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241章 未来世界(第二更,求订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六点,窗帘缝隙里漏进的第一缕阳光刚触到床沿,方振东就醒了。

    鼻尖萦绕着冷气机运作时特有的、带着金属味的凉风,他下意识地往被子里缩了缩——来到这个国家三个月,他还是没习惯这种不分季节的恒温。

    宿舍是两室一厅的格局,60平方米的空间对他来说奢侈得像是一个皇宫。

    如果皇宫里有电冰箱的话;卧室里的席梦思床垫软得让人腰疼,每次躺下都像陷进棉花堆里。

    每到这个时候,他总想起老家的大杂院里的老房子,父亲和母亲睡的硬板床,夏天靠蒲扇降温,冬天揣着热水袋取暖,他和妻子挤在布帘挡着的小隔间里,女儿、儿子睡着双层床。

    一家祖孙三代口挤在不到30平方米的空间里,连转身都得侧着身子。来之前,他最大的盼头就是新厂盖好职工楼,哪怕分到一间15平米的单间,也够他和家人有个住的地方——可这个在梦里想了无数次的目标,在这里似乎成了不值一提的小事。

    甚至,就是这样的单身宿舍,里面的设施,环境,都远远超出他的想象。而这么好的房子,在大多数时候是闲置的——没有人愿意住这样的宿舍,相比于这种宿舍,年青人更愿意住城区的公寓,那里有丰富的夜生活,而结婚的呢?则会住在政府提供的洋楼别墅。

    而研究所的宿舍……几乎没有什么,这一栋公寓楼,一共只有十几个人住在这里,而且都是来自各国的工程师或者交流学者。

    就这样,方振东起身拉开窗帘,楼下车库传来汽车发动的声音。

    他走到客厅,盯着墙上的挂钟——七点整,自来水龙头一拧开,就有温热的水流哗哗淌出。这种24小时不间断的热水供应,是楼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的,他第一次用的时候差点烫伤手,现在却也能熟练地调温洗漱了。

    镜子里的自己,穿着来时带的的确良衬衫,袖口已经磨出了毛边,和楼下那些人比起来,简直就像乞丐一般——这里没有人穿的确良。

    因为是周末,所以研究所食堂并不提供餐点,这意味着方振东只能自己做饭,或是到餐厅用餐,后者实在是太贵了一些。

    不是他所能负担的,所以,他的早餐很简单,就是从食堂餐厅里带来的面包,那里永远飘着黄油和面包的香气。餐台上有着在琳琅满目的食物。既有西餐,也有中餐。方振东大多数都是选择米饭、炒菜。

    只有到周末的时候,才会从食堂里取几块面包,充当周末的食物,对此,并没有人会说什么,也不会有人在意。

    每到周末,那些本地同事们的注意力,都不在吃饭上,他们聊着周末去海边度假的计划。他们说哪家酒店的泳池更干净,哪个海滩的日落最漂亮。

    这一切都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的周末要么在宿舍啃面包翻译资料,要么去图书馆查文献,最远的地方不过是宿舍楼下的便利店。

    不过,今天,他还是决定违背纪律,出去逛逛,虽然他每个月400南元的生活费,但是因为研究所提供食宿,所以,倒也没有什么开支,他想着要去逛逛,看着能不能买些什么纪念品。

    周末的公交站台挤满了人,方振东跟着队伍上了车。车窗外,街道两旁的商铺挂着巨幅广告牌,穿着时髦的行人手里拎着印着外文的购物袋,小轿车在马路上排成长龙,喇叭声此起彼伏。

    这些人跟他长得一样,黑头发黄皮肤,他们说着相同的语言,可是他们脸上的神情,那种从容和舒展,是他过去从未见过的。

    事实上,从到这里的第一天起,他就感觉到这些人与自己的不同。

    他们总是喜欢笑,对身边的人,对陌生人,喜欢笑,而且很有礼貌……到底是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回应着别人的笑容时,他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同样是一天三顿饭,为什么这里的日子能过得这么舒坦?

    公交车在市中心的十字路口停下,方振东下车时被一阵嘈杂的声音吸引。街边电器行的橱窗里,一台彩色电视机正播放着新闻,画面里是联合国大会堂的场景,领口扣子风机扣的代表正举着话筒发言,激昂的声音透过玻璃传出来:

    “……SEA、美国、苏联对月球的瓜分行为,严重违反《外太空条约》!月球属于全人类,任何形式的圈占都是历史的倒退!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都必定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

    橱窗里的画面切到月球地图,插着三面不同国家的国旗。

    从月球危机到现在的分割月球,SEA、苏联还有美国,他们三个国家,就那样在元旦即将到来的时候,在三宝颜签署了《月球以及外太空条约》,不仅直接瓜分了月球90%的面积,甚至就连同其它星球的瓜分也制定的相应的规则。

    “谁发现谁占有!”

