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靖天下 > 第五十三章骤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五十三章骤起

    好久门才开了,却见自己父亲,手持柴刀满脸悲愤地看着门外。

    似乎要与人拼命。

    李佛奴一愣,有一股不祥的预感:“爹,怎么了?”

    李父看见儿子,本来悲愤的情绪一下子散了,老泪横流,“你妹妹观音奴,她------”

    李佛奴心中咯噔一声,说道:“观音奴怎么了?”

    “被段家的人给糟蹋了,她上吊了。”

    李佛奴猛地向门里扑,被自己家的门槛绊倒在地,摔得额头见血,浑然不觉,冲进屋子。片刻传来一声悲愤的咆哮声。

    李佛奴目眦欲裂,拔刀在手,出来对跟来的几个兄弟说道:“兄弟们。对不住了。”

    他想起小时候,妹妹粉粉嫩嫩的,可爱之极,好似观音菩萨身边的玉女,才叫观音奴。

    “老子不要命了。谁跟我走一趟。”

    “大哥,战场上多亏了大哥救命,没有大哥,就没有我等今日。你妹子就是我妹子。杀了这些段家狗贼。”

    外兵入城,自古以来就是很难控制军纪的。

    更何况大元朝廷,压根就没有想过善待百姓。蒙古将领动辄杀人,随心所欲。

    上行下效之下,其他军队的军纪是什么样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段家军队在陆良苦战数月,来回奔波。

    现在到了繁华的昆明城中,对下面小兵还能管,对于那些将领,还不让人家乐呵乐呵?

    更何况,大理城与昆明之间,也是宿怨的。

    当年大理乃是段家领地,而善阐,也就是昆明,是高家领地,高家简直将段家欺负的不要不要的。想换皇帝,皇帝就要潜心向佛,出家去。后来段家对高家的报复,也是很惨烈的。

    善阐城破,城中百姓为之一空。堪比屠城。

    细说起来,这些昆明子弟家中长辈,有很多人都死在鞑子与段家手中。

    对于一些段家老将来说,却是故地重游,重温一下当年的快意。

    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那也没有什么好的了。

    “好兄弟,走。”李佛奴挺刀就准备走。

    “等等。”李父叫住了他。“你们怎么回来了。逃回来了吗?”

    李佛奴三言两语,将自己这一次回来的情况讲给。随即说道;“爹你就在家,关好门窗,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要出来。如果,如果,有一个万一,孩儿不孝了。”

    “等等。”

    李佛奴说道:“爹,你不想我报仇吗?”

    李父拽了一根长枪,说道:“你老子我一起。”

    如果李佛奴没有回来,李父也就忍了。

    没有办法,很多时候形势比人强。

    人总是要先活着,再说其他。

    而今他知道,有大军就在外面。就证明有机会,自然要干他娘的。

    其实更重要的是,

    他这个儿子的性子,他拦不住。

    女儿已经不在了,儿子如果再不在了,和直接杀了他有什么区别?还不如上阵父子兵。

    “老子还捅得了人。”

    *******

    这个情况并不在高九的预想之内。

    高九还是有些脱离群众的。

    高九即便再窘迫的时候,也有哥哥保护,更有高家旧臣保护,谈不上锦衣玉食,但也衣食无忧。否则也拉不起数百人的人马。

    他觉得军功赏田制度完全没有问题。

    对下面人的心理了解不够。

    当他发现情况不对的时候。

    已经失去了对各部的控制。

    高九麾下的军队本来就是临时集合起来的。高九为了确保自己的控制权,更是对各部进行制衡,确保各部听命于他。

    各部散开后,高九的一切手段都废掉了。

    的确有一些人真心跟着高九混,跟着大宋,跟着虞醒走。

    但是大部分底层士卒,想得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对于很多军官来说,军功赏田是很有诱惑力的。对于最下层的士卒却不是的。

    不是他们不懂军功赏田对他的好处。

    而是,他们压根不相信上官所说的任何话。

    上官说话能算数,母猪都上树。

    劳动法是用来看的,规则制度是用来培训的。

    这个道理,自古以来大家都知道。

    能回家,谁不回家?

    在别的地方也就罢了,在昆明城,我家啊。闭着眼睛都迷不了路。

    李佛奴仅仅是其中之一。

    高九底子不错,有成为合格将领的底子。此刻这些人给他上了课。让他明白,什么是人心。

    “兵家以能聚散为上。”高九脸色苍白。心中暗道:“我今日算是知道为什么了。只是这代价太重了。”

    高九除却本部五百人之外,下面的人都已经管不住了。

    五百人能做什么?

