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许月卿读了一辈子四书五经。
经历过国破家亡。
绝非后世死读书的人。
他早就将四书五经读破了。
何为读破?
就是明白,很多书的作者,他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么写的目的是什么?那些内容是为达到效果,而有意改易的。
那些东西是对下愚者说的。那些东西是对上智者说。
潜台词是什么?
云云。
他发现虞醒所言之道理,
没有一个字提人与人的关系。
没有一个字提君臣,父子,夫妻等关系该如何处理?
没有一个字提人的道德品质与修养。
读书,有时候当明白。
意在书外。
很多时候不要看写了什么?要看没有写什么。
虞醒既然决定这种办法来诠释天理。
是,从理论上无懈可击。
但是,人与人的关系可以验证吗?
不能。
而虞醒偏偏没有写。
这说明。
在虞醒心中,这不重要。
他们学习一辈子,坚持一辈子的东西,在虞醒根本著作之中,连一个字的余地都没有。
许月卿无比愤怒。但是同时眼前闪过,无数蒙古铁骑在江南杀人的场景。
看着眼前的文字。
两副画面慢慢的重叠在一起。
“或许,这些真不重要。”
“噗”许月卿一口血喷了出来。
从孩提时期学的东西,此时此刻,从现实到理论验证了。
根本不重要。
对他的打击,不下于又一次国破家亡。
“许老,许公-----”无数人惊呼。
虞醒也吓了一跳。
虞醒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出什么事情。
连忙让人去请郎中。
片刻之后,白善长白大师从隔壁过来,给许月卿用了针,说道:“年纪大了,长途跋涉,本身就虚弱,而今又急火攻心。这才一时间受不住,而今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
“稍等一会儿,缓过劲就好了。”
虞醒谢过,问道:“大师,你怎么在这里?”
“舍利畏大师邀请我来褒忠寺主持药王殿,我就来了。”
舍利畏虽然已经退下来了。但是从来没有忘记彼此的事业。
他主持褒忠寺,办理将士们的身后事不说,还遍邀请云南高僧,来褒忠寺。这本身就是他为虞醒统合云南佛教界。白善长作为积极靠拢过来的汉人高僧。
自然在褒忠寺有一席之地。
虞醒说道:“请为舍利畏大师带话,等一会儿,这里的事情完了。我就去找他叙旧。”
“老僧定然带到。”
话音刚落。
许月卿呻吟一声,睁开眼睛,愣愣的看着天空,一口气脱口而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虞醒上前,说道:“许公,你没事吧。”
许月卿摇摇头,说道:“没事。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此刻才真正知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真意。”
他昏迷时间并不长。却好像做了一段很长很长的梦。
长到好像过了一辈子。
他重新审视过自己的一生。
发现,忠孝节义,仁义道德,其实从来没有真正落实过。
更多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或许这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天下如何?
兴亡如何?
鞑子如何?
大宋又如何?
与老天爷有什么关系?
但是,从来没有天命,从来没有天意,从来没有天道,就没有大同世界吗?
不,有的。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写在这些篇章中。
写在所有人心上。
与老天爷没有关系?
与我有关系。
我要做的事情,是非成败,顺逆天数,都是要做的。
许月卿起身行礼,说道:“殿下此书,当传之金石,万世不易。”
“臣观此书,如当头喝棒,如梦初醒。今日方知走错路了。只是臣老朽,却不知道我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有助于天下争锋。”
虞醒这才松了一口气。
说道:“许老,新学说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就是对现实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与假设,然后用实验验证。从而有助于天下诸事,可以炼出更好的兵器。种出更多庄稼。从而有更多的人力物力,与鞑子争锋。”
“许老,在这上面没有建树。一时间也难以下手。不过,有一件事情------”虞醒心中一动,想到一件事情,需要很多文人士大夫出手“许老克知道蒙古文?”
