苗在一边都睡着了。而奢宝儿也困了。已经深夜了。
只能让两个人睡觉了。
张云卿自己也安枕了。
却怎么也睡不着觉。
明月照窗前,霜色扑罗裳。
月光似乎不仅仅照在外面,也照在张云卿的心里。
忽然外面传来脚步声,引起几声遥遥的犬吠。
虞醒轻轻的推门而入。见张云卿已经披衣而起了。
“我以为你睡了。”
“你不回来,我如果能睡得着。”
张云卿秉烛挑灯。
昏暗的灯光照在两人的脸庞上。
“你刚刚回来,有什么事情这么急?”
“不急不行啊?”虞醒叹息一声,配合张云卿为他除下外衣。将云南面对的种种困难,一一说明,说道:“钱粮这两个字,比鞑子十万大军都难对付,一睁眼,十几万大军,好几万吃皇粮的,都在张嘴。我如何能睡得着啊。”
“能将这些人养起来,我们在云南也就稳了。如果养不起来。”
“杀了我吃肉的,也是他们。”
十五万大军,数万官员吏员,背后的家庭大概有一两百万人。占据了云南人口的近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云南人靠汉王政权吃饭。虞醒的统治,也就无可动摇了。
但是也带来极大的负担。
不解决好这些人的吃饭问题。
这些人活不下去了。虞醒在云南也就站不稳了。
虞醒说的,张云卿有些懂,有些不懂。她只是静静的听着。
张云卿是唯一能让虞醒放松的人。可以毫无保留的说心里话。
张云卿只是听着虞醒心中的压力。
不知不觉的虞醒已经睡着了。
张云卿轻轻的将头靠在虞醒的身上,听着虞醒有节奏的心跳声。有一种莫名安心的感觉。
前线战事,风云变幻,张云卿每每在睡梦中惊醒。梦见爷爷张珏,与之前在重庆的众多叔伯长辈们,更梦见虞醒浑身是血的走过来。
时刻在身边藏着一柄匕首。
只是在没有当母亲之前,她是可以毫不犹豫的去死的。
对于她来说,这世界上可以留恋的本来就少。
但是而今有了孩子。
她忽然不想死,不能死。
她总是想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的。
她忽然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果决与坦然。
她怯了。
不过,总算是打赢了。
眼前的男子从来是让人分外安心。
“我也要做我应该做的事情了。不能仅仅当一个后宫女子。”
虽然虞胜来没有周岁,但是有奶妈带,张云卿操心的事情也就少了。
不要说而今云南的财政危机,单单说缅甸那一位,就让张云卿有危机感。
如果缅甸那位仅仅是一个美人,张云卿并不是太在乎的。毕竟,男人,如虞醒这样的男人,有几个女人是再正常的不过的事情了。问题是,缅甸那位,是自带政治资源的。
这就让张云卿有些担心了。
担心影响到虞胜世子地位。
前线战事,她帮不上忙。但是其他事情,她可以做的事情并不少,毕竟少府名义上隶属王室。也就是说她这个王后,也是可以管的。
深夜里,张云卿眼睛亮了很久。
********
第二天一早,虞醒召见大臣,处理这一段时间挤压的政务,下午就召集少府工匠商议。
一连谈了近一个月,第一批从前线撤军的将士已经回来了。
整套工艺才算是制定完成了。
从铁厂卷钢管,到下面轮子,辐条制造,螺栓型号确定,乃至于铆钉工艺等等。
虞醒设计建造了十几套机械,规范了几十套工艺文件。才算是搞定了。但是虞醒也知道,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很多细节,都要在生产之中,一点点的磨合与改进。
仅仅靠虞醒事先想到的,是远远不够的。
工业毕竟不是科学,是靠大量熟练工人与工程师,在生产实践中慢慢发展起来的。
第一辆样车算是制造出来了。
虞醒细细看来。
他觉得有两个很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轮胎。
没有轮胎。
橡胶原产地在南美洲。虞醒倒是想弄轮胎也没有。
但是云南本地有一种植物叫杜仲,也产出一些胶,古代雨衣,很都都用杜仲。虞醒看了,远远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
好在虞醒整个设计,用了大量成熟工艺。这要感谢,日常常见的自行车。
没错,很多地方都用了自行车的设计。
让整个车辆轻便了不少,在轮子上镶嵌了一层软木。大体能提供一些减震作用。
只能算勉强。
不过,在这个时代很多人看来,已经惊为天人了。
这样一辆车子,能让一个人用人力拉动几百斤货物,行动自如。是他们远远不能想象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