    根本不能占领昆明城。

    高九看着自己手中的长剑,一度想自杀。却听城中忽然乱起。

    不是一处,而是多处。

    “怎么回事?”

    远处星星点点的火焰倒映在高九的眼中,他的眸子越发亮,在黑暗之中闪闪发光。

    他现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是他知道机会。

    “天不亡我。”高九大笑道:“举火把,举旗帜,我们向云南行省衙门杀过去。”

    “是。”

    这并不是高九的原计划。

    原本高九想要默默潜入,一举发动。

    他而今却要敌人发现自己。

    或者说不是让敌人发现自己。而是让敌人发现高九潜入城中的部下。

    “我已经控制不了下面。不过可以让敌人帮我控制。”

    中日友好靠韩国,高九控制部下,靠段福。

    段福发现城中有很多全副武装,携带武器的士卒。会怎么认为?

    这些士卒说,他们仅仅想回家探亲。

    段福会信吗?

    *******

    段福饮了一些酒,已经沉沉睡下去了。

    此刻外面喧闹之声。

    “少爷,少爷。”

    “怎么了?”段福醉醺醺的睁开了猩红的眼。

    “敌人入城。”

    “怎么可能?”段福一摆手说道:“他们能飞进来啊?”

    “少爷,真来了。你听。你听外面的喊杀声。”

    段福似乎酒醒了几分,细细听外面的喊杀之声。整个人猛地坐起,眼睛清明了几分。立即让人给他打了一盆水,自己当头倒下,顿时打了一个激灵。

    算是全醒了。

    “怎么回事?”

    段福也不管湿漉漉的衣服,直接披甲。

    “不知道啊。”

    “只是知道不怎么的。后半夜城中忽然出现一支人马。”

    段福心中一动,说道:“张道宗何在?”

    “张大人陪少爷喝酒,喝得有些多了。让人送到自己家里了。”

    “定是那张道宗。”段福似乎抓住了重点。“没有张道宗安排,没有他点头,这昆明城中,怎么可能忽然出现敌人?”

    “张道宗一定是背叛朝廷了。”

    “汉人不可信。”

    ********

    此刻张道宗醉得比段福狠多了。

    张道宗这一段时间,一直提心吊胆。

    段福到来,虽然并没有解除他所谓担忧,但是最少让他不担心昆明城的安全了。

    这心思一放松就多喝了几杯。

    上了年纪的人,一醉就很厉害。

    外面乱起,家人将昏昏沉沉的张道宗扶起来问该怎么办。

    张道宗迷迷糊糊的听了。注意到外面情况不对,隐隐约约知道,是城中出了乱子。

    “天塌了高个子顶着。找姓段的,别找我。”

    “那些丘八什么德行,那次不闹一些乱子。我能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张道宗借着酒劲一挥手说道:“关门落锁睡觉,有事明天说,我醉欲眠君且去。”

    如果说张道宗完全有意识是不对,说张道宗完全没有意识也不对。他对段家外兵入城,可能出现一堆烂事,是有预期的。

    外兵入城,大抵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是这个时代的常态。

    只是他没兵,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还不如喝醉。

    醉里什么都有。

    “可是大人,似乎不对,乱子似乎很大。”

    张道宗猛地睁开双眼,指着仆人,目露凶光,大声说道:“滚。”

    仆人凛然不敢再言。

    张道宗随即抱着枕头,滚在床上。口中喃喃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且去,且去赴巫山,且去,且去梦周公。”

    “问,周公能如何?”

    “周公能如何?”

    最后声音有些低沉,好像不是醉话。

    随即满脸潮红,沉沉睡去。

    仆人对视一眼,立即关门上锁,紧闭门户。不管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统统不去理会。

    ********

    段福派人叫张道宗的人回来禀报后。张道宗家门紧闭,呼门不应。

    已经穿戴整齐,召集诸将的段福再次确定了。

    “张道宗。”段福冷笑一声:“等一会再收拾他。”

    “诸将听令。”

    随即诸将起身,躬身行礼说道:“末将在。”

    “控制城门,传令城外军营戒备。”

    “立即出兵,平定各地乱子。”

    “保护行省衙门。”

    命令流水一般的传了出去。

    段福作为将领,也算合格。

    这些命令,也算可圈可点。

    控制城门,保持内外联系,也就保持了全军的退路。

    保护行省衙门,因为各军都在衙门附近驻扎,自然要防守。

    城中各地出现乱贼,他自然要派人去平定,去控制局势。

    但段福错误判断了敌人。

    这个命令,正中高九下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