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SEA来说,无论是发生在机场的风波,还是随后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阻遏。
其实,尽管长安有着“未来之城”的美誉,在世界范围内,SEA甚至被视为“现代科学的引领者”,但是,在另一方面,这里同样也是保守的。
虽然这里有现代开明的一面,这里同样还是一个传统保守的一面。
而最传统的还是SEA的社区,人们在这里宁静的生活,男人工作,女人照顾家人,孩子们认真学习。
清晨,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们,早早的就把牛奶、报纸送到家家户户,而主妇们早早的起床为家人准备着丰盛的早餐,与此同时,还会让孩子到门口取牛奶、报纸,然后趁着做早餐的空,把报纸放到餐桌的主位,也就是丈夫的位置上。
直到差不多做好了一切,才回到卧室里喊男人起床。
这就是传统的家庭,传统的生活。
卫生间的磨砂玻璃门蒙上一层白雾,花洒喷出的热水在瓷砖上敲出密集的声响。
刚刚跑了五公里的沈中白闭着眼往头发上抹洗发水,隐约听见客厅传来的早间新闻声,女主持人的声音隔着水声和门,听的并不太清楚:
“……国际足联部分委员提议,鉴于阿根廷当前安全局势,应重新评估七八年世界杯主办资格……”
他手里的动作顿了顿,这正是他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人质事件中被绑架的副秘书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相信阿根廷人民对足球的热爱,也认为阿根廷应该举办这次世界杯,但他们显然没有做好准备’……”
沈中白关掉花洒,水声骤停的瞬间,新闻里的每个字都清晰地钻进来。他裹着浴巾快步走出卫生间,客厅的光线还很柔和,电视屏幕的光影映在茶几的玻璃面上。
“……SEA足联今日正式向国际足联提交申请,若更换主办国,SEA愿承接全部赛事筹备工作……”
“爸!爸!”
儿子的尖叫像颗炸雷在餐厅响起,十二岁的少年嘴里还叼着面包,手里的牛奶盒差点被他给捏扁了:
“我们要办世界杯了!天哪!是世界杯!”
他光着脚在地板上跳来跳去,拖鞋甩到沙发底下都没察觉。
沈中白拿起毛巾擦着湿漉漉的头发,目光落在电视屏幕上滚动的SEA国旗图案。相比于儿子的激动,他的心里却是平静的,只不过又透着点松快。眉头慢慢舒展开,平静的脸上浮起一丝浅淡的笑意——不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而是因为他清楚,这不是“可能”,是“一定”。
过去两年的画面在脑海里闪回:那些在暗处进行的周旋、布局,那些深夜里的彻夜长谈,终于在今天听到了预期的声响。
他的那部分任务早就结束了,就像埋下的种子,此刻终于开花结果了。
早餐桌上,三个儿子还在滔滔不绝地规划着要去现场看哪场比赛,两个女儿也讨论着这件事,显然,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惊人了,妻子笑着给沈中白碗里夹了个煎蛋:
“老公,你觉得真能成吗?还剩下不到两年时间。”
“20个月吧……差不多吧。”
沈中白喝了口豆浆,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天气:
“我们的速度一向是很快的,“赤道奇迹”嘛。”
开车往事务所去的路上,早高峰的车流像凝固的河。沈中白听着收音机,本地频道正在重播昨夜的体育新闻,主持人兴奋的声音透着电流的杂音:
“……这无疑是SEA足球史上的里程碑,若能成功接办,将创造世界杯历史上最短筹备周期的纪录……”
红灯亮起,他踩下刹车,目光落在前方公交车身的广告上。就在这时,新闻突然插播一条快讯,主持人的语气瞬间变得凝重:
“……据内罗毕《东非时报》称,埃塞俄比亚自由军又一次挫败了政府军的进攻,虽然政府军调动了超过两万军队和上百辆坦克,但是他们的进攻仍然被击败了,而且在战斗期间,自由军第一次使用战斗机……”
新闻并不长,只是简单的一条新闻,可是在听到这个新闻之后,沈中白的眉头还是皱成了一团。
他第一次在新闻中听到关于“埃塞俄比亚自由军”时,是在月球危机时,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人注意到它。
但是现在呢?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当初的游击队,居然发展成为拥有空中力量的军队了。
为什么他们的势力会发展的这么迅速?
显然是受到了外国支持,在外务部美洲司任职的时候,他就知道,这是一种“代理人战争”。
就像东方集团扶持北越一样,北越支持南方解放阵线一样,即是“内部颠覆”同样也是代理人战争。
那么发生在埃塞俄比亚的这场“代理人”战争的背后金主,或者说,背后的主人是谁呢?
难道我们在那里和苏联人在进行一场代理人战争?
也就是说,危机实际上并没有结束?
他握着方向盘的手指猛地收紧,用力的握紧方向盘。车窗外的人来人往、鸣笛声、自行车铃声,全都变成了模糊的背景音。
他眼前反复闪现的,是什么?
是一种对未来担心,毕竟,就本质上来说,这是一场大国的冲突,和他在阿根廷做的事情不同,那只是制造动荡而已。
可是埃塞俄比亚呢?