许月卿说道:“想不知道都难,只是却不认识。”
元朝所有公文正本其实是蒙古文,副本才是汉文。连中统钞上面都有蒙古文。
许月卿自然是见过的。但是他对蒙古人的厌恶,却根本没有想过去学习。
虞醒那日从凌霄峰糊弄梅国忠的时候,简单学了几句蒙古文,后来觉得与蒙古人交锋,多学一些不多。于是用心学习了一下蒙古文。
一学之下,大有收获。
收获不是蒙古文内容,而是蒙古文组成方式。
“许老,有所不知道,蒙古文乃是国师八思巴所创的。这蒙古文有一个特性,就是能拼写所有话。蒙古人幅员辽阔,何止万里,下辖又何止百国,各方言语不通。但是,不管说什么话,都能写成蒙古文。”
八思巴是一个大才。
他独立创造一种拼音文字。
虞醒一直想要普及文化。一度他想将后世的拼音拿出来。但是他很快就放弃了。
因为古今语音相差太大了。
细细调整,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
一个人做,没有十年冷板凳,是做不出来的。他哪里有这个时间。
但是他发现了八思巴文。
当时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东西可以用来做拼音。
但是他很快就放弃了。
因为政治不正确。
汉夷不两立,与鞑子不共戴天。
怎么能用蒙古拼音来标记汉字?
当时他找人对照八思巴文字,搞出一套新拼音,毕竟八思巴也不是凭空弄出来的。也是参考了很多汉人音韵学。这方面造诣最高的,就在江南。
写词的不会音韵,说出去让人笑话。
“而今,云南百废待兴,西南大学最少老师,但是更缺少学生。”
“每多一个人才,就多一分打败鞑子的希望。”
“但是,人才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是有足够的识字人口。所以让云南人人识字。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之前开蒙,最少需要数年,我们现在没有时间。我需要一种如八思巴文字一样的注音,能让所有人很方便的认字。”
“只要百姓认识数十个拼音,就能看懂带着注音的书籍。同时再配套有字典。”
“就尽可能让大部分人识字。到时候,有天分的人才,才能尽快出头。”
虞醒太清楚人识字与不识字的作用了。
且不说虞醒的准备的工业化计划,就需要大量的认识人口。单单说,识字对虞醒统合云南计划,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而今云南的认字人口大多都是僧侣,之前大族。这些人的认知已经固定了。
虞醒再怎么写史书,宣传民族主义。
这些人能信吗?
开玩笑。
如果云南大部分识字人口都是这样的结构,舆论权就不会在虞醒的手中,虞醒所想要做的事情,就一件也做不成。
但是如果当云南大部分人都是通过虞醒的识字教材识字的。而他们对历史认识,都来自虞醒令人编写历史书。那么这些人是什么想法,
当这样的人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时候。
区区一些前朝余孽,又有是什么用处?能翻出什么浪来?
拼音,字典,史书。可以说是虞醒对内的三把杀手锏。
许月卿虽然不清楚八思巴文字是怎么回事?但是对士大夫们来说,小学是基本功。
古代的小学,基本上是音韵训诂学。
而古代其实也有类似于注音的反切注音。只是,不太方便。
正因为了解,许月卿才知道难度。
基本功这东西,提高都是非常难的。
知道一个字的读音是一回事,要创造一套体系,囊括天下所有读音,是另外一回事。
这是一个大工程。
而且他也担心自己精力有限,没有能力完成。
他随即想到一个人。
周密。
“此事非周草窗不可。”许月卿说道:“臣暂令此职,会写信给周草窗。请他来云南。”
“周草窗?”
“周草窗,名密,乃是当世第一流国手,就音韵之学,更是姜白石之后第一人也。”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姜白石?”
虞醒问道。
“正是。”
他对周密印象不深。但是对姜夔印象很深,当年要求背诵。
而且他印象最深的是,这姜夔喜欢自度曲,自己作曲填词。既然许月卿说,周密是姜夔之后第一人。
当世词坛大国手。
就知道此人不凡。
“殿下,我能做些什么?”
经过这一些事情,这些人与虞醒消除了隔阂。
纷纷问道。
第一开口的是赵文。
虞醒对赵文也是有印象的。名列贺表之上。
“赵兄,有意做学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