    他们把在殖民时代的规则带到了这个时代,那怕是表面上他们进行了一些修改,甚至还打着“为了更好的探索太空”的名义。

    可是事实上呢?

    就是一场新的殖民而已,而且完全没有考虑到其它国家的利益。

    对于这一切,方振东都亲眼目睹了,他从电视新闻看到条约公布之后各国的愤怒,也看到了大国的霸权。

    可是他感受最多的是什么?

    不是愤怒,而是震惊!

    方振东站在路边看着屏幕上代表发言时义正辞严的样子,眉头皱成了一团。

    他想起出发前,厂里的老工程师跟他说:

    “出去好好看看,学习他们的科技,学习他们的知识,学会如何操纵现代化的工厂。”

    可现在他看到的,远不止工厂——人家不仅早早的就已经把脚印踩在了月球上,而且还在月球上建立了基地,在那里采矿,就像在地球上一样了。

    甚至还直接把月球瓜分了!

    而在家乡,那里的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人类早就登上了月球,也不知道世界变化的会这样快。

    而他呢?

    他的梦想还停留在“分一套房子”,还有无数人和他一样,为了一个安稳的住所而奔波,为一日三餐奔波着。

    电视里的新闻还在继续,主播用流利的英语解说着各国的争议。

    方振东站在橱窗前,玻璃映出他穿着旧衬衫的身影,和里面彩色画面里的月球、国旗、西装革履的外交官们重叠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

    他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发现喉咙像被堵住了,只能任由那些复杂的情绪在心里翻涌——羡慕、困惑、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紧迫感,像这异国街头的阳光一样,烫得人睁不开眼。

    这时,他身边有人经过,那个人一边走,一边用的巴掌大小的移动电话打着电话。

    余光看着路人,方振东的内心情绪是复杂的。

    他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路人用移动电话时的震惊,记得第一次看到电子计算机的震惊。

    在这里,别说汽车早就进入千家万户,甚至就连先进的电子计算机,也进入了很多普通人员,孩子们用它学习,用它游戏。

    在这里,几乎所有的一切都颠覆了他的想象,颠覆了他的认知。

    人永远无法想象得到你没有见过的事物,而这里几乎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见所未见,想所未想的。

    就这样,在街头上逛了半天之后,方振东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东西,当然,他很想买一台彩电,但是,那东西带回家也没什么用,能不能收到台都是一说。

    所以买些什么呢?

    衣服?

    显然也不合适的。

    就这样,在购物中心逛着逛着,方振东来到了超市。

    现在的他已经适应了超市里物资的充足,周末的超市像个热闹的集市。方振东推着购物车,在货架间慢慢挪动,眼睛扫过那些印制精美的包装——洗衣粉的袋子上画着穿短裙的女人,饼干盒上印着咧嘴笑的卡通熊,连卫生纸都分了好几种颜色。

    在这里,你可以买到你所需要的一切。

    当然,前提是你得有钱。

    他在粮油区停住脚步。货架上的大米按产地分成了十七八种,价格标签上的数字让他咋舌——一斤米的价格,够老家买五六斤,而且,米还不一定有老家的米好吃。

    他也只是看了一眼,因为研究所里有食堂,所以他并不需要自己做饭。

    走到冷藏区,他被一排整齐的牛奶吸引。

    一排排牛奶,各种各样的品牌,既有本土的品牌,也有欧美的品牌,促销员笑着递来试喝杯。方振东抿了一口,冰凉的酸甜在舌尖散开,这是从未尝过的味道。

    他看着周围的人推着满满一车零食、水果、速冻食品,突然意识到,这里的人连“过日子”都透着一种从容——他们不必算计着粮票够不够用,不必担心冬天的白菜会冻坏,连喝牛奶都能挑拣着日期。

    这就是这里的生活,一种完全不同的,超出想象的生活。

    最终,他的购物车里仍然是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买,并不是因为他不需要,而是他不知道自己要买什么。

    在他离开超市的时候,看着那些大包小包买了一大堆东西的人们,他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会买那么多的东西。

    生活中真的需要那些东西吗?

    方振东并不知道,也没有谁会告诉他答案。

    等到他走出走出超市,阳光刺眼,他突然觉得这富足的异国,看起来是如此的陌生。

    他就样看着周围的一切,这时,他的脑海中想到了他听到的那个词——未来之城。

    “或许,这也就是人们称这里是未来之城的根本原因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