却是战争,大国之间的间接较量……
“嘀——嘀——”
刺耳的鸣笛声惊醒了他。右侧车道的出租车司机探出头嚷了句什么,沈中白这才发现信号灯早就变成了绿色,身后已经排起了一阵长队。这时,一辆巡逻摩托车缓缓靠过来,警察戴着白手套的手在车窗上敲了敲。
“先生,已经绿灯了。”
沈中白回过神,朝警察点了点头,脚下的油门轻轻往下压。车子汇入车流,收音机里的新闻已经切换到了股市行情,可他满脑子都是那个新闻。
车窗外的阳光越来越烈,照在挡风玻璃上晃得人睁不开眼。沈中白抬手调大了空调风速,冷气吹在脸上,好吹去心里的烦燥。
……
官邸的办公室里,吊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将房间映照得一片明亮。
李毅安坐在真皮转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落在面前那份关于埃塞俄比亚游击队的报告上,眉头微蹙。
站在他面前的马友龙,这位调查部常务,在过去的两年中一直负责在东非的秘密行动。
其实也谈不上秘密,SEA对自由军的支持是众所周知的,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此时,马友龙脸上带着一丝凝重,汇报道:
“阁下,虽然我们派出了军事顾问帮助他们训练军队,而且还在东非设立了营地,帮助他们训练军队,目前自由军的7万军队之中,有60%都曾在我们的营地接受训练,但是那些当地人的战斗力实在有限。”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说道:
“他们之中大概只有一半的人可以按照军官的命令行动,剩下的人连基本的战术配合都做不到。”
马友龙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事实上,在过去的两年中,为了维持这支自由军的战斗力,我们不得不派遣雇佣兵直接参战。”
李毅安的手指停了下来,他自然知道马友龙口中的雇佣兵是什么人——那些前南越军队的军人。他们失去了国家,为了生计,只是困守在昆仑岛和难民营之中,他们只能靠打仗来维持生活,雇佣成本极其廉价。
每个月的薪水,只有300南元,可即便是如此,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在异国他乡战场上浴血奋战。
原本把他们营救出来,是为了帮助南越复国的,但是现在呢?
想到这,李毅安只能说,有时候命运啊,总是如此的奇妙。
“在自由军中有数千名西贡军事顾问,他们不仅帮助训练军队,有时候还直接作战。”
马友龙补充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原本计划不是这样的——原本的计划,应该是埃塞俄比亚人自己打仗,他们只需要提供武器和资金就好。
听着马友龙的报告,李毅安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他:
“那么你有什么建议吗?”
马友龙似乎早有准备,腰杆挺得更直了些:
“我们需要招募更多的南越军队,步兵、炮兵、装甲兵,甚至还有空军。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成建制的派遣过去,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提高自由军的战斗力,进而最终击败埃塞俄比亚政府军。”
李毅安沉默了片刻,手指又开始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声响。房间里静得能听到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
“资金方面的压力大吗?”
李毅安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而是开口问道,语气中带着对财政的担忧。毕竟,原本的计划是给苏联人放血,而不是给自己放血。
马友龙脸上闪过一丝犹豫,随即如实回答:
“压力肯定是有的,预计今年需要投入大概 2亿元。但是从效果上来说,应该是非常显著的。”
他话锋一转,说道:
“在过去的两年中,俄国人不断持续加大对埃塞俄比亚的投入,仅仅只是去年,俄国就向当地派遣了超过6000名军事顾问,同时,还向埃塞俄比亚提供了5亿卢布的军事援助,如果自由军继续获得胜利,那么,苏军下场也是早晚的事情。所以,增强自由军的战斗力,也是非常必要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同时,我们还可以派遣我们的特种部队,在当地进行特种作战,这样既能打击敌人,又能让我们的士兵获得宝贵的战争经验。”
李毅安点了点头,手指停止了敲击,眼神中闪过一丝决断。
原本按照计划,这场东非之战,应该是SEA出面,美国出钱,埃塞俄比亚人流血的,可是谁曾想,美国那边根本就没有兴趣。
虽然,现在福特是如此,明年上台的那个卡特总统同样也是如此。
他们啊!
都是所谓狗屁“仁宗”啊!
除非等到里根上台,美国经济全面恢复之后,美国才会重启全面对抗的道路,至于眼下……只能靠自己了。
在这样的局势下,退缩不是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好吧,就按照你们的计划实施吧。”
李毅安缓缓说道:
“总之,先把这几年撑过去,等到明年美国大选之后,或许,就可以说服美国佬出钱了。”
明年的大选……当选的是谁?
当然是号称“仁宗”的卡特了,那家伙别说是埃塞俄比亚了,连伊朗都可以丢掉,指望他,母猪都能上树。
马友龙脸上露出一丝释然:
“是,阁下。”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办公室。李毅安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又将目光投向了那份报告,眉头依旧没有舒展。
他知道,这只是这场博弈的开始,嘴上说着要等到明年,可是实际上呢?
明年之后,还要再等四年啊!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片温暖的光斑,可李毅安的心头却像是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让他很难轻松下来。看着窗外的阳光,他自言自语道:
“好吧,现在已经是新年了,时间会过的很快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